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3年3月,受邀参加武昌建城1800年征文活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3年10月10日,收到《武汉春秋》(2023第3期)特刊</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即日,在此发布《我与武昌城》全文:</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与武昌城</b></p><p class="ql-block">武昌城,史学家眼里的宏大叙事,我眼里的日常烟火。这烟火,与武昌的城郭、城墙、城门、兵马、著述,共同构成完整意义的一方老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方老城,是早年东起大东门、西至长江南岸,南起解放桥、北至昙华林的街巷;是今日占地107平方千米、127万人口、15个街道的武昌区;是我父母的背影,是我童年的乐园,成人的土壤,晚年的家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进武昌城</b></p><p class="ql-block">我家于1946年进入武昌城。那年,父母怀抱出生不久的大哥,随西迁“复员”回汉的省立实验师范学校,在武昌读书院落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城时的三口之家,几年后,成长为“父母+5个孩子”的七口之家。居所,从读书院搬到了阅马场小学东侧楚善街10号院。青砖小楼,楼前石阶,窗外大槐树,院外的马匹牛车,年龄相仿的玩伴,仰头可见的邻家哥姐,这院落是我童年的百草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3年底,我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出生。因体弱多病,小小年纪便做了三医院的常客。听母亲说,我1岁时因患小儿疳积、肺炎突发惊厥,命悬一线。是邻家赵叔叔看出险象,他抱起我大步流星地跑去三医院,从死神手里夺下了我。此情此景,经母亲多次描述,便如同我亲眼得见一般。那相貌模糊的赵叔叔,一定是世上最为仗义柔情的男子汉;那静处一隅的三医院,无疑是武汉市医院中超一流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均是上班一族,家里没有老人,哥姐4人也都在幼童期,所以,我不到3岁就进入武昌幼儿师范附属幼儿园“全托”。4年后“毕业”时,我已具备幼儿说讲、唱跳、绘画、手工能力,大童应知应会的梳头、洗脸、穿戴、收拾能力,小学低年级拼音、识字、计算能力。这阶段形成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律品质,更是伴随了我的一生。我一直认为,就园区环境、课程设置、生活教育、办学知名度而言,五十年代的武昌幼师幼儿园,是武汉市、乃至中南地区幼儿教育的“天花板”,无他园可企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母亲在楚善街10号院对面的阅马场小学(前身为武昌实验师范附小)任教。小学的读书声、课铃声,我们在家也声声可闻。高高的枇杷树摇曳出墙,初夏,捡拾洒落一地的果实,是解馋的日子。校门口拜将台的围墩之间,串有装饰用途的铁链,这是我们眼里的小秋千。母亲一手承担繁重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一手抚养五个年龄大小相差只有7岁的我们。在老照片里,总是可以在母亲及一干学生里,找到我们兄妹五人的身影。真不知道,母亲那时是怎样兼顾职业和家庭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在阅马场小学特殊经历,莫过于“见证”了武昌在五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历史时刻。那日,母亲班里的小刘姐姐上学没有戴红领巾。平时,母亲总是原谅作罢。可这天,母亲不知咋的,坚持要小刘姐姐回家取来。小刘姐姐是时任省长刘子厚的女儿,她家就在阅马场小学对面西厂口那座白墙黛瓦的独栋小楼里。待小刘姐姐取领巾返回时,她满脸喜泪,语不成句,一头扑在母亲怀里,急切切地说:老师、老师,我见到毛主席了!毛主席在我家,和我爸他们开会呢……!没错,过了两天,毛主席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视察武昌蛇山的消息,就传遍全国,并载入了国家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五十年代,我家住过武昌城里的楚善街、体育街、西卷棚、都府堤。在都府堤省行政干校大院,先住在大门右边二楼右侧的第一、二间房,后来搬到大院西侧一座平房里。2019年,我陪外地友人游览武昌红巷系列。亲眼证实当年我家居住的这两间房,曾是先烈陈潭秋的故居;院西侧的那座平房,仍毫发无损地安处原地。儿时的居所,因与武昌的红色历史、文明建设交集,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我吹过你曾吹过的风……”,唱的就是这种甜蜜和奇妙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岁以前随家人安居于武昌老城。老城里扑面而来的道路、小巷、长街,迎面可遇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电影院、公园,成为我认识世界的底片,被珍藏在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出武昌城</b></p><p class="ql-block">1960年冬天,父亲调到水果湖中学工作。我家从武昌老城的都府堤搬出,落户在洪山区的水果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水果湖地区,属于武汉市郊区,布满湖塘、湿地、沼泽。几处地势略高的地方,建有省委办公厅、省人委办公厅、水果湖中学、湖医二院(今中南医院)。水果湖通往武昌城区的道路只有两条,洪山路、东湖路;经停的公交只有两线,1路电车、14路汽车。位于放鹰台的“商业街”,由东向西,排列着小小的裁缝店、餐馆、百货、副食、菜场、理发、土产、邮局、照相馆、洗染店、新华书店,像极了农村乡社的街市布局。从水果湖中学家里出发,上学、求医、购物、乘车、看电影,单程步行均需20分钟以上。人稀、寂寥。冬天的清晨,躺在被子里就能听到一里路外,电车调头时电线、车轮和着呼呼北风发出的独特声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在水果湖的人,把在大东门以西工作称为“在城里上班”,把去(解放路)长街说成“进城”。彼时的我,对城乡差别并无感觉。但是,只要母亲说及“明天进城去”,我就会立刻兴奋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城”路线,往往是乘1路电车在大东门站下车。第一站,过马路、沿蛇山南麓步行,去看望母亲的一位同乡。山坡上低矮棚户中,有一座寺庙,名龙华寺。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削发僧人里,还有女子(尼姑)!龙华寺马路对面的首义路口,有家颇具规模的国营(海燕?)副食品商店,母亲常在这里,为探访备下一点手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城第二站,是探望母亲在鄂西女子师范时期的老同学(也是阅马场小学的老同事)。走走停停,依次去见长湖南村的李老师、童老师,楚善街的朱老师、黄主任,体育街的向老师,三医院附近的陈老师。这些老同学、同事,都出自西迁女师。她们中有名人之后,有小家碧玉,更多的是平民子弟,整体上表现出知性风趣、幽默爽朗、能说会道、落落大方的特质。我眼里小教界女教师的标准像,必定以她们为模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阅马场,也就走进了母亲的武昌城时代。巷子里、转角处,不时传来“陈老师,您家来了”的招呼声,喊话的多是母亲当年的学生或家长。最忆体育街口的那个面窝炉。每次走到这里,女摊主总是要塞给我一个刚出锅的面窝,并推推搡搡不肯收母亲的钱。母亲不希望我受用于白吃白拿,谆谆告诉我:我以前给这位家长很多抄本纸,她这是想法子谢我吧……。想想,那年月,没有竹签,也没有塑料袋,摊主将出锅的热面窝递给食客时,常用废弃的纸张包个角,对纸张的需求一定特别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访友结束后,便开始逛“十里长街”。从后长街南头进去,北行左转穿过一段横巷,进入长街。长街,永远人车熙攘,喇叭车铃不绝于耳。少时眼里超大、综合型的武昌商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其商业地位不亚于今天任何一个大型商业体。长街上的单品商铺,铺铺相连,工艺品店、鞋店、绸布店、日杂店、五金店、缝纫店、土特产店、茶叶店、中药店、糕点店、甜食馆、饭馆,都是我们流连忘返的去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逛长街,不一定要购物,但一定要一个不落地、进进出出于各个店铺。在这个过程中,她或邂逅熟人,或发现新品。每当此时,或开怀大笑,或喃喃自语,其乐融融。今天回想起来,这逛街的必要性,早已大于采买本身,它其实是老城人们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门口是我们进城的最后一站。爬数十级台阶,上长江引桥,在1路电车司门口站乘车。8分钱车票,就可以回水果湖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跟随母亲“进城”近十年,童年记忆里的武昌家园和少年见闻里的武昌街巷,相互印证。那高低错落、纵横完整的武昌城,清晰地定格在我心目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回归武昌</b></p><p class="ql-block">1964年,曾经隶属洪山区的水果湖,划归武昌区。我家,回归了武昌区;我,再次做了“武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慢慢改了口。我们把“在城里上班”变为“在武昌上班”,把“进城”唤作”“去司门口“。建筑学里的“武昌城里”,转化为地名里的“武昌司门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昌郊区的面貌,在悄悄发生改变。1963年,新建的水果湖小学分部(今水果湖二小)投入使用,我上学路程较前减少了三分之二。七十年代,填塘平地,削凸补凹,裁弯取直,水果湖街域内主干道、支路、小路,纵横交错,初见网络,居民出行耗时大为缩短。1981年,水果湖商场开业,放鹰台商业的“公社格局”,开始打破。九十年代,水果湖中学新添高中、二中(后来,一、二中、高中均为独立建制)校区,学生就近入学有了更多选择。进入二十一世纪,汉街、汉秀剧场在宿舍东北侧拔地而起,地铁4号线、8号线在家门口设站,经停水果湖的公汽线路接近10条。历时五十载,武昌的水果湖地区出落得别致、怡人,孩子们早已不会因“进城→去司门口”而欢呼雀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生家之外,我还短暂住过武昌街道口的夫家。八十年代初的街道口,虽然属于武昌区管辖,但交通道路、城市建设、商业市场、人口规模,远远落后于武昌老城区。从水果湖去街道口,只有一条路线:乘1路电车去大东门,在对面乘12路汽车回行一段,到武汉大学站下车,再步行到目的地。如果骑自行车走小路,则要在黄家湾、刘家湾的菜地、田埂、湿地里颠簸穿行。九十年代以降,街道口的变化天翻地覆。八一路全线通车,水果湖--街道口“绕行大东门”成为历史。数条公交线路穿行南北西东,往来两地有多条路径。进入新世纪,以群光广场为主打,新的商业圈成型。昔日的偏远郊区街道口,成为武昌东片的耀眼城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三口之家,一度安在小东门粮道街。这里属于武昌老城一隅。九十年代,武昌中南路、街道口、徐东等新城,已拔地而起,光芒四射。粮道街一带老城的道路、房屋、市容,却日渐破旧、衰败,毫无生气。老城应有的文化、闲适、宜居特质,踪影不见。进入新世纪,粮道街区迎来了大手笔的老城改造。北片的昙华林被定位“历史文化街区”,中片的百年名校正在拂去蒙尘,身边粮道街新晋为声名远播的“美食一条街”。整个街区正在成为武汉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老武昌城的百年商业,已蕴育出中南、街道口、徐东、汉街等新型商圈;文化一脉,已牵引出蛇山、辛亥、红巷、昙华林、东湖绿道、六千米江滩等等系列。镶嵌在街道、社区里的紫阳湖、四美塘、沙湖、南湖等中小型公园、绿地,星罗棋布,小巧宜人。地铁2、4、5、7、8号线纵横交错,内连武昌,外达远郊。联通南北的大道,贯穿东西的诸路,山水隧道,高架桥梁,网络着武昌全域。至此,千年的老城武昌,百年的红色武昌,新时期的魅力武昌,相互映衬,风采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武昌之于我的意义十分明朗:老武昌城是我出生的地方,新武昌区是我少年成长、成年工作、晚年安居的地方;武昌的文明、低调、朴素、绵长等人格化魅力,已融入所有武昌儿女的血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志书武昌</b></p><p class="ql-block">志,记载也;书,写作、编撰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武昌区启动街道志编修工程,我有幸忝列工作队伍。研读武昌区的街道史料,我既有心潮澎湃、跃跃欲试的豪迈,又有近乡情怯、不敢妄动的恐惧。然而,却之不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我斗胆接手了《白沙洲街道志》主笔一职。反复盘点资料后,确定了编修基点:以老武昌城为心脏,把握白沙洲之脉动;以武昌城为坐标,丈量白沙洲之近代时空;观百年武昌城之辐射,考察亦城亦乡的白沙洲;遵大武昌之巨变,预见蓄势待发的白沙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到《白沙洲街道志·教育》原始资料,我发现《1951年白沙洲地区小学一览》表格。其中“建校时间”“校名”“曾用名”“校址”“班级数”“学生数”“教职员工数”“时任校长”等栏目,透露出早年武昌小教史的大量信息。这张70年前的故纸、一组档案里的数据,藏着我耳熟能详的校名、校址、校长姓名,走出翩翩而至的小学教员身影,成为撬动封存久远记忆的催化剂。父母与武昌教育的渊源,儿时认识的武昌小教界元老,同是武昌教育界子女的发小,分布街头巷尾的武昌小学校,全部激活于眼前。这份熟悉与情怀,成为我编纂《白沙洲街道志·教育》的强大信心和使命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笔《白沙洲街道志·教育》正文,我郑重写道:“20世纪初,武昌小学教育乘着新式教育东风,蔚然成景,其规模、影响,一直延伸到1949年以后。西迁回城的省立女子师范学员,是这个时期武昌小教界的主打师资。白沙洲北片与武昌老城毗邻,两地的小学师资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沙洲地区的小学教育尊为首位。1909年白沙洲地区开办有初等小学堂。20年代,白沙洲工商人士开办的子弟学校,是为地区民间办学校之祖。30年代,小学教育步入兴盛时期。公立小学最多时达到9所,最早的幼儿教育亦附设在此期小学内。1940年,八铺街难民区仍有保堂、智善堂私立学校2所。截至1949年,白沙洲街区有公立小学5所、私立小学1所。学校分布在解缆街、兴隆巷、万福林街、涂家墩、四坦路、堤前街等地,覆盖白沙洲北片主要居民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初期,白沙洲小学、八铺街小学、解放桥小学、万佛林小学、涂家沟小学、四坦路小学,与武昌城内诸多老校齐名,构成武昌地区小学教育的完整版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春节,《白沙洲街道志》出版。作为武昌的一个普通女儿,我能用这部《白沙洲街道志》回报生我养我的武昌母亲,深感幸运。希望这部书能承载我对武昌的赤子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3年,武汉市有关部门组织编辑《武汉春秋˙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特刊》,并向社会广泛约稿。看到“讲好武昌故事,彰显武昌古今魅力”的征稿词,我与武昌城的故事直奔指尖,键入荧屏。这些文字,能否视作纪念“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的“慢忆”往事呢?</span></p><p class="ql-block"><b><i></i></b></p> <p class="ql-block">🔼“校长”栏目里这些熟悉的名字,让我联想起母亲、母亲之老同学们的音容笑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2年,武昌艺师附小(武昌实验师范附小的前身)托儿间里,有我家哥姐三人(前排左三、四,后排左五),还有向老师家老大(后排左二),郑老师家老三(后排左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7年,武昌实验师范实习生+实习班师生在武昌阅马场拜将台前的合影。班主任母亲(抱孩者)居中,我(母亲怀中)、我家哥姐(前排右一、五;二排左二、七;后排左三)也在其中。职业妇女的家庭拖累,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0年,武昌幼师附设幼儿园幼儿情况报告表。幼儿姓名“姜大平(姜大萍的曾用名)”即笔者。表格中对“幼儿在园情况”的三项分类,显示了武昌幼教水准。感念母亲的精心收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1年,我家搬离武昌城,在洪山区水果湖落户。这是落户后全家在东湖的合影(右二为笔者)。曾以此照片为题,记述《东湖往事》(2013年武汉晨报有奖征文),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7年,武昌水果湖中学的校园一隅(左一为笔者)。身后有大礼堂、饭厅、食堂、中心绿地。后来,这里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白沙洲街道志》出版。志书虽有诸多不足,但足以寄托我对武昌的拳拳之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3年,武昌水果湖第一中学大门。此地乃水果湖中学“三分”之前的故地。镜中诸位,都是1961年前后从武昌城迁入水果湖、至今仍在水果湖生活的发小(左一为笔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Dαpi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5月28日初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0月10日发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