世界文化遗产一一重庆大足摩崖石刻

胡正楠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我们这次“四川东北部八日游”是从成都进,重庆回。结束了四川东北部旅游之后,5月17日下午到达重庆市大足区,入住大足石刻开元观堂酒店。18日上午游览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和北山景区,晚上搭乘厦门航空班机回杭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为了游好世界遗产大足石刻,我们请地陪17日提前预约好当地讲解员,为得是既要观赏好精美的石刻艺术,也要了解一些大足石刻的历史文化知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第二天早上天气不帮忙,天色灰矇矇的下着小雨,等我们到达宝顶山石刻景区门口时雨却越下越大,没有要停下的样子,只得冒雨进入景区参观。先入眼帘的是一座五柱石牌坊,上刻“宝顶山”三个金色大字,走过石牌坊前面是一座三间一二层,底层四面通透的殿宇式建筑,两层之间中间一块黑底匾上书“天下大足”四个金字,口气不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讲解员告诉我们,石窟艺术从古印度于汉代传入中国,在中国北方经历了魏晋及隋唐的辉煌后走向没落。这个时候位于长江流域的重庆大足石刻却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初唐至明清时期的石窟艺术代表作品。在前后1200多年的绵延创作中,在大足境内分布近百处,五万余尊造像,其中以宝顶、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这“五山”最具代表性,于1999年12月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宝顶山摩崖石刻造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宝顶山在大足城区东北10公里处,山高528米,宝顶山摩崖石刻开创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是南宋密宗一代宗师赵智凤为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呕心沥血七十余年营建而成。史料记载,赵智凤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生于大足县米粮里,自幼孝顺,少年时因母求医委身于寺庙中,而后得道成为高僧。凭着“凡可以济人利物者,靡所不至”信念,赵智凤在川渝各地游历、拜柳本尊为师学法多年后回到大足,主持营建了宝顶山石刻道场,为家乡求福禳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宝顶山石窟在长在达五百余米的石刻佛教艺术长廊中,巧妙利用山势山崖凿刻而成。将佛教教义以连环画的形式用石刻艺术通俗图解形式展现出来,生动、形象、易懂。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气、恢弘、精美的石雕艺术群像。成为内涵丰富、题材广泛、工艺精美、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精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走过牌坊、大殿,再乘坐电瓶车很快来到景区入口,入口处的建筑重檐飞角,也很精美,门楣上有乔石题的“艺术宝藏”四字,这才是景区真正的入口。进去后转过一个山角,前面露出一片很大的摩崖石刻,这片密密麻麻的石刻中间有一个大人像,上下左右无数小人像。讲解员说这就是柳本尊行化事迹图龛,上层为五佛四菩萨,坐于小圆龛内,正中这座主像就是柳本尊,柳本尊像戴帽着交领襟衫,左袖软搭于膝上,右手举胸前食指,中指伸起,拇指与四、五指弯曲状。下层为柳本尊的文武仆从侍卫等。这个柳本尊是的狠角色,他为了修成正果,在老家天池坝设道场,在佛前发愿盟誓,开始以伤害自身肉体、自我摧残的方式进行“十炼”苦行修炼,以惊世骇俗的方式弘扬密教,四川密教因此大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与柳本尊同在一面石壁上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印象最深是饮酒者和劝酒者在地狱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惩罚,按佛教的说法,饮酒犯错是果,劝酒是因,因此在地狱中劝酒者将受到更重的处罚。酗酒是当今一大社会问题,因醉酒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也时有发生,还有酒驾造成交通事故也触目惊心,更不用说酒醉误事。劝酒、不饮酒不单是佛教戒律,也是为社会安宁,为家庭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石刻龛,龛中半身释迦牟尼像,左手持钵,右手结印,两侧是他如何行孝的故事。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与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同时,他是迦眦罗卫国国王的长子,抛妻舍子苦修得道成为佛祖。龛内在他的左右刻着十二个释迦前生今世行孝报恩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释迦佛行孝故事为六师外道所不齿,何为外道?佛教诞生后将在它之前已有的宗教都贬称为外道。一日释迦大弟子阿难在王舍城中遇六师外道几个人,其中一人指着一个青年对阿难说:“你怎么追随释迦去信奉佛教,你老师一点孝心都没有,抛下自已的妻儿不顾去修行成佛,还不如这位青年有孝心。”还不如这个挑着父母的青年,家道中落倾家荡产了,自已饿的皮包骨头,挑着父母沿街乞讨,讨到食物先给父母吃。六师外道指责阿难的老师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个不孝的人。阿难听了非常惭愧心存疑虑,回去问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否不讲孝道,于是释家牟尼当众宣说“大方便佛报恩经”,讲他前世今生是如何行孝的故事。其实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尽快融入中国百姓之中,结合中国本土的孝道编撰佛家的行孝故事,以取得中国人的信任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父母恩重经变相”石刻龛。这组石刻是根据唐人所撰的“佛说父母恩重经而创作的。造像上层刻有七佛,头有螺髻无冠,面容相似。下以浮雕形式刻有十一组造像,连环画似地表现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长的过程。有来求子的、有十月怀胎之苦、有乳哺养育之苦、有父母送儿远行的不舍、有百岁的父母还在为八十岁的子女操心、有为了子女的结婚喜事不得不犯佛家不杀生的戒律等等。用大量事实表现父母为子女不惜付出一切,达到教育子女报恩尽孝的目的。邓小平在观看到这龛石刻时曾连说三遍“这是中国化了的东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父母恩重经变相”石刻龛。这组石刻是根据唐人所撰的“佛说父母恩重经而创作的。造像上层刻有七佛,头有螺髻无冠,面容相似。下以浮雕形式刻有十一组造像,连环画似地表现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长的过程。有来求子的、有十月怀胎之苦、有乳哺养育之苦、有父母送儿远行的不舍、有百岁的父母还在为八十岁的子女操心、有为了子女的结婚喜事不得不犯佛家不杀生的戒律等等。用大量事实表现父母为子女不惜付出一切,达到教育子女报恩尽孝的目的。邓小平在观看到这龛石刻时曾连说三遍“这是中国化了的东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其中一幅养鸡女是”地狱经变相“龛中的精雕细刻的精品,有意思的是佛教认为养鸡女有罪,因为有人养鸡就会有人去杀鸡、吃鸡,而养鸡的目的是为了吃鸡,所以养鸡女有罪当下地狱。吃鸡人也有罪过但没有养鸡女大,因为没有人养鸡就不会有人去吃鸡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华严“三圣像”,这三尊大佛如擎天柱般岿然而立,俯视众生。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左手结印右手平伸,左面是普贤,右面是文殊,三圣像高达七米。讲解员说文殊手托之宝塔重达千斤,却单手托起,历千年不坠,工匠们靠手臂上的袈裟将塔的重力传至下面的基座,塔和双手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使造像既美观又坚固,如此巧妙的设计即便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过了“华严三圣像”到了“六道轮回图”。这里的“轮”是指车轮,“回”是指车轮转动,比喻众生死永无终期。掌握生死轮回的叫做“无常”,民间称他为“无常鬼”。车轮旋转不停,生死轮回不止,以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绝不永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六道轮回共分四个部分,轮中央为一修者,第二圈为六道轮回图,第三圈为人生经历图,最外面一圈为生灵转世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六道轮回图中间一个修行者从心中发出六道光芒,以此说明人的好坏是人心决定的,“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人心本来是好的,由于人有六个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思想、思维活动),六个感官与外界接触,受红尘干扰就把人心变坏了。人心变坏轻者犯戒、违法,重则犯罪受狱之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二圈修行者发出的六道光分为六个部分,上三部分叫上三道,即好报应,佛教认为有好因就有好报,有恶因就有恶果。就算进入上三道仍没有脱离生死轮回,还只在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中轮回。下三道,生前如果做坏事多了,死后进入地狱道,做坏少的则进入饿鬼道,做坏事再少一点进入畜牲道,即变成牛、变成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三圈为众生皆苦,即“生苦、老苦、死苦”,不管你官多大、钱再多,都要老、多要死,人生苦短。但是人生回避不掉一个“贪”字,佛教认为人生有五贪,即“财、色、名、食、睡”,重点是贪色、贪财。全国有多少因买官卖官、钱权交易、权色交易而郞当入狱。按照佛教戒律,犯好色者,来生将打光棍,或虽结婚,但妻子不忠。犯贪财,来生将当乞丐而饿死,这是宗教发出的警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最外一圈讲得是生灵转世的因果关系,下一辈子是变人还是变畜牲,皆由前因后果来决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释迦牟尼佛降生图”石刻。清风微拂的夜晚,一只庄严的六牙白象从天而降,出现在迦毗罗卫城摩耶夫人的梦境中,进入摩耶夫人的胎中,吉祥庄严的梦预告着三界导师的降临。赵智凤和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山水,结合佛经故事雕刻出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情景。他们将这处缺口用石块叠起来,将山水积于上面的池塘里,在垒起的石头上雕出九个龙头和太子(释迦牟尼佛),然后通过已经做好的暗道将池水有节制地引入下面最大的龙嘴吐出,涓涓细流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落,流入下面的池子,再经一条九曲水道排出。这真是赵智凤和工匠们的匠心独运的杰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释迦牟尼湼槃图”石刻。释迦牟尼湼槃图是大足石刻规模最大的一尊造像,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只能远观,不能近看。而释迦牟尼像既可远观,又可近看:既可粗看,又可细品。佛像表情安祥、慧眼微闭、似睡非睡、怡然自若、毫无苦处、气度非凡。至于叫“湼槃”,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脱离了轮回,实现了解脱。也即脱离了生死,消除了烦恼,大彻大悟,彻底觉醒称之为“湼槃”。这一巨大的石刻造像也凝聚着赵智凤和工匠们的心智,释迦牟尼佛头顶上面伸出的岩檐重达六、七十吨,他们巧妙地在佛身中间设计一个大香炉,香烟升起来连接释迦牟尼佛母亲摩耶夫人、“释迦牟尼湼槃图”石刻。释迦牟尼湼槃图是大足石刻规模最大的一尊造像,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只能远观,不能近看。而释迦牟尼像既可远观,又可近看:既可粗看,又可细品。佛像表情安祥、慧眼微闭、似睡非睡、怡然自若、毫无苦处、气度非凡。至于叫“湼槃”,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脱离了轮回,实现了解脱。也即脱离了生死,消除了烦恼,大彻大悟,彻底觉醒称之为“湼槃”。这一巨大的石刻造像也凝聚着赵智凤和工匠们的心智,释迦牟尼佛头顶上面伸出的岩檐重达六、七十吨,他们巧妙地在佛身中间设计一个大香炉,香烟升起来连接释迦牟尼佛母亲摩耶夫人、姨母摩诃波睹波提、发妻耶输陀罗等在内的像九尊,这样香炉、香烟和九尊造像将上下岩石连成一体成为一根大石柱,历经八百多年没有塌下来。姨母摩诃波睹波提、发妻耶输陀罗等在内的像九尊,这样香炉、香烟和九尊造像将上下岩石连成一体成为一根大石柱,历经八百多年没有塌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圆觉洞石窟造像”。宝顶山圆觉洞为一个长方型石窟,窟高6米、宽9米、深12米,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个洞窟。洞门一侧有一石狮守门,洞口处窄,内宽,入内让人有豁然开阔之感。入洞最显眼处是一尊背向洞口的佛像,这是快修行圆满即将成为菩萨之前,有些疑难问题未想清楚,在三世佛前跪求释疑。求得圆觉、圆满修成正果。这石洞造型同样体现着赵智凤与工匠们的智慧,他们在洞门上方开掘出一个大孔,亮光顺着这个大孔照射到这尊跪像身上,同时石窟也不觉得黑暗。而且这个石窟中的所有造像、石柜全都用洞内本有的石材雕刻成的,这种开窟造像一起规划雕刻,非得考虑周全才能做到。由于石窟内正搭脚手架进行维修,难以拍完整照片,这是网上下载的一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牧牛图”长卷石刻。牧牛图是大足石刻中的精品,属于禅宗的代表作。据刻于图首的“朝奉郞知润洲赐紫金鱼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题记”可以看出,牧牛图系根据杨次公的“牧牛颂”而创作。杨次公,名杰,儒须人,自号无为子,元丰年中举人,官至太常数任,元佑年间任礼部员外郞,出任过润洲提点刑狱。杨杰对佛学颇有研究,曾遍历禅林,寻师访友,参悟佛学,著有“无为集”十五卷。“牧牛图”是以牧牛人喻修行者,借用牧人驯牛的经过,以牛比心,表现佛门弟子调伏心意的修行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牧牛图共分十组,依次为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远、相忘、独照、双忘。牧人(修行者)通过驯牛来修行、训练自已的内心,来消除好色心、贪财心等恶行。有好色、贪财心的人如同未调教过的一头桀骜不羁的牛,通过十图所示一步步驯服、调教,达到牛鼻绳完全解除,隐喻修行人达到无我忘我的境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从雕刻技艺上表现出赵智凤和工匠们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在整个石壁上雕刻出山径崎岖,林泉幽静,牧人与牛互动,风趣盎然,如诗如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p> <p class="ql-block">千手千眼观世音。</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相传印度妙庄王有三个女儿,老大、老二都在家侍奉父母,只有老三妙善从小礼佛出家为尼。妙庄王苦劝其回宫,妙善始终不肯回。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僧尼。谁知上天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出百拾个大浓泡,久治不愈。后来有位医生说要用亲骨肉的手、眼为药才能治好。大女儿、二女儿都不愿献出手眼,三女妙善得知后立即赶回宫中,愿意献出手眼给父治病。果然妙庄王的病就好了,此事不但感动的妙庄王,也感动了佛祖,佛祖为让妙善能时时拯救世人的病苦,便给了妙善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就成了众生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宝顶山上的这龛千手千眼观音是在整块原生原石中雕刻出来的,共有1007只手眼,是和尚利用贴金的机会,贴一只手做一个记号计算出来的。现在这龛刻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岩龛已经盖起厅屋保护起来,以免凤雨对它的腐蚀。并且国家用了八年时间,耗资6000千万元,光金萡就用去100多万张,将风烛残年的石刻千手千眼观音修复一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现在这尊金碧辉煌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如今这尊大足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已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中的珍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宝顶山圣寿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圣寿寺,又称宝顶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该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圣寿寺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清时期香火鼎盛。讲解员告诉我们大足于2006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第一个观音生日开始,都要举办“香焚宝顶、福满人间”为主题的宝顶架香会。“一柱高香保全家平安”是官推的文化旅游活动。以后每年从农历二月中旬到三月初都是大足香庙会的活动期,数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大足宝顶,一直延续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2014年11月全日,大足宝顶架香庙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3月10日一条“重庆数万人烧子时香”冲上了全网热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大足石刻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宝顶山上还建成了一个现化的大足石刻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文物和石刻艺术作品。馆内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讲解佛教东扩的历史,石刻造像艺术的世界性传播。介绍世界各大佛教石刻造像龛的现状,了解石窟造像的修复技术。印象最深的是馆内陈列着千手千眼观音用3D打印技术复原的贴金头像,为千手千眼观音修复提供了技术依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大足北山石窟造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北山,古名龙岗山,因山势婉如游龙起伏,岩石参差如龙鳞状而得名。北山摩崖石刻造像同宝顶山等五山石刻造像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北山摩崖石刻造像于晚唐昌州刺使昌普渝联合中洲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首先创建,后由地方官吏、乡绅、士庶、僧尼等中下层民众续建,经五代、南宋方具现在规模。造像共有五处,以佛湾最多。我们这次主要观看了佛湾的造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佛湾位于北山之颠,龛窟鳞次栉比建于300米长的崖壁上。北山造像规模没有宝顶山大,数量也比宝顶山少,风化比宝顶山严重,但雕刻工艺细腻、石像精美典雅。晚唐的端庄丰满、气质浑厚,五代的小巧玲珑、体态多变,宋代的宁静秀美、美而不妖,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特色。北山石刻因为是个人出资建造为主,因此不象宝顶山那样连贯有序、故事情节完整,形体上也没有宝顶山造像高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水月观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心观水相的化身。中国民间传说观音有三十三个化身,随时能以男、女身,居士、比丘尼等等化现身于世普渡众生。北山水月观音龛窟顶呈弯拱形,正壁主像水月观音现女身,呈游戏状坐于金刚台上,头戴精美高花冠,上身着短衣,下身系裙衩,袒胸露臂,垂发于肩,风度潇洒。北山水月观音是宋代造像,所以身材比较苗条,从雕刻的精美程度不失为大足石刻中的精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千手观音龛,正壁刻千手观音,左右两边刻十佛,文殊、普贤、电公、电母、风伯雨师等像。千手度众生,千眼看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孔雀明王窟,孔雀直立,明王跌坐于孔雀背负的莲台之上,两壁刻有千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诃利渧母龛,龛内刻诃利渧母、待者和童子像13个。诃利渧母育有五百子,却偷人家孩子为食,后经佛陀教化,成为儿童的守护神,民间俗称“送子娘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正壁刻如意轮菩萨,左右壁浮雕诸天神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观无量寿佛经变相,中部以“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刻“净土”盛景,下部雕“三品九生”及“未生怨”故事,左右凿“十六观”,属于晚唐时期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泗洲大圣龛,正壁刻泗洲和尚,左右壁刻“志公、万回等僧人像,泗洲等作为圣僧崇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表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毗沙门天王窟,正壁刻毗沙门天王,头戴大鹏冠,饰牛角形项光,穿甲胄,脚踏二夜叉,身躯硕壮,怒目圆睁,左右壁刻力士、待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观音、地藏龛,正壁并立观音、地藏,左右壁祥云内浮雕十王、二司,造像面如唐朝相貌,身似宋形,反映五代造像由唐转宋的过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三世佛龛,为释迦、迦叶、弥勒“三世佛”。左右壁刻文殊、普贤及天龙八部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十八罗汉像,受”文革“影响,半数罗汉像头已损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韦君靖窟,晚唐中洲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是北山石窟的开创者之一,百姓为纪念他的善举,也给他开窟建像供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北山白塔因塔身白而得名,因处北山又名北塔。白塔为楼阁与密檐相结合的砖塔,外十三级,内八层,高33米,每层八个立面,建于南宋至今有800多年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大足石刻观堂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重庆大足石刻开元观堂酒店,浙江开元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创建“开元观堂”品牌,是开元集团积极探索“古村落+”、“古镇+”文化主题的体现,酒店定位于历史优久及具有独特文化遗产的古镇、村庄或景区。品牌定位高端度假酒店,致力于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建筑中重建现代中国美学生活。目前开元观堂在全国已开业9家,其中浙江有绍兴、宁波、杭州、嘉兴、舟山5家,江西、安徽、西藏、重庆各1家,重庆市就是“大足石刻开元观堂酒店”。2023年5月17日我们入住大足石刻开无观堂酒店,酒店就在大足石刻景区内,离大足石刻景区西南门只有603米,步行只要9分钟。景区内建有南宋一条街,酒店就在街的一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写在最后的</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br></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同为大足石刻造像,宝顶山石窟侥幸逃过“文革一劫”,加之有突出的山崖遮挡,保存较好,而北山的石刻造像既遭受“文革”劫难,又自然风化严重,破损较多,幸已建长廊房保护。时间关系我们虽然观看了宝顶山、北山二个最大的石窟群,还有极大多数石窟没有涉足。我们觉得宝顶山石窟造像大多数祼露在外,受风霜雨雪摧残,急需建廊房加以保护,希望当地政府重视保护好国之瑰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