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甘肃知青专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甘肃知青之家主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本期导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岁月如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诗 知青与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叙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知青情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奇人物——王东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溯渊源 敬先辈 王建中义捐藏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与欣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纪实文学 文汇山翠伴君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读后感 情怀厚重 韵味悠然</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艺苑荟萃</b></p><p class="ql-block">聂建生写意国画欣赏</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闲暇时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京剧唱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舞蹈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心灵之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说知青马凤兰</span></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毛泽东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至此,十年内先后有约二千万高、初中毕业生奔赴广阔天地,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推向高潮。五十五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我们,已近耋耋之龄,步入人生的暮年。知青岁月,是一条年轻的河流,它流淌着纯真,流淌着热血,流淌着一代人无怨无悔的青春之歌!(本刊编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知青与战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 骆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知青、它是沉睡在</p><p class="ql-block">人们记忆中,</p><p class="ql-block">久远的称呼。</p><p class="ql-block">记得!</p><p class="ql-block">那年,十六七的我们。</p><p class="ql-block">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p><p class="ql-block">在锣鼓声的簇拥下,</p><p class="ql-block">登上 那驶向、那驶向新征途的列车。</p><p class="ql-block">列车在汽笛的催促下,</p><p class="ql-block">缓缓的、缓缓的离开我们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姑娘们</p><p class="ql-block">挥别的泣声</p><p class="ql-block">却留在、却留在那送别的站台上。</p><p class="ql-block">狂奔的列车</p><p class="ql-block">所带出的奏鸣,</p><p class="ql-block">似乎、似乎在叙述着</p><p class="ql-block">那离别的感伤。</p><p class="ql-block">一段寂静的随后,</p><p class="ql-block">车厢深处</p><p class="ql-block">传出悠扬的口琴声,</p><p class="ql-block">它唤醒,</p><p class="ql-block">那寂寞而难耐的心。</p> <p class="ql-block">小伙和姑娘们</p><p class="ql-block">随着口琴的曲调,</p><p class="ql-block">一同、一同唱着散发</p><p class="ql-block">青春气息的歌。</p><p class="ql-block">列车</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昼夜的行驶,</p><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p><p class="ql-block">那属于知青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那曾经的学生与同学,</p><p class="ql-block">已转称为知青与战友。</p><p class="ql-block">那不同的四季,</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p><p class="ql-block">想像中展开。</p> <p class="ql-block">春播、春灌、夏收、</p><p class="ql-block">秋播、秋灌、秋收,</p><p class="ql-block">也曾留有我们</p><p class="ql-block">矫健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冬季的调田整地,</p><p class="ql-block">也渗透着、也渗透着我们狂热的汗水。</p><p class="ql-block">那闪亮的青春,</p><p class="ql-block">也只属于、也只属于我们</p><p class="ql-block">遥远的过去,</p><p class="ql-block">它在漫游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也曾、也曾碾过</p><p class="ql-block">一道深深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迎着夕阳的余辉前行,</p><p class="ql-block">年轮的纵痕,</p><p class="ql-block">也渐渐浸入</p><p class="ql-block">那曾经、那曾经属于</p><p class="ql-block">耀眼的容颜。</p><p class="ql-block">时光的漂流,</p><p class="ql-block">也悄悄抹去</p><p class="ql-block">那曾经、那曾经属于</p><p class="ql-block">矫健的步幅。</p> <p class="ql-block">知青战友们!</p><p class="ql-block">等我们老了,</p><p class="ql-block">一定、一定再度重返故里,</p><p class="ql-block">去重温那年轻时,</p><p class="ql-block">有过泪流、有过拼搏的路。</p><p class="ql-block">知青战友们!</p><p class="ql-block">让在闲暇余光里欢聚的我们,</p><p class="ql-block">举起、举起我们手中的酒杯。</p><p class="ql-block">用那酒的香醇,</p><p class="ql-block">来描摹、来描摹今生</p><p class="ql-block">旅程中,你我的心境。</p><p class="ql-block">让醉怡的我们,</p><p class="ql-block">再一同、再一同去倾听一首</p><p class="ql-block">那、那远久的老歌!</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谢晶,男,笔名:伍字茗,网名:骆鸵、大专学历。1959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76年在兰州高中毕业,同年三月去甘肃省敦煌县插队落户。1978年底招工回城,现已退休,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其少年时代酷爱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对后来创作的现代抒情诗歌有很大的影响力。作品在国内诗刊上有过发表,其风格是淡淡的忧伤加淡淡的浪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时光荏苒 岁月如歌(节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者 阿亮</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麦喜胎里肥”“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麦怕胎里旱”。水足肥足,是小麦得以深深扎根的主要条件。不久,我们迁入自己的新居。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生活!知青办给我们筹措资金用以添置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村里给我们配备了用以自留地的种子,化肥及劳动用的铁锨,榔头,铲子和镰刀。我们除了家里带来衣服被褥之外,也准备了一些常用生活品;例如草帽,手套,雨衣和雨靴。上面提到的自留地是指我们知青点屋后的一块空地。生产队长张同翠带领我们把它辟为菜地。种了少许粮食。主要种了洋芋,萝卜,白菜,豆角,茄子,辣子等。由于我们“情有独钟”,颇有收获!大大丰富了知青点餐桌上的菜肴。我们每天除了与村民一块儿集体劳动外,也不忘经营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既不同于家庭生活,也有别于学校宿舍生活。可以说是两种生活的结合体。我们都是城市生活中长大的孩子。父母的宠爱,娇纵使我们习惯于自由任性!而知青点儿集体生活看似浪漫实则无奈! 同住一个屋檐下却“男女授受不亲”。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却“众口难调”。但是我们既然走到一起说明也是一种缘分!我们在体力上有差别,认识上有差距。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维系着我们!我们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情趣和爱好!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形成一种合力!</p> <p class="ql-block"> 那时就传闻附近的下双乡和九敦乡有些知青点儿散伙分家,自起炉灶。相比之下,我们知青点儿自始至终化矛盾于相互包容之下;解分歧于自我批评之中。尽量营造“家”的氛围。一人有了难处,(头痛脑热,感冒发烧)大家嘘寒问暖。女知青因生理因素不能干的活,男知青主动包揽;男知青劳累出了一身臭汗懒得动弹,女知青主动帮其洗洗涮涮;做到“亲如姐妹,胜似兄弟”。知青点儿五位女知青。每人一星期轮流下厨做饭。她们没有怨言。放下大小姐身段,系起围裙,围着锅台转。起早贪黑,烟熏火燎;为大家烧火做饭,洗菜洗碗;甚至准备好知青点儿每个人每天早晚的洗漱热水。从不间断!一日三餐,都是紧着男知青先吃!真正令人难以忘怀!为了使大家吃得更好,她们不断变换饭菜花样;罗新华擅长转百刀,香头子,搓鱼子;许广兰的拿手好戏是行面拉条子,蒜瓣辣辣子;程玉香的红烧肉色香味俱全;使人的食欲大增。知青点儿因她们的烹调手艺,人人馋涎欲滴!个个大饱口福!我们知青点儿从早到晚炊烟袅袅,生气腾腾!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看书学习,交流劳动生活的体会,不时还哼几句样板戏中的歌曲;组长宋宏勋时不时拉起小提琴,尽管音律不是那么太准!但是欢乐在每个知青的心中荡漾!这一来自然引起村里那些毛头小伙和村姑们的注目和羡意。 </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一到晚间就三五成群涌入知青点儿,与我们聊天,拉家常。特别是那些小伙子围着女知青说个不停。眼珠子盯着她们滴溜溜的直转……很晚很晚都不愿离去。惹得生产队长发起火来:“你们这股狼吃的,明天想不想上工了?”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农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处在长期闭塞落后的文化环境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念过书,粗鲁不文。半数以上饱受虱蚤缠身之苦。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产生了好奇心理!就我们所在的张家小寨子,农民们老实巴交,拙于语言表达,喜形于色。久而久之,我们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熟络起来。受我们的影响,他们也买了牙刷牙膏;每天站在房檐下洗漱刷牙。对着小镜子照他们红二团的脸。张嘴一笑,露出黄色大板牙。学“陈焕生”那样,进城穿上干净的衣服,学着说“武普话”。而他们也“投桃报李”,教会了我们一些劳动的技能!就拿农忙时节的平田整地来说,即是体力活,也得有技巧。十个人站一排。一锨蹬下去,要翻起一块儿又一块儿泥土然后拍平。如果蹬不稳,用力不匀;不但翻不起泥土,反而挫伤脚骨。蹬锨要有节奏,要跟左右的人一起蹬行。否则,左边的人留下大行,右边的人又撵着你。影响整体进度!我们干这种活,显得如此吃力和笨拙。被村里小伙子远远甩在身后。但我们总是把它当做一种劳动的体验!</p><p class="ql-block">……</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孟宪良(阿亮),男,祖籍河南。1955年生于兰州。1974年至1976年在甘肃武威金羊区羊下坝公社六沟三队劳动锻炼。1976年2月至1985年在甘肃武威汽车配件厂工作。1985年8月至1992年在甘肃武威市公安局工作。1992年7月至2016年在中国银行武威分行工作。现已退休。</p> <p class="ql-block"> 当年,知青是青春勃发的象征;后来知青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现在知青依然散发着光和热,用自己的情怀,回馈社会,温暖他人。(本刊编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传奇人物——王东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东良,1957年生,研究生,教授,1974年在甘肃会宁郭城驿镇红堡子村回乡插队劳动,1979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体育专科学校,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曾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亚高原训练研究》主任。曾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奖,举办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课题研究主持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六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50多篇。退休后在家乡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特别介绍一下由王东良夫妇建立的《会州博物馆》。如果说当年王翰老先生开堡迎接红军是开明之举,那王东良夫妇二十多载举一己之力,把王家大院打造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堪称功德无量,当你走进会州博物馆,“甘肃民间博物馆第一人”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堡子“王家文化大院”简介</p><p class="ql-block">“王家文化大院”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其前身为当地王氏家族的宅院。宅院始建于明代,呈回字形土堡结构,内堡是四合院建筑,内外堡之间有100多孔箍窑,是当地乡民躲避匪乱的场所。1949年后堡子毁坏。2000年开始,王氏后裔,当年的回乡、下乡知青,王东良、王琳夫妇自筹资金,在宅院旧址上筹建“王家文化大院”,现已建成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在内的集民俗文化、古陶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大院。</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家族明末定居红堡子,耕读世守,孝友可风,距今已逾四百年。王东良先生的烈祖王铎,安土敦仁,一乡称善士。天祖王在镐,力田之余,精研岐黄,创办药铺,济世活人;同怀在丰、在位、在宫,或服贾货殖,或志于经学,或研习兵法:棣华竞秀,皆一时俊秀。清同治年间,陕西匪徒暴乱,左宗棠部属徐、吕二军门驻兵红堡子,王在位奉白银五百两、粮食一百八十石以助军需,二军门钦其义举,奖以六品军功。其焚券燔契之事、设棚施斋之举不可胜举,深受地方士绅乡民钦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6年9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等人来到红堡子,与当地武装团总王瀚接洽,商谈红军进驻红堡子事宜,王瀚深明大义,热情接待杨尚昆一行,打开堡门迎接红军。并向红军捐资三千银元,二百多石粮食和一批枪支弹药。随后,在大院内设立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协调中心,四方面军指挥部,靖远渡河指挥部,红军官兵居住生活战斗长达52天,从此,红军和王氏家族结下了不解情缘。</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历史,承载着王氏家族百年“积善行德”家风;王家大院的传统,凝聚了王氏家族“耕读传家”文化;王家大院的收藏,浓缩了乡村千年变迁的历史。王氏家族当年开办学堂育才化俗的善举,已演绎成造福桑梓的大爱惠及乡民;当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德业,曾扩被成红军医院的功行享誉杏林;当年济弱扶倾振穷恤贫的懿行,早植艺在四邻八乡的心田在发扬光大;当年开门迎红军倾其家资济助红军的壮举,已形成红色文化情结在世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王家文化大院是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院内的会州博物馆是甘肃省政府确立的示范性非国有博物馆。</p> 人物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琳 大专学历,出生于1959年10 月,1976年4月在青海省湟中县插队3年,1979年招工在青海省工作,1985调甘肃省能源化工学院工作,退休后同丈夫王东良一起打造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王家文化大院(会州博物馆),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溯渊源 敬先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建中义捐藏品</span></p> <p class="ql-block">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散文小说《商市街》正是描写居住在商市街25号的那段时光,期间萧红爱人萧军给王建中的父亲任家庭教师,这便有了王建中义捐藏品,与著名作家萧红的一段渊源。</p> <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萧红故居纪念馆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今天又逢喜事,迎来最尊贵的客人——萧红笔下《商市街》的后人王建中和夫人来访。此次来访有备而来,带来了父亲(王余馨)年少时的情感记忆,带来了极具文物价值的旧物(书信、印章、照片、书籍等)十三件。这是萧红故居纪念馆继2016年“萧红和张郁廉”原照捐赠的又一历史性捐赠大事件。萧红故居纪念馆对此次王先生来访非常重视,特举行捐赠仪式向王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呼兰区文体旅游局局长毛猛平,副局长孙铁良参加捐赠仪式,并陪同王建中先生参观了萧红故居纪念馆,天主教堂,呼兰西岗公园等呼兰历史文化景点。(摘自微信公众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文推荐:</p><p class="ql-block">关注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萧红故居纪念馆互动平台 </span></p><p class="ql-block">萧红笔下《商市街》后人王建中夫妇来访萧红故居纪念馆并捐赠有价值文物13件</p><p class="ql-block">作者 葛洪伟 </p><p class="ql-block">2019-09-23 00:00 发表于黑龙江</p><p class="ql-block"><br></p> 人物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建中 男,汉族,1955.11出生,1974.9至1976.10甘肃平凉崇信县插队知青,2015.11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退休;现为:全国公安文联会员,甘肃公安文联会员,兰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文汇山翠伴君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延安大学拜谒路遥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孟繁东</span></p><p class="ql-block"> 谷雨当天的夜里延安城下起了雨,先是淅沥沥零星小雨,半夜后转变成了中雨。清晨起床走出宾馆一看,雨已转变成雪,确切的说是雨雪交加;骤降的气候让我不禁暗想:"莫不是路遥先生长眠孤寂,使得老天爷都悲从中来。否则怎能前几日艳阳高照,气温高达三十度,突然间一下子降温到零上几度,并且下起了柳絮般的漫天飞雪。”</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绪不宁起来,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催促着我,责怪着我,耳边仿佛从遥远的天空传一个声音:亲爱的读者,你来到延安几天了,为什么还不来文汇山看我?</p> <p class="ql-block"> 这次应邀来延安参活动,一是应知青朋友相约,盛情难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埋藏心底多年的一个夙愿,那就是一定要到路遥先生的墓地进行祭拜。在先生的墓前敬一杯酒,点一支烟,以表示我多年来对先生由衷的敬意和仰慕。</p><p class="ql-block">“诗人藏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路遥先生生前身后,都深爱着生他养他的陕北黄土地,深爱着培养他学习成才的延安大学。在这里他创作的列车启动,创作的思维被激活,开始有节奏地向前行进。所以,延安大学是路遥文学创作的奠基地,圣地。这样的圣地,对于喜欢文学的人,又怎能不是朝圣之地呐!</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延安参加活动的朋友们,我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来到延安大学。走进校园后,我路遇二位去上学的女大学生,向她们打听路遥的墓地,她们热情地指给我说:“沿校园小路向右拐直走,见到堆放垃圾桶的地方,沿着上山小路一直爬就到了路遥先生的墓地。不过今天下雨,上山的路一定很滑。叔叔你一个人一定要注意安全呀!”</p><p class="ql-block"> 听到女大学生称呼路遥先生,以及对我独自一人爬山的关心,不由得我内心萌生出温暖和感动;并且想到路遥在这些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的崇高,并对这些学生在校园的学习中能有路遥的陪伴感到由衷的高兴。</p><p class="ql-block"> 蒙蒙细雨中的上山小路,虽由石砖铺成,但湿漉漉得有些湿滑;加上下过一场雪,树枝上的积雪将一些细小枝条压弯,低垂下来不时遮挡着上山的路。一会工夫我的身上就湿了,好在山路不高,爬了约十五分钟左右,首先看到一块石碑,石碑正面撰刻英文碑铭,背面中文碑铭题写:“延安大学终身教授,布里几德.克阿女士。1909.9一2007.6.1”。布里几德.克阿教授是美籍爱尔兰人,英美文学博土、西方史硕士、东方史博士,延安大学终身教授。1909.9.9日岀生于美国纽约。她曾写道"到世界最贫困的地方兴办教育,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献身"是她对上帝最初的承诺,她称自己是"世界公民”血统、国籍,肤色和语言都无法阻隔她对人类的至爱,她先后在非洲、亚洲创办过七所学校,执教50多年。1986年应聘到延安大学外语学院,任教5年,期间捐赠20万美元,帮助延安大学修建一座外语教学楼。先后选送8名教师和学生赴美留学,延安大学是她从事教育生涯的最后一站,她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壮大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荣获“陕西省优秀外籍教师”称号和国务院"友谊”奖。2007.6.1日在日本东京病逝,享年98岁(以上信息摘要于网络)。延安大学为纪念布里几德.克阿女士的功绩,特树碑铭记于文汇山上。布里几德.克阿,与路遥使得使延大文汇山无限增辉,让人们永远铭记他(她)们的不同功绩。</p><p class="ql-block"> 离开布里几德.克阿纪念碑后,继续沿着崎岖山路前行,不远处就见到了耸立在山路旁一块巨大石碑,碑题:“文汇山”三个苍遒有力的大字。碑刻题词者是曾任延安大学校长申沛昌先生题写。</p><p class="ql-block"> 延大校长申沛昌应该说,是路遥文学创作不断奋斗过程中的“贵人”,申沛昌德才兼备,敢作敢为,在当时的延安大学有着极高的威信。</p><p class="ql-block"> 1972年,路遥在被招进延安大学中文系工农兵学员时,几近周折,险些错失上学良机;是申沛昌的堂兄,时任中共延川县委书记的申易极力举荐,建议录取路遥到延大中文系上学。并且有前瞻性地预言,路遥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定能大展才华。</p><p class="ql-block"> 倘若路遥在他上大学的路上没有这些“贵人”的不懈努力,没有申沛昌校长的仗义与慧眼,他的大学梦根本无从谈起。可以这样说,路遥能一路走来,成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并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是与众多有名或无名人的帮助分不开的。(厚夫语)</p><p class="ql-block"> 路遥墓地距离"文汇山"石碑不远。墓地占地面积约100多平米,是人工在山坡开凿出的一块平地,地面青石铺成,庄严肃穆。墓前一块高约2米的镶嵌石碑,整个碑有二层底坐上立竖碑,碑上正反两面没碑文,碑上有一尊汉白玉路遥半身塑像。路遥神情凝重严肃,目视远方,仿佛不舍地望着这个平凡世界。 </p><p class="ql-block"> 墓碑前有一大一小二块叠加的黑色大理石平面墓碑,碑文:“路遥之墓”。墓碑后圆穹顶型的穹墓是由六层条砖砌成,墓高约一米六左右,周长底边直径约一米二左右。背后墓墙也为条砖镶嵌,有孺子牛浮雕,和“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一一路遥”的金色大字。墓碑左右各有二个圆型石桌,每石桌配五个圆型石櫈。由于我去时正逢下雪,石桌下满了雪,加上提前备课不足,以至疏忽了石桌桌面的题词。回来查资料得知,左边石桌是《路遥文集》责编陈泽顺捐赠并题写:“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右边石桌是《平凡的世界》责编李金玉女士捐赠并题写:“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这里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路遥墓地2008年6月,由陕西籍著名实业家潘石屹先生专门到延安大学的路遥墓地凭吊时, 参观路遥文学馆,看到有些荒败的路遥墓地,提岀给延安大学路遥基金会捐赠十万元人民币,对墓地进行了重新修缮。</p><p class="ql-block"> 我到路遥墓地后,肃穆在路遥的塑像前,向这位我最崇拜和敬仰的当代伟大文豪和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深深地三鞠躬。然后围着墓地转了三圈,最后在碑下恭敬虔诚地摆上三支香烟,(笔者不抽烟,烟是特地为敬路遥买得)又将在延安买的“陕北婆姨酒”祭洒在墓前,我自己也饮了一纸杯,然后将斟满纸杯的酒祭献在碑前。</p><p class="ql-block"> 静寂的山林青翠空旷,这里是大师灵魂的安息之所;文汇山,路遥在这里沉睡。英年早逝的路遥用艰辛酸楚的人生,谱写着平凡世界不平凡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初读路遥小说,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小说《人生》。记得电影《人生》是在露天广场看得。高加林、黄巧珍的影子,在我们那同时代的人身上或多或少地有些相似之处。 </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让我难忘,确切地说是让当时中国亿万听众难忘的是1988.3.27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每天分两个时段向全国听众播送长达一百二十六集的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一百二十六集,就意味着播送了一百二十六天,直到8月2日结束,历时四个月有余。</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文化娱乐活动缺少,电视对大多数家庭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每天收听广播小说连播节目,成为了当时大多数家庭的重要日程。长篇连播《平凡的世界》播送时,小说第一卷,书店刚有岀售,二、三卷尚未岀版。看过第一卷后,第二第三卷的内容都是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中收听到的。播音员在演播的时侯,更加贴近听众,侃侃而谈,绘声绘色。以粗犷、憨厚、豪放、诚挚的声音魅力吸引了广大听众。这样,《平凡的世界》像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一下子就抓住了广大听众心绪(厚夫语)。小说效果和魅力的影响是激动人心的,它叩动了千百万听众的心。记得当的情景,每天中午下班回家,第一时间就是打开收音机,一边忙着做中午饭,一边收听广播剧《平凡的世界》。情绪也伴随着广播中的人物跌宕起伏,被广播剧情牵挂着走,当一集听完,心里总是猜想着剧情中人物的命运。仿佛整个人都走进了《平凡的世界》里,清楚记得,那时常与车间几个要好工友工作之余,评价,甚至是争论小说中人物情节;命运结局,这就是文学伟大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寂静的山间,除了树丛中偶尔传来不知名鸟叫声,显得格外安静,望着雨雪后山下延安大学校园,我不禁心生凄凉痛楚,眼晴止不住湿润起来。是的,这里太安静了,也太寂寞了,但路遥需要安静,路遥能忍受得了寂寞;因为他躺在生他养他,哺育他的陕北黄土地上。躺在这里的路遥,就像是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一向倔强而执拗的他,躺在这里的他就像乘顺的孩子倾听着母亲的叨叨;同时也倾诉着自己疲惫不堪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我独自一人在山上陪伴着路遥,此时的我生怕有人来打扰我,不,怕打扰路遥。因为在1992.11.17日晨8时20分,路遥的生命之弦就彻底绷断了,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那一时刻。从那一刻起,路遥再也没有醒来,一个伟大的灵魂飘向了苍穹。飞到了天国。他的灵魂离开了他挚爱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魂归到陕北高原他挚爱的黄土地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徜徉在路遥墓前,不禁想起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像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思、雨果、托尔斯泰、海明威、曹雪芹、梁斌、王火、孙梨,巴金、老舍、沈从文及生长在黄土高原的乡土作家柳青、杜鹏程等,这些伟大现实主义的作家,不都是用他们不朽的笔讴歌着平凡世界里的人生,平凡世界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把现实世界变为虚幻,而又把虚幻的世界变成真实的。所以他们才能为世人留下不朽的,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p><p class="ql-block"> 望着路遥那目光炯炯的眼神,仿佛看见他在寻找他一生创作生涯中的"贵人"挚友,感谢他们把他安葬在培养他成才的延安大学的“文汇山”上,使他一直能注视着延安大学的辉煌历程。</p><p class="ql-block"> 路遥病逝后,他的好友,陕北延安诗人曹谷溪一直牢记路遥在延安医院病床上的嘱托:“我死后,要把我埋葬在延安的黄土山上”曹谷溪懂得,路遥应该回到黄土地去。他挚爱着陕北黄土地,他的灵魂也应该回归到这片生养他的黄土地。为此,他为这个遗嘱奔走了三年,与时任延安大学校长申沛昌以及许多路遥生前的好友一齐努力,把路遥的骨灰安葬在延安大学校园的后山上。文汇山也因接纳这位伟大的作家而闻名世界。路遥安葬在文汇山后,他墓园前的鲜花从没断过,来自全国乃止世界各地的路遥作品的阅读者,络绎不绝地前去扫墓和祭奠,人们用各种方式前去表达对路遥的深深敬仰和怀念。听当地人介绍说,路遥墓已经成为延安大学乃至整个陕北的一道文化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伫立在文汇山路遥墓前,望着山峪间苍翠的林丛,远望一片苍茫,似觉天地动容,草木含情,心情万分的沉重,不自觉间又开瓶猛喝了几口“陕北婆姨酒”。我想找个人倾诉,又怕打破这文汇山的宁静,一个多小时的时光里,仿佛跨越了时空,聆听到路遥岀自内心的真诚:“我们的作品凭什么来打动别人的心灵?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读者的耳朵都能听得到。无病的呻吟骗不来眼泪,只能换取讽刺的微笑;艺术劳动,这项从事虚构的工作,其实最容不得虚情假意。我们赞美,我们诅咒,全然应出自我们内心的真诚。真诚!”</p><p class="ql-block"> 是的,只有内心的真诚,才能构绘岀新生活的激情,只有这样激情才能写岀像高加林、刘巧珍、顺德老汉、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叶润、田福堂、田福军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些就是真诚,就是平凡世界里普通大众的平凡人生。文学艺术创作必须要帖近普通大众,必须要走进普通大众中间去。文学创作必须要走进大众,描写大众,从民间生活中去寻找创作源头和灵感,这也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也就是路遥作品的不朽魅力,以及久负盛名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望着文汇山下的延安大学,以及潺潺流淌着的延河,又不禁为陕北这块黄土地上孕育岀路遥这颗文学界璀璨的文学大师,而由衷的感到自豪和赞叹不已。就像同是陕西黄土地上成长的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路遥的悼词中所说的:“就生命的经历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能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如此辉煌如此有声有色的生命高质量,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p><p class="ql-block">路遥不朽,不朽路遥,精神长存!</p><p class="ql-block">2023.4.23日初稿于安康,</p><p class="ql-block">4.27日修改于夕雅楼书斋 </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孟繁东,笔名绍言。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家联谊会,陕西诗词学会,甘肃诗词学会,兰州诗词学会,兰州作家学会,中国散文学等会员。喜文史诗词。出版个人诗集巜岩庐草吟集》《夕雅楼诗集》《绍言杂文集》。曾在嘉峪关插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情怀厚重、韵味悠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孟繁东《文汇山翠伴君眠》读后感</span></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和孟繁东先生接触不多,但拜读过他的好多作品,我喜欢他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人生哲理于诗情画意之中的作写风格。在延安的五、六天我有幸和他同住一间房子。闲暇之间我们交流了很多文学方面的话题,也许是地处黄土地的缘故吧,我们一同徜徉在路遥的作品之中。当我得知他随后将去延安大学拜谒路遥之墓,去青涧县去看看路遥的出生地。一股敬仰由然而生,这种对文学大师的无限崇敬才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的真实感情和厚重情怀。我自愧不如。</p><p class="ql-block"> 他去了,在雨雪交加中独自去了延安大学,去完成了一个神圣的夙愿,并饱含深情地撰写了《文汇山翠伴君眠—延安大学拜谒路遥墓》的散文。诗人臧克家先生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路遥先生在他短暂的生命中,怀着对文学的无限热爱和不断追求,怀着对黄土地的深厚感情,怀着对人生理想不懈探究。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巨著,为当今社会再次发生重大变改,当我们的生活又在浮燥的沉沦中崛起,向着理想净土艰苦前行时,路遥的作品为人们净化灵魂、启迪思想、激励人生起到了巨大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我们都期望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世界也活出不平凡的精彩,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温暖。</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王利,男,1959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1977年天祝县知青。2019年退休。现任《甘肃知青之家组委会》秘书长。</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聂 建 生 男,祖籍江苏沛县,1976年下乡,先后在甘肃静宁县威戎公社、民勤县薛百公社插队。1980年返城,现居兰州。现任国际中国书画交流促进会会员。中国文人画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图书馆书画院理事。甘肃省侨联书画院特聘画家。</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放下了工作的压力,愉悦地享受生活的闲暇和舒适,音乐舞蹈,书画琴棋,充实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生活别有一番情趣,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刊编辑)</p> 人物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侯杰 ,女,网名晚秋红,1971年8月在张掖明永公社永济大队插队,1973年就读甘肃省财贸学校,1975年分配到省五交化公司工作,现已退休。</span></p> 人物简介 <p class="ql-block">王琳,女,网名戈壁柳,1961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1977年武威地区民勤石羊河林场插队知青。1981年参加工作,20 16年11月退休。退休后组建"舞出精彩艺术团",参加舞蹈比赛,多次获奖,展示了后知青时代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说说知青马凤兰</b></p><p class="ql-block"> 清晨,走进甘肃知青之家,一缕新风扑面而来:或亲切的问好,或热情的励志,让人倍感温馨;夜晚,浏览群聊,那祥和平静、温润甜美的心语,让人释怀繁杂、安然入眠。喜欢读马凤兰每天的《晨语》和《晚安礼》,久而久之已成为一种习惯了,这也是甘肃知青之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知青朋友无不称誉:知心姐姐马凤兰!</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文如其人,马凤兰的《晨语》和《晚安礼》语言朴实、言简意赅。她每天的短文文笔精练,新颖独特、不落俗套、富有哲理、意味深长。透过马凤兰的每天发的《晨语》和《晚安礼》,我们看到了踏实做人、努力做事的知青精神,她以博大的情怀,执着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传播弘扬着真、善、美惠普他人;她锲而不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年如一日坚持发布精美的《晨语》和《晚安礼》,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深刻的感悟,怎能如此贴切地将这些没有生命的字符编辑成感人的美文!如果没有这种情怀、精神和修养,怎能持之以恒倾心付出!</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知青马凤兰!</p><p class="ql-block"> 若可,期望马凤兰的倾心付出不要付之东流。让我们从她的《晨语》和《晚安礼》中汲取和学习她的情怀、精神和修养,认真地发现辩识我们自己的优秀,升华自己的格局,做一个通情达理、感情充沛、情趣高尚和阳光快乐的人。(本刊编辑)</p> 人物简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人物简介:马凤兰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女,1973年到民乐县插队,1975年招工进玉门油田工作,十年后调兰州城市学院工作到退休。在甘肃知青之家担任群管理工作近五年。</span></p> <p class="ql-block">【本期文稿 文责自负】</p><p class="ql-block">主审:闫娟娟</p><p class="ql-block">主编:王利</p><p class="ql-block">副主编:胡金贵、张永红</p><p class="ql-block">编委:闫娟娟、胡金贵、张永红、安凤玲、马凤兰、王利、高华</p><p class="ql-block">本期责任编辑:张永红</p><p class="ql-block">校对:闫娟娟</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张永红</p><p class="ql-block"> 2023.05.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