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雅典篇 April 2023

游者吟

四月二十九日。昨天离开了圣托里尼,六个小时的渡船到了雅典。今天的首项安排便是登上雅典卫城,亲身体验这座举世闻名、代表希腊古典精神和西方文明的伟大建筑! 早上直奔雅典卫城,想赶在大队人马到达之前。南门入口处的队伍不很长,我们很快地买好了票,顺着斜坡开始了古希腊文明“朝圣”。迎面便是建在海拔150米山堡上的雅典卫城,看来登上卫城得有一番体力。 首先经过狄俄尼索斯露天剧场(Theatre of Dionysus)。这个露天剧场建于公元前500年间。当时每年一度纪念狄俄尼索斯神的酒神节在这儿举行,上演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如今虽是废墟一片,但不可否认当年的狄俄尼索斯剧场孕育了古希腊悲喜剧,影响了千年后的莎士比亚戏剧、乃至现代文学戏剧的发展。 这是后来从卫城俯瞰狄俄尼索斯露天剧场的全景,规模相当。 继续上坡,便到了阿提库斯剧场(The 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公元161年雅典罗马参议员希罗德·阿提库斯建造了这座5000人的露天剧场以纪念他的亡妻,一百多年后遭赫鲁利人(日耳曼人)摧毁。1950年间希腊人在废墟上重建了阿提库斯剧场,看台修葺一新,全部大理石铺就。自那以后每年夏季的雅典音乐节在此举行。试想在星光灿烂的夏夜,坐在卫城脚下的古老剧场,面对断墙残桓,欣赏音乐戏剧,该是何等的体验? 阿提库斯剧场部分断墙残桓,昔日辉煌依然可辨。 从阿提库斯露天剧场继续上坡走石阶,不一会儿就到了卫城山门(the Propylaea)。<div>公元前五世纪中叶,赶走了波斯人,走出了几十年战争的阴影,雅典开始了黄金盛典时期。在原来迈锡尼时期(公元前1200年)的高堡要塞上雅典人建造了卫城,短短的50年里竖起了数座辉煌巨大的古典神庙建筑群,其中四座至今依然屹立——巴特农神庙、雅典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及眼前的卫城山门。</div><div>卫城山门是进入卫城的通道,全部是pentelic大理石多立克列柱构造,气势相当雄伟壮观。</div><div><div><div>还以为来得蛮早,没想到这里早就人头攒动,乌泱泱的一大群游客。有些人为了拍照留影尽做危险动作,急得管理人员使劲吹哨制止。</div></div></div> 我们不赶时间,找个角落,站在一边细细地欣赏这座宏伟壮观的城门:白色粗壮的大理石列柱高高鼎立,两侧的柱廊形成一个U形。虽然断瓦残墙,卫城山门仍不失其昔日的气宇轩昂。 卫城山门左侧的宫殿长廊(曾用作画廊)和阿格里帕纪念碑(the Monument of Agrippa)。 驻足往卫城山门右侧高处看,只见一座方方正正的小神庙,东西两边各有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这便是雅典娜Nike神庙。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英勇善战的智慧女神,又是雅典的守护神。希腊人认为是雅典娜女神帮助他们战胜了波斯人,所以在高坡上建造了这座神庙,又称之为雅典娜胜利神庙(the Temple of Athena Nike)。<div>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推倒了这座神庙。四个世纪后,希腊考古学家和建筑师们花了近10年的时间(2001-2010),运用新科技将废墟上的大理石块,拼图似地一片片地拼搭起来(有些部分用新的大理石镶嵌补上,非水泥也),重建了这座神庙。如今雅典娜胜利神庙光芒四射地屹立在卫城堡垒的显著位置,一如既往地保护雅典古城。</div> 雅典娜胜利神庙以爱奥尼亚柱著称,典型的古希腊建筑特色。 2500年前每年的泛雅典盛会(Panathenaic Festival),雅典人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骑着马,驮着牛羊祭祀品,从古城出发,经过古市场,通过山门,来到卫城庆贺雅典娜的诞辰日。<br>今天我们游客步着当年朝圣者的后尘,沿着步道,登上了卫城山门。 卫城山门廊柱为大理石多立克式列柱。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些粗壮结实的大理石列柱由多段柱鼓叠加而成。 通过了卫城山门廊柱,回头看:极其庄严俊美的建筑! 往前看:象征古希腊文明、西方古典建筑、美学典范的帕特农神庙(the Parthenon)耸立在卫城至高点,高大挺拔雄伟,气宇非凡(尽管部分神庙被脚手架遮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div>帕特农是祭典雅典娜的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正值希腊人在希波战争中夺回雅典、逐出波斯人之际,标志了雅典黄金盛世的起始。</div> 帕特农神庙主要结构为多立克大理石列柱(外围)。这些高10.4米凹槽形的多立克列柱全部采用了pentelic大理石(包括新修复的部分),由多段柱鼓叠加而成。仔细看,石柱中间部位稍大于底部,顶部略微内倾, 视觉上形成柔美的动感,使整个建筑不至于那么呆板僵硬。神庙四个角落的石柱比其它列柱粗壮,以承载整座建筑的重量。可见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已在建筑上普遍应用了数学、力学和视觉原理! 帕特农神庙的雕塑艺术更是无与伦比,世界之最(大部分现保存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和雅典卫城博物馆)。<div>当时神庙东西两端各有一座呈三角形的山墙(pediments),刻有精美的浮雕群,描绘古希腊神话中各种人物鬼神。东边的石雕群讲述了雅典娜出生时从她父亲宙斯额头蹦出的故事;西边的则展示了雅典娜手执橄榄枝与波塞冬海神(Poseidon)力争雅典守护神之誉。</div><div>神庙上方四周有92块雕饰檐壁大理石匾(metopes),主要描绘希腊神话中雅典人战败敌寇的胜利场景。<br><div>石匾下面是楣雕(frieze)。环神庙一周全长160米的楣雕描绘了当时泛雅典节的庆贺场景,栩栩如生,为后人了解古希腊文化、宗教、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提供了详尽实材。<br></div></div><div>2500年的帕特农神庙历经变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公元6世纪拜占庭时期神庙变成天主教堂;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占领期间,神庙又变成清真寺,宣礼塔取代了天主教堂钟楼。但是最致命的是1687年奥斯曼土耳其人与威尼斯帝国征战,威尼斯人炮击卫城(当时土耳其人在神庙囤积了大量炸药),顿时卫城被炸成废墟。19世纪初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Elgin撬下了废墟上幸存的大理石雕。这些石雕现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展出。一小部分在雅典卫城博物馆保存展出。</div><div>要深层了解欣赏帕特农神庙精湛的雕塑艺术,必须得去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和雅典卫城博物馆。</div> 这些是我们后几天参观卫城博物馆拍摄的。<div>两组东西山墙浮雕群是按比例复制的缩小版,形象地复原了帕特农神庙被毁之前的东西山墙雕饰,非常细腻逼真。图1-2为东山墙;图3-4 为西山墙。</div> 卫城博物馆这一层专门陈列了帕特农神庙的文物。图1上方展示的雕饰檐壁大理石匾(metopes);图2为楣雕(frieze)。希腊考古学家、建筑师、科学家、艺术家在欧盟和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支持下极力拯救、整理、保存卫城的文物遗产。这里展出的都是经过补救、从废墟里挖掘的碎片再拼搭而成的原件,极为珍贵,为学者、学生、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希腊建筑美学历史社会的绝佳视窗。 图1: 南端石匾之一(South Metope 1)<div>图2: 西端楣雕之一(West Frieze, Block VIII)</div><div>图3: 西山墙浮雕群中的一座雕塑(West Pediment)</div><div>图4: 东端楣雕之一(East Frieze, Block VI)</div><div>尽管这些石雕残缺不全,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既有古希腊诸神,也有草根百姓),人体肌理结构逼真如是,表现了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完美至善。</div><div>卫城博物馆一游的确帮助了解了神庙的建筑构造和鼎峰造极的雕刻艺术。<br></div> 帕特农神庙前废墟一片,这里曾是罗马和奥古斯都神庙(Temple of Rome and Augustus)。 帕特农神庙内外脚手架林立。摄影迷别太失望哦!这是考古学家、建筑师、科学家正在尽力拯救保护这座凝聚了古希腊人智慧和至善至美的建筑使之永久灿烂辉煌! 伊瑞克提翁神庙(the Erechtheion)在卫城北边,是一座规模较小的神庙,祭奠雅典娜和波塞冬海神。建在迈锡尼时代(公元前1200年)宫殿的原址上,伊瑞克提翁神庙采用了爱奥尼亚式列柱、独特的非对称建筑结构,与帕特农神庙、卫城山门高大雄伟的古典结构不尽相同。伊瑞克提翁神庙尤以南侧廊台的女像柱(the Porch of the Caryatids)著称。 这六尊女像柱支撑了廊台的顶层,既实用又美观,是古希腊建筑美学史上的典范。 女像柱雕刻表现了这些女人的裙饰以及她们优雅轻盈的步态,十分刻画入微!<div>为保护、保存这些珍贵的女像柱,五件真迹已被搬入卫城博物馆展出。另一件在十九世纪被Elgin挪走,现存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如今支撑廊台的女像柱为复制品。</div> 在卫城博物馆展出的五尊女像柱真迹。 女像柱背影。 伊瑞克提翁神庙东端,精致细长的爱奥尼亚式列柱。神庙北端在修复,示意牌提醒游客莫入。 伊瑞克提翁神庙西端。神庙前有棵橄榄树。据说当年雅典娜与波塞冬较量争夺雅典守护神之誉时,雅典娜种下了这棵树,赢得雅典守护神桂冠。希腊人将橄榄树视为雅典娜的礼物,和平的象征,十分珍惜。大概是这个原因吧,希腊到处是橄榄树。 卫城的观景台,希腊蓝白条国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飘扬。1941年四月纳粹德国占领了雅典,德国兵强令守护雅典卫城的士兵降下这面希腊国旗。这位希腊士兵慢慢地取下国旗,往身上一裹,从容地跳下了悬崖。数月后,两位希腊年轻人攀岩爬上卫城,降下了纳粹德国旗帜,又将希腊国旗高高升起。观景台边有一块匾就是纪念这几位热爱自由、不畏死的希腊人。 俯瞰雅典全景,正对面是Lycabettus山,雅典最高的山头。 下卫城山门时,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Mars山离卫城西门几步之遥。离开卫城后,我们登上了Mars山。眼前卫城山门建筑群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雅典娜神庙屹立在最显著的位置。 年轻人在山头上蹦下跳,如履平地。我们只能望“高”兴叹。 四月三十日。上午我们来到哈德良凯旋门(Arch of Hadrian)。哈德良是罗马皇帝(公元117-138), 极其崇拜希腊文化。罗马统治希腊期间,他出资建造了众多神庙圣所、图书馆、续建了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等,使雅典成为罗马帝国的文化之都。公元131年为纪念哈德良对雅典的贡献,希腊人竖立了这座罗马式凯旋门。 从哈德良凯旋门往东不远,便是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庙(Temple of Olympian Zeus)始建于公元前600年,中途停工被弃,直至公元1世纪由哈德良出资完工。这是希腊最大的神庙,由104根高达17米的科林斯式柱组成。<div>如今的宙斯神庙是一大片废墟,只剩下15根石柱,而且大部分石柱被脚手架围了起来,在维修。我们只看见5根柱子孤零零地挺立在废墟上,还有一根在19世纪被狂风吹倒,倒塌在地。不过科林斯式柱确实精美繁复。</div> 图1: 宙斯神庙废墟,长108米,宽41米,差不多一个足球场之大。图3、4: 精细繁复的科林斯式柱。 在宙斯神庙望见屹立在岩石峭壁上的卫城。 然后我们来到了罗马市场(Roman Agora)。罗马市场在雅典古市场的东边,建于公元前19-11年间。曾经商家林立,热闹非凡。<br>图1: 罗马凯撒大帝出资赞助的多立克大理石柱门;图2: 另一座大理石门,爱奥尼亚式柱;3:罗马市场废墟;图4: 风塔(Tower of the Winds)是世界上第一座气象台。八角形风塔的每一边刻有八个不同风神的浮雕。 从罗马市场到雅典古市场(Ancient Agora)走过这条路,两边商铺街卖、饭馆、咖啡屋连成一片,游人如织,十分热闹,好像昔日的雅典古市场。 一路过去又见卫城屹立在山头。 踏进雅典古市场(Ancient Agora),只见一片废墟。2500年前这里曾是雅典的正中心,云集了商铺、酒家、剧场、神庙、祭坛及城邦政府。雅典人来此购物会友,商人洽谈生意买卖,哲学家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高谈阔论人生哲学,戏剧家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在剧场表演剧作,公民在此讨论、投票表决公共政策或选举、贬黜城邦议员。西方民主制即自此孕育萌芽形成发展。 阿塔罗斯柱廊(the Stoa of Attalos)曾是古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集市,建于公元前150年间。原先的建筑早已毁坏。今天立于废墟上的柱廊于1950年间由美国人帮助重建,完全复原了当时的大理石柱廊结构,底层为多立克列柱,二层为爱奥尼亚式。 阿塔罗斯柱廊现为博物馆,专门陈列在雅典古市场废墟挖掘的文物,有远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雕、古币、工具,甚至还有当时选举使用的投票箱。值得一看。 阿塔罗斯柱廊门前的泛雅典古道(Panathenaic Way)。2500年前一年一度的泛雅典节庆贺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从这里登上卫城山门去朝拜雅典娜女神。 从泛雅典古道拐入小径。这里曾经走过古希腊哲学家和戏剧家,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这些伟人的脚印何止局限于这片废墟?他们的思想理念、文学戏剧创作影响之大,早已穿越时空,2500年后的今天依然意义深远。 继续往前,这里曾是古雅典城邦政府——The Tholos。2500年前雅典便开始了民主选举制,18岁以上的公民(不包括妇女和奴隶)投票选举出500名城邦议员,然后由这500名议员再选任50名政府官员。所有政策法规制定必须通过公民投票表决。<div>正是在这里奠定了西方民主制的基调。</div> 沿着小径走,看到了路边罗马皇帝哈德良的雕像。哈德良极其热衷希腊文化。在他统治雅典时期(公元120年间),他赞助建造了图书馆、凯旋门、神庙,尤其是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对保护传承希腊文化作了很多贡献。<div>仔细看,哈德良胸前的铠甲刻有母狼哺乳罗穆卢斯和瑞摩斯(Romulus and Remus)——罗马的象征,站在母狼之上的是雅典娜女神。寓意很深。想起了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ce)的一句话:"Greece, the captive, took her savage victor captive",意思是“罗马征服了希腊,但罗马又被希腊文化所征服”。</div> 这里是罗马人建于公元前15年的阿格里帕露天剧场(Odeon of Agrippa),剧场门廊前曾有6座巨型雕塑兼列柱,现只剩3座。雅典人和罗马人曾在这里欣赏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的剧作表演。 古市场废墟尽头的树丛里掩映着一座拜占庭风格的小教堂。这是圣使徒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建于11世纪,正值拜占庭罗马时期。遗憾的是此教堂目前不开放,未能入内观赏。 从古道上坡,便是赫菲斯托斯神庙(the Temple of Hephaistos)。赫菲斯托斯神庙建于公元前450年间,祭奠希腊神话中的铁匠神赫菲斯托斯。尽管千百年来古市场历经数次火灾和外来者入侵,但赫菲斯托斯神庙仍然站立至今,几乎保持原貌。这是古希腊建筑中保存得最好的神庙。<div>拜占庭罗马统治时期,赫菲斯托斯神庙成了希腊东正教教堂。<br></div> 高大挺立的大理石多立克式列柱和完整的山墙。 神庙上端仍见石匾浮雕。 依然保留完好的石匾浮雕。 五月一日,劳动节。今天雅典所有的景点、博物馆关门,我们决定逛街。早上走到地铁站,只见两扇大铁门紧闭着。不知咋回事。问道旁边的年轻人,说是劳动节地铁工人罢工。无奈,立即查谷歌,找公交车站。上了车,一路转辗,兜风看市容。<div>图1: 途经Omonia Square 广场;图2、4: Psyri的街景。Psyri曾是旧城区,经过修建改造,现以酒吧、饭馆、街头音乐艺术表演吸引无数年轻人和游客,热闹非凡。图3: 街头的拜占庭小教堂。</div> 我们边走边看热闹。图1-2: 街头涂鸦广告;图3-4: 装饰得令人眼花缭乱的Little Kook咖啡屋,门庭若市,很受年轻人青睐。 这时下起了雨。我们急忙躲进小巷里的饭馆,吃饭避雨。饭后,风雨渐渐收敛。我们来到了蒙纳斯提拉奇广场(Monastiraki Square)。这是一个古老的广场,集中了雅典千百年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建筑和文化气息。图1-2为建于12世纪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图3-4: Tzistarakis 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建于1759年,以当时驻雅典的奥斯曼总督命名。罗马皇帝哈德良图书馆即在清真寺旁边。再过一条街便是罗马市场。<div><div>蒙纳斯提拉奇广场又是出了名的跳蚤市场,广场四周小贩摆着摊兜售廉价项链首饰、纪念品、T恤衫及手工制品。</div><div>走在广场中央的花砖石上,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烤玉米坚果的味道,远处传来异国情调的音乐,一时间仿佛置身于伊斯兰国度......。</div></div> 走过清真寺,便是罗马皇帝哈德良于公元132年建造的图书馆(Hadrian's Library)。仔细看,这些列柱都是大理石科林斯式柱,罗马人特别喜欢的风格。公元267年赫鲁利安人(Herulian)入侵雅典,破坏了许多古迹,哈德良图书馆也未能幸免,沦为废墟。 从哈德良图书馆沿着Adrianou大街很快就到了普拉卡(Plaka)。普拉卡在卫城的山脚下,是雅典最古老的街区,也是当地人和游客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小饭馆,咖啡馆、酒家,珠宝店和商铺, 还有开得满街都是的九重葛花(bougenvillia),热烈浓郁。 山坡上的Agios Nikolaos Ragavas教堂,建于11世纪,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可是门口贴了布告,不对外开放。 从教堂旁边走上石阶,又是一番景色,曲径通幽,小屋掩映在灌木树丛后,一片古老神秘感。 继续往前,便是坐落在卫城与普拉卡之间斜坡上的阿纳菲奥蒂卡(Anafiotika)。19世纪希腊独立后,来自爱琴海阿纳菲岛石匠们移居雅典寻工,在此定居落脚,搭建了一群极具希腊岛屿风格的白色基克拉迪建筑(Cycladic)。至今这里仍住着一些原住民后代。 这些依偎在卫城斜坡上的平顶白墙粉饰小房子,简易朴实无华,但是每家每户门前都装点着花草盆栽,温馨可人。徜徉在迷魂阵似的曲径窄巷里,东转西拐,时时迷路。我们干脆顺着石阶小路,走哪是哪! 有窄又陡的石阶,有时只容一人上下。 看见这家基克拉迪式院落,也很别致。 顺着陡峭的石阶,我们登上了阿纳菲奥蒂卡(Anafiotika)最高点,在这里雅典市容及Lycabettus山头一览无余,风光无限好。<br>正琢磨着如何走出迷魂阵,去往宪法广场,一位老人给我们指了道。聊了一会儿,得知他在此住了一辈子,不愿离开,借用他的话“此地受雅典娜保护”。环顾四周,感觉老人说得极是。 下了阿纳菲奥蒂卡(Anafiotika)山坡,按着谷歌导航,我们很快走到了宪法广场(Syntagma Square)。希腊议会大厦亦坐落在此,因此这里是雅典的政治中心,也是民众对政府发声呼吁的地方。今天上午地铁员工的五一集会便是在此举行。 没看到集会,但是我们赶上了换岗仪式。总统卫队在无名烈士墓前举行换岗仪式。看着他们高抬腿大踏步向前、严肃认真的样子,觉得很逗。 在烈日下站立一小时,纹丝不动目不斜视,不很容易哦。 五月二日。今天博物馆开门了,地铁也通行了。我们来到了卫城脚下的卫城博物馆(Acropolis Museum)。博物馆相对比较新,于2009年建成对外开放。这里收藏展示的全是从卫城废墟中挖掘保存的珍贵文物——从希腊青铜时代-古典时期-到罗马和拜占庭时期,共有4250多件。非常值得一看。<br>卫城博物馆的外观相当宏伟壮观,第三层是通体的玻璃墙,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卫城全景,绝对是第一流的设计! 卫城博物馆建在古代遗址上,可以进遗址参观。在博物馆内,透过玻璃地板也可看到地下遗址。 在卫城上拍摄的卫城博物馆和狄俄尼索斯露天剧场。 卫城博物馆内部设计精湛。走在透明的玻璃地板上面,两腿略微打颤,不过地下一层的古代村落遗址一目了然,可以观看考古发掘区的现场挖掘。 实在太精美太古典的文物展品(有些文物不让拍照),背后又蕴藏着极其精彩引人入胜的希腊历史宗教神话故事,花一天时间只能了解皮毛。帕特农神庙展品和女像柱已在前面介绍了,不再重复。这里挑几件有代表性的。 这是Hekatompedon古神庙的东山墙雕塑——母狮吞噬小牛(The Lioness Pediment),公元前570年。 图1: 手持面具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坐在帕波西莱诺斯的肩上,公元前200年。<div>图2: 供奉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Dedication to Asclepios),公元前450年。</div><div>图3: 英勇少年赫拉克勒斯(Heracles)擒拿半人半鱼的海魔王Triton. 这曾是Hekatompedon古神庙山墙饰的一部分,公元前570-550。<br><div>图4: 这是Hekatompedon古神庙山墙饰的另一部分,描绘了一个蛇尾人身的三体恶魔,恶魔手持水、火和空气。公元前570-550。</div></div> 图1: 此雕塑描绘了胜利女神Nike在系凉鞋的片刻,栩栩如生,衣裙褶皱雕刻细腻入微。公元前410年。<div>图2: 公元前451-448年间希腊古典雕塑大师Pheidias在帕特农神庙竖立了一尊高达13米、用黄金和象牙雕制的雅典娜女神塑像。后来的艺术家纷纷仿效。图2是模仿Pheidias作品的大理石雅典娜女神,公元250年。<br><div>图3: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40年。</div></div><div>图4: 这是Praxias供奉阿斯克勒庇俄斯(Dedication to Asclepios)的石柱,感谢医神治愈了他妻子的眼疾。公元前350-300年。</div> 这幅大理石匾(metopes)最近刚从帕特农神庙南墙取下。大理石匾描绘了希腊神话中人头马(Centaurs)和男孩(Lapiths)的搏斗场面。人头马似乎占了上风,但其左腿的箭伤实则致命。寓意深刻,代表文明与野蛮的搏斗最终以文明取胜。 图1: 青铜盘雕刻: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Gorgon,公元前7世纪。<div>图2: 红陶雕塑: 胜利女神,公元1-3世纪。</div><div>图3: 透过通体玻璃墙将博物馆内的卫城文物展览与对面帕特农神庙有机地融为一体,绝对是时空对话的典范设计!</div><div>图4: 博物馆咖啡厅,最佳角度欣赏卫城全景。</div> 五月三日。昨天在卫城博物馆泡了一天;今天兴趣未减,前往国家考古博物馆,继续看文物。国家考古博物馆陈列保存了全希腊的文物遗产,为参观者提供了从史前(公元前7000年)到古希腊文化全景史料。11,000多件极其丰富精湛的文物,展示了古希腊的辉煌艺术。挑选几件精品中的精品。 左上图:金帛死亡面具,又称“阿伽门农面具”。迈锡尼时期文物, 公元前1600。<div>左下图:青铜雕像:年轻骑手与骏马,希腊化时期文物,公元前140年。</div><div>右图:爱神阿佛洛狄忒的雕像,公元前200年。</div> 图1: 菲迪亚斯 (Pheidias)于公元前438年在帕特农神庙竖立了一尊高达13米的雅典娜帕提诺斯 (Athena Parthenos) 雕像。图1这尊雕像是菲迪亚斯原件最忠实、保存最完好的复制品。原件大约是这个复制品的十二倍。公元200-250年。<div>图2: 波塞冬(Poseidon 与雅典娜争夺雅典守护神之誉的海神),公元前125-100年。</div><div>图3: 高卢人战士(A fighting Gaul),公元前100年。</div><div>图4: 阿佛洛狄忒、潘神和爱神(Aphrodite, Pan and Eros),公元前100年。</div> 上图1: 宙斯或波塞冬的青铜雕像,古典时期公元前460年。<div>上图2: 青年铜雕。古典时期公元前340-330年。</div><div>下图1: 在爱琴海发现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27年-公元14 年)的青铜雕像。罗马时期,公元前12-10年。</div><div>下图2: 巨大的宙斯左臂(宙斯雕像其余部分已不复存在),公元前200年。</div><div>右图:精致华丽的甕,大理石雕刻,公元前350年。 <br><div><br></div></div><div>两天的博物馆游见识了古希腊艺术精华,感叹两千五百年前希腊古典艺术已至巅峰,千百年后又影响了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以及罗丹等杰出雕塑大师!虽然这些文物展品——尤其是雕塑大部残缺不全,但仍然展现了古希腊人对理想人体的崇敬追求,对人体骨骼肌肉结构的透彻了解。非常了不起!</div> 五月三日。古希腊文明留给后人极其丰富的遗产,除了建筑、雕塑、哲学、戏剧文学、民主议会制、数学、科学甚至医学外,众所周知,还有奥林匹克运动。在雅典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泛雅典体育场(Panathenaic Stadium),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全部由大理石建造的体育场。早在公元前330年雅典人便在这里建造了体育场,举行四年一度的泛雅典运动会。公元144年扩建后达50,000人座位。公元4世纪拜占庭帝国统治希腊后,体育场逐渐被遗弃。沉寂了1500年后,1896年在这里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自此奥运精神在圣火交接传递中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站在这古典运动场上,突然联想起前两天在博物馆看的文物雕塑。如果古希腊人不崇尚运动健美,恐怕艺术大师也创造不出那些肌体强壮有力的健美男人吧!<div>又想起前一日曾去参观了建于公元前335年亚理斯多德学院(Aristotle's Lyceum )。那里废墟一片,但是当时建造的图书馆、浴室、体育馆和体育场遗迹依稀可辨。从介绍中得知亚理斯多德不仅与他的学生探讨哲学、数学原理和修辞学,他还要求学生练习拳击和摔跤,并定期举行比赛。可见当时运动对文人也相当重要。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学者不受待见哦。</div> <div>我们沿着跑道绕了一圈。</div>图1: 石碑上刻有1896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div>图2: 学生们在此举行田径运动会,个个好胜好强,力争第一名。其中定有未来的奥运健将。</div><div>图3&4: 赫耳墨斯(Hermes)双面雕像,立于公元140年。赫耳墨斯是古希腊宗教和神话中的奥林匹亚神。</div> 体育场里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收藏了历届奥运会海报、火炬等实物展览。<div>图1: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海报,画面是卫城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div><div>图2: 1896-2004年的奥运会海报集锦,这是其中的一部分。</div><div>图3: 2004年雅典奥运会海报,画面是蓝底白色的橄榄枝。</div><div>图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海报,很有中国特色。</div> 本人并不喜欢赛跑田径,但行走在这古老的运动场上,一时冲动很想狂奔一圈。只是老腿僵硬,不听使唤。将就一下,比赛谁先登上颁奖台。结果揭晓:金牌得主非我莫属! 雅典街景,几乎不见摩登高楼大厦,有些建筑楼年久失修,与西欧发达国家是有距离。但雅典人很友好,经常有人会用“你好”打招呼。有次在地铁上碰到一位男士竟然跟我们用中文聊了起来,说道“中国和希腊都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中国很大,希腊很小......。” 尽管他说得有些结巴,但我们被他的谦逊诚挚友好感动。这才是文明古国应有的风范吧! 下午我们去了菲洛帕普山(Filopappou Hill)。雅典人很喜欢来这儿散步登山健身野餐,还可以远眺卫城和爱琴海的美景。<br>左图2: 公元9世纪建造的圣德米特里奥斯·伦巴迪亚里斯教堂(Church of Saint Demetrios Loumbardiaris)。<br>左图3: 在山头远眺雅典城以及天际边的爱琴海。可惜天色阴沉下来,快下雨了。<br>右图:竖立于公元115年的菲罗帕波斯纪念碑(Philopappos Monument),纪念被流放的罗马王子菲洛帕波斯。 原计划登山看夕阳落日,傍晚时天气突变,狂风骤起,太阳躲进厚厚的云层。但眼前的卫城/帕特农神庙——这座伟大经典的建筑,象征希腊古典精神、西方文明与民主制的摇篮——依然屹立,依然苍劲雄浑壮丽,气宇非凡,直至永恒! 最后晒几张希腊美食。地中海美食的确好吃,新鲜清淡暖胃。<div>图1: 番茄羊乳酪沙拉; 图2: 煎肉丸+酸奶酱;图3:茄子番茄塞牛肉糜</div><div>图4: 蘑菇菌类沙拉;图5:希腊传统甜品——蜂蜜千层饼(baklava);图6: 鱿鱼丝</div><div>图7: 希腊式煎蛋加火腿(Greek omelette);图8: Gyro烤肉+酸奶酱;图9: 传统希腊早餐煎饼<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