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父亲</b></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白鹤鸣,是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红军老前辈。说起父亲,他可是老幼皆知的名人,解放初期在绥远省曾任丰镇县税务局长,集宁专署税务局长,五十年代任乌盟工业部长,六十年代任集宁市委书记,七十年代任乌盟组织部长,八十年代任乌盟检察院检察长。人品好性格好人缘好,善良厚道,平易近人,乐观开朗,和蔼慈祥,有亲和力,没有一点儿领导架子,无论是上下级同事,左邻右舍,老叟幼童都愿意和他交流交往。任何时候,只要提起父亲,熟知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个好人。人生七十古来稀,长寿一百多岁的老革命领导干部更是寥寥无几,父亲高寿一百零七岁,这个年龄不但在乌兰察布乃至内蒙古都是十分罕见的老寿星。父亲光辉的一生定格在了2020年1月6日的这一天。按说生在旧社会少吃没穿的艰难困苦岁月里,又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以后历任乌兰察布盟各级领导 ,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搞经济建设。“文革”期间又遭受到过迫害,蹲过“牛棚”。父亲没有在枪林弹雨中牺牲,也没在“十年动乱”中蒙难。就是被红卫兵的批斗,低头弯腰受过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每次在批斗大会结束后,还要哼着小调回家,日常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同事邻里和家人不解的问道,许多被批斗的老干部都想不开,就连罗瑞卿大将都以跳楼抗争,你怎么还这么乐观,看来我们的担心根本没有必要啦。父亲微笑着说,文革运动嘛!“红卫兵”小将年轻幼稚不懂事,被政治鼓动的冲锋在前,不就戴个字牌低头认罪吗?比起战争年代许多好战友在枪林弹雨中说没就没了,不知道要幸运多少倍!正是由于这样的乐观主义心态和承受抗压能力,父亲任何时候都吃的香睡的着,这就为他的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出生贫苦 参加革命</b></p><p class="ql-block"> 父亲1913年4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保德县桥头镇郝家里村的一个贫农家庭。这里地处忻州西部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家有一间土窑,几亩贫瘠土地。风调雨顺还能勉强糊口度日,遇有灾年吃了上顿没下顿,啃树皮,吃野菜,甚至沿村乞讨常有的事情。这样的贫苦家庭状况,从小造就了父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搂柴拾粪,种田拉犁从不叫苦叫累,是个邻村上下有名的好孩子。</p> <p class="ql-block"> 1921年父亲一家人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迁居到相邻的岢岚县水峪贯村,这里也是山区,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尽管家境贫寒,但爷爷熟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便将父亲送进了当地的私塾读了五年书,这就为他以后参加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p><p class="ql-block"> 1928年15岁的父亲给毗邻柴家沟村一位叫王兆成地主家当长工。出门在外,春种秋收,受苦受累,但还是帮助爷爷分担了不少忧愁,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4年以后,父亲来到了西豹峪村德和全商铺当雇工,这个村子比较大,人口也比较多,相当于一个镇,商铺掌柜姓史。在此期间结识了一位姓李的进步青年,他的公开身份是木匠和油匠。父亲经常看到李木匠和几个人聚集在一块儿,低声谈论着什么,看见父亲便再不言声。父亲感到好奇,他们一定在商议避迴自己的事情?当时的反动政府认为共产党蛊惑民心,宣传革命,组织暴动。李木匠他们的行事自然要小心谨慎,但父亲还是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举止行为中判断出一些事情原由,觉得李木匠是个好人,他们闹革命还不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为啥瞒着自己呢?带着种种疑问,父亲看见李木匠身边没人便开口问道,你是不是共产党?李木匠笑了笑没言声。</p><p class="ql-block"> 因为父亲有时和李木匠在一起干活,村子里面的年轻人本来也不算多,免不了经常见面,李木匠担心时间长了他们的行为举止会被父亲发现而产生怀疑,这样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的也不是个事儿,还不如及早把事情挑明了,免得产生误会,况且感觉父亲是个正直靠谱的人。于是,李木匠便直率地对父亲说,我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你愿意跟我们干吗?父亲问道,你们都干啥呀?李木匠说,推翻万恶的旧社会,人人过上好日子。父亲便说,愿意。</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他们说话办事再也不瞒着父亲,父亲也从他们那里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又过了一些日子,李木匠问父亲,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父亲说愿意。</p><p class="ql-block"> 他们几个人便聚在一起开会,李木匠宣布父亲成为了中共党员。当时根本没条件站在党旗下宣誓的仪式,大家举手表决同意就是了。随后,李木匠郑重地把一本共产党宣言手册交到了父亲的手中。父亲白天忙乎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如饥似渴的读书,熟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推翻黑暗旧中国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当时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进步组织,负责组织群众抗日救国,抵抗日本鬼子侵略。李木匠经常和父亲深更半夜出去,天亮才回来,史掌柜便对他们的行为举止产生了怀疑。仔细搜查父亲的行李物品,发现床铺下边藏有共产党宣言手册。原来这些穷小子想造反,这革命都割到我的头上来了。史掌柜便前往十几里地的乡公所告发李木匠他们,史掌柜的媳妇是个善良的女人,便对父亲说,你们还不快跑,一会儿乡约就来抓你们。 父亲问,他们为啥要抓我们?史夫人说,你们整天在我们眼皮底下做事,还能不清楚?如果晚了就要掉脑袋啦!父亲急急忙忙找到了李木匠,就把史掌柜的去向,以及他夫人所讲的事情诉说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李木匠听后觉得情势非常严峻紧迫,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不受损失,决定立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父亲回到了水峪贯村继续务农,间或在村里小学校打短工。李木匠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再后来就失去联系,不知下落。父亲参加了革命工作以后,多方打听寻找这位革命的启蒙者引路人,一直没有音讯下落。可能人家姓名使用的是化名,也可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生命。父亲虽然努力寻找,多方打听,一直未果,这也成为了他这一生中的一个遗憾。</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加入牺盟会 参加革命工作</b></p><p class="ql-block"> 1936年,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驻岢岚县特派员闫景石发展牺盟会成员,首要条件就是思想进步并有一技之长。岢岚县学校的一位老师与闫景石认识,便将父亲介绍给闫景石,说这位青年不但思想进步有正义感,而且有文化靠得住。闫景石见过父亲,见他气宇不凡,谈吐自如,积极向上,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有志青年,便同意父亲加入牺盟会组织。吸纳他为特派员,协助岢岚县牺盟会的抗日救亡运动。从此以后,父亲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组织,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的革命抗日组织,主要负责人是薄一波同志。六十年代在“文革”运动中,牺盟会的大多数成员受到了冲击迫害,“文革”结束以后,中央组织部专门发文,重申并明确牺盟会为革命组织。参加牺盟会的时间即是参加革命的时间,所以,父亲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是1936年10月,他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革命干部。</p><p class="ql-block"> 1937年初闫景石同志调任其他地区工作,岢岚县的牺盟会工作就由父亲负责。同年11月父亲到县里参加八路军组办的抗日军政干部培训班,培训结束以后,父亲回县里继续负责牺盟会的工作,同时兼任游击队长,主要是协助做好八路军对日寇作战和后勤保障及救护伤员等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三个月之内占领全中国。当时八路军活跃在太行山地区,并进行了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百团大战等一系列战役。父亲参加过贺龙指挥的“三井战斗”、“古城战斗”、“大巨会战斗”、“温泉村战斗”和“东沟战斗”等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 “三井战斗”的序幕是在围困岢岚城展开的,当时日本鬼子占领了县城。八路军部队经过实地侦查,决定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攻,只留下北门让鬼子撤退,好在运动战中一举歼灭鬼子。父亲所在游击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359旅断绝城内的水源,日军在通讯中断,水源断绝的情况下,便从北门向五寨方向撤退。千田联队骑兵、炮兵一行数千人逃窜出40余里。被贺龙指挥的120师围住,歼敌300余名,俘虏日寇28人。并缴获了枪支、弹药和一门山炮。这是120师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第一门山炮,后来又被贺龙师长命名为“功臣炮”,现陈列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p><p class="ql-block"> 1938年2月父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入党誓词。由于和李木匠失去了联系,所以第一次入党无从查起,党龄只能从1938年算起。</p><p class="ql-block"> 1941年夏天,日寇延长大队500多人,准备夜袭岢岚县人民政府。父亲获知了这一情报,立即向县长吴子牧汇报(吴子牧建国后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吴县长命令父亲立即组织转移人民群众和粮食物资,由于行动迅速,与鬼子擦肩而过,因而免受损失。</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专管经济 筹集钱粮</b></p><p class="ql-block"> 1945年中国取得了反法西斯的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国共和谈准备筹建联合政府,国家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但是蒋介石独裁政府,依仗着美式武器,与共产党抢占地盘,全国到处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被任命为晋绥边区陶集县贸易局长,县常委。常年奔波于张北、尚义、商都、土牧尔台、四子王旗、丰镇等地开展贸易工作。具体业务工作范围是从山西、河北等地筹集粮食运往塞外农牧区,然后再从塞外换回皮毛制品,变卖成现金,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粮草和弹药等后勤物资保障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7年夏日的一天,当地一位开金店的商人王顺喜,企图用金钱收买父亲,把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贵重物品送给父亲。父亲问他什么意思,王顺喜说是资助父亲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短。解放区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比较艰苦。一旦让这些不法商人扰乱市场,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父亲毫不犹豫,立刻将这些贵重物品全部上缴县政府,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廉洁拒腐的朴实本质。当时这件事还刊登在了《晋绥日报》上,为教育广大官兵拒腐蚀永不沾起到了警示作用。</p><p class="ql-block"> 1946年底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随后做出了战略上的大转移,放弃了绥远省的大片土地,撤退到了山西代县等地区。因为战火的阻隔,父亲他们无法再到土牧尔台、商都、张北等地做生意,只好在当地做一些其他支援前线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邂逅相遇 结为夫妻</b></p><p class="ql-block"> 1945年父亲担任晋绥边区陶集县贸易局长期间,大部分工作时间和活动范围是奔波于山西省忻州地区的岢岚县与代县周边。主要工作就是给太行山的八路军筹集粮款物资等事宜。因工作的原因经常去母亲居住的那个小山村,当时姥姥担任村妇救会主任,对待八路军和游击队非常热情。父亲每次到村里都要在姥姥家歇息、吃饭或召开会议,时间长了姥姥对父亲印象不错,这个年轻后生模样俊气,谈吐自如,一看就是个将帅之才,她便有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父亲。闲暇之余,姥姥便问父亲有媳妇了没有?父亲说战争年月顾不上考虑个人事情,整天枪林弹雨,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岂不害了人家。父亲的直率更让姥姥刮目相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是自然的事情。姥姥便委托村干部给父亲提亲。一次父亲进村办事,完事后村干部有意安排父亲从村里走过,当时母亲正和一群妇女在村口阳坡下闲聊,村干部就悄悄指给父亲看其中一位女子。送出村口后,村干部问父亲怎样?父亲说挺好,朴实单纯的农家女子。村干部会意地一笑。这就是缘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位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共产主义战士邂逅一位传统农家女子,并由此结下了一生的姻缘,成为中国革命解放和建设道路上并肩携手的革命伉俪。</p> <p class="ql-block"> 当时母亲只有十五岁,这个模样俊俏的姑娘还是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回去便和爷爷讲了此事,爷爷听了非常高兴。父亲这些年在外奔波干革命,婚姻大事无暇顾及,作为长辈心里着急也不好催促,这下好了,男大当婚,早就盼着这一天。不久后,父亲便和母亲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仪式,婚后父亲一直奔波于晋绥边区各地,母亲仍然留在姥姥身边种地操持家务。这样说来他们也是先结婚后恋爱。</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工作越来越忙,接触的人也多起来,身边一些热心肠的同事或朋友就给父亲介绍对象,还有自己找上门的,其中不乏年轻美貌有文化的女子。但父亲一口回绝,我老家有媳妇,不能因为工作职务的变迁就抛弃人家。</p><p class="ql-block"> 1948年父亲担任了绥远省丰镇县税务局长,这时的绥远省已经解放,时局比较稳定,不用四处奔波,父亲才把母亲接来在一起生活。并积极支持带领母亲参加革命工作。时年母亲十八岁,从此以后便和父亲一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俩人和和睦睦地相随相伴了六十六个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战争年代 偶遇贵人</b></p><p class="ql-block"> 1948年初秋的一天傍晚,父亲在代县城遇见一位气宇轩昂的军人,身边还有警卫战士。父亲随即上前打问,原来这位骑马的军人是绥远省长苏谦益将军,前往河北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路径此地。苏谦益将军不想打扰当地政府,自己正在寻找食宿处,恰巧遇到了在代县工作的父亲。父亲立即向县委报告这个情况,县委负责人马上出面设宴接待,并让父亲负责安排苏谦益将军一行的住宿及安全保卫事宜。</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苏谦益将军要离开代县赶赴西柏坡,父亲前去送行。由于父亲读过5年私塾,又有多年的抗战经历,知识阅历比较丰富。大千世界,国内国际,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两人真有些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临别时苏将军问父亲是否愿意前来绥远省工作?我们那里非常缺乏像你这样有文化有经验的干部,父亲说考虑一下再答复。他望着苏将军那伟岸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一个穷家子弟,如今即将成为国家解放和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时隔不久,苏将军回到绥远省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表示对接待的感谢,谈到对父亲一见如故的好感,以及对父亲的理想信念,经历阅历和工作能力的认可,并再次邀请父亲前往绥远省工作。父亲看过信以后,不再犹豫,便和县领导说明情况立即赶赴绥远省。从此以后便与内蒙古结下了不解之缘,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片热土。</p> <p class="ql-block"> 当时参加革命工作还没有档案随之调动一说,苏谦益将军认准父亲是个有能力有才华,并且经历过战火洗礼历练的有志青年。调来绥远后立即安排在绥远省丰镇县税务,任局长和县常委。苏谦益将军当时对父亲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宁可少十个县委书记,也不能少一个税务局长”。由此可见新中国诞生初期,百废待兴,多么缺乏有经济管理方面并且有实际工作经历经验的人才啊。</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建国初期 专管工业</b></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内蒙古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在集宁筹建。父亲当时担任乌兰察布盟工业部长,全程参与了规划、建厂、投产等全部过程。1957年建设的集宁绒毛厂,父亲就规划选址,引进生产设备,废寝忘食,如期完成了这个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时期,父亲忙前跑后筹建集宁钢铁厂,引进设备,全力保障按时生产,炼出了集宁有史以来的第一炉钢铁。父亲是第一任集宁钢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同时兼任集宁市委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 1962年至1969年父亲担任集宁市委书记期间,积极参与、协调、组织、规划集宁皮件厂的建设和生产,该厂生产的“熊猫牌”皮衣曾经获得过国家金奖。1964年亲自出面与天津市委协调,从天津引进的焊条厂,同样获得过国家工业部颁发的一等奖。以上这些企业在集宁地区兴盛了四十余年,不但成为了集宁的利税大户,还为当地提供了几万名就业岗位。当时人们为能在集宁肉联厂、集宁绒毛厂、集宁皮件厂、集宁焊条厂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父亲十分重视民生,在他担任肉联厂书记期间,了解到职工家属区有一条河渠贯通南北,把居民区分成东西两侧,河渠上早年有一座简易木桥,因年久失修早已经破败不堪,行人走在上面很危险,这条路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因此人们便习惯地从木桥旁边趟出一条漫坡便道小路,可是这个便道小路要从河渠底部迈过去,冬春季冰滑,夏秋季泥泞,尤其是上年纪的老人,上学的学生迈过这条漫坡小路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这一条小河渠给职工家属区两侧的居民群众造成了出行上的不便。周边群众苦不堪言,这正是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父亲知道后,立即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这个与民生相关的问题,发扬民主,统一思想,并亲力亲为筹措资金,修建了一座水泥桥,解决了群众多年出行难的老大难问题。这座桥一直沿用了四十多年,直到本世纪初城市规划扩建道路才重新修建。这座桥虽然是父亲在他任职的职位上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可是人民群众却将这一便民利民的善举深深地铭记于心,感恩他的功德。这座桥被周边群众称为白书记建的“爱民桥”。</p><p class="ql-block"> 从战争年代过来的父亲生活简朴,从不铺张浪费。当时就连周总理的衬衣都打补丁,就别说一般干部了。父亲一年四季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吃饭掉在地上一粒米都要捡起来,馒头掉了同样吹吹上面的土灰,然后送进口中。他经常教育子女们战争年月哪能吃一顿舒适可口的热饭,有时候眼看着蒸笼冒气。鬼子汉奸打了过来,就从笼屉拿几个窝头就转移,吃夹生饭经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百废待兴 胜任检察长</b></p><p class="ql-block"> 1979年父亲从盟委组织部长调任乌盟检察院检察长,这是在“文革”后恢复检察院体制后的第一任检察长。“文革”时期被彻底砸烂的“公检法”百废待兴,所有事情都要从头做起。父亲上任后一心一意扑在检察院的事业上,狠抓全盟检察院机关恢复重建工作。团结和带领党组一班人,紧紧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检察业务工作,使全盟的检察工作迅速走上了正规。</p> <p class="ql-block"> 1983年严打期间,已经70岁高龄的父亲依然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为乌盟的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4年父亲在检察院检察长的岗位上光荣离休,为党为国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工作了四十八个年头。</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休以后,经常下厨给孩子们做饭。他炒菜用的调料油盐酱醋很少,过去一直艰苦朴素仔细抠门儿惯了,儿女们都说爸爸做的饭菜没味道。他说战争年月哪能见到荤腥,铺张浪费的习惯不好,“勤俭节约”不能忘本啊。父亲经常用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我们不要忘本,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铁面无情 不谋私利</b></p><p class="ql-block"> 我大哥上山下乡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被天津南开大学录取,毕业分配之际想让当盟委组织部长的父亲说句话,分配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行政单位工作。但父亲就是不答应,大学毕业应该先到艰苦的地方锻炼,结果就分配到了凉城县六苏木乡,成为一名普通基层乡干部。当时大哥非常不情愿,下乡知青又不是没体验过农村生活,如今大学毕业还要第二次下乡,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父亲为啥一点儿人情味儿都没有。但父亲就是不搞特殊化,一切从头做起,大哥从乡镇干部到县团委干部又到县处级干部,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多年的锻炼考验和历练,成为了一名有能力有经验,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中层领导干部。</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家训是“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白白的做事。”父亲老家有一个亲外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来投奔内蒙古当“大官”的舅舅。当时父亲是集宁市委书记兼集宁钢厂书记,但是父亲觉得利用职权为亲属安排工作影响不好,便一口拒绝。后来外甥自己去了毕克齐林场。七十年代末林场下马,外甥又来找父亲,当时父亲担任乌盟组织部长,但也没有利用职权给外甥安排一份理想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担任了多半辈子领导干部,却始终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经常骑自行车下乡考察调研基层工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洁自律作风一时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长寿秘诀 与世无争</b></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是个有名的老好人。他常说有理也要让三分,千万别让人下不了台。别人生气我不生气,大部分病都是气出来的,与其与人争斗,还不如想开一些,这就是他长寿的秘诀。</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部下前来看望父亲,闲聊保健养生的事情,您百十多岁的高龄,平时是怎么保养的?都吃哪些保健品?父亲说,我吃的是“舒心丹”、“活乐丸”。老部下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并问哪个药店有卖的?父亲微笑着说,这种保健品药店买不到,是我自己发明的。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少生气,不计较,每天开心就是“舒心丹”,每天快乐就是“活络丸”这样就能长寿。老部下用崇敬羡慕的眼光望着老领导,说道:哦,我懂啦。</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休以后,十分重视养生健身。生活起居饮食上注重保养,合理安排膳食,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坚持每天走路锻炼,打打太极拳,练一练书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多年,春夏秋冬,风雨无阻。</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可是这个吃,就很有讲究。吃什么?怎么吃?父亲的总结是:“常吃土生土长的,水生水养的,少吃长毛长腿的。一日三餐要粗细搭配,少肉多素。”此外,还要多吃四豆,六菜,五杂粮。四豆:红豆、黑豆、绿豆、黄豆;六菜:土豆、红薯、萝卜、茄子、白菜、黄瓜;五杂粮:白面、大米、小米、莜面、豆面。要膳食均衡,戒烟限酒,常吃水果。</p><p class="ql-block"> 俗语说得好,“死在嘴上,懒在腿上”。可谓养生之精髓。父亲长年坚持“吃饭七分饱,饱食伤肠胃,饥和耐点寒,益寿又延年。常动常乐,衣食简朴,天天走路,常笑不怒”。养生须健身,健身最简单的方法即走路,而且这是最简单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健身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能吃能喝不一定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p><p class="ql-block"> 要想身体健康,还须有良好的心态。父亲常说,“动为纲,乐经常。身体好,修养好,涵养好。待人处事,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你对我不好,我还是对你好。别人气你,如果你生气了,那就上当了,很不值,别人气你,你不气才对”。豁达开朗的胸襟,才能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这就是长寿秘诀。</p> <p class="ql-block">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而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现实生活中,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任何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关键是要做好自己对情绪的管控。在这一点上,父亲做的很好,给我们做了表率。父亲的养生之道,以及平和稳定的心态,对他的健康长寿起到了很大作用。</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干了一辈子工作,当了多半辈子领导干部,退下来无事可干,一时不能适应。可是,父亲心态好,离休以后,离开了多年的工作领导岗位,每天仍然坚持读书看报,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利用休闲时间养鸡、种地,练习书法,打太极拳,徒步锻炼,思想情绪从来没有低落过。这样动静结合的良好习惯保持了健康长寿的心态和体魄。</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军歌,是父亲最喜爱唱的一首歌,平时总是哼唱这个曲调。似乎是在回忆当年抗战时期的经历?也许是在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或者是在怀念牺牲的战友?或许是在激励我们不要松懈奋斗精神?……。到了晚年, 父亲虽然年事已高,视力和听力都有些障碍,但依然谈笑风生,心态依旧,经常哼着小曲,唱着不太完整的小调。唱的最多的依然是那首已经深深镌刻在老人家心底里的战歌《八路军军歌》。每到逢年过节,各级领导来慰问看望时,父亲总是兴奋地,情不自禁地 ,激动忘情地高唱这首战歌:“铁流两万五千里,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球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钢刀插在敌胸膛。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自由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这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八路军军歌》,曾经激励鼓舞了多少浴血奋战的抗日战士,激励鼓舞了多少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同胞。今天父亲依然充满激情地唱着这首战歌,依然在激励鼓舞着我们这一代人。在这雄壮激昂的旋律中,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梦的道路上,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p><p class="ql-block"> 1982年行政部门补发了5000元的工资,当时也算得上一笔大钱。可父亲没有拿回家,全部上缴组织,交了党费。他说没有共产党哪有我白鹤鸣的今天,自己的一切都属于党。</p> <p class="ql-block"> 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建党一百周年,希望看到国家更加繁荣强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2019年重阳节市委主要领导前来慰问,说是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知道父亲的这个愿望,约定2020年春节慰问时亲自前来给“老寿星”颁发纪念章。可惜父亲提早走了一个月,没能等到这一天,这也是他老人家的最后遗憾。</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兄弟姊妹们望着父亲的遗像和遗物感慨万分,他老人家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钱物,但他那种爱家爱国的朴素情怀,高尚品德;责任担当,无私奉献;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崇高品德良好家风,时刻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正是由于我们继承了父亲的好传统,才使得我们在国家的建设事业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贡献,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永远强盛不衰,逐渐走上强国富民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是这样将毕生的光辉历程,卓越的丰功伟绩,伟大的革命情怀和全部的生命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父亲是一位平凡之中见伟大,普通之中有传奇的平凡普通伟大的父亲,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良厚道,平易近人,开朗乐观,受人尊敬,让人敬仰的好父亲。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p><p class="ql-block"> 今天用这篇回忆录追忆缅怀他老人家。是为了不忘他的初心,传承他的使命,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说实话,穷尽再多的语言和文字,也很难全面完整地诠释总结概括父亲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老革命干部伟大光辉,崇高敬仰的革命奋斗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