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我的教育人生(之十一)二、梦回张家山头 老校长刘乔

老顽童

<p class="ql-block">芜湖一中从1903年办学开始到现在,两个甲子年的120年时间里,在芜湖一中当过校长十年以上的只有两人:一位是梅博群校长,从1991年到2007年,共17个年头:另一位是刘乔校长,从1955年到1968年,共14个年头。如果以我国改革开放划线,梅校长是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担任校长时间最长的校长;而刘校长则是老一中担任时间最长的校长。</p><p class="ql-block">梅校长是我的后任,在我借调到深圳几个月后被正式任命的校长;刘校长则是我当芜湖一中学生七年时间(当了一年省航模队运动员)的校长,而且由于我的父亲是芜湖一中的老师,刘校长在芜湖一中主政时期,我们俩家都住在一中,所以对芜湖一中这段时间的发展是参与者,见证者。今天,我要写的是刘乔校长。</p> <p class="ql-block">实在找不到刘校长的照片,连合影也没找到,这是刚请一中的老师从校史馆的历任校校长照中,拍下发来,我再裁剪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刘乔当校长的时期(1955-1968)是芜湖一中发展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时期。实际上,那个时期的芜湖一中,在前任马数呜校长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前行,继续在安徽一直名列前茅。正是那时,学校又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名优秀人才,也不乏顶尖人才。56年考取北大的钟家庆后来成为华罗庚的研究生、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成为我国数学界的三大数学奖;65年考取清华大学的顾秉林后来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后还当上了清华大学的校长。</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办学成果累累,芜湖一中于1958年、便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于省重点中学。1960年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作为全国先进单位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群英会,并荣获邓小平同志题词的”先进单位”的奖牌。</p><p class="ql-block">现在得写刘乔校长了。刘乔校长有六个小孩,也都先后在芜湖一中上学,而且都是考进来的,最后除因高考暂停一人没考上大学外,其它五人也都考上大学。也许有人会说,刘校长儿女的成绩好,和老师们看在校长的面上,对他们加强辅导的原因。其实,这种想法错了。那时的学生都是靠学校老师教,课后做作业,老一辈老师家差不多都有五六个小孩,他们的学习情况也只能靠自己,家里的爸妈,想管也管不了。</p><p class="ql-block">当年,国家的经济还比较困难,学校盖了一排足有二三十间简陋的草房让教职员工居住,刘校长住的也是草房,只是单门独户,比一般教师住的大些而已。到了1960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一般教师家不好过,他家也好不到那儿去,校长也没啥特权啊!我的小妹妹和刘校长的老五张星华从幼儿园、小学就在一起,后来一起考取一中初中,又一起因打乒乓球而参加了各种比赛。我妹妹说,他们是一起玩着长大的,张星华在他家最小的女孩,但也没有特殊的待遇。也就是说,刘校长和一般教师,生活条件并没有什么多大差别。</p><p class="ql-block">刘乔在芜湖一中当校长时,做过什么?我还真的说不出来。小时侯,我们是邻居,虽然常见面,但没有什么可谈的。大了,当他的学生,对于校长,学生有天然的畏惧之心;更何况是一个老革命,拿过槍、打过仗,更是对他充满敬畏之心。虽然见面不至于绕道走,但确实也没有什么话好说,敢说。这次我苦苦思索,想找出点什么他在我们学生面前讲话的场面,但无果而终。不仅如此,我翻遍了手头所有的资料,仅在我们芜湖一中1985年编写的校史上,找到他曾于1958年出席芜湖市人大会议时,在会上作了题为《贯彻总路线,提高毕业班的教育质量》的总结报告。</p><p class="ql-block">还好,在刘乔校长到校任职的前一年(1954),大学还没毕业就被选调到芜湖一中工作的管德明,一直在刘校长手下任职,和后来的陶诚身、程敦淳、高作永、姚士鼎等人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把一中打造成安徽省数一数二的名校。管主任在从芜湖市教育局局长位置上退休以后,一直担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秘书长,此间他撰写并出版的回忆录”烛光”中,写了刘校长为人及在芜湖一中工作的情况:</p><p class="ql-block"><i>”……,芜湖一中文革前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好学生,办好学校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极左路线盛行,政治运动不断,一般知识分子是没有安稳日子过的。当时一批中老年教师,在业务上很棒,不少是全省的名师,还有是留学归来和学有所长的尖子人才。这里,我们要缅怀那时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刘乔同志,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同志,能够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广泛团结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不仅在相处中平易近人,而且在政治上给予信任。在定级时,全省最高的中学一级、二级以及三级等,芜湖一中占有很多。他们工作上有成绩的,都给予各层次的表彰,有的授于荣誉称号,有的去參加全国先代会,有的去参加省、市先代会,戴大红花。1957年反右期间,我们更是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看到有的学校动得很快,划定的”右派分子”多达十几名,我们这所老而大的学校一直犹豫难定。到了最后,刘乔校长同我说,看来不动是过不了关的。当时,已有先例,哪个单位不划右派,那领导就是右派。在实在顶不住的情况下,有两位教师市里已点名,一位是在《解放日报》等党报连续发表了一批杂文,被认为是向党进攻;一位是民主党派负责人,在市里呜放时发表了长篇言论,说是已记录在案。我们只好按市里有关方面意见,划这两位为右派。只占当.时教工的百分之一多一点,据说比例已很小了。在处理上,又按学校意见,从轻处分的。两位均继续留在校内,一位教理科的,一年以后,又继续教书;一位教文科的,上面规定不能再进课堂,就按排在图书馆管理图书。”</i></p><p class="ql-block">管德明接着说,</p><p class="ql-block"><i>”由于这样保护、使用和信任了一大批从旧社会过来的而有真才实学的老教师,使他们深深感到在芜湖一中工作心情舒畅,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一直很高,能按学校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去做,兢兢业业地教学和辅导,对每个学生负责,这样,也就逐渐形成了芜湖一中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熏陶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i></p><p class="ql-block">管德明对刘乔校长的评价是我能找到的唯一文字评价。当然,由于有这样的校长,有团结战斗的干部隊伍,有那么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芜湖一中成为当时安徽的姣姣者,也早早成为在全国已经享有盛名的学校,应该是当之无愧的。</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我有幸也当了芜湖一中校长,去刘校长家看望并请教,回忆刘乔当校长时期的芜湖一中时,他总是夸奖他的那个团队,他的芜湖一中学生,唯一不谈自己。</p><p class="ql-block">在我写这篇文章时,终于发现一个鲜为人知的消息,那就是,1964年刘校长曾参加全国校长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被毛主席及党中央领导亲切接见。</p><p class="ql-block">最近我又看到一篇文章,是芜湖一中老教师汪执香写的,他写了两段关于刘校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一段是我国还处在经济困难时期的1962年,汪老师从安师大分配到芜湖一中当教师,管德明主任热情地见过他,向他介绍学校情况以后,总务主任陶诚身告诉他,住房尚未腾出,让他暂住他家。</p><p class="ql-block"><i>他接着写道,《两三天后,我住进了西大楼的楼梯间,虽然狹小,放下一张床就行,别无所求。两天后,在科学馆前,一位中年人叫住了我,“你是汪执香吧!”“是的,请问……”“我叫刘乔。”我很惊呀,“你是刘校长”刘校长接着说:“你的情况我知道了,我已给总务处说了,叫他们给你一床棉絮,一副大I窗帘,裏起来既当垫的又当盖的,半年后你自己就可购置了。”他接着又说,”去年张振虎和你的情况一样,也是这样办的。”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连声表示感谢!》</i></p><p class="ql-block">在我当校长时,我常有机会去北京,当然会去看校友。每每相见时,他们总会要我带信问候刘乔校长,当然还会有已担任芜湖市教育局局长的管主任(一中学生对他</p><p class="ql-block">.的尊称)。</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段故事是,</p><p class="ql-block"><i>《……我带的班级有一天学生在操场上打篮球,中间出现相互冲撞,一个同学一拳把另一个同学的鼻子打出血了。我得知情况后,就向在场的同学了解,批评了打人的同学,要他写[抗农征文)检查并向同学道歉。他有点不服,我就留他在学校,中午打饭给他吃。在我房间里,我们边吃边聊,他的态度才有了很大的转变,下午作了深刻检查。事发后,我电话联系家长,家长工作太忙,直到星期天上午程章平主任到我房间,告诉我朱书记来了,现在刘校长家里。我立即跟随程主任到刘校长家。朱书记坐在木沙发上,在座的还有陈枫主任。我把事情经过及处理情况作了介绍。朱书记是芜湖地委书记,官居高位,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来回走动,一边说"小孩子嘛,要一分为二嘛,对孩子…",刘校长等他说完很平静地说,"这个班是实验班,老师配备很强,数学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语文是发表了几篇散文小说的青年教师,这是班主任。在我们学校现在有些学生,特别是干部子弟优越感很强。我们干部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是值得思考的。"谈话无法进行下去。朱书记说他有事要走,刘乔校长站起来,两位主任站在刘校长身后,连门槛都没跨。我的宿舍在前面,就顺道一直送朱书记上了小轿车。这件小事令我终生难以忘怀(朱书记的儿子各方面表现都好,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去英国留学十二年后回国任上海肿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校长对干部子女要求特别严格,校规禁止干部家长用轿车接送子女。》</i></p><p class="ql-block">文革中,刘校长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文革后他被调到市政府工作。那时去他家聊天,他从不谈在芜湖一中所做过的工作,也不谈文革中受迫害的事。刘校长和他的前任四位校长,特别是马校长为芜湖一中搬迁到张家山做出过杰出的貢献,在他们的带领下,芜湖一中成为全省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相比之下,刘校长在任期间,国家受到左右冲击较多,工作起来更加困难,但他能始终把尊重和保护好老师,学生当着自己的重任,这多么难能可贵啊!</p> <p class="ql-block">刘乔校长也是位老革命,河北任邱市人,参加过抗日战争;也参加过解放战争。随军南下后,被留在芜湖,并被安排到芜湖一中当校长,他当时已是十四级干部,已是级别非常高的校长了。刘乔的家当年还是当地的富户,父亲很早就把他送到保定上学,上到初中,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淘,走上革命道路。不过,在他之前任命过的几位校长也都是级别很高的老革命,而且都是大文化人。他们是方向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王贯之(国立武汉商科大学)、于隆业(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马数鸣(高中毕业)。马校长后来调到省博物馆当馆长,方向明后来当过安徽大学校长,王贯之、于隆业我记不清楚了。由于我的父亲汪仲华刚解放时就被聘为芜湖一中的体育老师,刚解放时我们就住在一中原所在地赭山上,当然见过当时每一任校长,但我当时只有七、八岁,又贪玩,对前三任校长没有一点印象。</p><p class="ql-block">53年,一中搬到张家山,我就是这一年考上一中。马数呜也就成为我的芜湖一中第一位校长。55年马校长调到了安徽省博物馆当馆长,芜湖一中刘乔校长时代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陶行知基金会党委书记、芜湖一中校友会会长崔祖瑛和刘乔校长的二公子、芜湖一中校友会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除了刘乔校长的照片外,其它的照片中总有一个人,他是誰?</p><p class="ql-block">他就是刘校长的三公子张泽华,写张泽华是因为他和其父很像,不仅相貌像,脾气也像。我写张泽华更是因为他从北京航空学毕业后,芜湖一中北京校友会成立时,我的一中同学、当时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崔祖瑛荣任芜湖一中北京校友会的会长,张泽华当了秘书长。从此张泽华开始继承父亲的遗愿,不拿任何报酬而又勤勤恳恳地为芜湖一中的校友服务,也为芜湖一中进一步发展做貢献。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的关系真有点意思,他的父亲是我的校长,我的父亲是他的老师;他是我芜湖一中的校友,我又当过他所在芜湖一中的校长;他是北京校友会的成员,我是深圳校友会的成员。芜湖一中的原因,在我们退休还时时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