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向村属于北十五村的东五村之一,东与小阳村、西与小王村陇亩相交;北隔保津公路与西阳、小王营相望;南邻大王村、南河村。人口1200余人,300余户。村中姓氏较繁,除俗称的“四辛八周任付刘”外,还有邓、向、张、袁、融、王、杨、崔、姜诸姓。据记载,向村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一户姓向的定居此地,取名而来,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2018年5月在村南,新区文保部门挖掘出一口汉代古井,整理出青砖和人骨架。村北有一条古河道,这条河道应属天沟河东入大淀的故道。据相关记载,这条河道的走向是“在大王淀北经北张庄村南、小王营村北、向村与小阳村边、从南河村北直入白洋淀”。其形成的原因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雍正四年(1726年)的新河堤”,导引天沟河水入淀。现在</span>人们称它为“南河干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时挖掘现场</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在抗日斗争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中共新安县委书记侯卓夫就牺牲在村东的一片坟地中。现在村中还有老人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们从村东南老王家上房,翻墙越屋,到达村东的。与敌人激战时,由于正患疟疾和过度劳累,身体不支,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时年仅有28岁。自此,英雄将生命留在向村的土地上。英雄的热血激励起村人投入对敌斗争,从抗日烽火中向村走出了多名历经考验的共产党员,他们是辛清、辛敬明、王景泉、杨来鑫(杨金铎)、王福来等。建国后,辛清从县商业局局长任上离休,享受县级待遇。辛敬明从保定行署农行副行长任上离休,曾两次与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王景泉从白洋淀管委会主任上离休。杨来鑫(杨金铎)在佳木斯鹤岗矿务局副局长任上离休。王福来在北京大饭店当经理离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清离休证</p> <p class="ql-block">辛清离休证</p> <p class="ql-block">辛敬明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辛敬明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景泉登记表</p> <p class="ql-block">王景泉与同事合照</p> <p class="ql-block">杨来鑫(杨金铎)逝世时,鹤岗矿务局在当地日报发布的仆告。</p> <p class="ql-block"> 1953年因全县重新划区,向村受二区管辖,设为向村乡,属于全县53个乡之一。直至1957年并入大王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新安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划归大王人民公社管辖,现为大王镇政府管辖。</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向村人的勤劳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全村共创办规模不同的服装厂五十多个,面粉厂一个,羽绒厂一个,驾校一个,小超市七个。还有创出品牌的刘氏香油坊和葫芦烫画,驰名一方。</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后,向村被纳入安新县第一批整体拆迁村之一,在县、镇、村共同努力下,于2019年10月按时全面完成整体拆迁,2022年1月拆迁户入住容东安置区,为新区建设做出了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