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贵老照片 过目难忘的瞬间(第四十一集、毛主席珍贵照片)

福全

<p class="ql-block">青年毛主席像:拍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彩色老照片,眉清目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老家湖南湘潭韶山冲,父母都是农民。毛主席虽然出身农村,但是家里重视教育,8 岁开始到私塾读书。小小年纪就熟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等古典小说。1910年秋,毛主席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接受新式学校教育。不久之后,他又步行来到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后,毛主席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新军。但是,这次入伍并没有持续太久,仅半年时间,他就退伍了。此后,他继续留在长沙求学。1913年春,毛主席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学习,第二年,这所学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主席因此成了湖南一师的一名学生。现在,我们在书上、网上都能看到很多毛主席的老照片,但是,那些老照片以中年和晚年为主,青年时期的比较少。今天这组老照片,就是毛主席青年时期拍的,并且经过后期上色,更加独特。</p><p class="ql-block">青年毛主席。这是主席现存老照片中最早的一张。原版是黑白的,经过上色后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活泼好动,喜欢登山、游泳,还酷爱晒日光浴。另外,毛主席还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从小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他在长沙求学的时候,就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p><p class="ql-block">青年毛主席在长沙,拍摄于1919年。主席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学习非常好。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等生。1917 年6 月,在湖南一师为考查学生德、智、体优秀情况举办的“人物互选”活动中,主席得票最多,独得敦品、自治、胆识、文学、才具、言语六项优秀。可见,他从小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上海,拍摄于1924年。从这张照片上,我们能看到年轻时候的主席眉清目秀,器宇轩昂,眉宇之间英气逼人。</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广州,拍摄于1925年。</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武汉,拍摄于1927年。</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江西瑞金,拍摄于1931年。</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江西,拍摄于1933年。</p> <p class="ql-block">历史珍贵老照片,再现伟人风采: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组老照片,是毛泽东主席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拍摄地集中在延安。原版都是黑白照片,经过上色处理后,独具特色。那时候毛主席十分年轻,精神面貌非常好,看起来潇洒、睿智。</p><p class="ql-block">下面,一起来欣赏吧!</p><p class="ql-block">图为毛主席在陕北,拍摄于1936年。</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摄的。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苏区进行采访,这次采访,他一共呆了三个多月,期间拍摄的很多老照片。这些老照片中,就有不少主席的个人照片。</p><p class="ql-block">在这张照片中,主席身穿红军蓝灰军衣,头戴八角帽子,目光坚毅,沉着冷静,显得十分睿智。这张照片后来被用在很多地方,传播十分广泛。</p><p class="ql-block">主席在延安机场,拍摄于1937年。</p><p class="ql-block">延安机场始建于1936年1月,由东北军张学良、17路军杨虎城所部修建。西安事变后,陕北地方革命武装将原有根据地大部恢复,并接管了延安和延安机场。该机场是土质跑道,多年失修,已不适于飞机正常起降。1944年春,我军重新修复并扩建延安机场,当年底扩建工程竣工。建成后机场跑道长2000米,宽60米。延安机场因此成为我军整修、使用和管理的第一个机场,被称为第一个红色机场。后来主席到重庆谈判,就是从延安机场乘坐飞机前往重庆。</p><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37年。</p><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37年。</p><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37年</p><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拍摄于1938年。</p><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在延安的窑洞中写《论持久战》。拍摄于1938年。</p><p class="ql-block">图为主席在延安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拍摄于1939年。</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长征结束后,毛泽东主席来到了陕北,之后就住在延安。此后便很少离开延安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是在1937年1月13日住进延安的。从此,延安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军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p><p class="ql-block">延安原名肤施县,毛主席等领导人进驻后,改肤施县为延安市。在毛主席到来之前,延安被张学良的东北军占领。</p><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撤走,延安城就只留下民团和保安队千余人,主事的是县长高锦尚。1936年12月16日下午,总理来到延安,安排了部队准备接管延安。他对部队说,尽可能和平接管,如果不行,就等部队来解决。第二中午,总理就从延安机场乘坐飞机前往西安,协商解决西安事变。18日凌晨,识时务的县长高锦尚就带领保安队悄悄撤离了延安。我军便迅速占领了延安城,接管了延安的各项事务。</p><p class="ql-block">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1937年1月10日,毛主席从保安志丹县(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为纪念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动身,来到了延安,中途住宿了三个晚上。1月13日这一天,延安城满街贴满了“欢迎抗日领袖”等标语口号。人们一大早就排列在道路两旁,从北门口起一直排到大砭沟口,欢迎主席到来。当天下午4点多,毛主席和张闻天、任弼时等领导一起走进延安城。当时,朱老总和毛主席分开走,老总比主席提前一个多小时进延安。</p><p class="ql-block">1月14日上午,延安大操场上又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毛主席发表了讲话。他号召军民要团结一致,抗日救国;加紧生产,支援前线。</p><p class="ql-block">此后,毛主席就一直住在延安,直到1947年3月,因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毛主席才离开。他一共在延安生活了十年。</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组老照片,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期间拍摄的。下面,一起来领略伟人毛主席的风采吧!</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延安,和杨家岭(距离延安城两公里)农民亲切谈话,和蔼可亲,毫无官架子。拍摄于1940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延安,和小八路亲切谈话。拍摄于1940年。</p> <p class="ql-block">主席和李富春在延安,拍摄于1940年。</p> <p class="ql-block">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1年。</p> <p class="ql-block">主席在延安给干部作报告。拍摄于1942年。</p> <p class="ql-block">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3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讲话,拍摄于1943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延安散步,拍摄于1943年。</p> <p class="ql-block">历史珍贵老照片,再现伟人风采:毛泽东主席1937年初进驻延安之后,在延安工作、生活了10年时间。这期间,摄影师为主席拍摄了不少照片,记录了主席的工作、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伟大领袖。</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组老照片,集中拍摄于1944年至1945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毛主席延安指挥人民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原版照片都是黑白的,经过上色处理之后,别有一番韵味。</p><p class="ql-block">下面,一起来领略主席的风采吧!</p><p class="ql-block">图1为毛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4年。照片上的毛主席戴着帽子,和蔼可亲。他目光睿智,具有伟人的远见卓识。沉稳的性格,尽显智者风范。</p><p class="ql-block">图2为毛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4年。照片上的主席笑容满面,春风得意,一副闲庭信步、志得意满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图3为毛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4年。照片上的主席手里捏着香烟,目视远方,似乎是在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百姓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图4为毛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4年。1944年9月8日,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成为一篇经典文章。</p><p class="ql-block">图5为毛主席在延安,拍摄于1945年。这是一张全身照。照片上的主席沉稳大气,尽显领袖风范。</p><p class="ql-block">图6为毛主席和老总在延安研究作战方针。照片拍摄于1945年。主席生于1893年,老总生于1886年。老总比主席长几岁。在几十年代的革命生涯中,他们一直是亲密的战友。这张照片经过上色之后,更加清晰,更能体现二人的亲密关系。</p><p class="ql-block">图7为毛主席在延安。1945年。这一年的8月9日,主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p><p class="ql-block">图8为毛主席在延安,1945年。这年8月28日,主席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p> <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吕厚民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12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p><p class="ql-block">“卡嚓”,“卡嚓”,快门一次次按下,灯光一闪,又一闪。</p><p class="ql-block">当吕厚民机敏地扑抓着一个个瞬间,快速按下快门的一个个时刻,也为世人永远留下来了一张张伟人毛泽东高大、深沉、亲民、慈爱的丰满形象,永恒闪耀,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中南海</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欢送客人</p> <p class="ql-block">一瞬呈现,两位伟人长期的和谐与默契</p><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吕厚民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照相设备和技术不高,摄影师用美国产的斯比格莱费克斯新闻镜箱,用钨丝灯泡,拍一张须换一个灯泡。暗盒里一次只能装2片胶片,拍完后要立即拉开暗箱再装胶片。因此,有时动作再快,也抓不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p><p class="ql-block">为拍到一些珍贵的瞬间,吕厚民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p><p class="ql-block">那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p><p class="ql-block">会议最后一天下午散会时,台上台下的人陆续退场,吕厚民看到周恩来也站了起来,但没有退场,而是手拿文件,大步朝还在看文件的毛泽东走去。</p><p class="ql-block">周恩来还没有走到毛泽东跟前,毛泽东已感觉到了,立即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首先给毛泽东看手中的那份文件,说了几句什么。从面部表情看,心里很高兴。</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看了也很高兴,就把自己桌子上的文件拿了起来,翻了两页给周恩来看,并交谈着。</p><p class="ql-block">这时,吕厚民按动了快门。</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在国内外发表后,引起强烈的反响。</p><p class="ql-block">照片不仅生活气息浓厚,而且两位伟人长期形成的和谐与默契,自然地流露出来,成为一幅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很快被制成大幅挂画,在国内外销售,进入了千千万万家庭中,许多人至今还保存着。</p> <p class="ql-block">1961年夏天,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正是中国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一年。当年受灾面积6175公顷,受灾人口1.6亿,仅次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破裂、美国派特种部队入侵越南,都使1961年的中国处于新中国成立后最艰难的时期。</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自然心理压力很大,连续几天不曾合眼。</p><p class="ql-block">一个晴朗的上午,他终于停止了办公,走出数日没有离开的屋子,登上含鄱口。</p><p class="ql-block">几天来,不见毛泽东出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心情也比较低沉。见毛泽东出来了,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紧跟毛泽东上了含鄱口。</p><p class="ql-block">开始,毛泽东右手拤腰不说话,站在一个石凳边望着远方。</p><p class="ql-block">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便坐在石凳上,同英语翻译林克谈话。</p><p class="ql-block">林克走后,毛泽东仍然坐着没有动,望着远方的天空,眉宇不展,表情凝重。</p><p class="ql-block">这时,吕厚民发现毛泽东身后的远处背景非常奇妙:</p><p class="ql-block">天空湛蓝湛蓝,白云时卷时舒,漫天飞渡;云雾中时隐时现的山峦,显得愈加挺拔坚韧;山下的鄱阳湖上,云蒸霞蔚,紫气升腾。</p><p class="ql-block">他突然意识到,时代的背景、大自然的背景、毛泽东的心境,此刻完全融合在一起了,真是难得的寓意深刻的历史画面。</p><p class="ql-block">他立即取出一只深黄滤色镜片装在镜头上,使天空灰暗一些,白云更白一些,毛泽东的整个轮廓更加鲜明。</p><p class="ql-block">这一瞬间变成了历史的永恒,也获得了国内外摄影界的高度评价,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2003年,吕厚民携这幅作品参加毛泽东诗词意境影展,并为它取了一个更贴切的名字:“乱云飞渡仍从容”。</p><p class="ql-block">这也正是,1961年庐山会议中毛泽东写下的七绝诗中的一句。</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泽东在庐山系列</p> <p class="ql-block">1961年夏季,毛泽东在上海驻地一连工作好几天。</p><p class="ql-block">这天,卫士好不容易才说服他休息一会儿,出去散散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健身房,里边有一张乒乓球台。</p><p class="ql-block">吕厚民陪毛泽东出来散步后,便产生了给毛泽东拍一张打乒乓球的照片。他知道有一张毛泽东打乒乓球的照片,那还是在延安时拍的。</p><p class="ql-block">吕厚民同毛泽东的秘书和保健医商量,毛泽东散步回来后,不走原来的门,从另一条小路回来,走通往健身房有乒乓球台的那个门。</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从那个门进去之后,看到了乒乓球台,吕厚民便跟毛泽东说:“主席,打打乒乓球吧。”</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听,说:“好哇。”</p><p class="ql-block">便从球台上握起球拍。</p><p class="ql-block">这时,保健医在球台另一边已做好准备,把球发了过去。</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接到了球,“啪”的一回扣,把球打了回去,动作非常有力。</p><p class="ql-block">于是,一张经过吕厚民策划的毛泽东打乒乓球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发表后,曾在体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p> <p class="ql-block">1951年,毛泽东和少先队员一起观赏校园活动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和孩子们在玉泉山看石碑上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在北京新六所散步</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和女儿李敏、李讷,侄子毛远新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泽东在读书</p> <p class="ql-block">吕厚民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周总理》、《毛泽东打乒乓球》、《毛泽东在庐山》等。</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珍贵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