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设计要注重“幼小衔接”,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要求,我校一年级组的老师们从去年九月至今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将“三化”融入自己的常态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堂上,老师们把拼音学习、识字学词和阅读理解课文等内容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游戏化通常多用在枯燥的生字词学习,老师们带领学生通过做各种游戏,如:我指你猜、猜字谜、开火车等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居家学习时组织学生线上“故事分享会”活动。本学期为鼓励学生热爱阅读、自主阅读,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推荐学生阅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讲给大家听,孩子们都积极、认真地准备,阅读兴趣逐步提高。</p> <p class="ql-block"> 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入数学绘本故事、数学思维活动、游戏闯关等,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时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生活情境,有时设计充分的活动参与,有时则加入适当的游戏,组织引导学生在看、听、想、记多种感觉器官的合作中丰富数学的表象,产生对数学的真切感受,提升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与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相结合,运用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把知识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展现给孩子,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到知识和提升能力。</p>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郝主任对老师们的总结做了点评,对老师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为我们今后“三化”在课堂上的实施指出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校领导首先肯定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顺利渡过了幼小衔接阶段,建议大家在今后实施“三化”的过程中,注重学段衔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为下一学段打下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三化”助力教师教育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是老师教育理念的驱动,是《新课标》落实的阶梯,是教学设计的扶手。我们将不断地学习、实践、研究,不断探索课堂“三化”的丰富内涵,以高品质的课堂助力学生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