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5.2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前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景德镇古称昌南,因</span>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精美的瓷器而得名,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窑始烧于唐代,兴于宋元,明清时期由于御窑厂的建立,促进了景德镇窑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以景德镇为心,"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一枝独秀的格局。明清时期景德镇窑享誉中外,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瓷器贸易达到空前繁荣。</p><p class="ql-block"> 天津博物馆藏瓷以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见长,藏品丰富、精美成序。此次展览甄选馆藏部分精品,让观众在欣赏精美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明清景德镇窑的发展咏络、装饰工艺及时代特征的演变规律,进一步展示景德富瓷器生产所取得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所展出这些瓷器,代表了“瓷都”江西景德镇窑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由于展品十分丰富,在美篇里无法一一展示,我只能从中选择了一些传世极少和造型独特的瓷器拍成照片,以飨诸位好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专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彩瓷</p><p class="ql-block"> 彩瓷亦称"彩绘瓷",是指器物表面加以彩绘的瓷器。中国彩瓷的出现历史悠久,随着明清两代瓷业生产的蓬勃发展以及景德镇御窑厂的设置,官窑瓷器尤其彩瓷制作取得诸多突破,更加精益求精且新品迭出,其中著名的品种如永乐、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雍正、</p><p class="ql-block"> 乾隆的珐琅彩、粉彩等。按照装饰工艺景德镇窑彩瓷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青花加彩和其他彩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彩瓷器 </p><p class="ql-block"> 五彩是将彩绘纹饰绘于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再经700-800度炉火烘烧而成。以红、绿、黄、紫、赭等色彩配合描绘纹饰,称釉上五彩,简称五彩。五彩器物,根据纹饰颜色的要求,不一定五彩皆备,只要色彩搭配得当,红、绿、黄三色是五彩瓷器的主要彩色,是五彩要具备的最基本彩色,施红、绿、黄者即可称五彩,说明"五彩"既有多彩又有靓美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珐琅彩是康熙晚期创烧的,借鉴了当时铜胎画珐琅的技法,颜色有红、黄、蓝、绿、紫等,所用彩料采用的是油调料法,由于彩料较厚,又借鉴了西洋油画的技法,立体感极强。所绘颜色非常稳定。雍正、乾隆时多绘花鸟、山水、竹石、人物等,并配上精美的书法诗,达到诗、书、画、印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粉彩是康熙晚期吸收了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在彩料中加入了铅粉并施玻璃白,而烧成的釉上彩瓷。画法上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法,突出了画面纹饰的阴阳和浓淡,立体感极强。比五彩更加娇艳、淡雅、柔和,又称为"软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专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釉下彩</p><p class="ql-block"> 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方法,用色料在成型的坏胎上进行绘饰后,施以白色透明釉或青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景德镇又称釉下彩为"里绘"。釉下彩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釉里三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花瓷</p> <p class="ql-block"> 青花瓷是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绘画纹饰;然后施透明釉,用1300度左右高温一次性烧成的釉下彩瓷。釉下钴料在高温下呈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p> <p class="ql-block"> 釉里红是用氧化铜在坯胎上绘画纹饰后罩透明釉,在还原气氛中高温一次烧成的白地红彩瓷器。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明初烧制成熟,明中期后一度衰落,清初得以恢复,康雍乾时达到高峰,清中晚期少有烧造,也难及清三代。</p> <p class="ql-block"> 青花釉里红瓷器是以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并非易事。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明初烧制成熟,明中期后一度衰落,清初得以恢复,康雍乾时达到高峰,清中晚期少有烧造。</p> <p class="ql-block"> 釉下三彩也称釉里三色,是清代康熙时创烧的,或以豆青为地,用青花、釉里红绘纹饰,或在白地上绘青花、釉里红,同时出现豆青加白纹饰,再用1300℃高温一次烧成。流行于清代康熙、雍正时期。</p> <p class="ql-block"> 斗彩是先在瓷胎上用青花勾勒纹饰的轮廓线(或描绘局部图案),施釉烧制后,再在轮廓线内填上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低温二次烧成。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争奇斗艳,顾名。斗彩瓷创烧于宣德,成名于成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专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花加彩</p><p class="ql-block"> 青花是我国传统名瓷,为彩瓷中的一个大类,属釉下彩。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构成完整的图案或图画,这类彩瓷称为青花加彩。用青花可与釉上一种到多种色彩相结合装饰瓷器的画面,如青花红彩、青花五彩、斗彩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花红彩</p><p class="ql-block"> 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先烧成青花瓷器,再在釉上用铁红描绘图案,然后低温烘烤。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的结合叫"青花红彩"。始于明代宣德,自此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明清时期均有烧造。</p> <p class="ql-block"> 青花五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而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专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他彩瓷</p><p class="ql-block"> 除以上三大彩瓷品种外,还有一些品种如素三彩、色地彩等综合工艺彩瓷,我们可统称为其他彩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地彩</p><p class="ql-block"> 色地彩是景德镇陶工在制瓷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变的装饰手法制作的一种彩瓷,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色彩为地,再施一种彩为饰,各种色彩互相交错使用形成"一地一彩"的瓷器,如黄地绿彩、黄地青花、绿地紫彩、蓝地黄彩、蓝地绿彩等多种色地彩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单色釉</p><p class="ql-block">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主要有如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杂色釉</p><p class="ql-block"> 除了前面六大单色种系统,明清还有很多颜色釉名品如乌金釉、酱釉(紫金釉)、茄皮紫釉、仿木纹釉、仿雕漆釉、仿古铜釉、仿玉石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窑变釉</p><p class="ql-block"> 颜色釉品种之一。瓷器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釉面色彩斑斓,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本出于偶然,由于呈色特别,又不知其原理,只知经窑中焙烧变化而得,自古称之为"窑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晶釉</p><p class="ql-block"> 结晶釉是由于熔体中含有的熔质处于过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析晶而形成的釉。我国古代结晶釉都是高温铁结晶釉。至迟到宋代已有成熟的兔毫、油滴等结晶釉品种。主要品种有厂官釉、铁锈花釉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西交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销瓷</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随着瓷业工艺水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日渐扩大的海的不断提高,景德镇窑的瓷器通过洋贸易中最负盛名的货品,輸出到中亚、西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特别在明末清初时期,东印度公司等欧洲商船竞相来华贸易,中国瓷器外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除传统的青花瓷之外还出现了订烧瓷,如纹章瓷等品种。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外销瓷器主要品种有青花、粉彩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纹章瓷</p><p class="ql-block"> 纹章瓷又叫徽章瓷,是明清中国外销瓷的一种,因其绘有欧美等地皇家、贵族、团体、都市的纹章而得名,流行于17-18世纪,是由中国制瓷工匠依照外国商人所提供的徽章设计图专门绘制而成,与贵族家庭或社会团体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既有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特点,又有欧美主流的审美意趣,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语</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在工艺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规模也迅速扩展,成为闻名全球的瓷都。随着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瓷器奔向世界入方,如同一个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代表。中国瓷器所到之处,就是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所到之地。众多传世瓷器珍品,是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我被这些精美无比的传世瓷器所深深吸引了。在叹为观止的同时,更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所折服。真的是太了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件被列为天津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西周太保鼎,雪景寒林图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span>)之一的清代瓷器——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见下图)。</p><p class="ql-block"> 我以前曾经两次有幸目睹过它的真容。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本次展览上没见到这一珍品,令人未免小有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从网上查到了它的照片,奉献给诸位好友。建议大家将来有机会一定前去一觑这件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之芳容。</p> <p class="ql-block">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美妙的珐琅彩瓷。这是清代康熙年间引进西洋工艺专门为清代宫庭特制的一种彩绘瓷器,是专供皇帝使用的,而且是唯一的可以在宫中烧制的瓷器,“玉壶春瓶”的造型创烧于北宋时期,由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是富有时代特征的陈设瓷之一。</p><p class="ql-block"> 当时这个瓶子从烧好的上百件里挑选出几个,乾隆只保留一件,其余的全部砸毁,而且砸毁的碎片都要掩埋,所以老百姓是连珐琅彩碎片都看不到的,因而这件瓷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件。2005年10月23日,玉壶春瓶的拍卖价高达1.1548亿港元。</p><p class="ql-block"> 小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瓶腹部描绘了一对雉鸡,颜色鲜艳的是雄雉鸡,棕褐色的是雌雉鸡,栖息在湖石上,右侧为盛开的芍药花,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展示了当时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小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纹饰空白处墨书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出自明代诗人黎民表的《苏子川宅观芍药》一诗。诗头诗尾还有三方印章,诗头椭圆形朱文印章“春和”、诗尾两处上方白文“翠铺”,下方朱文“霞映”。细细品味,这画诠释的就是那首诗,而诗描述的就是这幅画。印章里的词,点出的就是诗、画营造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这件诗、书、画合璧也是中西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属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浏览完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