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晓红家校共育经验材料</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生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创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已经成为锦山第二小学的办学宗旨,自从加入这个阵营以来,我也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贡献一份力量,尤其在家校合作方面有了独特的经验和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组建家委会,积聚核心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自从进入锦山第二小学团队以来,这已经是我带的第三届学生了,每一届的家委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支持和宣传班级教育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二、创新家长会,促进家校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1.分类指导家长会</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心,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共性问题或典型事例时,我采取分类召开家长会的形式,不统一家长会的时间,一般利用放学后或者学生体育课时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召开临时家长会,时间在5-20分钟,这样做范围小、人数少、针对性强、话题集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或同类学生的同类问题。</p><p class="ql-block"> 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读书,家长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读书、背诵,特别是学困生和初为一年级家长的大人们,都处于焦虑状态,针对这个问题我经常利用放学后时间,召开小型家长会,传授家长方法和经验,消除他们的焦虑,做他们的领路人。中段学生的习惯养成问题,特别是每天读书和完成作业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我会给习惯不好的家长开短会,高段孩子的心理逐渐成熟叛逆,个别又男女生交往过密现象,这些都是根据班级的情况临时召开,达到短时高效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2.号召家长积极参加学校主办的主题讲座或者网络培训</p><p class="ql-block"> 通过参加学校的家长学校主题讲座,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新冠疫情突起,整个社会都静止下来。但是,有一部分人在此期间产生了孤独、恐慌、紧张、焦虑、有压力等负面的不良情绪。为了及时帮助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们缓解这些不良情绪,我在上课之余录制了一节特殊的班会课,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会后家长们逐渐适应网课生活,并发来文字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3.家教经验交流会</p><p class="ql-block"> 每年我都会请在家庭教育中获得成效和经验的家长分享他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由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是真实、生动的,是最有说服力的,能为其他家长提供宝贵经验,每次经验交流分享都得到家长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三、加大家访力度,营造和谐教育氛围</p><p class="ql-block"> 家访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家校合作方式,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为此,我班建立“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真正做到“认真访、重点访、全员访”。全员家访,创设了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氛围,帮助家长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念,使得家长与学校的关系更加和谐与融洽。</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进行家访以外,现代化的媒体时代为我们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促进了我与家长的随时沟通,达到了共育英才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一次次的走入家庭,一次次的电话沟通都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家长和孩子的负责,这是我对教育信仰的坚持,是教育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实实在在的做事,终有所成”。</p> <p class="ql-block"> 四、搭建互动平台,网络沟通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每一届学生都有班级的群体,我充分利用它,架起合作共赢的桥梁。2022级开学伊始,我们又建立了新的班级QQ群、微信群。老师可以在上面发布通知,家长们也能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状况,极大地增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班级QQ相册里保存了大量孩子们成长的照片和视频,将家校联系起来,拉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五、家长参与活动,让爱温暖我班</p><p class="ql-block"> 1.亲自动手,培养孩子生活能力</p><p class="ql-block"> 养成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鼓励家长放手欣赏,让孩子自己动手,整理书包、做美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不仅能增近孩子与父母的情感,更能促进孩子心灵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2.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众人拾柴火焰高,每次学校或者班级举办大型活动,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会捉襟见肘。家长们捐款捐物,家委会成员轮流来学校帮忙。家长的参与不仅能减轻我的负担,帮助我更有效地组织活动,同时家长也能在活动中感受到老师的辛苦,进一步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将心比心,这份沟通与理解是无言的。</p> <p class="ql-block"> 给家长颁个奖!</p> <p class="ql-block">班级童话故事赛,家长来当评委</p> <p class="ql-block"> 学《画杨桃》,家长买来杨桃,学生们先看再品尝</p> <p class="ql-block"> 3.开放教育,家长参与班级主题班会</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无可替代的。为了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学习和发展情况,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同时也为了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我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我们班级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孩子最美好情感的震撼,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 4.组织亲子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一起相处久了,家长们也逐渐熟识起来,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更增近了彼此的了解,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家长们准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组织孩子参观溶洞、登山、挖宝、赏杏花、趣味亲自体育比赛、做手工豆腐。</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家长们更是各显其能,写稿、录剪辑,众人合力的编排的朗诵视频《祖国,我为你骄傲》在融媒体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 5.走向社会,将读书与实践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最美的教育,我的班级一直提倡小学时期孩子多阅读,社会是个大舞台,要让孩子饱览群书的同时,更要把这份对读书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首先我鼓励家长积极阅读,倡导亲子阅读,并给孩子提供更多读书实践的机会,参加我旗图书馆举行的演讲活动,并与智源书店联系,组织我们年级组的成语故事比赛,孩子们得到的是一次次的锻炼,家长们得到的是心灵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是我不懈的追求与尝试。我将继续在新一轮的教学工作中加大家校合作的力度和广度,不断探索,不断深化,搭建家校合作桥梁,共促孩子阳光成长,让班级成为学生与家长共同成长的沃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