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互补,5月23日,邯郸市小学语文刘燕名师工作室成员伴着夏日暖阳和丛中中心校教师相聚祝村小学,开展“课标引领赋能 技术创新融合”主题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邯郸市小学语文刘燕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荀子实验小学的郝亚楠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为课例展示、交流研讨、专题讲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领导讲话</span>四个环节。</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荀子实验小学邓莎莎《古诗三首》</p> <p class="ql-block"> 【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 《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描述了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寄托了作者的感情.《元日》描写了农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专托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充满欢快、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清明》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路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重阳日诗人自己在异乡的孤家,发了想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实验第四小学曹晓利《“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 本课为识字课文,《"贝”的故事》全文由“贝类”引入,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本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贝”字的来历,第二自然段讲贝壳的作用,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如:赚、货等,并归纳出这些字的大致意思。</p> 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后,授课教师就讲课内容进行简单汇报。</p> <p class="ql-block"> 听课教师就听课内容展开交流研讨,大家和而不同,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在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体会语文的韵味,我们致力相互学习、寻求提升自我。</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郝亚楠老师以“由碎片式”教学,转向“项目式”教学的诗歌教学思考为主题展开讲座,从新课标要求及项目化学习的地位入手,同时引用托马斯、刘景福等人对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对此次学习进行了理论指导。此外就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项目研究进行举例分析,并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展开分析,理论联系实践,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p> <p class="ql-block"> 刘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燕校长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为主题召开讲座,刘校长立足于新课标下对大单元教学的定义,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在讲座过程中就主要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首先,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其次,学习任务群概念以及课改以后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向。最后以三年级下册为例,为大单元教学提供指导和范例,让我们在名师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领导总结 <p class="ql-block"> 在意犹未尽中,我们迎来了送教下乡的尾声,教研室解静主任和丛中中心校校长王校长对此次活动做简要总结。并对在座教师提出希冀,希望各位老师能作为此次活动的传帮带,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活动虽短,但韵味无穷。时间有限,但空间不止。</p> 朝花夕拾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认真聆听,奋笔疾书,将所学,所得,所思,所感记录在案。正所谓闻于言而敏于行,希望大家可以见贤思齐。</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和志同道合的人共襄盛举,我们相信我们教育能力会有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 送教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相信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理论上的熏陶,而且更新了教学理念、收获了教学方法,激发了教学热情,促进了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实现了城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希望此次送教是一个很好的传帮带,各位老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