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8日,新郑市黄水路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高年级课堂教学大赛校级展示课活动,在三楼会议室举行,大赛历时两天。两天时间里,三、四、五年级三个层级的教师围绕一个单元,从单元统领下大单元出发,一共展示九节课例。教导主任贾小会带领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教研室副书记陈慧老师到现场进行了观摩和指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年级篇</p> <p class="ql-block"> 聪明善学、教学有法的牛启凡老师执教《字词乐园》一课,她别出心裁,创设“海洋游乐园”情境,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达到了“教师心中有预设,学生浑然不知觉”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牛老师关注细节铺垫、注重思维引导,利用开火车、齐读、书写记忆、生活拓展等趣味方式,落实了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通知”,明确了“通知”的要素。课堂生动有趣,利用大情境驱动带给学生很强的体验冲击感,有效实现了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年轻有为、业务能力极强的赵丽凡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她引导学生围绕“奚落”一词,通过品读对话来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评价语言非常具有激励性。课堂上,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走进角色,感悟人物性格,切身感受到陶罐的谦虚、温和,铁罐的傲慢、轻蔑,进而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p> <p class="ql-block"> 善于探究、教学有思想的边瑞新老师执教《鹿角和鹿腿》,采用的是问题引领式教学,在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一步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课堂上,老师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引领学生了解小鹿对自己鹿角和鹿腿的不同态度,使学生明白,不管美丽的鹿角还是难看的鹿腿都有它的用处,进而揭示寓言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在学生明白寓言道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辩论《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使学生做到会倾听并懂得尊重不同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年级篇</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以“可爱的动物朋友”为主题,整合三项任务七个活动进行作业设计。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习作等统整在“给动物朋友画像”的主题情境中。</p> <p class="ql-block"> 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卢瑞萍老师这节课的目标是完成第一个任务“亲近身边的小动物”,主要包括“词句段运用”中“用动物比喻人”词语学习和“日积月累”的学习。卢老师重在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小动物聊起,用自己的语言为熟悉的小动物“初画像”。这样的安排一是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是帮助学生做好认知准备,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同时围绕词语中“用动物比喻人”这一典型的汉语现象和与动物有关的古诗开展积累与诵读,链接并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卢老师采用说一说,讲一讲,找一找,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了身边的小动物,为下节课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p> <p class="ql-block"> 集才华与气质于一身的郑雯老师讲授的是大单元教学——集中识字。课堂伊始,郑老师以复习的形式巩固了上节课的内容,接着,创设“我是识字小能手”竞赛活动情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要求会认的词语,把词语放入文中,进行随文识字,同时,借助字典、理解词义等形式,学习本单元的多音字;然后,激励学生人人争当“我是写字小能手”,学会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指导书写。此环节,注重了字的间架结构,将字分门别类的进行认知;最后,以“我是闯关小达人”,考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设计层层有铺垫,环环能相扣,老师引导用心、精心,学生收获颇多,识字量剧增。</p> <p class="ql-block"> 谦虚好学,对教材颇有研究的的尚文博老师,课上先引导学生回顾作家笔下动物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分别出梳理作者描写动物的写法,边学习课文,边借助课后阅读链接进行实践练习。同时通过对比老舍的《猫》和《母鸡》,同一个作者笔下不同的动物有有何异同,对比老舍的猫和周而复的猫以及夏丏尊的猫有何异同,对比丰子恺的白鹅和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有何异同;然后,小组交流,我学到了哪些写动物的方法或技巧。最后,进行小练笔,试着选一个角度,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年级篇</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大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目的是通过整组教学,引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激发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单元的学习共安排了三个学习任务群,分别是:遇见名著、对话名著、畅享名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起之秀申梦薇老师执教的是任务一:遇见名著——名著首映礼。本节课申老师创设了活动大情境,引导学生勇闯“名著人物关、水浒绰号关、三国兵器关、红楼诗词关、西游情节关”这五关,争获“名著采访我来答”的入场券,极大激发了学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渴望。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制定《读书计划表》,督促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四大名著,把阅读落实到实处,也有利于在接下来的模块中为写读后感和课本剧展示做准备。申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有力,课堂节奏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名师翟永莉执教的是《草船借箭》,是“对话名著”任务群的第一个任务“名著阅读有方法”课例引领课。翟老师课的设计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一“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进行设计,将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寓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本节课她精心设计,安排了四个教学活动: 初识英雄、试说故事、聚焦英雄、再识英雄,让学生对逐鹿英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翟老师的课如潺潺流动的小溪,不急不缓中,传统文化已润泽、丰盈了孩子们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 才华横溢,但行事低调的骨干老师王世雨任教的是大单元设计中的第四课时——《景阳冈》,也是属于“对话名著”中“阅读名著有方法”的第二版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这节课王老师同样寓活动于学习中,主要通过“阅读方法屋”,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插图猜词句意思;通过“水浒英雄会”,借助关键词提示或思维导图说课文主要内容;最后“人物风云会”,学会借助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认识到作品中人物的多面性,能正确评价名著中的人物,为接下来更好的阅读名著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整节课,王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重视了对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让学生体会和挖掘到了古典名著的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教导主任贾小会、教研室副书记陈慧老师分别对就这九节课进行点评,充分肯定教研组集体智慧研讨的大单元设计及老师们勇于在课堂上实践大单元教学,设置具体的任务和学习情境,有效落实了课程目标。同时,对年轻教师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有效的指导识字、朗读,怎样加强单元教学各课时间的联系及关注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对我们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宝贵建议。对我们今后的大单元教学指明清晰的思路和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既让我们领略了各位老师的非凡风采,同时也催促我们要与时俱进。相信,在追寻大单元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相信趁着今天教研的东风,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争奇斗艳,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文 贾玉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