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加强教研组交流,锤炼青年教师,旨通过课堂展示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5月23日至24日,学区组织数学、语文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全体数学、语文教师参加。此次活动特邀请信都区教育局教研员做课后点评,有效地促进东户学区教师教学水平。</p> 精心准备 <p class="ql-block"> 本次观摩课活动,均由青年教师执教,<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过前期年级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推选出一节优秀课例作为观摩课活动展示,授课教师们精心准备、反复研磨。力求为大家呈现了亮点突出,精彩纷呈的观摩课。</span> 为使此次观摩课活动顺利开展,东户学区制定出活动方案和听课时间表,保障活动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br></p> 数学课堂 精彩瞬间 <p class="ql-block"> 通过前期教研活动中的组内选课、磨课推选出三节优秀数学课例,分别是东户小学樊高鑫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推理》、西马小学节梦闪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搭配(二)》、东户小学史蒙蒙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p> <p class="ql-block"> 樊高鑫老师以游戏导入,由一开始毫无条件的“瞎猜”、到给出一些条件的“犹豫猜”、再到给出关键条件的“确定猜”,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是一种既实用、又好玩的数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推理是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通过小组内的探究交流,学会用叙述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式来进行推理。练习按照难易程度编排顺序,思维训练层层深入。</p> <p class="ql-block"> 节梦闪老师授课《搭配中的学问》,搭配的知识,不仅是组合数学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此节梦闪老师从生活情景导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搭配问题。通过学生摆一摆、连一连体验有序思想,能在组合时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符号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把具象的事物抽象为符号的表达,达到思维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史蒙蒙老师授课《鸽巢问题》,鸽巢问题也就是“抽屉原理”,最早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并被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史蒙蒙老师由猜拳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小组内的操作探究,交流展示。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初步建模平均分,概括出“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得出: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利用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能力提升效果。</p> 评课 议课 <p class="ql-block"> 教研员郭军芳老师对《推理》这节课的设计给予高度评价,由关键条件,肯定句--否定句和肯定句--多种条件中找关键条件。问题的提出有层次性。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连线法和列表法是学习推理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因次,学习单在设计时可以更具开放性,自主选择自己推理的方法,尽量不要去固化学生的思维。</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张新梅老师点评课例《搭配(二)》和《鸽巢问题》。对于搭配问题可以二年级的搭配知识复习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有序思考,再引入例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考虑有序思考,而对表示形式考虑较少,在此基础上引入符号表征,培养符号意识。鸽巢问题通过罗列出结果来说明原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较难,要想办法让学生悟透其中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东户学区侯超波校长、<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申艳伟副校长代表东户学区感谢两位教研员对我学区数学教研活动的指导,并对</span>老师们的学习精神给予充分得肯定,希望老师们能真正的吃透教材,立足大单元备课,着眼单元目标 ,明确每个例题承载的小目标和例题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p> 语文课堂 灵动瞬间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教研于5月24日在东马小学和洛东小学同步进行,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双师课堂”让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 低年级组分别由张迅教师授课一年级课文《荷叶圆圆》、薛慧慧教师授课二年级课文《雷雨》,两位教师以贴合低年级学生的形式开展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整堂课融入手部动作配合背诵短文,结尾处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颖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手段,有趣的教学语言,都深深吸引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 中年级组由杨亚君教师授课三年级作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唐艳青教师授课四年级课文《墨梅》。杨老师从学生们熟悉的孙悟空人物形象导入,进而引出人物特点,巧妙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来。整堂课通过人物形象的特点捕捉,教会学生掌握习作要领;唐老师在教学中集中指向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要求,让孩子一遍又一遍诵读《墨梅》,体会作者的气节,引领学生领悟托物言志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语文技能。</p> <p class="ql-block"> 高年级组由任艳芬教师讲授五年级课文《杨氏之子》、胡瑞娟教师讲授六年级课文《两小儿辩日》,两位教师以探究性问题引领孩子们进入文言文的学习中,采用“乐读、趣读”的形式,通过借助各种学习文言文的方式理解文章意思,培养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听课教师们耳听、手动、脑思,虚心学习,边学边记。</p> 评课 议课 <p class="ql-block"> 特邀请信都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刘喜芹老师、杨琼老师做课后点评,在评课环节,教研员老师提到:低年级教师要抓住词串教学,评价要标准,给学生一个评价标准,小组展示环节要体现出其他小组的评价,注意教学评要一体化,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在古诗教授中,诵读要体现多样性朗读,尤其要注意韵脚,讲究诗文押韵、平仄规律,在读中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学区侯超波校长、申艳伟副校长对此次观摩课活动予以肯定,并对教研员的点评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学区一定给每位老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挖掘教学特色,也希望通过示范作用,引导每位老师钻研业务,注重课程设计,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为建设一流教师团队迈出坚实的每一步,最终促进学区各学校共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本次观摩课活动的顺利举行,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的机会,也为老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使每一位老师都能从观念到行为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真正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主编:侯超波</p><p class="ql-block"> 副主编:申艳伟</p><p class="ql-block"> 编辑:王晓明</p><p class="ql-block"> 靳项平</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王晓明</p><p class="ql-block"> 靳项平</p><p class="ql-block"> 审核:石利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