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芬芳如兰</p><p class="ql-block">图/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数据/源于原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夏的一天,我独自在书房坐了很久很久,似一座雕像。直到有人进来,我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真的能到冥王星啊,结果引来一句奚落,你脑子没进水吧。我懒得回答,因为宏观上,我正在抵达被太阳系除名的冥王星,遨游太空;微观里,我正在把我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五脏六腑的冥想了一遍,体验精微,哪能顾得上世俗俚语。想了很久很久,也没缓解我的震惊、膜拜、虔诚,以至于我坐在那里大气不敢出,生怕惊动了那些神奇的、兢兢业业的、和我在一个磨损了大半辈子的躯壳里同甘共苦的精灵们。</p><p class="ql-block">之所以会这样,就是源于最近读了英国作家比尔.不莱森的《人体简史》,这是一部幽默独特的科普作品,知识密度极高,信息海量。神奇的器官,精巧绝伦的运作,颠覆了我们平凡的想象,令我们惊讶不已,困惑不已。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永恒的哲学命题,我们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部讲述人体奥妙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全球销量千万级的科普巨著,是最有趣的非虚构类的经典佳作。本书从30亿年前人类单细胞斑点开始,随着进化的脚步讲到现在;从人类有几百万年前在树上睡觉的记忆,讲到现在睡觉也不会从床上掉下来;从自然界只有人类把空气和食物送到一个管道,讲到所以人生下来就面临被噎死的风险;从医生各种奇葩的探索,恐怖的治疗,讲到现在对人体深度科学的研究,精准的治疗手段,生动,形象,壮观。细读全书,大量科学客观的统计数据,让我们见到一个朝夕相处,却处处陌生的自己,一个设计精巧,却独一无二的自己。这种震撼,不亚于看了一部烧脑的悬疑小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总是调侃,你脑子进水了,其实,脑子里真的有水,而且80%都是水,其余的是脂肪和蛋白质。脑的重量只是人体的2%,却消耗人体20%的能量。这个不起眼的大脑,像豆腐或者牛奶冻,在黑暗中静静不动。它没有感觉,不知疼痛,不知道到阳光的照射和微风的抚摸有多美妙,世界在它眼里只是一股电脉冲,一连串的摩斯电码敲击。只是静静的坐着,它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就超过哈伯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一块一立方毫米的皮层(相当于一粒沙),就可以容纳2000TB的信息,能存储历年来所拍的全部电影,根据《自然神经》杂志介绍,脑子能容纳200艾字节的信息,相当于世界上所有的数字内容。</p><p class="ql-block">著名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说:“一立方厘米脑组织里的连接,就多的跟银河系中的恒星一样。”宇宙中最超凡的、最神奇的,就是你头颅里那个软软的、颤巍巍的、不动声色的东西,它凝聚了思考,审美,记忆,为你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三维立体,你的大脑就是你,其他一切只是管道和支架。现在,就是穿越整个外太空,都找不到任何东西比大脑更神奇更复杂更具功能性,如果有,那一定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忠诚、坚韧、辛苦,硬核。心脏停了,生命就结束了。但是很久以来,心脏一直担负着人类情感的重托,一直在提供情绪价值。它是爱的标志,爱的奏鸣曲,爱上了,一颗红彤彤的心灼灼其华,不爱了,心就碎成两半,那道裂纹永远在心上,这是人类多么浪漫的想象,多么令人神往的梦幻,多么唯美的广告标识。但是从科学层面上讲,这是一个误区,爱情与心脏没有一丝关系,它是理性的、冷静的、坚定的。</p><p class="ql-block">心脏是一个奇妙的器官,它不参与我们的情感体验,它真的不能走神,它慢一拍,多一拍都会出问题,它必须一丝不苟的履行职责,那就是不停的跳动。每天大约跳动10万次,输送6240升血液,一生要跳动35亿次,有节奏地将血液泵动全身,而且动力很强。如果主动脉不幸遭遇切断,血压的强度能让血液喷到3米之外,如果主动脉不幸拥堵,心脏就会衰竭死去。而心脏泵出的血液,要供给大脑15%,供给肾脏2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脏善于职守,低调朴素,在狭小的四室无厅的环境里完成的工作量,足以将重达1吨的物体,往高空抬升240千米,这真是举世无双的奇迹。心脏健康是现代医学一个成功的故事,现在,心脏死亡率已经从1950年的每10万人600例,下降到每10万人168例,但是情况还不容乐观。人们长期端坐电视机前,吃着冰淇淋,喝着可乐,给心脏带来太多负担。</p><p class="ql-block">心脏失灵多种多样,有的心跳漏一拍,有的多一拍,有的人一天1万次的心悸,有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就患上了心衰,50出头的女性患心脏病死去,更是同龄男人的两倍,各种心脏病的名字,比其他任何器官都多。比如变异性心绞痛,川崎病,章鱼壶心脏病等等。值得庆幸的是,几十年下来,人们就从开始的只知必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敢触碰,到1967年能用大腿静脉血管给心脏搭桥,到现在能得心应手的给它做手术,医学进步日新月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脏移植成功率达到80%,平均生存期为15年,给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肺重量是1.1公斤,打开以后,能铺满整个网球场,上面包含了大约2414千米的气管,把氧气送给身体数10亿的细胞。我们每天呼吸2万次,要处理大约12500升空气,一年能呼吸730万次,一生呼吸达5.5亿次,每一次呼吸都有25✘1022个氧分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吸入至少一个,在这个世界上走过的人也呼吸过的氧分子,所有的人也会吸入一丁点你呼吸过的氧分子,是不是很兴奋,很刺激呢。我是不是呼吸过孔子,爱因斯坦,李白,贝多芬呼吸过的空气,就能睿智博学文青一点呢;是不是呼吸过挚爱呼吸过的空气,就能感受到甜蜜心动呢;就像那歌词里唱的:我吹过你吹过的风,是否就算是与你相拥…… 那风里有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好浪漫啊。而且,浪漫不只是罗曼蒂克,还是有妥妥的科学依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体的血管有40000千米长,大多数是微小的毛细血管、静脉、动脉,能绕地球2.5圈。我们的DNA连成线,比到达冥王星还远,如果把它们200亿股拧成一股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那么细。我们的血液中有4000种不同类型分子,特别是俗称血液四件套的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里面充满各种人体各种信息。</p><p class="ql-block">血浆占所有血液体积一半多一点,90%以上是水;红细胞占44%,一茶匙人体血液中,大约有250亿个红细胞,一秒钟产生100万个,其中每一个都包含25万个血红蛋白分子,它们只有一个任务,为全身所有细胞输送氧气,每天循环15万次,完成100英里的旅行,而它的生存期只有4个月,我们每天要丢弃1000亿个红细胞。白细胞是对抗感染的关键,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战斗力,只占血液不到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身体里住满了微生物,我们和地球都是属于微生物的。对于它们来说,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界,是极其丰富的生态系统构成的庞大财富。这是一个微生物的星球,我们能在这里,多亏了它们心情好,它们完全不需要我们,可我们没有它们,一天都活不了。记得单位里有位同志,患有一种病,就是肠道里没有大肠杆菌,极度消瘦,需要长期服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治疗。大肠杆菌一天变异72次,三天内产生的新生代数量,就和整个人类历史繁衍的一样多。</p><p class="ql-block">微生物还能分解无法利用的食物,为你提供大约10%的卡路里,并提取有益的维生素,如微生素B2、B12、叶酸。人类生成的20种消化酶已经是动物里的佼佼者了,但细菌产生的酶,数量是人类的500—1000倍。个体上,细菌处于无限小,平均重量是一张美元纸币的万亿分之一,寿命不超过20分钟,但是聚集起来,数万万亿的团队,作战能力超级强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40000种微生物把你当成家园,鼻孔里有400种,脸颊上有800多种,牙龈旁有1300种,胃肠道有36000种。微生物还是最不留情面的管家,就是面对世纪之爱也绝不会手软,因为容不得不速之客。比如两人相爱接吻,就有10亿个细菌在嘴里互换,然后进入各自体内,可是一旦狂欢结束,体内的常驻微生物就开始大扫除,清除异己,在两天之内,就把爱的痕迹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人体内有2万种自己的基因,但是细菌基因就有2000万种,想想看,自己的身体里有99%的细菌,只有1%是自己,你的身体,就是细菌大狂欢的乐园,这有多不可思议啊,看来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不仅是哲学之问,还应该是科学之问,太复杂,太广大,太深邃,恐怕要与人类世代相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2平方米大,重量在4.5—6.8公斤左右。皮肤有内外两层,内层叫真皮,外层叫表皮,表皮的外边是角质层。角质层完全由死细胞组成,在身体与空气相遇之处的我们,不过都是尸体,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但这是为了保护我们。包裹在真皮中的是各种各样的受体,它们是我们与世界联系的渠道。当微风轻轻拂过,那就是你的麦斯纳小体告诉你的,当你的手被烫了一下,你的鲁菲尼小体会嗷嗷大叫,帕西尼小体感应震动,连0.00001毫米的震动都不会放过。触摸最有趣,不光告诉你某样东西感觉如何,还告诉你应该如何。所以,爱人亲人的爱抚令人甜蜜温馨,陌生人的抚摸,让人起鸡皮疙瘩。</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皮肤分为有毛和无毛两种,无毛的只占很小一部分。汗毛倒竖和鸡皮疙瘩,都是没进化好的表现。原始人的毛发浓密,当遇到敌人时,汗毛竖起,人就大了一圈,起到吓唬的作用,我们的全身大约有200万—500万个毛囊。一般人每天掉50—100根头发,大约60%的男性,50多岁就谢顶了1/5,主要是二氢睾酮的激素紊乱,分泌多了,头顶上的毛囊就关闭了,有一个治疗办法就是切除睾丸。头发虽然少了,但是看上去更有学问,可是为了浓密的头发而阉割了自己,哪个男同学会同意呢,就是打死也不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肝脏是身体里最忙碌的器官,它要是停止几个小时,人就会死亡。它产生激素、蛋白质,处理废弃的红细胞,储存和吸收维生素,将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且管理葡萄糖。只要葡萄糖稀释几分钟,人的各个器官就衰竭严重,并出现脑损伤。所以,糖尿病人最怕的不是高血糖,而是低血糖,一旦血糖3.9以下,就有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人的肝脏再生性最强,如果切掉2/3,几个星期后就能长回来,虽然长得蔫头耷脑,褶褶巴巴的,但是它再生了。还有人的肾脏,好可怜,它就是身体的苦力。它个子小,才140克,可是一天却要处理180升水。它的主要工作就是过滤,如果身体里盐过多了,它就把多余部分送到膀胱,通过尿排出去,如果盐少了,就在你排尿之前,把盐分取回来再次使用,循环往复,特别辛苦。所以肾脏不好,医生再三嘱咐切记少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总以为胃是很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实,深度消化是靠肠子的。人们的消化道大约11米左右,男性较长一点,这些管道面积大约有2000平方米,核心是小肠,大部分消化是在7—8米的肠子里进行的。肠子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集中地,肠子有很多功能是意想不到的,肠子也有很多小心思,有本书讲的就是关于肠子的种种趣闻。肠子中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50%,氢最高占40%,还有一部分氮,大约1/3生成甲烷。</p><p class="ql-block">人们对屁既好奇又羞涩,但是它对身体的作用不可小觑。屁还能引起爆炸,稍有不慎,就会夺命。1978年法国南西曾经发生过一起惨剧。手术中,一位外科医生将电热丝夹在一位69岁患者的直肠上,准备烧掉息肉,不幸的是患者突然放屁,引发爆炸,直接将患者炸成两半,现场惨不忍睹。所以,现在大多数患者接受肠腔镜手术时会注入二氧化碳,这不仅减少患者的不适,主要是能消除爆炸风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医学进步到今天,实际也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甚至是血的教训。17世纪60年代,人们只知道血很有用,但是关键用于什么不知道。当时几位出色的科学家对输血救命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一连串血腥实验。比如把活羊的血输入到志愿者血管里,侥幸那个人没死,于是欧洲科学家胆量大增,红酒、啤酒、水银,一个劲的往志愿者身体里注射,以至于太多的人当场死掉。直到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研究,证明了血液可分为不同的组别,即A.B.O.AB,输血必须要血型相同,否则身体排异,就会置人于死地,才制止了这荒谬愚蠢恐怖的实验,这标志着现代血液认知的开端,标志着科学与医学的双飞双宿,这是一个医学上的大飞跃。由此,这位医生也收获了珍贵的诺贝尔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体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秘密,还有很多不能治愈的疾病,比如打嗝,是横膈膜突然痉挛性收缩,喉头突然闭合发出的声音,看似平常,至今无人能治愈,而且也找不出原因。最长的打嗝记录是一位叫查尔斯.奥斯本的农民,打了67年,除了睡觉时不打。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才停止了打嗝。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美国医生克鲁多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说出了医学的无奈和医学的最大价值,是安慰和帮助,和我国中医提出的上医治未病,相辅相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本引人入胜的科普书,有些章节我看了好几遍,新奇之余,心情沉重。一想到我的心脏几十年如一日的跳动,连半秒钟都不敢休,突然泪涌,心里真的好难过;一想到我的大脑在黑暗中静静端坐,不沉溺于声色犬马,毫无怨言的日理万机,敬佩油然而生;身上数万亿的微生物,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在一个村里帮我助我宠我;还有全身只有9公斤重的骨头,托举着100多斤甚至200斤重的我们负重前行,健步如飞;那些肌肉、脂肪、筋膜;那些免疫系统的卫士,显微镜下小小的淋巴细胞、美丽的T细胞、巨噬细胞…… 他们都是大英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我究竟何德何能,竟这样心安理得的享用它们。扪心自问,我感到羞愧与歉意,我欠它们一个衷心的感谢,欠它们一个深深的理解,欠它们一个温柔的关爱。从现在起,我要善待它们,合理使用,尽心抚慰,只有选择优质的生活方式,才能决定优质的死亡方式,我和我的身体共勉,不辜负这些勤劳敬业的精灵,要让它们的有生之年,感到幸福与安宁,健康与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真的可以抵达冥王星!</p><p class="ql-block"> 谢谢朋友来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