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纬30°线,地球生态黄金分割点,翻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这条神奇的纬度线正好处于温带和热带的交界线,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气候生态带,适宜的气候环境和独特的地质,汇集了自然与人类文明的精华。这条神奇的纬度,不仅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还有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等。同时也造就了双河溶洞这个庞大而神秘的地下王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河溶洞形成于寒武纪时期。经过数亿年地质运动的撕裂和挤压,以及水流与石灰岩几亿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现在地下200多个洞洞相连的复杂洞穴系统,也造就了洞内奇崛罕见的景观,被中央电视台喻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中国地心之门"。为帮助学生了解乡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体验和认知度,丰富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5月22日,凤冈县第三中学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走进绥阳县十二背后开展了以“洞见未来,砥砺前行”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活动开始前,</span>分管高中部副校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斯科讲道:研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要真正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思考去探寻,在观察、感受、探寻中建立起学习与生活、学习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联系。祝愿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并预祝本次研学圆满成功。</span></p> 认识溶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走进亚洲第一长洞,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洞穴定义及基本知识。探索溶洞的诞生,寻找溶洞形成的蛛丝马迹,了解溶洞形成的化学原理及其形成的地质成因。了解喀斯特地貌。认识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了解溶洞的生命与钟乳石生长之间的神奇奥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旷,破碎,荒凉……”这是双河洞给同学们的直观感受,与拥有精美穴钟乳石的石灰岩洞穴不同,双河洞穴系统形成于白云岩及白云灰质岩岩层。质地坚硬但又支离破碎的洞口宛如迷宫,从各个方向深入地壳。有人形容如果将生长着钟乳石的石灰岩洞穴比作精巧的苏州园林,那白云岩洞穴就是宏伟的地底长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洞穴内,镌刻着各种现代诗歌作品,同学们立足欣赏,感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倾听山水与艺术交融碰撞之美,将诗意的种子撒进他们的心田。</p> 趣味运动会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洞穴出来,同学们稍作休息。便开始下午的运动会环节,首先用热身舞蹈调动师生们的热情,帮助大家快速进入状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各班开始运动比拼,通过各种趣味十足的活动项目,锻炼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相互信任的情感。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到拓展活动的实践性,也带动了师生们的团结精神和社会训练能力。同时让大家在学习之余,充分亲近大自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磨炼了意志、培养感恩情怀,并树立远大志向。</p> 学生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天活动结束,各班学生代表上台畅所欲言,情真意切地表达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对身边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字字深情,句句动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安校长对本研学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对本次活动中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及温暖陪伴表示感谢,同时对于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表示赞赏。安校长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行走的课堂”中探索、思考,把此次活动中汲取的能量转化为自己成长与生活的动力。</p> 班级合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次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山海、触摸自然,以看的见、摸得着的方式,对课本中地质、地貌、植被等知识有了更加生动、直观、深刻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们跳出方寸之地,获得了更广阔的视角,学会用更开阔的视野、更豁达的心胸面对学习以及感受生活。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最终成长为眼前有山河、心中有家国的新时代中国青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