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教书法的

书法

<h3>具体而言,古典书法有两种最常见的执笔法,分别对应于高桌与矮几。第一种执笔法我简称为"筷子法",其实就是拿筷子姿势。这个姿势好象是拿钢笔的姿势,其实不是。拿钢笔的笔杆靠在虎口,筷子执笔法笔杆靠在食指第一关节。</h3></br><h3> <h3>这个执笔法跟水平面是倾斜的,所以适合于左手执纸,这样纸和笔基本上是垂直的。汉简,肯定是这么写的。唐代,也基本如此(碑石书丹除外)。宋代,不一定了。明清,高桌盛行,估计这样写的就少了。</h3></br><h3>唐代传入日本的空海执笔法,就是筷子执笔法的典型,请看空海执笔图:</h3></br><h3> <h3>这样写的一个后果是,可以对着垂直平面写字。唐代士人动辄题壁,因为有此训练的缘故。当代书家有几个敢题壁的?</h3></br><h3>第二种执笔方式,我是跟典水先生学的,据说传自黄宾虹。因为像是护士扎针,我就简称为"扎针法"吧。扎针法也是三指执笔,跟筷子法不同之处在于:1、执笔更靠近指端;2、虎口更圆;3、笔杆除了指尖没靠头了。</h3></br><h3> <h3>最大的区别是:扎针法的笔杆垂直于水平面。当然耍起来的时候也是摇曳多姿,请看典水的帖子:笔法研究系列(一) —— 执笔图。这种写法,明显更适合我们现代人的高桌书写。</h3></br><h3>有两种运笔的方式:一种类似于用墩布在地板上拖着走,一种类似于扫地要主动发力在地板上推着走。地板就是纸,墩布就是长锋羊毫,扫把就是充满弹性的短锋硬毫。用毛笔拖出来的线条,比较均匀干净,如下图:</h3></br><h3> <h3>为什么拖出来的线条比较均匀呢?因为拖着毛笔走的时候,运笔速度比较均匀,所以形态变化也不会太激烈。当代人写字,拖着毛笔写的情况很多,尤其是用长锋羊毫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当代人有个"中锋"的概念,认为只有笔尖行走在点画中心线才是中锋,才是正确的书写方式。于是呢,就出现了这种四平八稳的运笔方式,拖着走。</h3></br><h3>另外一种运笔方式我们比喻为扫地,也就是推着毛笔走,效果如下图:</h3></br><h3> <h3>推着毛笔走,速度是有变化的,所以线条会有粗细对比,不会太均匀。我认为古典作品,大多是推出来的,所以形态变化万千。因为要推出力嘛,所以推着写字要用短锋的硬毫,这就如同扫帚不能做得太长道理一样。</h3></br><h3>推着走笔的时候,笔尖未必都在点画中心行走,但力量是聚敛在中心的。好比我们的扫帚,很多时候是设计成倾斜角度的,但这恰好方便我们扫地的时候将力量传达至地面。唐代笔法密传中,有个"如锥划沙"的说法,就是说明行笔要感受到纸面的阻力。而推着笔行走,才能达到这个要求。</h3></br><h3>这种思路在美术院校中非常常见,但是古人却很少提这个事情,难道不值得令人反思吗?其实当我们仔细观看古人墨迹原件而不是印刷品的时候,我们会对他们墨迹的形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就是因为墨迹清清楚楚告诉我们:很多情况下毛笔行进两侧的压力是不同的!</h3></br><h3> <h3>从放大的高清墨迹中可以看出来,笔画行进过程中两侧墨色浓淡不一。越是光洁的纸张越明显,好比董其昌。有些书家用墨太黑,如苏轼,就不容易看出这个痕迹了。</h3></br><h3>墨色浓的地方,就是毛笔笔锋压力比较大的地方,反之墨色浅则表明压力比较小。笔画运行两侧压力不同,是有规则可循的,一般来说横向运动,不管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压力都在上缘;相对应,竖向运动不管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压力都在左侧边缘。</h3></br><h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将我们执笔手腕的位置考虑进去。如果以手腕为圆心,那么但凡是压力大的边缘都是同心圆的外缘。运笔,就是以手腕为中心而展开的各个同心圆,落在纸上的只是众多同心圆的片段弧线,还有很多弧线是在空中行走的。试想一下车辆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圈的时候,它的压力当然会大部分落在外侧轮,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抓地力而不被甩出去。</h3></br><h3>光洁的纸张,就相当于光洁的地面。毛笔既在上面高速运转,又要保证毛笔不会轻率扫过,那么就要给纸面一个额外的压力才能完成。于是,笔锋的外缘就承担了比内缘更多的压力,这就是力走外缘的基本原理。以此原理出发,会对古典书法墨迹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体会。</h3></br><h3>| 起步怎么走?</h3></br><h3>记得我小时候学自行车到时候,不知怎么突然就骑上去了,摇摇晃晃蹬了起来。麻烦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停下,于是直到碰上了篮球架倒下为止。一般来说我们倾向于把把书法理解为一种运动,是一种纸面上的舞蹈,而不仅仅是最终的形态。那么学习书法就跟学习骑自行车,就有很多相似之处。</h3></br><h3>其中相似的一点就是,刚开始慢下来并不容易。骑自行车慢下来,或许就倒下了;而初学写字慢下来,或许就抖动了。因为运动的物体,更容易保持自身的稳定性,陀螺的原理就是如此。</h3></br><h3>具体来讲,初学书法只有两个动作练习。这两个动作很重要,因为大部分书写动作,都是这两个动作演化出来的。</h3></br><h3>第一个动作:横摆</h3></br><h3> <h3>所谓横摆,可以理解为画"之"字,或者写"Z",山路弯弯……,都可以。最初的要求是,要连贯,也就是从头到尾要一气呵成,不能太慢。再进一步的要求是,摆动的两端要打住,不能画成圆弧,也就是不能写成S。</h3></br><h3>从横摆可以演化出的书写元件如下,其实还有很多,大家自己找吧:</h3></br><h3> <h3>第二个动作:竖摆嗯,这个竖好像不太直啊!</h3></br><h3>是的,刚开始练习竖摆就是要斜着写。当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再慢慢把它正过来。正过来大家都认识它了,原来是个立刀啊。</h3></br><h3> <h3>竖摆会变化出哪些偏旁组件呢?我先考考大家,看谁能想出来。这么重要的动作,哪能白练呢?各种竖摆</h3></br><h3>哪些写字组件是由竖摆构成的?估计没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只好自己把答案贡献出来了。废话不讲,直接上图,估计都能看明白竖摆变成啥样子。第一组:</h3></br><h3> <h3>红色线条表示运笔在空中的轨迹,注意不要偷懒,竖摆末尾一定要绕到上面落下来连接横摆,而且要快!你问为啥要这么麻烦?为什么不从下面直接连过去?说了你也不懂,哼!以此类推,当横摆是个捺的时候,也要绕到上面再落下来。</h3></br><h3> <h3>啥?捺也是横摆?对,撇就是竖摆的一种。书法就两个动作,横摆和竖摆,练成就天下无敌了,好好写吧!</h3></br><h3>下图是横摆交叉竖摆的演示,自己看吧。也是挺繁琐的一个交叉动作,至于为啥这样写字我是暂时不会说的,等你写多了就明白了。</h3></br><h3> <h3>这个木字,里面两种交叉都有了,自己找着看。还在怀疑这种交叉书写方式的同学,请自行翻看古人的写法墨迹,别忘了带上放大镜。</h3></br><h3> <h3>交叉就是横摆与竖摆衍生出的三,这三个元件,基本上把所有字的写法都涵盖了,信不信由你。单体动作练习横竖摆和交叉摆我们都讲过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枯燥的动作训练。很多人是实战派,想练好几招就能实用的。</h3></br><h3>最近我想到了几个字,通过不断练习这几个字,能够掌握基本的书写动作,同时还不至于过分枯燥。如果系统的话,大概要至少整个二十四法之类的,要是办班的话,最好是整个七十二法或者密传一百单八字……但是,我目前只想到三个字:吾、州与龙。</h3></br><h3> <h3>"吾"字的练习就是专攻横摆,我们可以把草书的"吾"理解为两个横摆的交错。最为好玩的地方在于,第一个横摆接第二个横摆的时候是往上走的笔,这吸收了文彬同学的见解,更容易体现力走外缘的原理。</h3></br><h3> <h3>"州"字专门用来练习竖摆,楷书的"州"其实就是三个立刀。但是"州"字的草书不仅仅是竖摆了,还暗藏了竖摆接横摆的动作。其中的关键在于,竖摆一定要提上去落下来接横摆,不能从下面偷渡过去。</h3></br><h3> <h3>这个字着重练习向右下侧的横摆,很多人这个角度发力不能自如,所以要多练。同时,这个字还包括了横摆之后接竖摆的练习。这个字看起来复杂,其实写起来不难,而且可以用于创作嘛,行走江湖的时候可以大笔书一"龙"字……</h3></br><h3>|一点成一字之规</h3></br><h3>唐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何谓一点成一字之规?孙过庭认为,书法貌似有很多字形,但就其根本来源于基本的点画。所以,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写点画。最初的,就是最后的。</h3></br><h3>如果简单地进行分解,书法其实只有横摆与竖摆两个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画和竖画。这两个基本动作,都是由点演化出来的。下面就此进行简要演示:<br></br></h3></br><h3>1、横点: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缩写的横,有起有停,摆动动作不大但是发力要充分,不能缺少动作才能做得饱满。</h3></br><h3> <h3>2、长横点:本质上还是一个横画,看起来象三角点,不过比点横着走的路线多一些。这个点画的动作,着重于右侧的停止,停得利索点画就完整。</h3></br><h3> <h3>3、加长横点:一般稍微右侧下沉一些,这个点就要求起笔收笔都干净利落才成。很多捺画可以写成加长的横点。</h3></br><h3> <h3>4、短横:反过来说也成,短横就是一个加长的点,有起有止还有中间的行走。</h3></br><h3> <h3>5、长横:长横,就是把速度提起来,行走一段,然后戛然刹住。最后的大屁股,不是回锋,是刹住的时候在纸面上的摩擦痕迹。</h3></br><h3> <h3>虽然这五个点画形态各异,但是我们要明白,其实它们的动作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横摆。下面看竖点和竖画的关系,具体我就不多说了,明白了横画,基本上也就明白了竖画的形成。其实横画和竖画写法和形态都是一样的,不信的话你把图片翻转过来看看就明白了。<br></br></h3></br><h3> <h3>|横平竖直</h3></br><h3>横平竖直是个很高的标准,一般社会上所谓书法家是达不到的。所谓横平竖直,并非几何意义上的横画水平竖画垂直。其实看看古典书法的原作,横画往往是不水平的,而竖画呢,绝对垂直的也不多。</h3></br><h3>问题在于,我们怎么会"觉得"古典作品有横平竖直的印象呢?不是因为它们直,而是因为它们挺!点画的质量,就来自于它们的承载能力,具有承载能力的点画,就会给人留下横平竖直的印象。至于具体纸面上是不是水平,是不是垂直,其实并不重要。</h3></br><h3>关键在于:怎么达到横平竖直的效果?答案是:将点画写成弧线。这个答案听起来有点怪异:我们刻意想写直都不容易,你往弧线写,反倒能达到横平竖直的结果?事情就是如此奇怪:我们越想把线条写成一根直线,结果写出来的越是一条锯齿线;反倒是以手腕为中心划一条弧线,落在纸面的却是一条具有支撑力的直线。看图说话:</h3></br><h3> <h3>第一条横线,是楚简的写法,清晰明白的弧线;第二条横线,可以想象为隶书横线的片段,墨迹隶书的横画,大多是弧形的;第三条横线,就当作是褚遂良的横画吧;第四条横线,不妨当作欧阳询的横线。它们之间有区别吗?不同的形态下面,其实是一样的运笔动作,都是一条将力量压在上缘的弧线。</h3></br><h3>与此相似,不同竖画也是弧线构成的:最左边的是楚简的竖画,中间算是篆书的竖画吧,最右边就是楷书的竖画。形态虽异,轨迹相似,当然动作也相似。老赵说过,用笔千古不易,诚然!</h3></br><h3> <h3>顺便说一下流行的"中锋"概念。宋代沈括说啊,毛笔的尖行走在墨迹的中心线,这就是中锋用笔。现在的美院系统,对此信以为真,于是纷纷拿李斯风格的小篆来练习所谓中锋。这样写字,一个问题是写得过于小心,速度提不起来,另外一个问题是拖着毛笔走路,反正不会好下场。</h3></br><h3>在这种观点看来,我们要求把力加到笔画的边缘绝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其实呢,仔细看古典作品原作或者高清图片,会发现很多点画的两侧边缘痕迹都是不同的!</h3></br><h3>扯远了,回来谈初学用笔之后如何兼顾结字的问题。基本思路是:把用笔的摆动动作做的夸张一些。好比隶书、章草之类,就横向摆动多一些,图例如下:</h3></br><h3> <h3>行书、行楷之类,就竖向摆动多一些。图例如下:</h3></br><h3> <h3>这样讲解结字,有点过分简单化了,实际上结字是千变万化的。但初学嘛,借助一点拐杖是可以的。换个说法,可以把隶书章草之类当成一堆的横摆进行练习,不过其中个别笔画要摆得夸张一些;而行楷可以当成一堆的竖摆来看待,同样也可以摆得夸大一些。摆得夸张点没关系,收得回来就成。收回的动作可以落在纸上,也可以在空中返回。这也不违背"无往不复"的原则。</h3></br> <p class="ql-block">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