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春期是每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帮助青少年顺利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缓解孩子们的青春焦虑和烦恼,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5月22-23日,大街小学心理老师李蓉依次对六年级11个班学生开展了以《嗨,小丫头和小鬼头》为题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 我们在悄悄长大 <p class="ql-block"> 首先,李蓉老师通过青春透视镜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告诉同学们不要紧张,这些正是进入青春期所带来的正常表现,接下来介绍了青春期的基本知识和处于青春期时同学们的生理心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时,给同学们分享了建议。最后教育同学们“你的青春期可以很叛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请遵守规则!”</p> 青春期之异性交往 <p class="ql-block">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伴随性意识的发展,对异性产生好感。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李蓉老师通过让学生体验手指互动游戏,邀请同学们一起活动,感悟 我们与他人终其一生都是处于依恋与分离,只是在与异性之间分离更加困难。因此进入青春期的我们开始关注异性,这跟我们心理成长有关。其中将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疏远期、爱慕期、恋爱期。 李老师告诉同学们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们处于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同学们喜欢表现自己,同时希望得到异性的肯定,表现出各种行为来吸引异性。</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李老师通过“温暖的距离”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靠的太远感受不到温度,靠的太近了又容易伤害自己。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异性交往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度。</p> <p class="ql-block"> 与异性交往需要注意一些的原则和度,不要刻意疏远,也不能过分亲密。“情景再现”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如何运用这一原则;“会说话的距离”活动让同学们知道了男女生交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会说话的场合”活动让同学们知道了男女生交往要在有人的公共场合,这样还可以避免引起误会。</p> <p class="ql-block"> 李蓉老师结合故事,带着同学们区分了喜欢和爱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们不要将喜欢夸大为爱。我们会对异性产生欣赏,会对异性身上的闪光点所吸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份好感,学习这些吸引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一个有能力爱别人的人!</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观看视频《只要努力就可以》,李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来接纳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能在青春年少时,拥抱青春,努力学习。激励同学们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闪闪发光,惊艳所有人,也会遇到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