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专找善良的人?只因你缺少了这点

武汉好心情心理

“将最后一块蛋糕让给了妹妹,其实我也很想吃。”<br><br>“为了成为父母的骄傲,我已经很努力了。”<br><br>“工作上我就是个烂好人,拒绝不了别人的请求,各种工作压得喘不过气。”<br><br>“担心别人不喜欢我,我总是堆起笑脸,顺着别人的意思,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哪些细节上会让别人厌恶。”<br><br>……<div>生活中,有很多这种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懂得拒绝,不懂得关爱自己,总是压抑自己去满足别人,看似符合了中国传统教育“仁义礼智信”标准下的善良好人,但他们唯独忘记做自己。<br><br>而这种“善良”的人,总是处处忍让,凡事先考虑对方的感受,遇到委屈也打碎了往肚子里咽。<br><br>直到最后,情绪一直累积发展成了抑郁。<br></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为什么善良反倒被抑郁找上门?</font></b></h1><h3>主要原因是“好人”成为了防御机制。<br><br>防御机制是我们保护自己的盾牌,能够保护我们在面对危险时不受到或者少受到伤害。<br><br>而大部分人用防御都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但“好人”运用的防御却是自我攻击和压抑情感。<br><br>具体表现为常常反省自己、过度自责、容易对他人产生愧疚心理,出现问题都是从自身找原因,把失败归结于自己,将愤怒和不满等情绪压在心里,不去发泄。<br><br>平常人遇到不公或不满的事,会发牢骚、抱怨甚至反抗,这都是正常的,就像拿起武器攻击别人以此处理自己的攻击性,但“好人们”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情绪,可能因为童年的依恋关系、父母关系等,在他们的观念里向别人表达愤怒会让别人厌恶自己,这种行为是恶劣的、会人被抛弃的,所以极力压抑本我,把攻击的方向转向自己。<br><br>将自己的心戳得千疮百孔,离抑郁也就不远了。<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 健康的自私,减少抑郁的风险</font></b></h1><h3>虽然我们从小教育以及社会风气都要求大家无私奉献,但保持「健康的自私」不应感到羞愧,自私并不都是坏的。<br><br>「健康的自私」需要我们与人相处时也要记得尊重自己、坚守底线,明确自己的健康、快乐更加重要。<br><br>1.学会拒绝,勇敢说“不”<br><br>当其他人向你提出过分的请求,而你不想帮忙时,不妨推迟2秒的时间再做决策,给大脑一个缓冲的机会,想想自己真的想做吗?能够完成吗?如果不想、没时间,就请拒绝。<br><br>当别人明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的时候,要勇敢拒绝,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无须低人一等。<br><br>拒绝别人也绝不是自私,而是维护我们的基本权益,坚守自己的原则,忠于自己。<br><br>2.拥有被讨厌的勇气<br><br>害怕被他人讨厌,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br><br>很多时候,总是太在乎外在的评价,从而束缚自己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仿佛带上了面具,带的久了,面具便摘不下来了。<br><br>会因为他人的表扬而开心一整天,也会因为他人一句无意的话而纠结、烦恼,其实这代表你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活在了他人的评价系统里,这是不自由的。<br><br>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会把自己和别人当做平等的主体,不会因他人的评价患得患失;在帮助他人时,会因他人成长而感到由衷高兴,而非帮助仅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br><br>尽量做自己想做的、顺从内心,因为不管如何做,总有喜欢你的,也有不喜欢你的,这样好歹我们能更喜欢自己一点。<br><br>一个人只要有了“被讨厌的勇气”,就能摆脱他人目光的约束,走出内心迷茫的困境。<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 3.不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正视、珍视自己<br><br>蔡康永说过:“如果什么事情都指望着自己去符合别人的期望,终究有一天你会感到很吃力。”<br><br>人生短暂,总在费尽全力去满足他人的期待,迎合他人、取悦他人中度过,会让你非常疲惫,希望大家余生能不被世俗桎梏,正视自己、珍视自己、丰富自己,活出自我,成为一个内心勇敢的人。<br><br>成为一个“自私”的人,也不见得是坏事,我们常常对他人宽容、隐忍,却对自己缺乏了同情心。爱的光芒照耀他人的同时也请点亮自己,这样才能有能量帮助他人,并获得自我价值、幸福感,减少抑郁的风险。<br><br>@抑郁症患者,善良是美好的品质,但也请你能够保持「健康的自私」,撕掉善良标签,接受自己的渺小,做最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