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沉疴固疾,颠覆社稷:1.沉疴固疾[chén kēgù jí ]:疴:病:长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痼疾。长久不愈之病。指重病和老病。出处《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郑玄注:“生不充性,有久疾也。”《汉书·王商传》:“太后前闻 商 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清·秋谨《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发聋振聩造成儿女英雄。”2.颠覆[diān fù]:指推翻、摧毁,颠坠覆败、灭亡。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 汤之典型,伊尹放之於桐。”晋 左思《吴都赋》:“颠覆巢居,剖破窟宅。”4.社稷[shè jì]: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出自《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泛称国家。<br>【37】变乱频仍,民涂炭,山河泣:1.变乱[biàn luàn]:由战争或暴力行动所造成的混乱。出处《韩非子·八说》:“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清 吴伟业《矾清湖》诗“世事有反覆,变乱兴须臾。”2.频仍[pín réng]:连续不断,频繁发生。引文:北周 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普屯威神道碑》:“再为连率,频仍衣锦。”宋 秦观《边防中》:“怨祸构连,饥馑频仍。”3.民涂炭[mín tú tàn]:生民: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形容国势衰败残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4.山河泣[shān hé qì]:群山哭泣,万河悲愤。<br>【38】一曲曲离经叛道的悲歌:1.离经叛道[lí jīng pàn dào ]: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出自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2.一曲曲悲歌[yī qū qǔ bēi gē] :曲:《康熙字典》《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悲歌:指悲伤的歌曲; 哀声歌唱。语出《淮南子·说林训》:"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出自:金朝·元好问《南乡子》:“...回首十年欢笑处,难忘。一曲悲歌泪”。<br>【39】治国安民之大道:1.治国安民[ zhì guóān mín]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出自《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2.之大道[zhīdà dào]:之:往 由京~沪。君将何~?往,朝某方向走,到…去。出自《诗经·墉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大道:哲学术语。"道"的涵义逐渐升华,并分之为演化道与创造道、实证道与规范道、入世道与出世道。基于新儒家主张,把"无极而太极"作为"道"的理论起点,认为全真道和佛教的出世道可升华为大乘入世道,"儒释道实殊途而同归"。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出自《礼记·礼运》。道路 ;方法;道理。道就是真理,换句话说,大道无形就是人生宇宙的事实真理。中国文化的根本在于其体用哲学所蕴涵的"道体"或"心体"。与"现代性"对照来看,重启道体构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br>【40】任天下事,为公则和合兴盛:1.任天下事[rèn tiān xià shì] :意思是指上自帝王国君(现代名为:领袖、元首)、下至各级官吏,凡担任国家公职、负责政务和民生事物的人们。2.为公[wéi gōng] :为国家和人民的公共利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服务。3.和合兴盛[ hé hé shēng píng] :和合:和睦同心。出自《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史记·循吏列传》:“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兴盛[xīng shèng ]:兴旺发达。出自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两岸平地,有国名毗荼,佛法兴盛。”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对于这种人,我们用不着和他们辩论,他们是永远也看不到我们‘塌台’的日子的,我们只会兴盛起来。”<br>附注:2007年9月,笔者在京应邀出席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青云大厦)组织召开的的主题为《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研讨会上发言中阐述:“回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华文化的核心或者说灵魂,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即‘天下为公,和平合作’;概括为两个字即 ‘和’与‘合’。天下为公,方有和平,和平之世,方有合作,有合作才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天下为私必有纷争,有纷争则必有变乱,有纷争和变乱,则民不聊生,社会必然倒退。”此次发言的核心要点“和”“合”二字被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表演节目所采用。<br>【41】法禹夏安内、法强汉灭寇:1.法[fǎ]:法律。法令;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仿效,学习;标准、方法、榜样:效法。2.禹夏[yǔ xià]:指大禹建立的夏朝所制定施行的法律。“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昏墨贼杀”出自《左传·昭公六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夏王,发布各种命令,当时叫诰、训、誓等。这些都是夏朝法律的表现形式。其实,以“禹刑”来称呼夏朝法律,是表示对开国君主和杰出祖先禹的崇敬和怀念。西汉的《尚书大传》中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解时也说夏代的刑法,有死刑200条。“昏墨贼杀”:据《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说,著名司法官皋陶制定刑法时,规定了“昏墨贼”三种罪。“昏”是掠夺的意思,相当于今天的强盗罪;“墨”是不洁的意思,相当于今天的贪污罪;“贼”是相当于今天的杀人罪。凡犯这三种罪的都处死刑。此外,还有不孝罪。夏代血缘关系有很强的约束力。《孝经》中说:“罪莫大于不孝”,说明不孝罪是一种重罪。3.安内[ān nèi]:意思是安定内部。出自《尉缭子·踵军令》“奉王之命,授持符节,名为顺职之吏。非顺职之吏而行者,诛之。战合表起,顺职之吏乃行,用以相参,故欲战先安内也。" 4.强汉[qiáng hàn]:指强大的汉帝国处理外侮的办法和手段。至今人所皆知的豪言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是表明诛灭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释义:"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5.灭寇[miè kòu ] :消灭外寇。<br>【42】“诛锄内奸”振奋民心:引自《宋史·李纲传上》:“诛锄内姦,使君子之道长。”1.诛锄[zhū chú]:亦作“诛鉏”。谓用锄头除去草茅。出自《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除灭;诛杀。出自汉 陆贾《新语·慎微》:“今上无明王圣主,下无贞正诸侯,诛锄姦臣贼子之党,解释疑滞紕繆之结。” 2.内奸[neijian]:“内姦”。意为清除暗藏在内部进行破坏活动的敌对分子。3.振奋[zhèn fèn ]:奋起;奋发。出自 唐 李咸用 《送从兄入京》诗:“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明 李东阳 《寿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力自振奋,弹压权势。” <br>【43】“攘除外患”建树国威:引自《宋史·李纲传上》“攘除外患,使中国之势尊。”1.攘除外患[rǎng chú wài huàn]:攘除:驱除,铲除。出自汉 班固《白虎通·号》:“昔三王之道衰而五霸存其政,帅诸侯朝天子,正天下之化,兴復中国,攘除夷狄,故谓之霸也。”外患[wài huàn]:外来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出自《礼记·杂记下》:“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孔颖达 疏:“外患弗辟也者,外谓在外邻国为其寇患。”2.建树国威:建树 [ jiàn shù ]:树立;建立。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唐杜甫《咏怀》之一:"本朝再树立,未及 贞观 时。"国威 [guówēi]:国家的威势或威严。出处:《管子·法禁》:"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公为元帅,仗国威以讨之。"<br>【44】治世典范、理想之国:1.治世典范[zhì shì diǎn fàn]:治世:意为太平盛世。出自《荀子·大略》:“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典范:可以作为榜样而起示范作用的人或事物。[近]楷模|典型。出自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图画名意》:“古之秘画珍图名随意立,典范则有《春秋》,《毛诗》、《论语》、《孝经》、《尔雅》等图。”2.理想之国[lǐ xiǎng zhīguó]:此处特指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六大章程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我们党之所以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是因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和谐、最美好、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具有6个基本特征......。引申释义“华胥之国[huá xū zhī guó]”:出处《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传说在中国西北一带的一个国家,实则并非指一个国家,因为没有政府没有首领。无论你走陆路、水陆还是空中飞行都永远到不了那里。在哪里生活的人们跳进大海不怕水淹,走进大火不怕火烧,迷雾挡不了他们的视线,雷电震不了他们的耳朵,实际上是介于人和神仙之间的一种人。在哪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际是一种人们渴望得到的一种理想的虚幻世界。现多用以指梦境。<br>【45】公而忘私,高风亮节承传:1.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出自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2.高风亮节[gāo fēng liàng jié]: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3.承传[chéng chuán]:继承、留传。<br>【46】黎民皆舜尧,朗朗乾坤以还:1.黎民皆舜尧:黎民[lí mín ]:民众,百姓。本意同庶民[ shù mín] 。出自《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众民;平民。《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皆舜尧[jiē shùn yáo]:意为民众,百姓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2.朗朗乾坤[lǎng lǎng qián kūn]:朗朗:明朗、清亮;乾坤:为道教文化术语,原是《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国家;江山;局势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3.以还[yǐ huán]:犹云以下。指在某一点之下。犹云以后,以来。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秦 汉 以还......"<br>【47】善念发自正心,浩气长存:1.善念[shàn niàn]:修善之念,好的念头,出自《殷谦杂文全集》。2.发自正心[fā zì zhèng xīn]:意思是善念源于公正无私之心。3.浩气长存[hào qì cháng cún]: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正气: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体现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出自《楚辞·远游》:“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宋 文天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文子·符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