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万科城小学第297期家庭教育美篇——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万科小学

<p class="ql-block">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一书里说:“小孩火大时,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大人火大时,小孩一定要赶快逃命!”话语虽风趣,但也不禁令人深思,今天和您分享的主题是——《做情绪稳定的父母》,愿能为您带去心灵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中年人”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往往被教育孩子时情绪波动的家长拿来自我挪榆、自我勉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心中理想的孩子是学习上有好习惯、好成绩,生活上懂事又能干,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足以让中年父母们的情绪波澜起伏。难道除了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就找不到一条情绪稳定、心境平和的路吗?</p> <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两件小事。一次是女儿跟我争论动画里的细节,我特别不喜欢吃饭发出声音,而孩子觉得那只是一种享受的情绪表达。我们各自强调了观点和理由,辩论到最后,我明显带上了歧视和批评,她则表现出反感和质疑。</p> <p class="ql-block">眼看亲子的小船岌岌可危,我忽然觉得,干吗非要说服彼此呢?我们和孩子的观点有相同、有不同,不同的观点也许需要时间去消融,也许永远无法说服对方,但把一个小事上升为对孩子的看法,显然是我的不理智。调整了情绪,一场可能爆发的家庭“战争”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班里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虽然我知道,我读书最终是为了我自己,可是我还是觉得也是为父母读的,想到我努力读书能让爸妈开心,我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小小的孩子,竟能有这样的想法?”可又一想,我挺感动的,因为她这么努力地让父母开心,该是多爱自己的父母啊。我告诉她:“如果你的父母听到这句话,一定会非常感动和欣慰的。”相比告诉孩子读书的道理,我觉得让她感受到家人的爱,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两件事,也许有些家长会怒从中来,说:“小小年纪就犟嘴,长大会怎样?”“居然说是为父母学习的,太不懂事了!”我之所以能将情绪稳定下来,是因为我换了一种认知:不急着否定和批评,而是积极去理解和接受。家长自己情绪稳定了,教育效果才会更好,孩子也由此学会了理解和包容。</p> <p class="ql-block">推而广之,父母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情境可以换一种认知:比如,面对孩子考试失利,把“不争气啊,气死我了”变成“他一定也很难过,一起分析得失再制定下阶段的学习计划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对孩子不做家务,把“太懒了,将来怎么办”换成“为什么他不爱做家务?我要和他坐下来好好谈谈,看看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和自己意见相左,把“他是不对的,我一定要纠正他”换成“我们应该试着理解对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换一种认知,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和孩子交流,把反问、责问变成陈述、疑问。例如,把“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怎样”换成“你这样我很担心,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方法能改进”;把“你难道不能怎样吗”换成“你可以这样……”或者“你需要我的建议和帮助吗”。变换了语气和句式,就越过了双方的情绪,聚焦正向引导和问题的解决。</p> <p class="ql-block">换一种表达,就是换一种情绪出口。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的高度看问题,相信孩子的成长力量;着眼具体事情,着眼解决问题;言传身教,教会孩子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和尊重他人。</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当父母的情绪稳定,我们的孩子自然也能葆有内心的平和与冷静,他们也会理性地面对成长中的问题。</p>

孩子

情绪稳定

父母

情绪

换成

一种

认知

一定

开心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