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蔚州,有“八百庄堡”之称,这里除文化底蕴深厚、古堡众多外,人们还总结出这里还有独特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朵金花”。</b></p> <h1><b>一、树花</b></h1> <p class="ql-block">打树花就是用高温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被称之为“树花”。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打树花起源于蔚县暖泉古镇北官堡,古老的民间社火表演“打树花”,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暖泉位于蔚县西部,和山西省相邻,明清时期是山西商人到张家口及以北地区经商的必经之路,古镇暖泉也是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所以明清时期暖泉古镇也一个是个繁荣之地。</p> <p class="ql-block">来往骡马商队在这里打尖歇脚,于是钉马掌成了暖泉一大产业。</p> <p class="ql-block">当地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在几百年前,富人逢年过节会买来烟花爆竹放烟花,而穷人没有钱,但他们也想有自己的娱乐活动,于是铁匠们就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了灵感,经过多次研究,发明了打树花。</p> 暖泉北官堡,就是打树花的发源地,古城门楼上的斑斑痕迹便是过去打树花留下的 图为反穿羊皮袄的打树花老艺人。打树花的师傅开始表演的时候要将皮袄反穿,头戴皮毛帽,腿上裹羊皮,脸上涂油蜡,用来保护自己的身体。 打树花需要用的工具有木勺,木勺是用长在河渠的坚硬柳木制作而成的,在打树花前,需浸泡三天三夜,然后烘干,再涂上秘制的涂料才能使用,每次表演打树花需要使用12把木勺。 打树花是蔚县重要的节日社火活动,以前是正月十五前后的一项民间活动。它作为一项古老的技艺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打树花又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蔚县打树花已经走出家乡,走向世界。<br><br> 打树花就是将高温融化的铁水泼洒到城墙上,迸溅出漂亮的万朵火花,火花的形状像树冠一样,所以被人们称为“树花",在表演时,树花打的漂不漂亮,这和打树花师傅的力度、方向、节奏有很大关系,夜晚观看非常壮观和震撼! 打树花是一门古老的绝技,打树花的师傅需要身强力壮,胆大心细的人,每次用木勺舀铁水时,一勺铁水重约5公斤,一勺接着一勺连续的泼洒,是一个体力活,另外,打树花也需要一定的胆量,既能将树花打得漂亮,又能不伤到自己。 打树花的铁必须是白口生铁,起初就是钉马掌剩下的废铁,这都是一些日常人们使用的东西,也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废物利用,很好找到,成本很低。 慢门拍树花 而今,为了开发旅游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树花表演,暖泉古镇亲历打造了两个树花广场,一个室内广场,一个室外广场,室内广场白天都能看树花,旅游旺季每周五、周六就会看到打树花。图为某开发商投资1.2亿建的室内打树花建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有诗人赞蔚县打树花:</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西江月·树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万朵奔来眼底,繁星洒落重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华光灿烂映欢颜,宾客远来争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毳氅柳勺草笠,搅翻卉浪花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几回梦里忆良宵,古镇一葩独俏。</b></p> <h1><b>二、雪绒花</b></h1> 蔚县,中国雪绒花的故乡。2003年8月,冯骥才先生在空中草原发现了遍地生长的“雪绒花”,满怀深情地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散文《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雪绒花在蔚县。 生长在海拔2000米高原上的雪绒花 空中草原不过是由于在蔚县的山顶上有一大片空中平缓而开阔的大草甸而已,这片大的草甸面积有36平方公里,尤其是在八月份开放的雪绒花,让这里名声大噪!夏季山顶气温较低,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雪绒花大道。当地把一条贯穿蔚县城南部的东西向大道命名为“雪绒花大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有诗人赞蔚县雪绒花:</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清平乐·雪绒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仪闲妆淡,晩夏花初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拨草深寻依约见,姿态烟凝雪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身居云海层巅,风光雨露先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舍却馨香艳丽,免招蝶采蜂攀。</b></p> <h1><b>三、雕花</b></h1> 雕花就是砖雕,是在特质细腻的土砖上雕刻出动物或花纹的工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蔚县的古建筑上经常看到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其做工精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房子的砖雕等细节做工非常讲究,很具有小房子,大艺术的特色。 古民居、古堡、古戏楼,是砖雕的栖息地 有诗人赞蔚县雕花:<div><font color="#167efb">水调歌头·雕花<br>不让斫轮叟,羞煞公输班。<br>堪叹能工巧匠,手下出奇妍。<br>砖石任由雕刻,万象皆为画稿,妙处语难言。<br>郢斧兼庖刃,难解伯仲间。<br>龙鸾舞,团花艳,芝草仙。<br>吉祥富贵,福禄寿喜万般全。<br>耸脊飞檐照壁,寺庙民居都占,风雨累经年。<br>故物今犹在,幸得揩尘看。</font><br></div> <h1><b>四、窗花(剪纸)</b></h1> 蔚县窗花(剪纸),河北省蔚县地方传统手工剪纸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清代末年,蔚县剪纸工具改革,由“剪”变“刻”。20世纪初,蔚县剪纸在构图、造型和色彩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民间剪纸新流派。 县城新建的剪纸一条街 蔚县“中国剪纸艺术节”。2006年5月20日,蔚县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蔚县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纳,还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蔚州署”专门设剪纸艺术博物馆 蔚县窗花的刻制方法在中国众多的剪纸技艺中独树一帜,主要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最后再点染上色而成。 有诗人赞蔚县窗花:<div><font color="#167efb">踏莎行·窗花<br>刻凤雕龙,裁云镂月,古州名艺人惊绝。<br>纤纤指下看花飞,点成万品霓霞色。<br>手巧心灵,情真意切,声名远动八方客。<br>流光溢彩满家园,芳林正值春时节。</font><br></div> <h1><b>五、杏花</b></h1> 蔚县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仁用杏之乡,也是河北省仁用杏示范基地,这里种植杏树林约60万亩。 每年四月份,蔚县的杏花盛开了,争奇斗艳,沟沟梁梁、漫山遍野的杏花成为了蔚县一道靓丽的风景 有诗赞蔚县杏花:<div><font color="#167efb">清平乐·杏花<br>新雷微雨,管领云千亩。<br>曼解轻绡香暗度,雪骨冰肌细数。<br>几回陌上相逢,与梅一种姿容。<br>换取东君看护,莫教摇落春风。</font><br></div> <p class="ql-block">摄影张复盛(浩天 )照片均摄于张家口蔚县</p><p class="ql-block">文字:部分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