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教育部、全国妇联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成功的学校教育正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可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5月24日,在德育处陈松玉校长的主持下,我校小学部五月份班主任论坛在学校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怎样有效进行家校沟通”,主讲人有陈荣生、赵玉霞两位老师。全体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参加论坛活动。</p> <p class="ql-block">家校沟通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有效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文明家教、科学家教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阔思路,巩固教育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经验丰富的“家长之友”陈荣生老师从家长沟通遵循的“尊重原则”和“协作原则”两个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在态度上,对待家长要态度平等,肯定孩子;在情感上,要理解、支持、主动帮助家长,以朋友的身份与家长进行沟通。充分体谅、理解家长,与家长产生共情,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使家长理解老师的工作,更有利于家校协同发力。</p> <p class="ql-block">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赵玉霞老师从“不轻易请家长;建立共识,取得家长的信任;注意言行举止,尊重家长;教师要有主见,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和家长保持多种形式的联系”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最后,姜校长在这个问题上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一、应该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二、对学困生、问题生的家长要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利用班级群,把优秀学生的表现推给家长。三、家校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老师应该有耐心、多次、长时间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四、切忌“告状式”沟通。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和一个问题家庭。我们要以“好老师眼中没有坏孩子,好班主任眼中没有坏学生”的视角,一起和家长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