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以群飞,师与研行--记铜梁区小语二坊新教师入职2023年第八次跟岗研修

啊啾啊啾葡萄树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撷一束时光,浅藏心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语文教研时。为了提升新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2023年5月24日,铜梁区小语二坊的老师们齐聚铜梁区实验一小,共同学习研讨。</p><p class="ql-block"> 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由徐琳和何欣荣两位老师执教,她们所讲课题均来自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为《母鸡》,一篇为《猫》。</p> <p class="ql-block">  在讲《母鸡》一课时,徐玲老师以情促学,用“批评信”与“表扬信”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态自然大方,让人如沐春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徐玲老师执教《母鸡》</span></p> <p class="ql-block">  何欣荣老师的《猫》一课,紧扣单元主题,巧妙“穿针引线”,学生将老舍先生对猫的情感体会得十分透彻,课中流淌着满满的语文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何欣荣老师执教《猫》</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观课点评</b></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邀请到了李勇老师对《猫》和《母鸡》两课教学进行相应点评。李勇老师很用心地准备了PPT,对徐玲老师和何欣荣老师的课进行了准确、全面的分析,把徐玲老师的课比作是“降龙十八掌”,把何欣荣老师的课比喻为“六脉神剑”,语言精炼却也针针见血。同时,李勇老师也提醒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紧扣文本来构建我们的任务群,从“单元导读--课文--课后习题--语文园地”多角度、多方面展开,每个部分都不能忽略,要深挖语言文字的精髓,捕捉文本,激发情感 ,同时也不能忘记学生的练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李勇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span></p> <p class="ql-block"><b>  观看微讲座,理解语文之“备上说评”</b></p><p class="ql-block"> 点评结束后,我们一起观看了在5.11日上午举行的铜梁区小语“四课”研讨会现场实录,现场实录中老师清晰地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备上说评”,让我们学员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最后,黄小娟老师对整个教研活动进行总结,鼓励老师们大胆尝试,用行动去提升自身素养。相信在各位语文老师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追寻理想课堂教学中,我们能看到更多小学语文教育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黄小娟老师与学员耐心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b> 教学反思</b></p> <p class="ql-block">徐玲</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了《母鸡》这一课,李勇老师和黄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颇多,使我明白了未来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一、备课:紧扣文本来进行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我的课堂教学还飘在空中,没有落到地上。比如作者为何“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部分的教学,我应该让学生通过读、圈、勾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到团体学习中去发现、去探讨、去感悟语文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精读课文,紧扣文本来进行教学设计,紧扣后面的习题来设计教学任务群,做到落到实处,让孩子能真正学到知识。</p><p class="ql-block">二、上课:深挖语言文字的精髓 。 </p><p class="ql-block"> 关注词语、句子、注意课堂写作方法的落实,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语文课堂提倡给学生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教师应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p><p class="ql-block">三、评课:关注教学效果 。</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我抓住一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品读思考,再体会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一两个有特色、值得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学习体会。抓住的点不多,但在课堂上感觉效果不错。我还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但讲课时的语速、语调和情感的融入还不够,这些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而调整。</p><p class="ql-block">四、反思:经验+反思=成长。</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说:“一个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只有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探索解决方法,才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的,我们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完美无瑕,只有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才能在发现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教学讲方法,反思助成长。在成长的路上,我会在教学中勇于反思、在反思中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熊荣凤</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所学的《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均来自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要素为: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猫》和《母鸡》又都出自于“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之手,在上这两篇课文时,它们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其中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是两篇课文学习的重点。</p><p class="ql-block"> 徐玲老师和何欣荣老师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给孩子们讲清楚了文章写作的妙处,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明贬实褒这一写作手法下作者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还有很多教学方法让我眼前一亮。比如徐玲老师在课前游戏上,用“拍一拍”这样幽默的方式和语言激趣,吸引了学生;用“批评信”和“表扬信”梳理文章思路,进行对比,使文章脉络清晰。而何欣荣老师的课设置大情景导入,目标明确,环节完整,教姿教态自然大方,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在马上要考核的“备上说评”上,也收获不少:备好一堂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老师,也要备学生 ,只有结合各种因素才能将课上好;上课的时候要时刻关注学生,把课堂更多的留给学生,我们要以学生学到东西为目的,而不是老师教完知识为目的,尽管是在公开课上也应该如此;说课时要目标明确,有条有理,评课时也应该真正把课堂各方面用“评”的方式展示给大家,而不能是千篇一律的点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玉琴 </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主要有以下收获:一、教师语言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需要把抽象的事物、书本的知识,变成图化、动画、趣味化的教学语言,比如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辅助表达等。同时在教学中要常常用到激励的手段给孩子充分的鼓励与肯定。 </p><p class="ql-block">二、评价方式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评价。在这里我们需要从以往的“知识评价”转为“素养评价”。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把握好个性和共性的对比尺度,处理好教与学的过程性评价。</p><p class="ql-block">三、板书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黑板上写的似乎越来越少,但我们要始终牢记多媒体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要板书,这是一种教育艺术,也是教学的必要体现。</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不重视学生的反馈,导致学习效果并不好,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秀娟</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培训都受益匪浅,这次我收获了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品读文本,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p><p class="ql-block"> 2.教学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对于文章的解读也要到位。进行教学设计要紧扣文本,紧扣后面的习题、紧扣单元导读和交流平台来设计教学任务群,把这些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卢春蓉</p><p class="ql-block"> 昨天听了李勇老师对徐玲和何欣荣两位老师的课的点评以及观看了“备上说评”微课,我有以下几点收获:</p><p class="ql-block"> 1.我们要紧扣文本进行教学,那如何才能紧扣呢?首先从单元主题和从单元导读入手,然后紧扣课文,把课后习题内化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深挖文本的语言文字精髓,不必面面俱到。</p><p class="ql-block">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学会放手。在课堂中,重要的是教方法。不要把所有知识点“喂”给学生,搭好支架后,相信学生,让学生去合作探究。</p><p class="ql-block"> 3.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避免造成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说话速度要适中,不要太高昂也不要太低沉,注意自己的语速、语调和情感的融合。</p><p class="ql-block"> 4.在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朗读。多种形式朗读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更能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5.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就要关注教材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其次要关注语文要素编排横向和纵向特点。教材单元编排的横向层面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有课程意识,也要有单元统整意识。纵强层面突出目标序列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要理清语文要素在整个年段、学段中,甚至在整个教材中的关系。在评课时,我们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从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的怎么样,学生的学、学的怎样、怎样在学来进行评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琳</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李勇老师的热情、认真以及他的专业。李老师深挖文本的能力很强,简短的文本也能被李老师合理的运用起来达到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治愈。实时发现孩子的各种点滴,善抓一切机会表扬学生。</p><p class="ql-block"> 从单元导读、课文内容、课后习题、语文园地这几个方面紧扣文本,根据课后习题构建学习任务群。</p><p class="ql-block"> 教学这条路永无止境,需要我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我相信,日积跬步,必致千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教研是场修行,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小组成员增强了向心力,对语文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一个倾听者和教育者,愿我们在唤醒中进不断步,不断修行!</p> <p class="ql-block">编辑:熊荣凤</p><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卢春蓉 何欣荣</p><p class="ql-block"> 陈玉琴 陈琳 徐玲</p><p class="ql-block">陶怡 杨秀娟</p><p class="ql-block">审核:黄小娟</p>

教学

老师

学生

语文

紧扣

欣荣

徐玲

单元

课堂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