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医生

教语文的冯稳秀

这是黄河岸边一个古老的小镇。近年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因而增建、翻新了不少建筑,但依然保留原始、朴素的模样。<br>清晨,街道两旁的店铺渐次打开。睡眼惺忪的居民不紧不慢地把各式商品摆在门口,大多是本地特产——红印印饼子,炒泡泡,杏皮皮,大笸箩小笸箩,与街坊邻居有一搭没一搭地扯着口水话。青石板铺成的街有四五米宽,车走过,轻微的隆隆声熨帖着耳朵。<br><br><div>两边的房屋大多是青砖搭建,屋顶用木头撑起瓦片,古色古香的模样。门口用齐整的石条铺出小小平台,供人们纳凉休息,当然也是八卦的繁洐场合。<br><br></div><div>走到古街与新街交叉处,左手侧有一爿不大的店铺。店铺前停着小轿车、摩托车,站着、坐着男的女的各年龄段人群。七点五十左右,分散在店铺四周的人聚拢在门口,只等门一开,便涌将进去。只听见里面“咣当”一声,门外的人便挤满了屋子,手上多了一张在收银处打出的排号纸条。</div> 这间屋约有三四十平。墙壁的每一处空隙均挂着锦旗,略一数,竟有三四十面,大多来自附近的乡镇村庄,远一些有临汾,甚至有一块来自北京丰台。一部分人围住医生,另一部分人则围住药柜。柜内的中年妇女目测是医生的妻子,熟练地从货架上、柜台里抽出一盒盒一罐罐药物,一一报出价格,算盘噼里啪啦地响,再细细交待用法用量……忙,但有条不紊。<div><br>一位老妇人靠着柜台,颠三倒四地说着药名。那售药员终于听清了,拿出一盒银杏片,说:三元一盒。对方没听清,问:十三一盒?售药员笑眯眯地提高声音:三元一盒。老妇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20元,又问:十三一盒?售药员还是笑眯眯地说:三元一盒,拿上三盒吧!</div><div><br>拿要装袋找钱,那妇女一气呵成。老妇自言自语:老了,聋得啥也听不见。售药员笑眯眯地接住好风的话:聋了好啊,别人骂你你也听不见,多好。</div><div><br></div><div>另一旁有两位老妇人边等边聊天,起先问对方是哪里人,又聊到病情,接着是儿女孙子外甥、七大姑八大爷。转一圈再看时,二人已一副老姐妹模样,或拉着手,或拍着膝盖,推心置腹,循循善诱。小镇人的熟络来得很快,迅速地刨根问底,坦诚地交代自己。若在其中一家,必然热情挽留,非吃顿饭不可。<br></div> 逐渐有人看完走了,我才得见传说中的这位医生——海宝。约莫五六十岁,头发似是染了黑,但掩不住鬓角发白。戴着副眼镜,斯文的样子。许是早晨洗漱得急,两只袖管下各有一处湿渍。他坐在一张写字台后,写字台的玻璃下压着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条。桌子上照例有医生用的听诊器、血压表、处方笺、垫包,把那张不大的桌子摆得满满当当。<div><br>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海宝微闭着眼,手指按在病人的手腕处沉默片刻,便会让对方张大口或伸出舌头,有时候会让患者躺在桌后的小床上,敲肚子或听胸脯,也会在各处按来按去,问疼不疼,困不困,有何反应。</div><div><br>问话还有很多:今年多大啦?吃饭怎么样啊?大便顺畅不顺畅,几天一次?晚上睡觉好不好,还有什么感觉?以往有过什么病?能吃什么药不能吃什么药?病人搜肠刮肚,战战兢兢地回答医生的各种问题,或是自顾自地重复着症状,似乎在这样的絮絮自语中,病痛就会缓解一些。</div><div><br>这一切做完后,海宝就开始开药方了,处方大多是中药。在纸上写下两三味中药后,这位医生就会停下来,眯眼思考一番,似在思索药材的相生相克,又是在斟酌药量的多少缓急。然后再写上几味,再停顿,如此几次,才能把药方完成。撕下后,举到眼前看一遍,这才交给病人。接着,按按手边的铃,喇叭便会呼叫:有请第X号患者就诊……</div><div><br>中药被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大柜子里。柜子顶到天花板,两三米长。面上分布着几十个小柜,每个小柜里又有三四种药材,柜面的拉手上架着一杆戥子。抓药人在柜台上铺开几张黑胶纸,瞟一眼处方笺,手直奔某个小柜,用戥子操起药材,添添减减,当戥子持平之后,把药材均匀分布在眼前的黑胶纸上,继续找下一味药,如此反复多次。药配齐后,抓药人拽下几个塑料袋,一捻一撑,在柜台上依次摆开。黑胶纸一对折,药便滴水不漏地倒入袋中,再拽个大点的塑料袋,装包,算钱,收款,开始下一位顾客。</div> 这间靠街的店铺隔壁还有间略小的屋子,墙壁上依旧挂着层层叠叠的锦旗,锦旗下摆着两三张小床小凳。这里是病人输液打针的地方,一个小护士模样的小姑娘正在配置液体。病人把自己安置在合适妥当的位置上,你一言我一语打发着一天的时光。<br><br><div>不断有人离开,不断有人进来。这片古镇的小小药店,终结着周边人的病痛,带来了生活的希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