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语”见美好——记油田四小语文教研活动

崔宁宁

<p class="ql-block">我校语文教研组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为深入学习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4月24日—30日,贾红彦、刘慧丽、崔宁宁三位语文老师,随濮阳市首期小语骨干教师团队到湖南第一师范参加了以“以文化人 读写共生”为主题的国培集训。</p> <p class="ql-block">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三位教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进行汇报交流。</p> <p class="ql-block">刘慧丽老师针对董蓓菲教授的《融于语文学科的文化教学实践》讲座进行了细致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属于文化基础,指的是能够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知识与成果,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认识的方法和实践能力。语文的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下有一个要点叫人文底蕴。在人文底蕴的下面有一个具体的落实点叫人文积淀。人文积淀就是要求学生积累知识和成果,掌握思考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p> <p class="ql-block">崔宁宁老师针对黄朝霞教授的《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习作教学设计》做了汇报。</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习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硬骨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首席专家-﹣黄朝霞老师《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习作教学设计》让我们醍醐灌顶。不论课标写得多好、教材编得多好,都无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只有通过教师这座"桥梁",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内容才能搭建给学生,成为他们成长的营养和能量。</p> <p class="ql-block">分享结合教学案例从语文课堂的教(即结合课标、教材与学情要达成的核心素养)、学(即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达到目标)、评(即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哪里)三个维度进行逐一讲解。展示了可操作可借鉴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案例,重构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真正推动"新课标"落地。</p> <p class="ql-block">贾红彦老师就廖圣河教授《让读写并蒂花开—丁有宽读写结合教学评价》做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经验和精华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贾老师引领老师们了解丁有宽老师的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的读写结合教学主张,学习其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经验:有的,杂中求精,打好基础;有序,乱中求序,分步训练;有点,华中求实,突出重点;有法,死中求活,交给规律,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最后贾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依据、体系特点、主要模式和典型课例,老师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19日出席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师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伟人的殷切希望,让老师们明白重任在肩。</p> <p class="ql-block">教在今天,思在明天。前路漫漫,让我们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以文化人,读写共生”理念的引领下,悉心领会,敞亮前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校语文优质均衡发展不懈努力。</p>

语文

教学

读写

学习

学生

老师

新课标

人文

结合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