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读书梦

解淑燕

<p class="ql-block">  在我心里,妈妈与中国万千女性一样,具有善良朴素、勤劳坚韧的品质,却又与其他女性不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妈妈一生酷爱读书。</p><p class="ql-block"> 妈妈三岁时姥姥就去世了,姥爷参加了共产党,跟着队伍在外面打鬼子,基本上是常年不在家,刚出生八天的舅舅被送给人家养着,妈妈与九岁的大姨、七岁的二姨相依为命。没娘的日子苦得没法说,在讨饭也常常饿肚子的情况下,妈妈萌生了读书的念头。一次妈妈走姑家路过大众村小学(县水利局南),被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吸引,从此每次走姑家,妈妈都要站在教室外偷听半天,学校里教知识教唱歌,除了文化知识妈妈还学了很多抗日的歌曲,大众村小学应该是妈妈读书梦想开始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本村也设了学校,同龄的甚至比妈妈小的孩子都进了学校,看着别人上学妈妈那个眼馋啊,自己却只能偷偷地站在窗外听,对于好学的孩子老师总是喜欢的,在了解了妈妈的情况后,也允许了妈妈的“偷听”。</p><p class="ql-block"> “偷听”到的知识打开了妈妈的眼界,也坚定了妈妈一定要读书的信念,这个时候大姨二姨已经各自成家,舅舅也回来了,妈妈和舅舅生活在一起,妈妈觉得舅舅是男孩子,一定要供他读书,于是就把舅舅送进了学校,但是舅舅没有坚持读书,最后妈妈就自己进了学堂。妈妈启蒙比较晚,进学堂的时候就十几岁了,在同学中是最年长的,也是最用功的,学得也快,入学一周后被老师直接编入了三年级。虽然进了学堂,却也不能和别的孩子那样按时上学,家里家外的活都要干,遇上家里有事或者农忙时节缺课是正常的,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有耽误功课。老师了解妈妈的情况,允许了妈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妈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三年级。</p><p class="ql-block"> 由于本村学堂只设到三年级,四年级妈妈去了邻近的杨家址坊村,四年级第一学期还未结束,姥爷去世的消息传回来,妈妈说当时就是天塌了,学也没法上了,妈妈那么想上学却又不得不回了家。妈妈虽然启蒙晚,但是学习努力成绩又好,很得老师的喜欢,对于妈妈的离校老师深感惋惜,妈妈说有次赶小岭集上遇见老师,老师还询问她并劝她回学校,面对老师的询问,有多么想上学的妈妈内心就有多么的无奈和痛苦,以至于以后赶集遇见老师和同学都远远地躲开,怕人询问。虽然离开了学校,妈妈的读书梦始终没有放弃,在家以自学方式算是完成了四年级的学业。又一年的秋天妈妈去了古佛寺读高小,后来妈妈自己找到城里完小的教导主任要来读书,教导主任说“一个十来岁的小丫自己能找着上学很不简单”,告诉妈妈“只要能开来转学证明学校就收”。就这样妈妈自己去乡里开了证明,秋假之后转到了城里完小,我曾经问妈妈为什么要转学,妈妈说上学要自己带饭,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饭带啊,转学就是因为离姑家近,可以“搀搀乎乎地去姑家吃顿饭”,只可惜高小只读了一个学期妈妈就再次辍学了。这次辍学与以往不同,妈妈自己都觉得以后没有读书的希望了,我无法想象妈妈当年的心情。或许上天眷顾刻苦的人,在县城一中读书的本家哥哥再一次给妈妈带来了希望,他告诉妈妈国家出了政策,只要有同等学历证明非在校生也可以参加考试,鼓励妈妈在家自学,妈妈作为烈士子女还可以享受助学金,并且借给妈妈一本《千题详解》在家自学。本家哥哥的话,就是黑暗中的一道光,让对读书几乎绝望的妈妈重新燃起了希望。自学《千题详解》的同时,妈妈又去找在读高小的姨表弟借了课本,开始了高小课程的自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等周末在县城读书的哥哥回来请教。就这样妈妈边干活边学完了高小的课程,然后去大官庄乡和店子区党委开了证明。有了同等学历证明,妈妈参加了1956年的初中招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莒县一中录取。报名时妈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张云华,意为云游中华的意思,也因为改了名字差点错过录取通知书。</p><p class="ql-block"> 接到一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妈妈哭了,妈妈说哭不是因为考上一中高兴的而是愁的,连报名费都没有,拿什么去上学啊,连一起长大的玩伴都劝妈妈别上了,说女孩子家年龄也不小了上什么学啊,万般无奈的妈妈给我的二姥爷写了一封信,二姥爷很快回了信,并寄回了十元钱鼓励妈妈去上学。就这样妈妈拿着十元钱走进了莒县一中,开始了初中生活。报道费用花了3.6元,又花了2元左右买了纸笔等必需品,剩余的就当做了生活费。第二个月学校里的助学金就批下来了,妈妈享受的是每月7.5元的一等助学金,接着把户口转到了学校里,学校里的细粮妈妈不舍得吃,都是自己备了煎饼带着,细粮则是攒着周末带回家给舅舅吃。靠着助学金,妈妈读完了初中。尽管入学成绩比较高,但由于初小和高小基础课的缺失,妈妈的初中读的很累,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的好几倍,妈妈常说她遇到的好人多,老师和同学了解了自己的情况,给予了许多的帮助。1959年妈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中学业,考入临沂幼儿师范。</p><p class="ql-block"> 当年有老师和同学劝妈妈一起读高中考大学,但是自身情况不敢有更高的奢望,妈妈说当初就图的师范生不收学费,还管吃管住。妈妈读师范是1959-1962年,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在学校里也要挨饿,有受不了挨饿退学回家的。妈妈说人家回家是家里能吃上饭,自己回家也是饿死,抱着“在学校里饿死也强起在家里饿死”的信念,妈妈完成了幼师学业。妈妈当初报考师范时,国家也正倡导办幼儿园,而妈妈也喜欢教小孩子,但是1962年妈妈毕业时却被分配到了银行工作。我曾问过妈妈读的幼师怎么会去了银行,妈妈说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很多项目下马了,下马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说法,我只能意会一下。</p><p class="ql-block"> 工作之后的妈妈积极参加各项工作,从妈妈的影集和日记里,技术练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革命样板戏、学习雷锋做好事...到处都有妈妈奋斗的身影,妈妈在单位里连年都被评为“红旗手”,那时候的红旗手应该等同于现在的先进工作者吧。</p><p class="ql-block"> 没能读大学是妈妈的遗憾,当县城里成立老年大学时,妈妈第一时间报了名。国画班、戏曲班、卫生保健、文学艺术,英语班...,老年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妈妈学了个遍。妈妈在学英语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前边学了后边就忘了,那段时间妈妈是饭不香睡不眠,走坐地拿着英语本念,还在一边用汉语做了读音标记,我们看了除了佩服更多的是心疼。妈妈对自己的要求是学啥要像啥,总觉得自己对英语的学习达不到标准,后来就把英语舍弃了,但是基本的日常用语还是学了不少,时不时地也会与我们飚两句英语,在我印象中除了英语妈妈就没有学不成的东西。古城建设我们家搬到了沭河边,八十岁的老妈骑着自行车穿越半个县城,坚持去老年大学,这个精神我都佩服的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把对读书的热爱也也传给了我们,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要比学习,哥哥一上学妈妈就给订了《中国少年报》,上面连载了一个少先队员学雷锋做好事的故事,我和弟弟还没上学但是期期抢着看,后来又订了《民间文学》,那些优美的故事诠释的都是真善美,读小学时妈妈给我们买了一本《古人勤学的故事》,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虽然我们做不到古人的勤奋,但书中的故事激励了年幼的我们。三年级的一个周末我在家里翻出三本泛黄的书,分别是《红楼梦》第一卷、《红岩》和《天安门诗抄》,这都是妈妈读过的书。《红楼梦》和《红岩》应该是我读长篇小说的开始,三年级识的字还不是很全,而且当时的书还是繁体字,遇到不认识的我都是直接跳过去的。特别感谢妈妈的珍藏,《红岩》是第一部影响我一生的红色经典,让我真正懂了课堂上老师的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天安门诗抄》与幼年背诵的唐诗不同,可谓是开启了我对现代诗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妈妈一生都在读书,退休以后读的以老年杂志居多,并且妈妈会将书中的内容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我家茶几、沙发周边都是书,随手就可以拿来读,受妈妈影响,我们兄妹一回家都会拿起妈妈的书读,并且会和妈妈讨论一下,听听妈妈的见解,即使生病期间妈妈也没有间断读书,妈妈说只要拿起书来什么烦恼的事都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初小与高小合计六年的学制,妈妈真正在学校里的时光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妈妈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走进了莒县一中的大门,然后一步一步地成了端“铁饭碗”的国家工作人员。小时候常听周围的人羡慕妈妈有工作还吃国库粮,却不知道妈妈这条路走得多辛苦,只有妈妈知道好日子是自己拼了命争来的。妈妈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却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梦想。读书,是妈妈苦难生活里的一束亮光,这束光照亮了妈妈的一生,也照亮了我们兄弟姐妹以及我们的孩子,并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