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坚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意见》,充分发挥少先队实践育人功能, 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实践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为实施平台的“活动育人”模式,进一步磨炼学生意志、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沟小学于2023年5月26日组织了全体学生前往红高粱影视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策马扬鞭趁年少,研学旅行正当时。背上行囊,迎着清晨的暖阳我们向着快乐出发了。一张张兴奋、好奇的笑脸,孩子们对研学之旅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 出发时,老师们悉心嘱托,希望孩子们平安出行的同时,能“研有所获,学有所思”。</p> 第一站:红高粱影视基地 <p class="ql-block"> 沉浸式观看影视剧《高粱红了》,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抗日英雄群像,立体呈现了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血性与民族精神。演员们用鲜活的形象再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平民百姓英勇不屈、拼死抗争的悲壮图景。</p> <p class="ql-block"> “九儿出嫁”“高粱地爱情”“罗汉就义”“祭酒神”“孙家口伏击战”,剧情跌宕起伏,一幕幕扣人心弦。最后,九儿一身缟素,一担烈酒,带着慷慨赴死的悲壮,冲向敌寇的军车。轰然的巨响,冲天的火光,唤起观众压在心底的情感,燃起磨灭不掉的民族记忆!</p> <p class="ql-block"> 他们就像高密大地上的红高粱,一茬接一茬,连绵不断,生生不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红高粱”文化在新时代续写红色新篇,也成为了高密传统精神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而后孩子们跟随导游依次参观了占鳌寨、三十里红酒房、花脖子山寨、龙王庙、单家大院、三十里坡等,深切感受到了山东的绿林文化、山东儿女的豪爽风格、地方高粱酒文化及地方民族英雄团结抗日的故事。</p> 第二站:感受非遗文化独特魅力 <p class="ql-block"> 老城市井风情区、民国味道体验区、老城街巷观光区、高密人文涵养区、文渊阁、文化遗产展示区等,让师生们深度体验高密东北乡原有历史城市肌理和城市文化。</p> <p class="ql-block"> 研学老师们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非遗公开课”,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风筝的历史文化、风筝的类别以及起源,还教学生们现场制作风筝,讲解风筝的轧制技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风筝轧制这一非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一对一”地帮助学生解决在风筝轧制技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聆听和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p> 第三站:莫言旧居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土墙,墙头上的灰瓦长了青苔。土的地面,被人们踩得平顺硬实。空旷的院子里堂屋五间,屋内摆放着莫言几十年前使用过的一些老物件。老旧的房屋里光线昏暗,需要有灯泡照明。斑驳发黑的墙壁,泛黄起皱的墙纸……这座始建于1911年,管氏一门五代人在此生活过的祖屋,诞生了一代文学巨匠。</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跟随导游,一路倾听莫言故居里隐藏的故事,小时候在这里度过的童年时光、母亲从小的教导、父亲和祖父的传奇故事,以及他的创作历程等等。这些故事都是莫言文学世界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和创作。</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与高密历史进行了一次跨时空“对话”,以更鲜活的方式重温了峥嵘岁月,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感受了文学巨匠莫言自强不息的精神,系统地了解了高密深厚的红高粱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强化了历史担当。</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高密学子,不止要心怀诗和远方,更要立足梦与家乡,始终对高密亲,说高密好,积极宣传家乡、推广家乡,当好家乡的“代言人”。更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茁壮成长、不负韶华,长大以后为建设美丽高密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