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序言</b>:</p><p class="ql-block">1.高一(3)班 黄冠雅</p><p class="ql-block"> 最美情书却是诀别。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他,为了国家大义放弃了儿女情长。</p><p class="ql-block">离别似乎是那个时代主旋律。正因如此,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也总在那个时代发生</p><p class="ql-block"> 读一读《与妻书》,品一品那蕴含其中的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高一(3)班 陈泽宁</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高一(3)班同学读《与妻书》,感受着刻骨铭心的真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高一(3) 李佳怡</p><p class="ql-block"> 近代,林觉民烈士在赴死之际写下了《与妻书》这封绝笔信,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真挚的爱和面对危在旦夕的中国,不得不投身于革命事业从而救亡图存的决心;百年之后,有这样一群学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也在用着自己的方式来接过林觉民烈士为后代传下的接力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高一(3) 许国秀</p><p class="ql-block"> 高一(3)班全体同学为了纪念林觉民,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有关《与妻书》的作文。</p><p class="ql-block"> 以下呈现的作文,完成于2023年5月21日星期日。每一篇都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林觉民的深入了解写出来的,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民国,感受民国时期至死不渝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抬眼望,民族复兴前景光明,回首看,百年历程苦难辉煌。在那段光阴流转,思想变革的年代,有无数青年摆脱冷气只向上走,像黑夜里的一盏灯,像黑暗中的萤火,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也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为国家大业奉献奋斗。他们平凡微小却也出色伟大,以青涩的嗓音喊出未来之展望,用流过血的手指弹出世界之绝唱。以抛小家为大家不惧牺牲的坚韧与时代相斗,用松柏之资,经霜弥茂。让我们再次重读那段历史,翻开黄花岗前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高一(3)班姜亦枫</p><p class="ql-block"> 对妻子至死不渝的爱,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是他的戎装,即使只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他亦勇往直前。以下是同学们读《与妻书》有感而发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高一(3)班赵耔彤</p><p class="ql-block"> 是怎么样的情书被称为世纪最伟大的情书?是怎么样的爱情被称为至死不渝的爱情?是怎样的故事被称为最让人动容、遗憾的故事?人间最真挚的情感,最深情的爱恋,最伟大的情怀便流露在林觉民所写的《与妻书》,字里行间都写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告别,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家国情怀。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8.高-(3)王静思</p><p class="ql-block">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伟大烈士林觉民对革命之忠诚,同妻子之挚爱,抒儿女之常情,颂国家之情怀。以最真切的语言,化为最动听的凄歌。一句句对小家的留恋,化为对大国的深情,提笔留下一封 《与妻书》,点亮夜空的一把“为天下人谋永福”之火,千古流传,革命精神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高一(3)班同学们读之,感之,不禁怦然心动,心有戚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高一(3) 陈曦宇</p><p class="ql-block"> 上周,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了《与妻书》。感动于林觉民与妻子的动人爱情,也感动于林觉民的民族大义。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篇篇佳作。有以妻子为口吻的回信,有追忆林觉民烈士的感悟。闲话少说,让我们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高一(3)葛伊栩</p><p class="ql-block"> “琼华吾爱,弹尽,援绝,人亡,城已破,余已决定为国牺牲,誓歼顽寇,幸勿眷念于我;文天祥说得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诀别之时,我谨将后句改为‘留取光芒照武陵’,吾妻以为如何,非将敌寇驱退,绝不生离常德,如战死,葬常德即可,请勿过分悲伤,我死得其所耳。”在这个生死未卜的年代,有多少人选择了把家属留给亲人,把身躯献给祖国呢?有多少人歌颂民国时的爱情,又有多少人去感慨英雄的悲哀。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一封典型的,令人湿了眼眶的家书,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日子看似这么短暂,却有如此漫长,因为他们的灵魂永不分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高一(3)鲁轩宇</p><p class="ql-block"> 一封《与妻书》,一首诀别诗,你看那窗外疏梅筛月影,转眼地上一堆积的落梅,你踩过他们的青春,听,是谁的泪雨纷纷,十日前曾有机会向她告别的他。与他相识之际,全然不知如何开口,满脑都是几年前与他确认过的那个眼神,确认过,是对的人,他策马出征,马蹄声如泪奔。我们都不知道坐在院内抚摸小依新的柔软头发,她能否听到他的轮回声,知道他对她用情极深,她的思念与伤悲必凝成字字句句,这小小的书信会承载多少爱恨情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高一(3) 谷雨</p><p class="ql-block"> 从1911年的意洞手书,到2023年的语文课文,从给妻子的书信,到现在给学生们学习,21世纪的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这来自一百多年前打动人心的力量。现高一(3)班的同学们,或对此文做出评价,或化身意映给林觉民写上一封回信,亦或是只是作为一名后人给林觉民回信,表达出作为后辈对林觉民烈士的敬仰。薪火不灭,代代相传,谨以此作文集,献给永远长眠的林觉民烈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高一(3) 蒋婧文</p><p class="ql-block"> 1911年4月24日深夜,你起身伏案执笔,指尖传来冰凉的温度,起笔,泪眼模糊,是谁还在留连梦里,歌一曲似水年华,停笔,花也非花、梦也非梦。你用一封信,让情感穿越岁月流逝在纸上。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后人再读《与妻书》,仍然感动于你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仍然荡气回肠、振奋人心。一百多年前,你把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与妻说,一百多年后,我们把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情怀与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高一(3) 冯天茗</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不读《出师表》不知忠,不读《陈情表》不知孝,不读《与妻书》,不懂真爱。”</p><p class="ql-block"> 这一封信,虽然是一封诀别信,但其中爱意甚浓,读起来更像一首情书,只是这份爱,太沉重了些。从书信中就可以感觉到林觉明对陈意映的厚爱。生死临头。他没有一丝对死亡的畏惧。脑子里全是对陈意映的思念与牵挂。于是夜里挑灯疾书。含泪,融血入墨。忍着撕心裂肺之痛,写完了这封诀别信。然而纸短情长,万千浓情,只能凝于笔尖,缩略成文字几行。</p><p class="ql-block"> 总之,信中一字一句都感人肺腑。让人读后,都会对爱重燃新生。相信世界真有如此深情之人存在。亦有真爱所在。奢望某天,自己亦能遇见。</p><p class="ql-block">下面就一起分享此信,去感受那一份深沉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 高一(3)许奕晗</p><p class="ql-block"> 爱有很多种,亲情之爱,友情大爱,爱情之爱,和对国家之大爱,林觉民前辈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诠释了何为弃家之小爱,守国之平安。他难道是不爱妻儿吗?恰恰相反,林觉民正因为爱自己的小家,想到了在这不太平的乱世中的无数小家,如果无人挺身而出,小家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家破人亡。他为了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忍下无限悲痛选择了牺牲。先辈之遗志,后世已太平,身处于太平盛世的高一(3)班的十二中学子们,选择和先辈一样的方式,用笔墨写下对先辈的敬爱,用现代的方式向无数同林觉民先生一样的先辈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高一(3) 陈闫东</p><p class="ql-block"> 情不知何起,生死相依。林觉民对妻子陈意映的爱绵绵卿卿,矢志不渝。可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际,他却为国家大义,放弃儿女情长。让我们一起读《与妻书》,看林觉民如何表达对妻子的深爱和愧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高一(13)李思涵</p><p class="ql-block"> 近日,敬爱的李师给我出了个难题——为《爝火虽微、卒能燎原》一册做序。</p><p class="ql-block"> 平素里,纵使看小说之类,我都是略过序言、直奔正文的。序为何物,尚不自知,做序,岂非儿戏?无奈师命难违,小女子不才,也只能绞尽脑汁、勉力胡言。不当之处,望诸君海涵。</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的《与妻书》时至今日阅读,依然感人肺腑、振聋发聩。既有拯救国家民族的大义,又有夫妻恩爱的深情;既为大义慨然赴死、热血激荡,又为深情宁信鬼神、至死不舍。</p><p class="ql-block"> 相较于革命年代左翼文学笔下“为大义而舍小家”的主人公们,林君的“大义当先、小家不舍”显得更真实、朴素、动人。有情有义,才是真丈夫,取义不舍情,才是伟丈夫!如此铁血柔情的林君,谁人不爱?!</p><p class="ql-block"> 想来,敬爱的李师也是深爱林君的。他力举革命精神不朽之大义,深情款款地指导我们为《与妻书》写感言、评论及林妻陈意映的回信等等。并悉心编辑,汇集成册,取名《爝火虽微、卒能燎原》。</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也是深爱林君的。有人评林君“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有人为《与妻书》唱响了千古第一大义的赞歌;有人重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理想;有人吹起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起读书”的时代号角;有人为林妻代笔,写从此生死两茫茫的肝肠寸断;有人浪漫的表白“此生亦无憾、来生亦嫁汝”的不渝深情。或气贯长虹,或情真意切,锦言佳句,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爝火虽微、卒能燎原”。林君和无数先烈们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才换来了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是幸运的,不需再做如此悲壮的“爝火”。我们更像是涓流,继承革命烈士们的大义和深情,带着旭日初升的无限活力,汇聚到新时代的大江大河中。〖编者按〗哇塞,李思涵小小的年纪大大的才,序言文采飞扬,短小精悍,既有对烈士的讴歌,也有对同学的称赞,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用语典雅,这样的序言为文集增光增色,文集和序言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博(13班语文课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你可以用你精彩的文笔向没交的同学发出倡议,说明老师布置这篇文章的动因,告知同学们这不仅仅是一份作业,更是我们对烈士的态度,烈士如此不畏牺牲生命为千万人谋永福,而我们却吝啬那么丁点时间不肯为烈士写点东西,哪怕片言只语,这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不是我们没时间,也不是我们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更不是我们的冷漠,而是因为我们的懒惰,这是最大的敌人,我们对自己没要求,得过且过,误把不交当便宜,投机取巧的心理是障碍,这让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次练习和展示的机会,可能失去的是我们幸福的权利和美好的人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成者为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意映卿卿,半生琴瑟,却留下一方白巾诀别于世。悲戚之情书,豪壮之情怀,为何《与妻书》能够流芳至今?林觉民之爱妻意映读完这封绝笔之际会作何感想?时隔一个多世纪,当我们再次品读这封千古绝唱之时,又是会有怎般触动?让我们走进《与妻书》,重温那段血与泪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高一(13)杨锦雯 陆文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世上再无林觉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成国瑾</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了反抗清朝的腐败统治英勇就义,林觉民反抗革命失败,最终没有抵挡过腐败势力的镇压,他在死之前曾经留给妻子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革命的风浪,如今已化为水迹,但得24岁的林觉民在灯前一字一句写下的肺腑之言。时代的浪潮打压得他透不过气,所有愤懑与无可奈何却化作片片柔情,融在写给意映的纸张水墨里。每个时代需要创新者,就需要牺牲者,那样鲜活的生命如何不知此道理,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时代的幸运,亦,是爱他之人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时代从来不缺少英雄,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就不应该被铭记。试问二十之初许下豪言壮志,不惧生死以身变法的胆量,能有几人拥有,我从来都抵挡不住这样的人格魅力,眼中盛有家门垂柳,也盛有举国星光。他的所有温柔,定格在24岁这个大好年华。这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杳杳秋雨淅淅晚风习习,他都没有机会和意映一起经历,在漫川烟雨中渡至白头;但这封诀别信,却穿越百年,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震撼着一个又一个心灵。</p><p class="ql-block"> 至此,犹念,世上再无林觉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回夫君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陆正霖</p><p class="ql-block"> 方妾见君之来信,双目尽湿,顷刻,潸然泪下,思君之情化作泪珠浸湿汝之书信。吾不暇拭去泪花,速启一封,以回夫君。</p><p class="ql-block"> 妾以为夫君无需多虑。吾见尔有怀天下之心,念同胞之仁,勇为人先,大有作为,无惧生死,上阵立功,只为平得天下之战乱,定一方之安宁,吾心甚慰。虽不舍君之离去,但念及苍生之大义,吾不得劝阻,只得默默流涕。虽然,吾依旧愿君结汝之所愿,吾愿独守空房,待君早归。</p><p class="ql-block"> 自妾与君互相倾慕以来,已去数年。数年来,吾与君常不得安宁。汝应吾“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之诺,可如今吾等已然成家,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若君告知与妾,妾亦不得随君而去,顾妾身不怨君之不辞而别。</p><p class="ql-block"> 原君与妾身共结连理,本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怜生于乱世,君不愿独善自身,参军革命。吾本自知无法与君同生共死,只愿能长伴君侧,为君解忧,尽为妻之责,操持家务,为君断后顾之忧也。而今妾身无法伴君之左右,只得祈福在庙,思君在心,尽吾之责,孝父母,教子嗣,不负夫君之所重托,予定尽吾之全力,使吾子肖君,以承夫君之衣钵。</p><p class="ql-block"> 夫君此一去,归期渺茫,予非不知也。既君书此书与妾身,必心已定 意已决。予上有老而下有小,无以效虞姬之所为,但此生定不负于君。古往今来,有情人不成眷属者不胜数,妾幸能与君鸾凤和鸣,松萝共倚。虽君与妾身结为夫妻,却或早或晚,终有一别。自君参军革命妾身已然料至此时,虽妾之心犹痛,却已然知足。</p><p class="ql-block"> 妾虽知君此行凶险,却依旧盼君早归。若夫君此去为诀别,吾愿夫君之灵化作莹蝶,与妾于梦中相会。若此生不得长相厮守,愿来世比翼双飞 子孙满堂,与君生生世世不分离,妾身已然无憾矣。</p><p class="ql-block"> 伤心之至,已无力执笔,愿夫君此行平安顺遂,早日归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 令人动容《与妻书》,令人感佩林觉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一(3)陈曦宇</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是伟大的革命家、爱国志士林觉民牛留给妻子的绝笔。信中不仅蕴含着他对妻子的不舍与惭愧,更蕴含着他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决心。在信中,他也会因为思念妻子而哭,也会因为此生永诀而泣,为自己死后家人怎麽办而担心,这些情感不是来自一个虚幻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让我门体会到他对妻子的挚爱,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感佩。</p><p class="ql-block"> 在整篇文章里总是有一股浩然正气。文中他激愤于中国的现状,天灾频出,民不聊生,加上列强入侵,瓜分中国;贪官污吏,媚上虐下;大清王朝,醉生梦死;革命斗士,抛洒热血而无果。他站了起来擦干了青衫上的泪水不再学太上之忘情,对着满街狼犬,遍地腥云的世道举起了枪。他不舍于家中妻子,但为了不让天下人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坚定的向前走去,纵使前方是万丈深渊,也不会后退。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脊梁,又仿佛在他身上见到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为民请命的斗士的影子,这便是林觉民。</p><p class="ql-block"> 向林觉民致敬,向英雄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4.弃小家,存大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评《与妻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一(3)吕竺睿</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是烈士林觉民奔赴战场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倾诉衷肠、肝肠寸断,表达了对妻子挚爱的同时抒发了对国家的大爱。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如此境地,林觉民毅然决然选择了放弃小家,放弃心中难以割舍的儿女情长。</p><p class="ql-block">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绝美爱情因有亲身体会便愿天下人皆同他们一般,能与自己心爱之人长相厮守,可惜事与愿违,陈意映尊重丈夫的意愿,支持其事业与理想,这对让人羡慕的鸳鸯也因“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而破散,成为了民国时代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5.至爱情深,赴死义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读《与妻书》</b></p><p class="ql-block"> 高一(3)姜亦枫</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妻子的至爱,另一方面又冲破了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他将自己的柔情写入给妻子的书信,但在起义时他又显现出刚毅的一面,视死如归。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林觉民内心的矛盾:他不想让妻子因他而悲,为国家大义又不得不死;他不想留妻子独守青灯,但为让天下有情人都能安稳过日,他不得不选择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的家庭。“吾至爱汝”的深情与“使吾勇就于死”的决绝是本文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然正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6.林觉民:为有牺牲多壮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王晓琪</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林觉民孝父母,爱妻子,怜幼子,他的生活原是美好的,可他却选择为了伟大的理想事业献身。若不是他心中有着国家,他怎会甘心赴死?他清澈的爱,只为祖国。</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的愿望落空,晚清政府统治从根本上就已经腐朽,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林觉民的家,就像狂风骤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可以被掀翻。林觉民接受了中西两方面的教育,他找到了一条路——革命。只有革命,才能拯救千千万处于苦海的同胞,但革命需要鲜血,需要牺牲,他林觉民愿意流血,甘愿牺牲。“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妻子愿随君行的爱情让他沉醉,同时也给予了莫大的勇气,坚定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愿望,也坚定了他革命的决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7.虽片言,却至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许奕晗</p><p class="ql-block"> “四五年前某夕”与妻子的一席对话。林觉民说:“与使吾先死也,吾宁汝先吾而死。”乍听起来,这话真有些不近人情,谁都希望自已至爱的人健康长寿,也难怪他的妻子“初闻言而怒”。按时间推算,这番话应是林觉民婚后赴日本留学假期返故里时所说。他在日本比在国内更加接近反清革命中心,献身革命、为国捐躯的宏愿已经确立,只是担心一旦牺牲了,妻子忍受不了失去爱侣的悲痛。“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不忍让妻子独守这天人两隔的爱意,是林觉民对妻子深深的爱,从字里行间展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8.苦命眷侣,模范夫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评《与妻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郑伊洁</p><p class="ql-block"> 烈士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之间的爱情无疑就是千千万万的苦命眷侣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使我发现美好的回忆有时候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一份信念,一种支撑,在慷慨赴死前回忆起温馨旧日:“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此情此景正合了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忽然明白,勇气是这样来的。当你爱一个人远超过爱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很勇敢;男女之间最难的不是情爱的发生,而是将这烈火隐忍成清明的星光,照耀各自一生或繁华或寂寥的长夜。他爱的是妻子,也是一切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对妻子的爱是驱动他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原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9.林觉民:柔情似水大丈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谷雨</p><p class="ql-block">这篇《与妻书》展现了革命烈士林觉民在面对自己与妻子诀别时铁骨柔情的一面,他反复提到自己也不希望比妻子先死,但为中国人谋幸福而牺牲是值得的。他借以书信不断安慰妻子,更是回想起夫妻二人初婚时宁静、祥和的时光,那一刻的他仿佛又变回了一个普通人,只希望自己可以和妻子白头偕老,但生在那时候的中国,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他并不是不爱家,而是把对家人的爱扩展到了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这两者是高度统一的。现在的我们读此篇文章,仍能感受到林觉民对妻子不舍分离的浓情爱意和甘为国家舍身取义的大爱,极富有感情的文笔仍能催人泪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0.舍生取义林觉民,杀身成仁大丈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班 何泽川</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烈士对于妻子的深情厚意,而面对国家危难,不得不舍下儿女情长毅然投身革命等各种情感也无不倾泻而出。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我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清楚地意识到过去的国家正是处于危难关头,当时的起义烈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抵抗了清朝血腥镇压。面对着国难临头,任何一名有血有肉有志的人都应该挺身而出,那是一份怎么样的豪情?</p><p class="ql-block"> 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爱妻的诀别书中,不可能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可能抒发什么豪言壮志,整封书信从头至尾娓娓倾诉的就是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着,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别,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林觉民也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与爱妻娇子的永别,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可能不伤悲,不泪涌双眼?但他毕竟是胸怀大志、“以天下人为念”的革命者,面对生离死别虽然伤悲,却悲而不戚、悲而不哀,没有“小男小女”们那般悲悲切切、哭哭啼啼,而是满怀悲壮、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追求道义与真理,舍身取义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1.悲伤流成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蔡瑞桐</p><p class="ql-block"> 这封是林觉民写给他妻子的绝笔信。他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刻的爱,正因为真爱,他愿意牺牲自己去保卫国家;他回忆了与妻子初婚三四个月的情景,正因为这回忆才使他更加悲痛,更加不舍离开妻子。他分析了那时中国的形式,发现了人之死何其容易,何其简单。他为了保护妻子,也为了保护国家,他不得不舍己为国。他有一个五岁大的儿子和一个未出生的孩子,他割舍了多大的情感,才决定去为国赴死;他拥有了多大的幸福,才让从不信鬼神的他期待奇迹降临;他忍受了多大的悲伤,才能写出这封可歌可泣的信。这封信充分体现了林觉民的爱家爱国。中国临难,他不独善其身,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保护着他最爱的家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2.梅又开,人何在?</b></p><p class="ql-block"> 高一(3)聂云笛</p><p class="ql-block"> 意洞,院子里的梅花又开了,儿子也已经会喊妈妈了,又想到如何教他喊爸爸时,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又看到他的样貌与你如此相像,想给你写封信。</p><p class="ql-block"> 你最近可好?那个地方有美丽的梅花吗?有小院吗?有你爱吃的饭菜吗?冬天可冷?会下雪吗?你能看我和孩子吗?你一定注意保暖啊,天气越来越冷了,别生病了。孩子们都健康快乐,别担心我们,最近袁世凯就任了临时大总统,2月12日的时候清政府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那个腐朽的清王朝终究离我们而去了,国家也一定越来越好的。到现在为止,我都不觉得你已经不复存在了,你一定只不过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我很想去找你,可一想到找你就再也无法与孩子们一起团聚,就会不停地流泪睡不着觉。我曾经真的怪过你,为什么要离我们而去,现在我明白了,我为你的决定感到自豪,孩子们会以你为荣,向你学习可贵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意洞,若真有轮回,就让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吧,愿安好,来世再会。</p><p class="ql-block"> 这封是林觉民写给他妻子的绝笔信。他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刻的爱,正因为真爱,他愿意牺牲自己去保卫国家;他回忆了与妻子初婚三四个月的情景,正因为这回忆才使他更加悲痛,更加不舍离开妻子。他分析了那时中国的形式,发现了人之死何其容易,何其简单。他为了保护妻子,也为了保护国家,他不得不舍己为国。他有一个五岁大的儿子和一个未出生的孩子,他割舍了多大的情感,才决定去为国赴死;他拥有了多大的幸福,才让从不信鬼神的他期待奇迹降临;他忍受了多大的悲伤,才能写出这封可歌可泣的信。这封信充分体现了林觉民的爱家爱国。中国临难,他不独善其身,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保护着他最爱的家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3.有情未必不丈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向开</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是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信中写出了对妻子的不舍与作者对祖国的忠诚。作者通过四段回忆叙述了自己与妻子的生活点滴,语言简洁明了,极富韵味,令人读时能够品出两人之间的恩爱,也更衬林觉民对妻子眷恋,但即便如此,作者仍义无反顾投身起义,作者对中国的爱与对封建统治的担忧,支撑他不得不离开家。抱着“舍小家为大家”的豪情壮志英勇就义。文章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既能品出其中所传递的思想,也能体现其语言美,不得令人感叹林觉民胸襟开阔、才华横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4.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b></p><p class="ql-block"> 高一(3)杨兴如 </p><p class="ql-block"> 1911年4月26日晚,在旅店床上辗转反侧许久不能安眠的林觉民终于抵挡不住内心的思念与不舍。他走到桌面就着昏黄的台灯将内心的情感以信抒泄。他拿出自己一直贴身带着的手巾摊在桌上,研墨舔笔却不知该写些什么。盯着桌上临走前妻子塞给他的帕子渐渐出了神。穿过时间的长廊,他回忆起与妻子的初见。回忆起那次花开,那次相爱。他们花前月下,互诉衷肠。忆起初婚三四月,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至远至近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p><p class="ql-block"> 他的泪水模糊晕开了纸墨。“意映轻轻如晤。”“吾真真不能忘汝”。一行行笔墨说不尽的深情。他想起那段流水似华年的相处时光,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在脑海中勾那唯美了他指尖年华的人。可昨日中国腐朽封建,战火纷飞,满街豺狼虎豹。战争摧毁了无数与他拥有的一样的美好家庭。所以他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同无数前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p><p class="ql-block"> 在《与妻书》中展现的不仅仅是革命人面对革命的坚决,对信仰的坚定。更展现了他内心柔软的一部分。我自人间浪漫,平生意,南北东西。 那穿越时代的缠绵情谊回溯到今,也让人羡慕难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5.神仙眷侣,壮丽人生</b></p><p class="ql-block"> 高一(3)陈泽宁</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讲述的爱情故事令人感慨万千。若是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二人本该携手白头偕老,却因为那个“不幸的时代”而无法实现。“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在当时那个腐败、混乱的国家中,林觉民燃起了一腔爱国热情,决心参与起义。陈意映对于林觉民来说意义非凡。或许那种爱已深入灵魂,缔造出牢不可破的羁绊。也正因如此,为了她,他勇敢地前往牺牲自己。</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残酷是谁都难以幸免的。如此残酷的时代中,无数的悲剧只能在史册上记下几笔。那些悲惨的历史与盛放的人生,可能将随着光阴的逝去而消失,但《与妻书》通过最真情的叙述,将革命战士的伟大与多情一并记录下来,终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向那些为未来而愿放下一切,甚至敢于献身的战士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b></p><p class="ql-block"> 高一(3)盛典</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林觉民对于妻子的深深情意, 而面对国家危难,林觉民舍小家为国家, 不得不放下儿女情长毅然投身革命。</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我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过去的国家正是处于危难关头, 当时的起义烈士用他们的血肉之驱抵抗了清朝血腥镇压。 国难临头,任何一名有血有肉有志的人爱国人士都挺身而出,为后人赢得一片安宁。</p><p class="ql-block"> 所以要常怀敬畏之心,不要被生活的繁琐消磨热情。因为这个世界充满危险,总有你未知的事,总有人为这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7.义薄云天林觉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吴思铭</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林觉民烈士写的《与妻书》从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林觉民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他明知道自己会死于战场,但他为了中国,不惜牺牲,慷慨赴死。他明明特别爱他的妻子,但是他对清王朝的恨远远胜过他对妻子的爱!而正是因为他爱妻子,他才会像文中说的那样“泪珠与笔墨齐下!”他死于战场上,他不痛苦吗?当然痛苦!但是他对将来天下太平的喜悦与期盼,远远胜过痛苦!林觉民是用个人的生命,换来全天下中国人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8.悲歌一曲,留得千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一(3)王静思</p><p class="ql-block"> 一曲悲歌,恋依依之不舍,颂奉献之无畏。</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作者,林觉民出生于富贵世家,妻儿美满,却为报国之忠诚而参加起义,为国捐躯,一封壮烈家书留得千古。</p><p class="ql-block"> 一句“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凄凉而悲壮,最为感人,。虽只是夫妻之常,一书一读,却已相隔两界了。林觉民写信时已抱着必死决心,不论人鬼,却终对妻子忠诚而挚爱。</p><p class="ql-block"> 那“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更为动人。林觉民阐明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之别,认为亲情要服从革命,自己愿为万民之福而牺牲个人之乐。但这样一位怀着家国情怀的志士也会为儿女情长所悲,如此真实又如此细腻,总是会让人心中一震,不免颇为感叹。</p><p class="ql-block"> 泪珠与笔墨齐落,正义和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可歌可泣《与妻书》,可敬可佩林觉民</b></p><p class="ql-block"> 高一(3)李梓冉</p><p class="ql-block">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但是现在满地都是血腥,街道上都是恶狼走狗,有几家老百姓能够称心如意地生活呢?我像白居易那样眼泪打湿了青衫,我学不了忘却喜怒哀乐的圣人!腥云,比喻充满血腥的黑暗现实;狼犬,比喻社会上的各种邪恶力量。也正因为现实的黑暗,作者才会在面对无尽的苦难时洒下热泪,才“不能学太上之忘情”,甘愿为了让自己爱的人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而英勇就义,才会念念不忘用自己和战友们的奋斗与牺牲去改变这个吃人的世界。两句话中前一句描绘现实的悲惨后一句抒发内心的悲痛,勾画出了一位胸怀天下苍生,为民生疾苦而悲伤不已的侠义感情。 </p><p class="ql-block">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计数,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天下的人们不应该死而死的和不愿意离散而离散的,数也数不过来,像我们这样富于感情的人,能忍受得了吗?这就是我敢任性去死不管你的原因。只是这种吃人的社会,构成了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无时无地不可以死”的惨淡现实。写了生死离别的普遍性,预设了一个可悲的未来,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的惨淡和未来的悲伤,“钟情如我辈者”才不能忍受,不忍忍受,才宁愿“率性就死”亦死而无憾。</p><p class="ql-block">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你幸而嫁给我,可又多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幸而娶了你,又多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说到底我是不忍独善其身的。两个“不幸”则意义相同,强化现实的黑暗。“不幸”前的修饰语“何”,将生在今日之中国的“不幸”渲染至极致。正因为生之“不幸”远远超过了夫妻间的恩爱之“幸”,所以作者“卒不忍独善其身”,不苟活。</p><p class="ql-block"> 作者始终纠结于个人情与家国情之间,内心是痛苦的,一面是不愿意留下妻子一人,一面是国家存亡危难之际,但最终还是碍于国家的存亡,舍弃个人情感,投身于国家存亡之中,这种舍己为国的行为是值得赞颂歌唱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短暂的人生,璀璨的青春</b></p><p class="ql-block"> 高一(3)焦然</p><p class="ql-block"> 他是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子。她是他心中最天真烂漫的真女子。他和她,本该是金风玉露,双栖双飞的神仙眷侣。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时代,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英雄气概,更兼儿女情长。他用最深情的文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这凄美悲壮的音符,歌尽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所讲述的,不仅仅是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隔着家国责任与革命理想的爱情悲欢,它浓缩的是千千万万中国男儿在家国危亡与蓝衫白裙之间的剧烈挣扎。</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同样家世显赫的清贵公子沈崇海,"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沈崇海就像一颗星星,从优渥的家境中走出来,却不带半点养尊处优的少爷脾气,他从心底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目睹了民族危难,带着信仰远赴战场,饿殍遍地,哀鸿遍野。九州大地危机四伏,也许个人的力量渺小,但他还是选择勇敢走下去。</p><p class="ql-block">致敬,那许许多多为和平献身的,璀璨而短暂的青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1.你是暖阳你是月</b></p><p class="ql-block"> 高一(3)李佳琪</p><p class="ql-block"> 1911 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 </p><p class="ql-block"> 1 月 23 日:武汉各界数万人集会,抗议汉口英租界巡捕房枪杀人力车工人 </p><p class="ql-block"> 5 月 14 日:长沙万人集会掀起保路运动。 </p><p class="ql-block"> 10 月 10 日:武昌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10 日成为中华民国的国庆节 </p><p class="ql-block"> 10 月 22 日:长沙独立,成立湖南军政府。陕西新军攻占西安。 </p><p class="ql-block"> 12 月 13 日:云南都督蔡锷主张迅速组织中央政府,定国名为“中华民国”。 </p><p class="ql-block"> 12 月 29 日:孙中山归国,17 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p><p class="ql-block"> 1911 年中国也发生了一些小事。 </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位丈夫,心怀悲恸,满怀留恋的最后一眼看向熟睡的妻子儿子,留下诀别书,又毅然决绝的掩上家门,被漆黑的墨色吞噬去身影。 </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的故事,就是要在世界上空拿着放大镜往下看,透过白茫茫的三十余年,然后在一个针眼小的地方的停下,喟叹惋惜。 </p><p class="ql-block"> 1905,18 岁的林觉民,年轻,生机,热爱一切,世界的花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可惜的是,等待他的不是百花齐放的时代,而是即将沦陷的中国。 </p><p class="ql-block"> 仍然记得“那些革命人士那自己命去拼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值得吗?他们为了什么?”我觉得林觉明给出的回答应该是“为了往后之中国不再有炮火硝烟、满目疮痍”为此,他可以付出 一切。留下诀别书,是他对妻子儿女的不舍,但离开,是对新时代的期待,那个时候的革命者总是执拗的认为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为了光明的未来。而我们时常忘了,他们也是人,也会怕死,也会有离开时深切的不舍与悲恸。有一句话叫“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可能对于林觉明而言, 当时中国的光明高于一切吧 !在我眼中总觉得陈意映的世界很小,小到园中的天井就能圈住她的一生,但是恰巧,又或是命中注定,她的意洞飞过了那方天井,那片天空。意洞于陈意映而言,或许就像那晴空万里的暖阳, 黄昏时刻的余晖,夜空高挂的明月,因天空是她的意洞才富有意义。她天空塌了,也许她能理解, 却无法接受。 </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在这个时代体会不到上个时代的哀痛,无法与之共情,却仍然为那些文字感动和钦佩。 </p><p class="ql-block"> 对于林觉民,他只是柔软,他不弯折。 </p><p class="ql-block"> 而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也只有一个林觉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2.悲情的年代,盛放的生命</b></p><p class="ql-block"> 高一(3)蒋婧文</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所讲述的,不仅仅是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隔着家国责任与革命理想的爱情悲欢,更是千千万万中国男儿在家国危亡与儿女情长之间的挣扎。无论是战争还是革命,最深刻的悲伤是漂泊的灵魂看到了两个导航塔,一边是革命志向,另一边是温柔仰望。战争未息,却遇到想要保护的人,平静的爱情哪怕是片刻的温柔缱绻都是腥风血雨中可望不可即的微弱光芒。“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何尝不是奢望我与你能在平凡的守望中终此一生,青春之美,就在于明知不可为而想之,为之。那些血祭长空的英烈,那些眠于大地的灵魂,无论在战争面前,显得多么无力与渺小,他都是某个姑娘的青春,一定曾使得某个姑娘魂牵梦萦、彻夜难眠。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的残酷就在于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姑娘、一个妻子、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传奇而又充满悲情的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数不清的责任与愧疚前行。太多林觉民这样的人,鲜活的生命在最美的年华戛然而止,带着对家中妻儿挂念和愧疚成为阴间一鬼。那些毅然嫁给他们的姑娘,也是勇气十足。如果她们一早就预测到她们的未来,她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厮守一生?我想会的,如果因为今后的痛苦就放弃这一刻的幸福,这不是青春里的她们。</p><p class="ql-block"> 时代之殇,谁能幸免?一寸山河一寸血,也许千万个悲剧,仅能换几行史册的注记。那些惨痛的过往,那些盛开的生命,可能会慢慢随时光模糊,但初心不改,青春殊途同归。</p><p class="ql-block"> 致敬那许许多多为和平献身的英烈,致敬他们璀璨而短暂的青春,致敬他们为了后人之幸福而舍弃自身小家的无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3.不负天下却负了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一(3)冯天茗</p><p class="ql-block"> 万籁俱寂的夜,唯有袅袅灯光弥漫一方小小的书房,不觉中,一粒泪珠滚落,在书页上,化开了,淡淡的一抹,却化不开眼眶里那一层浓浓的雾。书页上那一字一句透着墨香,铿锵有力,似又蕴涵了万般柔情,那是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最后一封信,经过了月的沉淀,更渗出了他们峥嵘时光里最深沉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没有华彩的标题,令人眩目的辞藻,"与妻书"三个字便代表了一切,原件写在一块手帕上,那是一块方方的小手帕,寄寓了林觉民伟大的人格以及他与妻子至死不渝的爱。</p><p class="ql-block">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p><p class="ql-block"> 面前有不同的片断闪过,交叠,似是那夜流泪作别的林觉民,又似手捧与妻书痛哭失声的陈意映,又见空庭日晚,又见长门青苔,又见墨泪斑斑,又见鲜血淋漓……意映卿卿,意映卿卿,夜半惊醒的时候,是谁在哭湿的枕边轻声低唤?怕只怕纵使相见应不识,那苍苍白发,那一脸风霜,那苍白憔悴,那断肠伤心。纵使不负天下,可是,终究还是负了云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4.人生绝笔化作不朽情书</b></p><p class="ql-block"> 高一(3)文佩芸</p><p class="ql-block"> 它并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一位烈士抱着必死的心态写给爱妻的一封信。初读,意映卿卿如唔,扑面而来的是林觉民的深情,透过文字“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表现了其对妻子深切的爱,我愿承受你先死的悲,但不忍心你感受失我的悲痛。真诚,热烈,悲伤是文章的基调。林觉民回忆了婚后蜜月生活的情景:“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以及其妻子“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的双向奔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子女的关怀。生与死,妻与儿,国家、民族与人民,无不牵动着他的心魄,这封信不是一般所谓的情理兼见,而是以情作为贯穿的主线,理贯于情,情中见理。他把人生绝笔写成了不朽的情书,他把对一个人说的情话变成了对整个民族告白的声音,而且他还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践行了这份诺言,为天下人谋永福。《与妻书》之所以能流传百年,不仅因为林觉民对妻子的缱绻情意,更是因为他对整个民族的牵心挂念;而历史之所以能够以一字一句便拨动你我的心弦,是因为历史向我们传达的思想日久弥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5.如金石,似裂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 ) 李佳怡</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的抒情散文。</p><p class="ql-block">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激情澎湃,思绪万千,委婉曲折地叙写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人民的深沉的爱,反映了一个民主革命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文章紧围绕“吾至爱汝”而不得不“忍舍汝而死”这一复杂矛盾的感情展开叙述,写得缠绵悱恻却又豪迈悲壮,表达了作者的幸福观和生死观。从结构上看,本文先总后分,层层深入;从写法上看,叙述、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情中寓理,理中见情。语言通俗生动,余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信中在抒发革命者以天下为已任和痛斥旧中国血腥统治等方面,大气磅礴。大抵长短句式交替运用,句意或层层递进,或回旋曲折,铿锵之声如金石掷地,又于参差错落中显示出语句大致相仿的特点,增添了文章悲壮恢宏的气度与政论雄辩的色彩,使感情的进发与理性的思辨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作者虽于抒情处再三畅言壮志,并不给人以芜杂、累赘的感觉;相反,它给人以亲切的感染、有益的陶冶。由于作者具有比较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能够自如地融诗文辞赋的语言节奏干笔下,又能适当地从日常口语中提炼出富有表现力的叠字,铸炼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散文语言,完满地体现出这封信的立意:为天下人谋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6.短暂的欢爱,永恒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一(3)许国秀</p><p class="ql-block"> 读了林觉民的《与妻书》,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爱情的真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没有完美的爱情,只有经典的爱情”。虽然他们的爱情如此短暂,如此悲惨,却足以令世人为之流泪!</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奔赴刑场的前夜,用最浓的情意写下的对妻子的全部爱恋。每当读到“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便不觉哽咽,忍不住眼眶就红了起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林觉民和陈意映之间不是不爱,是太爱。在得知林觉民英勇牺牲后,陈意映是不舍得独活的。但,为了林觉民留下的遗腹子,她终究是坚强的、孤独的活了下来。一个人,在剩下的岁月里,将短暂的欢爱,咀嚼成苍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当然,林觉民内心也十分痛苦,没有人知道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在那一晚经历了怎样的挣扎,饱含了多少种复杂心情。作为一个青年革命者,他将对妻子的爱,上升到了对全中国人民的爱,这是很可贵的。从“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可看出。</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与妻书》是一封遗书,不如说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因为它表达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7.情到深处,爱到极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一(3)赵耔彤</p><p class="ql-block"> 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一封情书,它见证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它便是林觉民的与妻书。人间至情至此,谁能不动容?一封绝笔信,看清众生情。血泪写尽家国情,战火纷纭有柔情,这大概便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吧。在那个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年代,革命家林觉民用一封绝笔信委婉曲折地表达着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深沉的爱。“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别矣!”他用一句话便道尽与妻子永远分别的痛苦。可谁又能明白在那个年代,唯有牺牲自己的先驱,才能换回国人的幸福与觉醒。他又何尝不想与妻子携手共度一生,看着妻子腹中的孩子出生长大?可时局动乱,他选择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更多人的幸福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与爱妻陈意映的爱情是生死不渝的爱,也是撕心裂肺的痛,更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遗憾。他们两情相悦,却不能白头偕老,在国家危亡之际,只能用一封信来匆匆告别。活着的时候是生离,再见的时候是死别。他写信时怀着拳拳爱意,遗憾不能陪她走到最后。字字情深,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爱意与悲痛。在与妻书中,不仅有对爱妻的思念与不舍,更有一份大义凛然的家国情怀。为拯救天下苍生,他在风华正茂的年代为国捐躯。他不负天下人,可却负了陈意映。书信自始至终,剖肝沥胆,惟其感人。信中提到:“我虽爱你,但是我不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的幸福,不管天下的幸福。我要去为全国同胞谋求永久的幸福,我要让全天下的普通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爱人的权利。”正因为有了无数像林觉民一样的革命烈士,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8.你是我的四月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鲁轩宇</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封离别信,我知道我们再也不见,我知道你说过你会陪我看最美的夕阳,陪我到天涯海角,陪我去看北国的风景,但现在你再也做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你没有说谎,你何必说谎</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你懂我的特别</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你还是有点不舍</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爱你很值得</p><p class="ql-block"> 你我都能记得,窗外疏竹掩映,你我低低切切。我知道你有你应该的位置,我应该将你放手。我看着落叶的位置,补出了一首诗,我知道这是时间在消逝,我们的故事要结束了,我终于明白,爱一个人可以爱得慷慨又自私,你是我的关键词。我真希望你快回来,陪在我的左右,希望你快离开,我不能把你藏在我身后,你知道吗?你这一别即永别,我的思念已熬的滚烫,我的思念一直就像雨水。我那些很冒险的梦,你没陪我去疯。我的眼泪在流,我的双手在颤,我懂你泪流而搁笔,你也因懂我思境而枯萎。你真的真的很坏,仅仅只是从我的全世界路过,就偷走了我的全世界。不懂爱恨情仇煎熬的我们,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离愁能有多痛?痛能有多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只有心碎了才懂。你说过,因为爱,你才有了义无反顾面对死亡的勇气。我知道,我必须放你去完成你的梦想。这注定是一场修炼,你修炼了自己的人生,修炼了自己的梦,并修炼我们的爱情。确实修炼爱情时的心酸是一种要学会放好以前的渴望,我们的那些信仰放下到底有多难?远距离你欣赏我的美,近距离我却感到迷茫。我们之间就像一个永远找不到太阳的月亮和一个找不到月亮的太阳。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爱本来无人能模仿,到最后确实也无人能模仿得了。你说别再想念我,你会受不了。我一直想过执笔为你写一封回信,或为你的书信题一篇序。无论风月,只有情爱。情字何解,爱字怎书。我知此行,你定不会回,我却翘首期盼,或许是命运的签,生命的线,注定我们活不到白头。纸短情长,笔墨有量,但我对你的爱却如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9.深情断肠泪,魂魄撼人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陈闫东</p><p class="ql-block">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的一生面临许多选择,面临终究会到来的死亡,总有那么一些人舍己救国,选择更有意义的死亡,林觉民就是如此。 </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看似在同妻子倾诉爱意,表达对至爱的不舍。但字里行间更为动人的是,家境殷实,学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林觉民面临着至爱的妻子和国家有难的两难境地时,他毅然决然选择投身报国。“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明知此行艰险,仍慷慨以赴,这就是革命大义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0. 因为爱,所以奔赴远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葛伊栩</p><p class="ql-block"> 民国爱情十有九悲,但虽然两人最终彼此分别了,但他们依然彼此牵挂着对方,两人总是为对方考虑,怕对方受伤了。两情相悦,山海皆可平,林觉民为了祖国,为了未来,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与爱妻分别,奔赴远方,我想这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无论是否携手到白发,但至少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高尚的,整篇《与妻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于妻子的不舍,对于妻子的爱,妻子也很爱林觉民,奈何时代原因,实在无法实现十全十美,只能说时间不对。如果这是一段现代的故事,他俩一定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眷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1.狭义肝胆的柔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3)滕宇恒</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一部难以割舍的家书,一部纸短情长的情书,一位革命党人可歌可泣的挥泪血书。</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一位革命先驱,起义惨受背叛之时,内心之中便再次回忆起妻儿的面庞,黑夜之际,以血泪为墨,柔情为笔谢谢了这封信,从古至今,舍小家为大家从不是一件易事,林觉民他是侠之大者,却依旧是血肉之躯,他有身怀六甲的妻子,他是柔弱妻子的依靠;他有尚九岁的儿子,他是儿子的明灯与靠山。他是丈夫,是父亲,但他也更清楚自己是革命党人,一个可以随时可以为改时换代而献出生命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信中的他对几年前的温馨时刻记忆犹新,那是一段两个人的回忆,如今见信之时,一方却已阴阳两隔,很难想象妻子在见信一刻那种心脏一紧的悲痛,林觉民在信中后段写到“虽不相信灵魂与心灵感应真的存在,却希望死后成真”,一位坚定唯物主义者在面对与妻子决别之际选择了迷信,这是一位男子最纯情的告白了,林觉民更是让我们看见了一位勇士在面对死亡的坚定与那份心里最深处的柔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丈夫莫过林觉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陆文博</p><p class="ql-block">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p><p class="ql-block"> 迷茫的曾经犹如尖牙般的锋利,对于眼前这难以接受的局面,他无法就此收手;当下的场景不想再次面对,那种悲伤使他难以承受。期盼的声音却与未来背道而驰,他的泪水从白天流到黑夜也未枯竭。林觉民,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放弃一切,只为追随自己所坚守的信仰并为之流尽最后一滴炽热的血液。“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林觉民写这封家书,表明他没有忘记对这个家的责任。对妻子,在信中写到“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情理兼具,既表达了对妻子真挚的“情”,又以“民族大义”的“理”宽慰了妻子;对儿女,在信中说“汝其善抚之”“教其以父志为志”,交代妻子要将其抚养成才,以父志为志,算是尽到了为父的责任;对于年迈的老父亲,单独写了一封“乞恕书”,尽了孝道。但林觉民知道,还有更大的责任等着他去担,他不能为了这个“小家”而看着“大家”受苦受难。</p><p class="ql-block">找寻前路,追寻寰宇;找寻梦想,追寻寰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如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沈纳多</p><p class="ql-block"> 觉民,也许再也没有机会让你读到这封信,我这里现在时近傍晚,阳光似有若无的荡漾在我们的房间,你那里是否也能看到同样的光景?距离你走的时,已过一年了,说毫无思念是不可能的,也许孩儿们和我的感受也相似吧。抱歉觉民,本想在当时就随你而去的,却也熬不住父母苦求与孩儿啼哭,却也让你等着这么久,也许在未来的某天我们会在阴界相拥,我不会责骂你的无情又或是冷漠,你的选择高于我们任何一人的私心,只可惜孩儿尚小,还没法理解你的苦心,中国近来动荡,像你这样捐躯的数不胜数,或许我也该加入吧。太阳已经彻底落下了,我点了一盏灯,微微泄露的火光将你床头的照片濡湿,我的眼泪又落下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同太阳一般点点熄灭,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日出?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魂灵,你会不会就在我的身边?你会不会与那些志向相同的亡灵一同高谈?你可会趁孩子们睡觉时偷偷亲吻他们的脸颊?如果我也能早日陪到你的身边来,你可不许取笑我啊。觉民啊,你在那块是否安好?如果说思念能够传达过去,你大概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吧,觉民啊,孩子们都很好,最近也不哭闹了,听到这些你能否安心?我还在想着你,觉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3.致林觉民先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房张洋</p><p class="ql-block">林觉民先生:</p><p class="ql-block"> 您还好吗?</p><p class="ql-block"> 读完您的绝命书《与妻书》后,您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伟大,我感慨于属于您那个时代的沧桑岁月,赞颂着这个时代您所传承给我们的舍身为国。</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p><p class="ql-block"> 同志者已成国事,再震神州!华夏民族不再为洋人积危所劫。动荡乾坤,唯我中华繁荣昌盛;普天之下,独我中华尽放祥光;九天之上,有我中华之国人;荧惑之巅,有我中华之器具。</p><p class="ql-block"> 吾辈已成复兴之事,国人俱成小康。未加冠者皆为国之所教,白首者皆为国之所养,昔日不毛之地已成广厦千万间,宽宏大道纵横于欢声笑语之间。此皆为吾辈之所幸,盖为君实之所就。今吾辈幸生于今日之中华,无积贫之所竭,无亡国之所危,无战乱之所难,无弱国之所耻,皆为先生之辈所成。</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p><p class="ql-block"> 您走以后,革命不仅没有被黄花岗事件所劫,而是唤起了更多革命志士的前赴后继。他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他们像您一样,舍小家为大家,舍身为国,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生命之歌,用血液染红了大地,也染出了新中国的国旗。这几十年间,不同的阶级抱着同一个愿望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史诗级的中国革命,他们如同洪水一般,漫过了守旧势力与侵略者的层层阻挠,奔腾着扑灭了战火,冲走了敌人。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p><p class="ql-block"> 您的绝命书《与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教材,将您的悲壮的篇章展现于新一代青年的眼中,将您的精神,传承与属于我们的时代。我相信您的血并没有白流,而是渗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滋润着每一株稚嫩的幼芽。我相信您的血不仅抛洒在黄花岗肥沃的泥土上,这些血液带着您的精神将会流入长江,流入黄河,流入每个人的心底。</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p><p class="ql-block"> 您的《与妻书》动人心弦,遗憾的是,您的妻子在您走后两年便随你而来,您的大儿子在您走后的几年里也夭折了,自此以后,您的家族在历史上似乎消失了,但您的精神却将流传千古,为世代所享用。因为您,你们,在真正意义上将您的青春写入了你们的那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萍雨打萍的”那个时代,与在国门架一口大炮就能遏制中华的时代,都已一去不复返了,看完您的《与妻书》,我们动容于“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是无勇于就死也”的伟大决心;震撼于“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家国情怀;感叹于“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的无奈诉说。</p><p class="ql-block"> 您的家国情怀不会被封印于您的诗书文笔之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我们青年一代已开启了祖国的新篇章,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做好了准备。您对挚爱的深情与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的交织令人震撼而又遗憾,今天震撼由我们传承,遗憾让时间弥补。</p><p class="ql-block">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请您放心,艳丽的华夏复兴梦在神州大地上含苞待放,请您相信这朵鲜花将会接受来自整个太阳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4.与夫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班蔡蓉</p><p class="ql-block">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句不知从何提及,泪已湿衫。汝言汝将与吾永别,吾心痛彻,望随汝而去。却思及依新与吾腹中之物,即弃此念。</p><p class="ql-block"> 吾曾云:“望今后有远行,必告以妾,妾愿随君行。”汝亦既许吾矣。而如今之事,汝又弃吾而去,吾将,情何以堪?汝信中有言曰:“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幸福也。”此理,吾懂之。可吾心,念君甚。</p><p class="ql-block"> 近日收信以来,吾心不安,恐来噩耗,致使吾寝食难安。今闻讯,汝已与吾阴阳两隔,吾心,似已无光明。提笔写下此书时,泣不成声,眼中泪已干涸。只望汝泉下有知,保家人无恙,至此,无心亦无挂碍。</p><p class="ql-block"> 思之过往,吾何其有幸,得汝一夫君,亦得汝之钟情。生于中国,是吾等辈者之骄傲,而生于中国之今日,是汝吾二人之终生缺憾!吾幸而偶汝,只不幸于相伴短短数十载。吾曾以为汝吾苦度几旬,将得来日久天长,可未曾料想,日久,是吾一人之日久;天长,亦是吾一人之天长。</p><p class="ql-block"> 汝云愿与汝相守以死,吾亦何尝不是?吾从出生之日至今日,独真真爱汝一人,念汝一人,随汝一人。汝若在世,吾心,汝亦懂。</p><p class="ql-block"> 吾知今日,汝亦不在人间,常言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吾知,朝朝暮暮亦无汝......</p><p class="ql-block">只望君能察吾心意,则妾身将此生无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陈意映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5.与意洞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杨锦雯</p><p class="ql-block">意洞吾夫如晤:</p><p class="ql-block"> 妾书此信时,已知君与妾之永别矣。君作汝书时尚留于人世,妾与君之距由榕城至酆都城;妾作吾书时已于凡间独活,妾与君之隔从人世到黄泉。妾收君之信时,见字如面,却深知再无相见之时。妾手手捧君之诀别信,深感君书此信时悲痛,亦如妾现之呕血之悲。执笔之时,君之笑颜,历历在目。潸然泪下,书信尽濡。</p><p class="ql-block"> 曾忆与君初相逢,君一袭玄衣,风流倜傥,妾一眼万年,便知此生非君不嫁。至妾嫁于府上,君待妾情之深切,未曾负妾分毫。自妾为君那一刻,妾知汝当为国捐躯。妾曾私,恒在望日徐来,但何人不愿与夫长相厮守乎?诚愿君知。妾曾满心憧憬,愿君与妾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天不遂人愿,今朝生于乱世,困于囹圄,桎梏加身,妾知国难不平,君终日不得喘息。妾难捱,泪满眶,君之苦楚妾深知也。</p><p class="ql-block"> 妾仍忆得那夜,君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妾初闻稍愠且不解,经君之婉解,终亦无所言对。而今再思此句,心头尽是苦楚,眼畔空余泪痕。今朝,妾深信君之所云“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实属肺腑之言。只恨君与妾生不逢时,君将成国之大业,方今徒留妾只身承别离之恸也。昔日小女儿之怨情,岂料今时竟成永诀!</p><p class="ql-block"> 妾作此书,然不知作成可将寄于何处。妾惶恐,成日杌隉,妾诉此情,亦不晓诉尽可否揽得安宁。念天地之悠悠,洪荒之邈邈;叹生死之无情,悲尘世之疾苦。唯泪干之红蜡,任东风之虚乏。妾茫然独坐,全然不知何从何去;潸然临案,何故未能求仁得仁?妾不得以手书付君,愿君与妾心有灵犀,与妾感知,更望君之魂过望乡台可归见妾与子,以闻妾孑然一人与世间之伤痛也。</p><p class="ql-block"> 妾有多欲之言,可以至悲而无力提笔,妾将长念君之无畏,妾语吾子,成若君之英雄。雪落枯寒思念响,今生终此恨不得解,来生愿君明月长随,清风常伴,百忧到心尽开解,万难加身皆辟易。来生,妾亦来嫁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辛亥四月夜,意映手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6.不思量,自难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李浠源</p><p class="ql-block"> 檐外小雨,淅淅沥沥。雨幕里,又恍惚见了谁的身影。窗外一派秋景,又怎知吾心中寒霜凝!</p><p class="ql-block">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们是并蒂莲,水中鸳,不可分开,也早已分不开。</p><p class="ql-block"> 汝在信中所念:身已报国,再难许卿。起初,吾恨汝心之狠,竟能抛弃妻儿,独留吾一人在这漂泊,后辗转几夜,“不解”也是随着这泪水流尽了。在一个黎明的破晓,吾望着那红日,从一片水汽氤氲中滚滚而上,越来越高,最终照亮了中国的每个角落。吾终于明白汝拼死保护的究竟是什么,汝是用鲜血,染红了这黎明。汝之志向与胸怀,就是这山河百川。吾今生嫁与汝,是吾毕生所幸。</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今生已无缘再会。</p><p class="ql-block"> 愿来世,可在盛世中相聚。</p><p class="ql-block"> 不思量,自难忘。</p><p class="ql-block"> 阴阳相隔,也终在一个华夏中相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7.何为觉民,觉民何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评《与妻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张淼</p><p class="ql-block"> 读了《与妻书》,我知道人的一生的意义何在,在当时那个年代下,作为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真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对啊,好在思念无声,否则震耳欲聋,但他面对国家危难,不得不舍下儿女情长毅然决然的投身于革命事业中,用鲜血染出了一条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路,觉民觉民,何为觉民?那便是觉醒民族啊!</p><p class="ql-block">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们身处的时代虽然没有他们那般动荡,但是,我们的使命依然可以投身于对这个民族的热爱中去,当下,我们应该好好读书,为中华之繁盛而读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8.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班 陈抒阳</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你的绝笔,我心中很是悲痛,从此我的世界我的生活没有了你。你为天下人民去谋求永久的幸福,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时代,牺牲了我俩的幸福,我并不怪你,因为这是你的志向,我应当支持你,可是年仅24岁的你永远地离开了我,连我们的孩子也不能见你一面。是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确实做到了,我应该高兴才是,可还是掩不住我心底的悲伤。</p><p class="ql-block"> 我多么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携子之手,与子同老。可是我不会将你禁锢,你有你的追求与远大志向,你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直面自己,对得起自己,我了解你。我忘不了你,当初听你说,“不如你在我之前死吧。”我是十分恼火的,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你是怕我过度悲伤。</p><p class="ql-block"> 你的逝去,让我的脸上少了一丝笑容。如果有来世希望我们身在和平的年代,在另一个世界相爱到老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9.爱汝,念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赵雯茜</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图里安详,一般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p><p class="ql-block"> 觉民啊,我曾经想过革命家是否应该拥有情感,小家,大家,你们会怎样选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这个小小的家从来都不在你们的考虑范围内。这些年没有埋怨过你是假,但更多的是对你的思念,我爱你,时常感叹青春为何走得如此之快,你也是走得如此果断,仿佛从来没有为我停留。</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窗外的景变了又变,孩子也在长大,他们时常问我他们的爸爸哪去了,我却只能闻闻手边的花,指指远方。我爱你,存放你照片的相框从不曾落灰。当年你的信拿出来读时总忍不住落下滚烫的泪水。觉民啊,等到我们重逢的那一天,不要埋怨我来找你。我爱我的孩子,我爱这个小小的家,我爱这个世界,可是我更爱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0.不止情深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崔瀚升</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是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自己妻儿的绝笔,也因其真挚的情感被人们誉为千古第一情书。但是与妻书当中真的仅仅只是爱情吗?</p><p class="ql-block"> 仔细想一想,这篇课文这本书中安排的位置,它位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章之后,与李斯的《谏逐客书》同处一课,同时,这一单元的主题也是历史与使命。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与妻书》之所以会选录在课本里,并不是主要因为他真挚的情感,而是藏在这真挚的情感之下那无比崇高的大义。</p><p class="ql-block"> 整篇文章以爱情为主线,无时无刻都在表达林觉民对他的妻子和家庭的关爱,他的字斟句酌的言语足以表达出他对妻子的珍惜,以及对这个家庭的不舍。但是我们真正要理解的是暗藏在这些之下的,能够令他抛弃自己如此珍视的妻子与家庭,能够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未来。是大义,是为了民族的大义,是为了国家发展的大义,是为了诛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大义,是为了建立中华民国,从而消除中国人民在世界面前东亚病夫这个名号的大义。在这无比崇高的大义面前,任何个人的感情都必须要做出让步。本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在描写林觉民对自己妻子的珍视,但真正的重点并不在此,反而那仅仅只有几句阐述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去陪自己妻子真正原因的话才是整个文章的重点,前文的一切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在为简简单单的几句做铺垫,从而凸显出大义他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一切,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挡他对自己大义的追求。爱情对于一个人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面对如此崇高的大义面前,无论他多无奈,无论他多悲痛,无论他多悔恨,身为一个革命者,他都必须要坚持这份大义。</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同学们大多都很喜欢这篇文章,可能都是被这种纯真的爱情所吸引,被这种悲痛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但是这恰恰是不对的。我相信林觉民先生,要是真的知道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也不会希望我们因为一点儿女情长而哭哭啼啼。要知道这样的故事固然值得被歌颂,但是我们的使命并不是去简单的歌颂这个故事,而是去明白其中的大义。这样我们也能在面临像林觉民前辈那样万分危急的关头能做出符合民族大义的选择,一切以大义为优先;为大义而献身,而不是因为那一点儿女情长纠结来纠结去,哭哭啼啼,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样是懦弱的,是腐朽的,是不堪的,也是无数革命先辈所不希望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与妻书》他确实配得上是千古第一情书的称号,但比起这个,我更希望人们能称他是千古第一大义的赞歌,也更希望同学们能体会这夹杂着儿女情长中无比坚定对大义的信念,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样等危及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能像林觉民一样义无反顾地为大义而献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1.铁血丹心,侠骨柔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王艺诺</p><p class="ql-block"> 初读这篇文章时,才略懂只言片语,再读,才体会其中那深入骨髓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的家国情怀令我敬畏,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令我敬佩。他既是儿子,是父亲,又是丈夫,但他又是一位铁血丹心的中国男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当他写下对妻子诉说的最后的诀别书时,是否潸然泪下,是否回想起从前那些美好的时光,那温馨的小家。可他不能为了一己私情,为了小家而舍弃大家,全中国还有那么多的人民还在盼着希望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黄昏点点,烛光隐隐,天,就要亮了,他搁下手中的笔,再看一眼心爱的妻儿,远在家乡的父母,末了,该启程上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12.生如夏花,死如泰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朱家民</p><p class="ql-block"> 林觉民的信,首先便是一封情书,字里行间时刻流露出忠贞不渝的爱情,心中对妻子的爱,是崇高的大爱,宁愿自己受丧妻之痛,也不愿让妻子为失去丈夫而痛心,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绽放出一朵绝美的情花,所有人都会难道不是都不会为此感到无比动容吗? </p><p class="ql-block"> 家境优越的他,本可以一起白头偕老,安度余生,但林觉民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混乱的国家激起了林觉民的满腔爱国情,于是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条艰险的革命之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觉民选择到日本留学,两人只能隔海相望,怎奈松岗明月三千里,天不许归期!</p><p class="ql-block"> 对于革命事业,他奋不顾身,不畏牺牲生命为天下之人谋幸福,就如黑夜星空之流行,燃尽生命的焰火,照亮这黑暗的社会,黑夜给了他一双黑色的眼睛,而他注定要用它去寻找光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3.“你”是一道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一(13)沈君畅</p><p class="ql-block">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因为爱你,推己及人爱天下人。林觉民的《与妻书》是一封诀别信,也是他写给妻子和国家的情书。</p><p class="ql-block"> 读懂了这样一封信,你就知道中国历经坎坷仍然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了,国不强则家不兴,国不盛则家不旺。没有国的庇护,再和谐的家庭,再恩爱的夫妻,只能任由侵略者蹂躏践踏。林觉民做到了一个爱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的事迹也将鼓舞后代智慧勇敢的青年不断奋进,砥砺前行。还有什么,比在绝望中给人希望,在困境中催人奋发更有意义的呢?只是希望历史不要重演,牺牲仍有意义。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这封信后,林觉民也给父亲写了一封,但是只有四十余字,他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太痛了。在家国面前,他选择了国,对于家,他非常抱歉。但是国家,有了国,才会有家啊。所以他愿意舍弃自己的幸福,成全天下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有情人。他并没有死于这次战斗中,是在后几日枪毙而亡。会审他的张鸣岐评价道:“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林觉民牺牲时仅24岁,当时陈意映已经身怀六甲,听到这样悲痛的消息,2年后也跟随林觉民而去,年仅22岁。</p><p class="ql-block"> 不负天下人,却负了意映一人。舍小家为大家,妻子也会原谅他的吧。</p><p class="ql-block"> 像这样死别的爱人,当然不止他们。“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这句话是蔡锷准备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诀别小凤仙的时候说的。他们在作出这样的决定时,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矛盾啊。</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学这篇文章,只觉一股巨大的无力感与悲伤涌上心头,后而所来的是对英雄的敬重与对他们美好爱情的惋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它在我心里是第一的情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5.21</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广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高一(3) 李佳怡</p><p class="ql-block"> 翻开这本作文集,里面所收录的每一篇作文,都是我们对林觉民烈士的回应。虽然我们没有写出气势磅礴的文章,可能文笔还有些稚嫩,但是这本作文集记录了我们成长的经历,因为它只是其中之一,以后的高一(3)班还会有很多本作文集。我坚信当你用心去品读这些文字,你的内心会有感同身受的触动,也许你会发现每一个字都如太阳下的水滴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高一(3) 许国秀</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篇作文都是饱含情感的,文章题目就足以打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想深入理解林觉民的《与妻书》,不妨来看看由高一(3)班同学撰写的作文集,即使不出自于名人之手,但也不逊色。相信在你阅读完之后,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高一(3)班杨兴如</p><p class="ql-block"> 热血,国家,信仰,青年用热情寻找着希望,寻找着救亡图存的办法,寻找着科学民主的道路。他们平凡渺小却又大公无私。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是他们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以无私为大家,以柔情顾小家,这就是中国的革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高一(3)班姜亦枫</p><p class="ql-block"> 集中收录的几十篇小作,虽然不是篇篇珠玑,但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欢迎品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高一(3)班赵耔彤</p><p class="ql-block"> 一封书信诉说深情,一叠思念吐露心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6.高-(3)王静思</p><p class="ql-block"> 何为薪火?《与妻书》作出了最好的答案,烈士林觉民对妻子爱得至死不渝,但为天下人永乐,宁愿牺牲自我,报效祖国。那薪火何以传得万世而生生不息?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高一(3)班同学们接下这一把熊熊之火,以笔墨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用一串串动心动情的文字抒发对烈士的敬仰和对英雄的缅怀。读之,一定爱不释手;阅之,一定赞叹不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高一(3) 陈曦宇</p><p class="ql-block"> 上周,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了《与妻书》。感动于林觉民与妻子的动人爱情,也感动于林觉民的民族大义。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篇篇佳作。有以妻子为口吻的回信,有追忆林觉民烈士的感悟。闲话少说,让我们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高一(3) 谷雨</p><p class="ql-block"> 你是否也曾听闻过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这其中与妻诀别、倾诉衷肠的力量也打动了高一(3)班的同学们。打开这本作文集,你便会感受到时隔一个世纪的心灵相通,体会来自后辈的心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高一(3) 蒋婧文</p><p class="ql-block"> 一寸山河一寸血,初心不改是青春。</p> <p class="ql-block"><b>【补记】</b></p><p class="ql-block"> 谢谢史校,谢谢学校,专门为我们做了微信推送,扩大了宣传的力度和范围,这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肯定和鼓励,我将和他们一起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文,记载他们的青春足迹,见证他们在母校的成长历程,给他们一笔财富,让他们多少年之后能记住一个地方叫母校,感恩一段岁月叫高一!</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你这么有心!我的初衷只是逗他们玩玩,没想到他们如此投入,如此认真,所以给他们做了润色和修改,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忙了好多天,最终才呈现出现在的样子,还比较满意,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交代,希望借此鼓励同学们能喜欢读书热爱写作。</p><p class="ql-block"> 一定把你的这份厚爱转达给同学们,他们一定倍加珍惜。我也会敦促高一(3)(13)两个班同学继续加油,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以更优秀的成绩回馈母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