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前进岁月》出版心声</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艾前进</div> <h3><font color="#167efb"> 2022年国庆至2023年5月,儿子艾佳把我从军23年的习作“碎片”串联起来,用他的文翰书局编印出版了一部军旅文集《前进岁月》(军旅篇)。我将部分图书赠送给关爱我的军地领导,回响较好。今遵艾氏家族文化资深研究专家艾祖文老师的邀请,谈谈有关这部书整体“谋篇”构想,在我们的艾氏家族公众号做一个分享。这不是要我写篇文章,实际上是艾氏家人对我的深度关爱。</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严格说,这不是一部书,只是早年从连队黑板报产生的报刊“萝卜条”和“豆腐干”,但这是一部反映我在部队成长的步履集纳,是各级军地媒体的培育集成,更是各级首长的关爱再现。这部书是去年“疫情防控加紧”下的副产品,我回顾23年的从军史,从珍宝岛驻军写黑板报的一个兵,历经连、营、团、师、军的锤炼,算是走出了一条写作人生路。回头看所有的“营盘”都被军改,多数部队撤销转隶了,机关易名变小了。但不能忘却部队的培育情,便从保留下来的边关兵营新闻和创作中,挑选汇编《前进岁月》,目的是还原黑龙江边防战士的奉献史。正是边关战友的赏识和信任,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奉献故事讲给我听,放心地让我来写作,才成就了我的军旅人生,汇成了这部书稿的动人片段和感人篇章。在此,我向无私奉献的边关战友们致敬!</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 从“自办报刊”到“花边新闻”。我是凭着“傻认真”的劲儿走上新闻写作之路的。入伍后我不甘心当个边防兵,没有好好的新兵军训,是被班长“放弃”的一个“问题兵”。好在新兵教导队侯兴启队长发现我有点写作特长,安排我跟踪新兵训练生活出板报。团政治处每周末都举办一些征文或演讲、赛诗等文化活动,侯队长鼓励我备稿参赛并向机关推荐。因为我是参赛的唯一新兵,每次都给我颁奖鼓励。<br> 新兵集训后,我分到通信连架线排二班,无论我怎么表现都得不到班长的周例会讲评,倒是副班长佟庆华格外厚爱我、鼓励我,教我既把工作干到实处,又干到能让连首长看到和认同的“点子”上。还真被连长潘礼银和指导员魏庆云“发现”了。魏庆云指导员安排我配合副班长佟庆华整理讲课提纲,其实就是把当年沈阳军区和省军区政治部门下发的录音带整理成纸版的讲课稿。当年装备的录音播放设备本身也不好,讲课现场和录制技术也不讲究,讲课人员的乡音又很重,常常被“绞带”“断带”所干扰,整理起来非常累,往往一小时的讲课录音要搞四五天,用起来还是“上下一样粗”的“教学通稿”。佟副班长觉得我已经“出师”,便放手独立工作,他则“备战”军校招生考试。我觉得“倒带整理”录音太费事儿,又不太符合连队教育现实。趁佟副班长不在的时候,我播放录音快速记下讲课要点,再结合从《解放军报》《前进报》上看到的宣传和评论内容,结合连队工作和战士执勤生活的现实,有理有例、有血有肉地“自作主张”写提纲。临上课前才交给指导员,“逼迫”他“不用不行”。课后我等到的不是他的批评,而是通知我到连部接任文书。<br></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当年的团机关和连队军营文化氛围较浓,战士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连队在团机关的后山上,有两三里路程,主要服务机关通信工作,出“公差”是常有的事儿,新老战士对团长、政委和机关干部,只要用点心都能认识熟悉。我没有架线抢修和报务通信等工作特长,又想“出人头地”,便只能将营房的一面山墙开设成墙报,既可书写,又能插图,文章可长可短,说的都是身边人和身边事儿,外面的人一进连队必然会看到。这一招很显效,使我在连队和机关“出名”了,政委谭继友觉得办墙报不太雅观,当天安排营房股给我做了两块黑板报送到连队交给我。由墙报改出板报,确实简单便捷了很多,但内容长度受限制,搞起来不过瘾,我找连长、指导员投资,大胆地办了一份《北陲通信兵》油印小报。<br></font><font color="#167efb"> 当年团宣传股股长程久福,是我业余写作新闻报道的第一引路人。他观察我一段时间后,希望我不满足于办连报,有些稿件可以投给军内外的报刊,指导我给《合江日报》和《前进报》投寄,没想到《合江日报》很快就在一版显要位置同时刊用了两篇,这算是我的军营处女作。不久,《前进报》也发表了一个“萝卜条”,他向主任建议,调我进机关任专职报道员。那位主任高大帅气,他认为我长相不精神,没有同意。一段时间后,趁这位主任调回大连的空档期,他找团领导把我调到他身边担任专职报道员,与他共用一个办公室,同居一间宿舍,每周给我布署一两个写作题目,出4块板报。从此,我常常揣个采访本,背着台老掉牙的海鸥相机,深入机关营房施工现场、几个直属单位的训练场,设计“偶遇”现场,“跟随”首长机关工作组到一线营连哨所“调研”,见到闪光点就采写,先在我主办的黑板报上首发,再挑选修改投向军地报刊,且敝帚自珍,保留底稿,日积月累,攒集成册,精心装订,自题《小草文集》。</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真正搞新闻和写作,应从1986年夏天算起。从佳木斯市到边防团接任政治处主任的王守君悉心辅导我,他善于抓典型,树样板,结合工作搞报道的功底深厚,不断地给我提供线索,精心改稿,使稿件在报刊的命中率提高了很多,有了一些质量。每遇一个典型官兵的出现,他鼓励我先写板报稿,再向报刊写消息或小故事,成功后配发短评,接着写通讯和报告文学稿,最终试着写内部简报稿和典型经验公文稿,做到“一事多写、一稿多用”,他说这叫“一菜两做、一菜多吃”。饶河人民广播电台和饶河电视台发现我投稿的积极性高,相继为我开设专题节目,“逼”我“使傻劲”多出产品,使我一步步地成熟,并被饶河县人民法院院长相中。后来,王主任极力推荐,在佳木斯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李庆丰、宣传科长陈宝祺、新闻干事王大文的帮助下,成了佳木斯军分区的专职报道员。特别是王大文干事拿我当兄弟一般,安排写作题目后教方法,给我更新角度、改定大小标题,丰满美化内容,“逼着”我多写稿,帮助我“找婆家”,有两篇小稿被《解放军报》加花边登载,主任在会上表扬说:“咱们小艾写的可是‘花边新闻’,有培养价值。”不久,送我参加了沈阳军区新闻骨干培训班。回来后,又把我调到巡逻艇大队当报道组长,隋进晨主任安排我扛上摄像机,成为佳木斯电视台军事部的一员,长期借调服务社会,从此多了一门“武艺”,在艇队的8年,每年都有120多篇稿件见诸报刊、电台、电视台。<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我如醉如痴地迷恋新闻写作,放宽思路,尝试着写言论、调研文章、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报告文学、影视书评、艺术论文,居然不断地获得成功。在军分区、巡逻艇大队领导和省军区宣传处的帮助下,由士兵直接走进干部队伍,尔后又调进分区组织科、宣传科当干事,得到杨德才、潘一平科长的无限关爱。</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重点解剖,立体采访。搞新闻写作必须善于自学,讲究“悟性”,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部队基层报道员没有“科班出身”,全是“半路出家”的“土八路”。我多年实践的方法就是“重点解剖,立体采访”。<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重点解剖”,要求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专攻一个重点。比如写人物通讯,就应先找来四五篇人物通讯的不同范文仔细阅品,再找一些写人物通讯的论文或教科书阅读,使写作方法烂熟于心。再去采写四五篇不同类型的人物通讯,对照别人的优点自我评头论足,不断修改,就将会超越自我,有较大提高。<br> “立体采访”,要求全面全员。无论采访什么人、什么事,都坚持全面采访。1998年夏,采写报告文学《佳木斯保卫战》时,先后对各部队抢险官兵和沿江各县、乡主要救灾的领导和当地的百姓深入采访。在半个月的采访中,不仅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还采写了7篇消息、特写、言论,而且全都见报了。对重要典型、先进人物的采访,我努力做到“全员”,在采写学雷锋标兵邓国忠、王世峰时,坚持先采他身边的人,然后向中队(所)、大队领导汇报,并听他们的意见和介绍,这样就有了立体的把握。采写坚持“七分采,三分写”,不搞合理“想象”的虚构,保证做到站住脚。</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 行家指导和合作的愉快。行家的指导常常使文稿增色不少。我的这个集子中,许多都是由行家指导而成的,很多还是与领导和战友合作采写的。电视片《代表祖国迎太阳》是在宣传科长许国军、主任傅殿颖的指导下写出初稿,后经司令员王春祺、政委张矛逐字逐句修改成文的,因此受到大家的赞同。后被在佳木斯指挥抗洪的沈阳军区副政委周文元看中,让我站到军区和全军角度修改,列入军区电化教学片下发部队,还给发了一个奖,并推荐中央电视台播发。过去的许多稿件,都是在一些领导的指导下写成的,对这些写作行家的指导,深表感激,永生难忘。合作者也是老师,在充满工作艰辛和生活情趣的采写实践中,合作者都给予了我很多知识。因为他们曾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以帮助、指导和教诲,使我的知识更丰富了。<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这部文集,是我23年军旅写作的心血结晶,也是那个时代中国边关防守、建设和发展的真实记录,是边防官兵毅然前行的铿锵足音。文稿涉及军事、政治、历史、社会、新闻、文学、人生、家庭、爱情、友情等诸多方面,时间横跨两个世纪,地域遍及黑龙江整个边防线。这300多篇124万字的文论篇章,贯穿的一条红线就是边防线上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br></font><font color="#167efb">回望军旅往事,对与我一起走过那23年奋斗岁月的前辈、同辈和后辈,我充满崇敬之情和感恩之心。有的首长、领导和战友虽然已离我远去了,所有的部队和营盘都撤换更名了。但那段执着前进的岁月,却更值得怀念和追忆。<br></font><font color="#167efb"> 为边关历史留下时代的文化记忆,是我的夙愿。如果读者能从这部文集的文化碎片中,感受到那激情燃烧的军营岁月、那感天动地的边关历史、那艰苦奋斗的戍边故事、那甘于奉献的边防军人,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力量,我就感到欣慰了。<br></font><font color="#167efb"> 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之一。2005年退出现役自主择业,没要组织安排工作,但用一支写兵心的素笔写党心、民心、家族心,同样得到了全社会和家族人的关爱。笔耕不辍,乐此不疲,是我理想的退役人生和奋斗轨迹。</font></h3><font color="#167efb"><br> 二○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