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爆竹声……

老麦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条老街,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这里,如同饱经沧桑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车从萍乡城区出发,经上栗县城往金山镇走十几里,就来到了一条叫做麻石的老街。名曰”麻石”,并非有铺满麻石的路面。只是听当地人说,因栗水河床下有大量清一色的麻石(花岗岩),这才有了麻石村,才有了麻石街。</p><p class="ql-block"> 街不长,大约几百米,宽约3米,但名声在外。因为这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鸡鸣两省,脚踏三县”,</span>连着萍乡上栗县和湖南浏阳市和醴陵市,为三县(市)交界地。,东侧属于江西,西侧属于湖南,<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古就是湘赣通衢,堪称湘赣边界的“金三角”。当地人就有个笑话:湖南的小媳妇,可以端着饭碗过江西的娘家夹菜吃……从这里往东出江西上栗,往西顺河到潼潭、白兔潭进醴陵城,往北就是浏阳金刚镇,出大瑶正是北上浏阳、长沙的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一条街分两边店铺,湘赣省界则从街的中心穿过,南边的店铺由浏阳人经营,属湖南管辖;北边的店铺则归上栗人经营,归江西萍乡管辖。北面的上栗正好依傍栗水,许多商铺就搭建在河岸上,犹如湘西的吊脚楼。</p><p class="ql-block"> 老街北面的龙王殿和南面的老戏台永远是这样遥遥相望,好一副情意绵绵的样子。而街头,布满青藤的古挢“吴楚桥”下,潺潺流水似在不休止地诉说着往事。上千年的时光,鞭炮为媒,把这个不起眼的边陲小街,变成了湘赣边界小有名气的商贸集散地。商贾们来来往往,年复一年,也就踩出了这条小街曾有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特殊的地理位置,必造就独特的人物。我们慕名来到这里,正是要拜谒一位令人景仰的人物:人称“爆竹鼻祖”的李畋。</p><p class="ql-block"> 一座重新修缮的李畋故居,青砖雕栏,在小小的麻石街上显得十分气派。门前有宽大的焚香炉,两侧有威武的石狮。正堂里供奉着李畋的镀金雕像,人们可在此焚香秉烛,顶礼膜拜。说是一座故居,却感觉走进了一座肃穆的庙宇。</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都说,先人李畋就诞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尊湘赣边界萍浏醴三地供奉的神。凡从业于鞭炮行业的人家,正厅的“天地君親师位”神位旁,还格外设有“李畋先师神位”。将其作为先师祭拜。每到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生辰,萍浏醴三地爆竹业均同时歇业,焚香秉烛、杀牲开祭。</p><p class="ql-block"> 而关于李畋,其来龙去脉至今都还是让人一头雾水。虽然民间说的有鼻子有眼:公元621年生人,原名李世宗,因避唐太宗之讳,改名李畋……可连其出身就有两种说法:一说他年轻时苦读,通过科举在京为官,不料因得罪权贵,被贬回乡;一说“李畋居山中”,布衣出身,身长八尺,浓眉巨眼,力举千斤,以砍柴、打猎为生……</p><p class="ql-block"> 至于后来怎么成了爆竹的祖师爷,又有一段传说。</p> <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有本书叫《该闻录》,是部笔记小说。原书已在民间遗失,只是明代有个叫程登吉的文人在撰写《幼学琼林》时,为注解“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曾经引用了《该闻录》中的一则故事:“李畋居山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令旦夕于庭中用竹置火中,鬼乃惊避,至晓寂静安帖故,后人用爆竹,是其遗俗……”</p><p class="ql-block"> 燃烧的竹子所发出的声音可以驱除鬼神,这在古籍中早已有记载,春秋时期,范蠡就在《陶朱公书》中记载了除夕夜人们“烧盆爆竹”的情景。南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燃竹驱祟避邪之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可见正月初一早上在门前烧竹筒驱鬼的习俗,当时在荆楚一带已颇为流行。</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邪魔鬼怪”,说穿了,其实是一种“瘴气”。李畋常居山中打猎,也时常会遇着这种害人的气体,但他偶然发现,每次火药枪鸣放之后,"瘴气'即可消除,他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并借鉴先人的智慧,用竹子燃爆的声响驱逐“鬼疫”,并在竹子中装进火药,使之发出更大的声响。他很幸运,他的故事被人记载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事有凑巧,《该闻录》的作者也叫李畋,四川成都人氏,是北宋前期的一个书生。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书中所写的李畋,是作者本人呢,还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如果记载的是他本人的故事,那乡人崇拜的爆竹鼻祖就不是唐代人,也不是湘赣边界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家乡,在湘赣民间,这个结论是不可接受的。被称为“爆竹祖师”的李畋一定是唐朝的李畋,是湘赣边界麻石的李畋。他们理直气壮:“祖师”的称号就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敕封的。</p><p class="ql-block"> 这当然是依照野史上的记载:贞观十九年,唐太李世民突然病重,四处求医无效,被认定是邪魔所困。于是张贴皇榜,诏天下隐士能人,为皇上除妖消灾。这天李畋打猎回家,路过上栗西城门(即现在皇榜潭),见皇榜所列病状,心想皇上必与“瘴气”有关,决定冒死一试,于是揭下皇榜,进京为唐大宗治病。</p><p class="ql-block"> 他的“良方”不是别的,正是他亲手用楠竹制作的爆竹(即用竹筒装满硫磺、木炭粉和硝石,也就是自制的黑火药)。他带上百枚爆竹,在皇宫里一通燃放,顿时,爆炸声在皇宫震响,宫院内上下硝烟弥漫……</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怪,经李畋这一“折腾”,李世民顿觉神清气爽,病势大减,很快就奇迹般康复。唐太宗龙心大悦,不但赏银千两,还敕封李畋为“爆竹祖师”,并在家乡麻石赐建庄园,还令其以爆竹为业,造福万民。</p><p class="ql-block"> 民间的传说自然有它的虚幻性,却也有它的合理成分:后人研究并找到科学根据:火药燃爆后,硝酸钾和硫在燃烧过程中发出高分贝的声音产生冲击波,对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破环,同时硫燃烧后形成二氧化硫气体为一种有毒气体,对空气中的细菌有极大的杀伤力,从而使所谓的"瘴气"消除。</p> <p class="ql-block">  可以说,一个偶然的事件,一个大胆的尝试改变了李畋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故事如此流传:李畋奉旨重回麻石后,倾心将制作爆竹的技艺传授给乡人,从此<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传十,十传百,不久便传遍了四乡八邻。</span>醴陵县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爆竹业由上栗市发展至本省浏阳县金刚头,渐至富里、潼塘、仙石、白兔潭一带……”</p><p class="ql-block"> 到后来,又有人利用山上的嫩竹造纸,用纸卷压成纸筒,代替竹筒装上硝药,插上引线封口,做成了纸筒爆竹。接着,又有人尝试用麻线将一个个炮竹编织在一起,称之为编炮,因为酷似鞭子,又称之为鞭炮。一种能够连续鸣放的纸质爆竹应运而生。再后来,又有人突发奇想,创造了五彩缤纷的焰花……</p><p class="ql-block"> 从唐宋,到元明,到了清代,一个产业繁华了湘赣两地。听上栗本地人说,那时用来运送鞭炮外销的就有3个码头。每天有上百条船在栗水来往穿梭。民船从上栗开航,经醴陵到湘潭后,转装轮船,从湘江经长江、东海、南海到上海、烟台或厦门、汕头、广州等地,再转运到香港、南洋、美国等国家或地区。民船从湘潭返回时,便带回日用百货等商品。全国各地在这里的开庄设店,达400多户,各种行会30多家。经销爆竹的就有30多家。而名气最大的是“恒丰生”爆庄,在国内有9个子庄,在国内外都有销售的分支机构。年销10余万箱,年销售额可达200余万银元以上。</p><p class="ql-block"> 鞭炮让上栗的名气大了起来。各种商人、政客以及社会上的名流都涌来上栗,在这里修建神庙、寺院、酒店、旅社、会馆、戏院、店铺……"小南京”的称号不胫而走。</p> <p class="ql-block">  而作为爆竹鼻祖的李畋,自然就成了百姓景仰的“神”。</p><p class="ql-block"> 然而,<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span>于麻石地处湘赣边界<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一特殊的区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畋究竟为何方神圣,萍</span>浏醴三地各执一词:麻石街南面的浏阳人说:李畋是浏阳大瑶东风界人氏,后来朝廷赐建的庄园则是在上栗县金山镇的小水村;醴陵人却说:李畋出生在富里镇麻石村。而麻石街北的上栗人则不认同,甚至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2003年,在上栗县桐木镇发现了一册《李氏族谱》。族谱中有这样的文字:“李畋……居江南道袁州府,萍北麻石街北人,世生于唐武德四年四月十八日,太宗时应榜召入长安,以百枚爆竹进京齐响生擒山魈,敕封为李畋先师,赏银千两以爆竹为业造福万民也……”</p><p class="ql-block"> 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萍乡麻石街北人”几个字。</p><p class="ql-block"> 乡人说,李畋以打猎为生,而湖南麻石南街一侧多平川,上栗麻石北街一侧则多山峰,当然更合符李畋的生存环境。另,《萍乡地方志》还记录:明洪武三年(公元1307年),上栗人就在“佑圣观”设立了爆竹祖师神位,每年四月十八日,到“佑圣观”祭祀李畋。可见历史上上栗一直是将李畋当作乡人来祭祀的。</p><p class="ql-block"> 谁也说服不了谁,三地也就各行其是,造自己的李畋塑像,建自己的李畋殿和李畋墓。浏阳在大瑶镇建设李畋广场和李畋墓,醴陵市在西山公园建造了李畋殿,供奉李畋像。上栗县当然也不示弱,修建起一座诺大的李畋公园,还在龙合山上竖起了一尊高15米的李畋铜像……每逢李畋诞生日,三地同时杀猪宰羊、烧香拜祖。</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燃放爆竹早已成了中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习俗。春节时驱赶“年兽”要放爆竹;婚嫁喜事要放爆竹;新屋乔迁要放爆竹,就连春节后第一次牵牛出栏也要放爆竹……不少大诗人也乐意描写这种情境:如北宋王安石的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如唐代刘禹锡的“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而明朝诗人范成大的《爆竹行》则更为生动:“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倒是觉得,李畋究竟“根”在何地其实并不重要。三地各自膜拜,不但无伤大雅,反而显得隆重、热烈,又何必绞尽脑汁去考证其来龙去脉呢。</span> 李畋作为一个最早创造爆竹的传奇人物,永远是人们心目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此刻在磨石街上行走,一座雕栏画栋的赤色老戏台就在我的身边,空荡荡的舞台似在静待着演员上场,演绎出千年往事。看四周人烟寥寥,这个早已成为烟花爆竹“圣地”的地方,如今却显得冷冷清清,很难与曾经的繁华联系在一起。物转星移,时过境迁,随着爆竹烟花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小麻石街早已承载不起时代发展的要求,往日的繁华早已转移到湘赣边界三地县城,心中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免有些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 但,不管时代怎样变迁,麻石街本应有的光环,永远也不会褪去。</p><p class="ql-block"> 麻石街有座小小的龙王殿,同样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地方。庙宇中,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曾在这里上演:一百多年前的1906年,一场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旗帜的“萍浏醴丙午起义”爆发,一时震动全国,堪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先声。而起义总指挥部就设在这座简陋的乡问小庙里。</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过去,起义的枪炮声仍穿越历史,于耳边呼啸。而此刻,枪炮声和爆竹声混合在一起,似在为这条古老的小街鸣奏一曲交响。</p><p class="ql-block"> 我的思绪却穿越到另-个空间:我突然看见李畋从他的故居里慢慢走出来,在龙王殿前踟蹰徘徊,喃喃自语。那意思是:同是火药,用于枪炮总是会带来人间悲痛,用于爆竹却能带来人间喜庆,是要枪炮好呢,还是爆竹?说完,淡然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