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提高我校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创新能力。5月22日,湘东小学开展语文组线上观摩“双减”背景下江西省小学“新课标 新理念”系列公益培训之“整本书阅读”优秀课例展示学习。此培训围绕新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进行课例研讨及专业指导 ,针对落实新课标工作的深度研讨。</p> 集中学习 分组学习 <p class="ql-block"> 《“歪脑袋”木头桩》是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推荐整本书阅读的儿童读物。针对低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王悦老师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重点从“设置悬念激乐趣”“边读边猜知方法”“自主阅读享过程”“制定计划促阅读”“爱护书籍养习惯”等,多种方式指导阅读,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有迹可循。</p> <p class="ql-block"> 史娟老师通过对一本书和作者的了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时教学生学会看书的目录,让学生了解书的目录一般呈现的内容并制定简单的阅读计划。同时在教学时用“图文互读”这种有效读书策略。在引导孩子读图后,再由图到文,由文到图,图文不断地对照,让孩子通过图理解故事,又通过故事来想象画面。最后通过扉页的插图题词,让学生感受《神笔马良》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激发学生对文学阅读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李玉洁老师围绕“整本书阅读”,选取三年级快乐读书吧的《中国古代寓言》,进行读中推进课的开展。课堂中,李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复述故事、快板表演、砸金蛋答题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紧扣“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读书的妙趣。</p> <p class="ql-block"> 陈慧明老师在这堂阅读分享课中利用六个不同板块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结合了生活实际,积极探索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 向桂辛老师执教《西游记》读后交流课,以“猜”串起多种阅读方法猜测人物 开课出示外貌片段猜测人物。预测内容,猜读(或预测)这一方法是阅读中常用的方法,预测是否正确?向老师顺势出示六十一回原文片段,让学生在阅读中验证,并提示学生回顾本单元学到的古典名著阅读方法。以记录单,拓展阅读成果,引导学生分别从阅读任务的划分、阅读收获的记录、设计人物小卡片、呈现取经路上的主要事件进行记录。这些个性、多维的导图,为学生记录阅读过程、呈现阅读成果提供了多种思路,也为他们由读《西游记》走向读更多的古典文学名著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情感的积淀。</p> <p class="ql-block"> 谢沅芳老师由谈话导入,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阅读检测,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三个关卡形式不同,难度递增,从大致内容到具体细节,较好地了解了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分享阅读成果、探讨阅读中的问题、总结阅读方法,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获得感,从而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由这本书到这类书,由课内整本书阅读到课外自主阅读,最终达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此次“新课标 新理念”系列公益培训之“整本书阅读”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对学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特殊的意义,更是一种从课内到课外,从已知到未知的阅读训练和策略探索,也</span>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给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全体教师共同成长的进程!希望老师们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继续向前推进,潜心执教,争当孩子们阅读的点灯人;愿孩子们在一场场阅读的盛宴中学有所用,与书为伴,一起去领略无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各年级语文组</p><p class="ql-block">编辑:周泉</p><p class="ql-block">审核:黄群 张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