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因此,2023年5月23日,我园开展了“民族团结入童心,齐心共筑民族情”主题亲子研学活动。走进莫尼山,走近非遗文化,希望通过这样的研学方式拓宽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锻炼孩子们的耐力,增进亲子关系为她们美好的童年留下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我们来了解下莫尼山。莫尼山原称为“牟尼乌拉”,牟尼乌拉是中国古代阴山的蒙古语称谓。“牟尼”一词指代“神、圣”之意,牟尼乌拉就是北方的神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着好奇,带着期待,我们开启了今天的研学之旅。一路上,孩子们笑声不断,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难掩激动的心情!</p> 亲子游戏拉开了研学序幕 走进红色记忆大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再现六七十年代知青岁月实景、追忆伟大领袖毛主席、展示农耕机械为主。走进知青大队,墙上的大字口号、主席台、毛主席语录、当时的生活用品、物件、记忆中的老照相馆、公社大食堂、知青陶艺展等,将人带回到那个充满干劲的年代;一批已成历史的农耕用具,包括东方红拖拉机、老解放、胶车等,都陈列在大队内,形成独特的农耕机械展,也融为知青大队的一部分。</p> 姥姥家的院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姥姥家的院子”以北方农村民居为样本,打造了一处实景体验场地。在这里可以通过农家土炕、推磨、摇辘轳井等体验传统生活,改革开放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是多么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塑,惟妙惟肖的花鸟虫鱼、憨态可掬的十二生肖、形态各异的宝葫芦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奇妙世界。屋子里传来的都是你们的惊讶和感叹,“哇!好漂亮呀”“好美呀!”“好厉害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面塑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走入了艺术殿堂。</p> 参观非遗皮艺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非遗皮艺博物馆:以展示内蒙古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主,馆内珍藏各种古代蒙古族传统服饰、生活用具、罕见器乐、工艺品等,以及古老的农耕纺织工具、家具、生活用品等文物。馆内保护整理老物件共计1000余件(套),其中不乏珍贵的巨幅皮雕画以及获奖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纸上中国之木版年画(开在世俗世界的大地之花, 传统普罗大众的美术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莫尼山每条小路,每座小桥,每个石头,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莫尼山非遗小镇的使命是守护民族文脉,传承非遗之美,作为传统文化展示、传播的平台。作为一名内蒙古人,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做传承民族文化的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乐丰富的研学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收获了很多!这使宝贝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更愉快,更充实,更丰富,而且扩展了宝贝的视野,丰富了宝贝们的社会经验。虽然很累,但我们依旧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