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浈江区红玫幼儿园家庭教育课一一《孩子玻璃心,家园巧依对》

Jenny liang

<p class="ql-block"> ——活动内容来自《父母课堂》2022年6月刊</p> <p class="ql-block">  如今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有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管不得、说不得、骂不得。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重要的家庭教育的根源。漫漫成长道路上,没有谁能够一生顺遂,总会遭遇点挫折和失败,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二、孩子玻璃心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脆弱、敏感、喜欢多想的孩子,常常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难过好久,有的孩子在家里只要话稍微说重点,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有的犯了错被老师批评,就闹着不想去上学;有的玩游戏输了,就耍赖大哭,说着再也不玩了......这都是“玻璃心”孩子的典型表现。其实,孩子的玻璃心并非是天生的,大多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养成了孩子遇到批评就不高兴,遇到挫折就逃避,承受不了失败,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状。面对孩子的“玻璃心”,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p> <p class="ql-block">  1.去标签,就事论事进行引导</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一遇“小事”就崩溃时,家长容易脱口而出:“你这样脆弱,这样‘玻璃心’,以后可怎么办…”这看似是家长无奈的诉苦,实则是给孩子贴标签。一个个负面标签在孩子心里刻下一道道伤痕,对他未来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他怎能不“玻璃心”?</p><p class="ql-block">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标签,就事论事对孩子进行引导。这不仅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式,也是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途径。像案例中琳琳的情况,妈妈可以先蹲下来问问孩子的想法,是不是这个玩具对她有特殊意义。如果孩子确实不想分享,也不要强制,更不要轻易说出“你真小气”这样的话,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其他解决方案。比如向浩浩说明情况获取凉解,或者给他推荐其他玩具等。如此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孩子就有处理经验,不会轻易“玻璃心”了。</p><p class="ql-block">2.不溺爱,让孩子感受“真”</p><p class="ql-block"> 生活有人说现在许多孩子都患上了“表扬依赖症”,原因是家长不当的表扬一孩子刚会笑就被夸赞“宝宝笑得最好看”,刚会走就被表扬“宝宝最聪明”。这些过度、不切实际的赞美,加之家长过分的宠爱,让孩子活在虚假的环境中,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且在乎输赢,遇到挫折就容易崩溃。家长要明白,孩子终要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所以,不妨将生活还原成现实,减少包办代替和虚假赞美,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经历挫折、战胜挫折,从而增强自信,练就强大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也是孩子“玻璃心”的重灾区,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此起彼伏的“火药桶”可能会导致班级秩序混乱。所以面对“玻璃心”的孩子,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做法。</p> <p class="ql-block">  1.情景再现,让情绪看得见</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里,常听一些老师说:“有话好好说,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成人看来这句话似乎在理,但跟年纪尚小的孩子讲道理,他们记住的只是大人一张一合的嘴巴而已,对他们控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没有丝毫帮助。</p><p class="ql-block">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教师何不把孩子“心碎”的场景创作成情景剧,让孩子参演呢?通过参与、排练,帮他找到情绪崩溃的根源,并发现原来自己发脾气如此“不可爱”。以此为契机,跟孩子讨论他和别人的情绪感受,这些关于情绪的对话可以促进孩子对情绪的理解和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教给孩子一些调节、宣泄负面情绪的做法,帮他把易碎的“玻璃心”转化为可复原的“弹簧心”。</p><p class="ql-block">2.家园共育,提高孩子抗挫能力</p><p class="ql-block"> 治愈孩子“玻璃心”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这离不开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因为很多情况下,让孩子难以承受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对失败的理解。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读绘本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只有坚定信念和不断努力才是战胜挫折的法宝,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失败不可怕,努力战胜它”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做好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契机,帮他分析原因、做出调整,并鼓励他鼓起勇气重新尝试,以此提高孩子的韧性。</p><p class="ql-block">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老师和家长要携手并进,帮助孩子战胜“玻璃心”,做生活的勇者。</p>

孩子

玻璃心

挫折

家长

老师

失败

情绪

战胜

标签

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