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滴水能做什么?一滴水又一滴水,连续不断的一滴水呢!大家一定会想到“水滴石穿”、“积少成多”等一些成语。但我在这里想说的却是“一滴水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白桑乡政府所在地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旅游的去处,名字就叫“一滴水”。走近一看,只有小小的一池水,并不是一滴水,因为小,而且小得可爱,小得漂亮,小得美丽,人们就尊称它是“一滴水”。</p><p class="ql-block"> 相传很早以前,十年九旱,春夏之交禾苗枯黄,人畜饥渴,急等着上苍能普降甘霖,但事与愿违,几个月也不下雨。偶尔人们发现了这里有一个泉眼,水量不大,只是一滴一滴地从岩石上滴下来,几个小时才能滴一桶水。就是这样的一滴水,拯救了全乡上千人的饮用水问题,人们对它更加的崇拜了。</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人们对一滴水源地加强了保护,适度进行了开发,水的流量增大了一些,人们就在水源的下游开渠挖池,保证了几个村庄的饮用水供应。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人们用它来灌溉农田,亩产量曾达到800斤,按当时的“达刚,过河,跨江”的指标,算是已经过了长江。曾以展板的形式在人民大会堂展出,与学大寨,红旗渠工程并列。</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科技虽说不发达,但人们的心中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通过艰苦奋斗,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那时,人们没有用金钱去衡量划算不划算的意识,只要是与人民有利的事,干就对了。那真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信念的年代。我喜欢那样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我是随寺头中学党支部和白桑中学党支部联建活动去的那里。在那里两位支部书记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其中都提到了“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这不就是“一滴水精神”吗!二十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的“四个自信”不也是这样的精神吗。自信自立自强,是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世界的精神基石。</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信,引领我们创建了新中国,白桑人民—“一滴水”可以创造奇迹的自信,改变了山村面貌,还有,西池村老夫妇的自信,创办了“毛泽东像章纪念馆”。自信,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群人,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p> <p class="ql-block">滴水润万物</p><p class="ql-block">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p><p class="ql-block">白桑一滴水水利工程是在各级党组织强有力的领导下建设起来的。它反射出新时代愚公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两种精神。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下的今天尤其可贵。</p><p class="ql-block">"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敢干干成。"学习一滴水精神,就是学习一滴水"润物细无声""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希望广大游客为一滴水的重新建设提出宝贵意见。让一滴水精神走出群山围绕的阳城县。为祖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一滴水水利工程建设年表</p><p class="ql-block">1964年﹣1966年投工8000多个,动用土石方2000余方,砌就三华里长的盘山渠。挖成两个三千余立方的蓄水池,并且命名西玉沟的盘山渠和蓄水池为"幸福渠"和"幸福池"。</p><p class="ql-block">1967年﹣1971年利用水烟袋原理,设计了倒虹吸。铺设了800余米的地下管道。经过两年基本建设,使白桑村的水浇地面积达到</p><p class="ql-block">500余亩。</p><p class="ql-block">1972年﹣1974年投入双并建设,解决了全村吃水和用水不均衡的问题。历时三年多,投资7.5万元。打出中层水与深层水。投工4.2万个,动用土石3.3万立方,建高灌站一处,装机</p><p class="ql-block">120千瓦,铺设提水管道1200余米,建配套蓄水地五个。</p><p class="ql-block">截止1974年,治水工程总投工40余万个。动用土石18万立方,建蓄水池12个,总蓄水量两万余立方,修渠铺管4300余米,灌溉面积</p><p class="ql-block">1000多亩,粮食产量突破800斤大关,小麦亩产</p><p class="ql-block">450斤,年交售公粮26.7万斤,棉花2.88万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