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勇敢士兵

<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有欢乐,有苦难。人生有顺境亦有逆境。磨难于个人而言是痛苦的,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经历过磨难,更加珍惜生活的宁静、平和、快乐。经历过磨难,使人心志更坚,百折不挠,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p><p class="ql-block"> 从城市来到农村,父母从政府官员到干校饲养员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我们从无忧无虑的快乐少年变成被人另眼相看的走资派的“狗崽子”,从天堂掉到人间,体验人间冷暖,看世态炎凉,历经磨难的生活也成为我们成长中认知社会的宝贵经历。</p><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时节,大地复苏,万物生长。辛勤的农民开始春耕生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不同,除了每年放寒暑假之外,还有农忙假。一般都在大战“红五月”或者是“双抢”时节放七天至十天假,老师和学生都会回家参加农忙时节的农业生产。每年四、五月间麦子和油菜籽成熟了,要抓紧收割入仓,立即翻耕土地灌水入田,抢插水稻,耽误了农时,就可能影响当年的收成,所以每年放农忙假我们也都要回干校参加“双抢”劳动。到干校第一年参加"双抢"劳动,我认真学习薅秧、插秧、割麦等基本农活技能,很快掌握了要领和技巧,插秧更是动作灵敏快速,可以和大人并肩齐驱,又快又好,受到干校叔叔阿姨的夸奖,很是受用得意。插秧时还碰巧见到康庄路小学同班女同学闫俊丽,她放暑假来干校探望妈妈,恰逢"双抢"也就自觉参加生产劳动。她的妈妈也在我们四连参加劳动学习,不知是挨批斗还是被造反派所伤,反正是腿被打断,拄着双拐也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p><p class="ql-block"> 参加农忙时节的劳动,让我们学会了割麦、薅秧、插秧等农活基本技巧。薅秧苗是要将育好的秧苗从苗田里取出,这可是个技术活,人坐在秧马凳上,两手用五指握一撮秧苗靠近根部的部位,均匀用力将秧苗拔出,用力过度可能根没拔出,秧却被扯断,用力不够又难以将秧苗拔出,两手薅出的秧苗在水中摆洗掉根部的泥巴,用一根稻草捆扎好放在身后,滑动秧马凳继续向前,一个上午弯腰重复着这单一动作,整的人腰酸背痛,但看着身后自己薅好的秧苗把象一队队士兵整齐排列成行,心中也有别样的欣慰。插秧看似简单,实则也非常考究技巧。一只握一把秧苗,另一只手要分取3至5株秧苗,用大姆指控制,用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夹住,尽量将手指伸直插按入水下泥土中,若是大拇指和另三根手指夹的秧苗呈猫爪形插入泥中,就会漂秧,直接影响秧苗成活。插秧要按照要求的行距间距整齐排列,低头弯腰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深刻体会到农民种粮之辛苦。割麦则要讲究用镰刀的巧劲,左手抓住一把麦秸杆,右手用镰刀在麦秸杆的下部平扫用力拉动镰刀,若用力不当或取角度不当,镰刀刀刃容易顺着光滑的麦秸杆向上滑动,伤及手臂。割麦、插秧都要赶季节,趁着天气好抢收抢种,五月天太阳晒在身上,经常会脱一层皮,反复几次,皮肤也就变得黑红油亮了。在水田里薅秧、插秧劳作,两脚长时间站在淤泥里,一天下来两脚泡得发白,最讨厌的就是水田里蚂蝗特别多,稍不留神就有几条蚂蝗爬上人的小腿,拼命吮吸着你的血液,直到吸吮得园滚滚的才会自己退出钻入水中。这时候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能直接用手指去硬扯蚂蝗的身体,你越扯它越往血管里钻,一旦扯断了,它那剩下的一截会直接钻进血管里。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掌使劲拍打蚂蝗的身体,拍打使蚂蝗身体肿胀、忍疼不住就自己退出来了。有时特别愤恨蚂蝗吸了自己的血,就会在田边找上一根草棍,将两指拈住蚂蝗,用草棍从蚂蝗的一头插入,将整个蚂蝗内脏全部翻晒到阳光下暴晒,以泄心头之恨。</p><p class="ql-block"> 我家门前的大晒场,每年收割的麦子、稻子都要在晒场上脱粒,晾晒,那时没有水泥晒场,事先要将泥土晒场洒水,然后用牛拉着一个石𥑮碌反复碾压,直到泥土晒场压得坚硬光滑就可用来打谷晒麦。下雨天任何人都不准踏入晒场,以免留下脚印损坏晒场平整。雨停后赶紧又套上牛拉石𥑮碌碾压平整待用。</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忙时节印象中主要有二次最繁忙时间段,一是四月到五月间,忙着收割麦子和油菜仔,翻田放水抢插早稻。二是七月间抢收成熟早稻,抢插晚稻。即抢收抢种,谓之“双抢”,印象最为深刻。一般每年水稻种二季,分为早稻晚稻,因季节农时因素,收割成熟的早稲后,必须抓紧时间在立秋之前抢插抢种二季稻秧苗,收种时间也就二十余天,误了农时就可能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所以每年七月间“双抢”季节是农村最繁忙农时季节。男女老少齐上阵,战天斗地抢农时,挥汗如雨晒脱皮,白天黑夜连轴转。</p><p class="ql-block"> 农忙时节人很辛苦劳累,都会适当想办法改善一下生活。听当地农民说,即使在旧社会给人帮工,农忙时雇主家都会给加个菜、喝点酒。我们干校第一年因都是初到此地,饲养班刚开始养猪养鱼,那时买肉都凭票供应,有钱也没地方买,所以农忙时连队只能给大家蒸些馒头、煮点稀饭绿豆汤加歺。后来连队领导觉得确实少油水,决定将福利院留下的一头“功勋猪”宰杀了给大家改善生活。说起这头“功勋猪”那可大有来头:这头猪体重1000多斤,身长近3米,高1.3米,饲养了七、八年,号称“猪王”,走起路来四方八步的,背上坐两个大人都走的稳稳当当的,每年都会在国庆节洗净装扮,佩戴大红花球彩带,登车上街参加国庆节庆祝游行活动。风光了好几年。可岁月飞逝,那猪也老了,走不动,爬不起,吃食也不多了,担心一旦死了就可惜了,所以连队几次开会研究,终于决定冒风险将“功勋猪”宰杀了给大家改善生活。那天一大早,一大群人都来围观杀猪,七八个大汉勉强将“功勋猪”就地按倒(没办法将它抬上杀猪案台),请来当地的一个杀猪匠一刀捅进猪喉管,血一下子喷出来,七手八脚地用大盆接着猪血。“功勋猪”确实是年迈了,没有力气挣扎了,嚎叫了几声就不动弹了。可接下来麻烦事来了,本来还想将猪抬上杀猪案台以便刮毛,开始4个大汉用绳子扁担绑好,一声号子喊起却没抬起那千余斤的死猪,又加两个大汉参加抬,号子喊起刚看到猪身离地,“啪”的一声,一根扁担断了,参加抬猪的陈叔叔腰也被闪了直不起了。无奈之下只好就地刮毛。没有能装得下这么大猪的锅,只好将开水浇淋在死猪身上,浇一片刮一遍,水流在猪身下稀泥烂浆一片,也没法给猪翻身,猪毛刮不干净,情急之下只好将猪剖解分成几大块,将猪皮剥离单独处理。虽是老猪,但久没吃暈的人们闻到从厨房里飘来的肉香味都兴奋不已。接连一周,食堂里都有肉菜卖,肉丝、肉片1角5分一份,红烧肉2角5分钱一份,那可真是解了馋。</p><p class="ql-block"> 农忙"双抢"时节,我家门前的大晒场从清晨到夜晚,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一派农忙景象。从田间到晒场,挑着大捆的收割谷川流不息的人们抓紧将稻谷送到晒场脱粒翻晒,拖拉机抓紧将刚收割完的田块灌水翻犁平整,抢插晚稻。我们一帮干校小伙伴也都积极参与其中,要么去帮忙插秧,要么在晒场帮助解开稻谷捆,一趟一趟的抱着稻谷送到在脱谷机操作的叔叔。为了抢季节抢时间,有时候会干到半夜时分,但没人叫苦叫累。每到晚上十点左右,炊事班会抬着绿豆稀饭和几大筐馒头送到晒场,这时劳作一晚的人们会短暂休息片刻,蹲在晒场边,一人一碗稀饭,两个馒头,吃完接着干,基本要持续10天左右。每天脱粒的稻谷和稻草都要及时翻晒,稻谷晒干后及时入库,碰到夏季暴雨,全体人员都会忙着收拢稻谷打堆,盖上油布,一旦稻谷淋雨就会发芽,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稻草晒干后就会堆在场边,十几万斤稻草堆成三层楼高的稻草垛,可供牛吃到来年开春,也用来给猪圈垫栏沤肥。也许是顽皮天性使然,我看到高高的稻草垛,心里又萌动起修地堡暗洞的小心思。</p> <p class="ql-block">  我将注意力转移到堆稻草垛的工序上,主动帮助运送捆好的稻草捆,乘堆码稻草垛的叔叔不注意,将一扇长约二米,宽一米用于筛谷子的筛网架拖上稻草垛,搭在两捆稻草之间,在下面留了能容纳二、三人的空间,迅速用稻草遮盖住筛网架。等待稻草垛全部堆放完毕,农忙结束后,我和小伙伴风儿、海儿以及弟弟中强剩夜色来到稻草垛旁,从旁边抽出一部分稻草,打开一个洞找到我预留下的空间,一个接一个的爬进草垛中,心目中这是我们建立的隐蔽据点。能进入这个掩体的人员都必须严格挑选,严格遵守我制定的纪律,不准大声说话,进入后手脚不准乱动,因为我年少无知,胆大妄为,没有手电筒,为进入稻草垛照明我用小小的百雀灵雪花膏的铁皮盒灌注满腊烛,带了一盒火柴,居然在十几万斤干燥的稻草垛中心位置,点燃腊烛照明,稍有不慎,火星溅起引燃稻垜,我等必将葬身火海,必死无疑。草垜中我们几个小伙伴,小小烛火映照着一张张紧张的小脸,心情体验的是紧张刺激,全然不知危险近在咫尺。好在每次大家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从不乱说乱动,我也每次点火小心翼翼,时刻用身体护住火烛,有惊无险,顺利完成每次的冒险行动。但现在回想起来仍感到后怕不已。</p><p class="ql-block"> 负责管理晒场的是一位姓高的叔叔,他每天巡视晒场,隐约觉得听到有声音,可是我们每次将进出通道都遮蔽的很好,听到他巡视的脚步声就迸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始终没有让他发现我们的小秘密。后来还是随着每天都拆稻草捆去喂牛、垫猪圈,筛谷网架露出才暴露了我们搭建的洞穴,气的高叔叔大骂,我们也失去了心目中最好的掩蔽地洞,事实上也是让我们远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飞快,日复一日,虽然干校里这些干部每日劳作辛苦,除了农忙时节每晚都还要政治学习,自觉斗私批修,但精神上要放松的多,不象在城市里每天被批斗那样压抑,大人精神情绪好了,我们这些家人孩子也就不整天提心吊胆了,感觉要比在城里生活惬意快活。但1971年发生一件大事,整个社会都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气氛。那是9月间,我发现干校里气氛凝重,农田里除了少数人值班管理外,大人们都集中学习,每天都学到晩上11点多钟,小孩们被家长叮嘱不准到处乱跑,大人们集中学习的会议室外还有民兵持枪值班站岗,不准闲人靠进走动。爸爸妈妈每天学习回来,脸色凝重,也不说什么,只是要求我们最近不要调皮捣蛋,惹事生非。反正令人感觉有事发生,又不知就里,更感神秘。大约过了10天左右9月底,我们学校也通知学生自带被子到学校,封闭传达学习中央文件。在学校两天一夜,看到校长拿出一大叠白纸黑字红头文件,上面标注着"绝秘"二字.听到了林彪反党集团阴谋篡党夺权,谋划"五.七一"工程纪要,刺杀毛泽东主席,图谋在广州另立中央,阴谋败露后架机叛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惊天消息。不蒂如惊雷般让人目瞪口呆。谁能想到,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接班人,党的副主席,全国人民每天都要祝永远健康的副统帅竟然会以这样的结局命丧温都尔汗?真让人不可思议!随着中央文件的传达学习,全国都深入揭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反党罪行,看着报纸和新闻纪录片上毛主席和周总理明显日益苍老和樵碎的容颜,人们嘴上不敢说,但在心底里深深为党和国家的前途途命运担忧。</p><p class="ql-block"> 林彪在我们心中曾经是神一样的存在。他20多岁就在红军任军团长,抗日战争初期指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和提振了全民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最强大的野战军横扫千军,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广西、海南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1955年授元帅军衔排名第三。号称中国军神,连斯大林都十分欣赏林彪的军事才华,传闻想以7个师换林彪。后来更是成为党的副主席,党章中明确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全国人民每天挥舞着红宝书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同时,也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在党和国家的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日中天。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野心澎涨,企图抢班夺权,落得身败名裂,客死他乡。唉,悲哀啊!世事难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在长春中学初中学习的生活转眼就要毕业了。毕业时公社没有照相馆,全体学生还要步行20多公里去问安镇街上照毕业照。过完毕业那年的署假,我们又升入枝江县问安高中继续求学。</p><p class="ql-block"> 问安高中是枝江问安区唯一一所高中,我们干校的初中毕业生基本都升学来读高中了,但我们长春中学初中同学中的农村学生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其他没有升高中的同学可能就是回家参加农村生产劳动了。</p><p class="ql-block"> 问安高中条件比长春中学条件稍好一点,有一幢二层楼房的教学楼,有一排教职工宿舍,一排学生宿舍,有二个蓝球场,学校没有围墙,学校外围就是农村的水稻田,一条土公路走上10多分钟可以到问安区政府所在地问安镇街上。</p><p class="ql-block"> 问安中学距离干校有20多公里,所以我们干校子弟只能在学校去住读。学校宿舍比较紧俏,一间2、30平米的房子有用木板、木凳搭建的床铺10几张,两人一张床,我和原地区总工会主席的儿子刘建搭伙睡一张床。一间宿舍睡20多个学生,晚上那个打呼噜的声音简直就是一台交响乐,加上农村很多同学常年不洗澡,每天晚上也没有洗脚的习惯,宿舍里的味道总是弥漫着浓浓的怪味。</p><p class="ql-block"> 学校虽然有食堂,但只管教职工的饭菜,对学生只是代蒸米饭不管菜,所以我们每周都要自己背一袋10左右的大米到学校,每天自己用碗将米淘洗干净放上水送到食堂交给师傅,吃饭的时候去取自己的米饭。因为学校只管代蒸米饭不管菜,我们只好每周从家中自带一瓶(礶)辣椒酱或者盐菜当下饭菜,每当吃饭时每个同学都将自己带的瓶瓶罐罐拿出来,有豆腐乳、豆瓣酱、大麦酱、盐菜、泡菜、榨菜、榨海椒,林林总总各种各样,初时还觉得好吃,很下饭,每顿都要吃一大碗米饭,可时间一长,没有菜蔬吃,缺乏维生素,口角经常生疮。肚腹里缺少油水,就只有靠多吃米饭补充营养充实肚皮,我每周带10斤大米经常吃得精光,好在干校每年生产的粮食不用交计划公粮,都用作地直机关和干校自己生活补助,所以我们可以在干校食堂用饭菜票去购买超出定量的米面。</p><p class="ql-block"> 9 —10月间正是田间地头黄鳝泥鳅、青蛙最肥美的季节。学校不供给菜吃,每日顿顿吃辣酱心生厌烦,所以坐在教室里,耳中听到窗外田野里青蛙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心里就开始盘算着怎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改善生活。</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准备,我和刘建在上晚自习时分别以上厕所为借口溜出教室,直奔校外稻田间。稻田里青蛙精明的很,你听到到处都有青蛙在"哌、哌"的叫,一听到你的脚步声立即停止鸣听了,手电筒照射时,它瞪着一双鼓眼睛看着你,你要想抓住它可不是那么容易。青蛙的弹跳力特别强,反应速度也快,所以抓青蛙最好的方法是钓青蛙,弄一个大号的鱼钩,用一小块棉花作饵,看到青蛙时将饵在它头部上方晃动,青蛙以为是小飞蛾,一跃而起将小棉花球吞进嘴里,立即被鱼钩钩住。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我们以前使用过的办法,在一根竹竿前端夹绑两排大号缝衣针,乘青蛙被手电筒光照射时一动不动之时,瞅准目标迅猛用钢针刺进青蛙身体,效率更高。第一次出来战果颇丰,没多大会就抓了20多支青蛙,剥皮洗净后装了一大碗,就用豆瓣辣酱拌一下,第二天拿到食堂请大师傅帮忙蒸饭时给一起蒸,开始他还不干,最后说定蒸一次5分钱才算成交。中午开饭时,吃到鲜香的美蛙,那味道真的是不摆了,也馋得其他同学流口水。至此以后我们找到改善生活的办法,整天心里都牵挂想着抓青蛙,其他同学也有不少效仿我们,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学校的注意。有一天晩上我和刘建照例又溜出去抓青蛙,很快抓了一袋青蛙兴冲冲往学校宿舍走,不料刚走学校教学楼旁,一道强烈手电筒光照在我们脸上:站住。我一听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心中暗叫不妙,糟了!我们学校的校长带着教体育的陈老师堵在我们面前。校长姓武,听说当过兵,经常穿一件洗得泛白的旧军装,中等个,国字脸,开学典礼时给我们讲过话,虽然没有接触过,但看他整天一脸的严肃相学生们还是都有点怕他。"你们是哪个班的?这么晚不上自习,跑到校外去干什么?"武校长虽然没有大声呵斥,但我们俩紧张的不行,吱吱唔唔的说随便转转,我将装青蛙的袋子藏在身后,在被带往教学楼办公室的途中还舍不得丢掉,悄悄塞进裤裆里。到了教学楼一楼一间教师大办公室里,室内还有4、5个教师在批改作业,武校长让我们站在中间,他搬张椅子坐下,问你们今天上晚自习学的什么?我回答说老师布置让写四项基本原则和三要三不要。武校长让我背一下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这时我藏在裤裆里的青蛙可能是缺氧,开始乱拱乱跳,还"呱呱呱"地叫出声来,一不留神装青蛙的袋子从裤裆里脱落,几只青蛙从裤腿管下嘣出来了,在办公室里一跳一跳的,那场面才真是尴尬,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忍不住笑了,其中一个女教师更是笑得直不起腰。武校长开始还迸住不笑,最后也忍不住了,笑着说这就是你们出去随便转转的成果了吧。我只好承认是出去抓青蛙了,并告诉武校长每天都没菜吃,只有想这个办法解决。好在武校长还挺有人情味,并没再严厉批评和处罚我们,只是要求以后不能再这样去抓青蛙,说青蛙是益虫对农业生产有利,要保护之类的云云。放我们走时还叫我们将散落的青蛙抓起来带走。自从被校长抓住过后,学生们也都不敢再私自出校去抓青蛙了,不过武校长真是一个好校长,经学校研究,增加了一个食堂师傅,开始给学生们提供菜品,虽然菜品质量、数量仍不能恭维,但总算是大大满足了学生基本需求。</p> <p class="ql-block">  在问安高中学习生活波澜不惊,按部就班。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武汉知青,操一口的汉腔,读文言文时喜欢摇头晃脑。物理老师是湖南人,老婆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戴一幅深度眼镜,她们的女儿趙敏天生一副好嗓音,后来考湖北音乐学院时还到宜昌住在我家,刚好那时我刚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获特批回家探亲期间,还听过她展喉一歌。</p><p class="ql-block"> 学校里教体育的陈老师是个性情中人,本来他主攻蓝球,组织了学校蓝球队,但还是热心的又主持组织学校乒乓球队,那次他和武校长一起抓我们就认识了我,一次在食堂吃饭时问我会不会打乒乓球,我说还可以。晚上他让我到乒乓球室和两个同学打了一场比赛,就决定吸收我参加学校乒乓球队,每天集中训练2小时。</p><p class="ql-block"> 我打乒乓球完全是业余爱好,无师自通。我喜欢当时国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主流打法:直拍快攻。经常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切磋,无论是自己用铺床用的木板、还是课桌拼接的球桌、或是石头砖砌成的球桌,都可以尽情挥拍激战,乐此不疲,也慢慢积累了经验,提高了球技,形成了自己快打猛攻的小风格。参加校队后,每天与队友训练比赛时精神放松,求胜欲望高,经常可以战胜队友,在队内可以排名前两位,但陈老师带领我们出校与其他学校、或问安区镇上其他单位比赛时,开始时我打比赛特别紧张,本来内心是想挣表现,但越想赢越赢不了,动作僵硬,失误多,基本上是逢赛必输,旁边督战的陈老师看了直摇头。好在陈老师虽然有时会嘲讽我心理素质差,但认为是打正规比赛太少的缘故,所以还是经常带我们出去比赛,后来见多识广,比赛多了,心理素质得到锻练提高,逐渐适应了比赛节奏,胜局也就多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问安高一学习到下学期时,正值1973年,国内形势暂时趋于稳定,邓小平复出参加工作,协助周总理整顿经济工作,工农业生产、交通都逐渐恢复正常运行,经济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干校不少干部都陆续返回宜昌原单位工作,我的一些干校子弟同学也随父母转学回宜昌读书了。我父亲的历史问题也在组织外调得到澄清:外调找到了与我父亲当年同期入党的同志,证实一起参加支部组织的入党宣誓仪式,也帮助父亲入党介绍人回忆起当年介绍父亲入党时的情景,写出书面证明材料,落实纠正了造反派强加在父亲头上的不实罪名。压在全家人心头的一块石头搬开了,曾经桎梏在父亲心灵的枷锁挣脱了,父亲也因此调整出饲养班,连队考虑到父亲曾在当阳任过县长,又在枝江县搞过社教和四清工作,与两县的很多领导关系较熟悉,就让父亲担任了连队后勤管理员,帮助联系购买一些限购紧俏物质,改善后勤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亲担任连队后勤服务管理员后经常出差跑当阳县、枝江县找关系,弄生活物资,当年那些老部下老同事看我爸爸重新岀来工作,也非常热情帮助,那些时光,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会给连队购买一批猪肉、牛羊肉,鲜鱼等食品,到农科院联系引进了北京鸭、红鲤鱼等优良品种饲养,极大的改善了连队生活。我们家也近水楼台先得月,父亲从当阳漳河水库弄回来的一、二拾斤重的大草鱼,还有甲鱼、羊肉等让我们大饱口福。记得爸爸给我们家带回来几只良种鸡苗,芦花母鸡可长到7、8斤重,下的蛋比鸭蛋还大,有一只大公鸡长到10多斤重,站立着比3、4岁小孩都高,而且性情特别凶悍,不仅看到穿着鲜艳一点艳色衣服的小孩会攻击,有时路上碰到大人也会毫无惧色的攻击和对峙。</p><p class="ql-block"> 物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我看到其他干校同学陆续转学回宜昌读书,心中羡慕不已,常闷闷不乐,也向爸爸妈妈提出想要转学回宜昌。爸爸妈妈说组织上没安排回宜昌工作,你怎么可能转学回宜昌?但爸爸看我失去往日的调皮与活泼,整日闷闷不乐,还是把此事放在了心上。听说原当阳县宣传部长吴启蒙担任了宜昌市二中的校长书记,爸爸专程跑了一趟宜昌去找吴校长商量能否将我转学到二中读书。吴启蒙校长接待我父亲虽然很客气,但他也是刚重新岀来工作不久,有些胆小懦弱,推脱说学校刚从郊区镇景山整体搬迁回市区,现在无法接受安排住宿生入校学习。本来我父亲就不习惯低三下四的求人办事,听他推脱,也不勉强,扭头就走。出了校长办公室,一个穿军装的解放军干部跟在我父亲身后左瞅右瞧的,我父亲觉得奇怪,转头问他:怎么啦,你跟着我干什么?那解放军赶紧上前问道,您是王县长吗?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小黎呀!原来,这个解放军干部是驻宜昌二中的军代表,曾经在当阳县给我父亲当过一年通讯员,后来参军提了干,当了营级干部,被抽调到地方支左,任宜昌二中军代表。当即请我父亲又回到办公室坐下,热情的泡茶,问及到校事由,我爸爸才说起想给儿子转学到二中读书,吴校长说办不了一事,黎叔叔听完,挺干脆:孩子要读书,有什么办不了的。我来办!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那时驻学校的军代表、工宣队的权力大得很,一句话的事就全搞定。</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父亲告诉我转学之事已联系好了,可以办理转学手续到宜昌读书。我高兴极了,迫不及待的去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虽然心里很迫切希望能转学回宜昌读书,但毕竟在枝江长春中学、问安中学求学三年多,临走时还是有点不舍,又到长春中学、问安中学去转了一圈,与几个较好的同学告别,相隔多年,好多同学都记不清名字了,依稀记得有陈文元、姚文德、方孔全。方孔全还是我们的班长,后来参军入伍与我在一个师,他𤩹山110团,后来任营长转业回枝江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宜昌二中刚搬迁回市区,暂时无法解决住宿问题,但军代表黎叔叔答应尽快想办法解决。我爸爸就先联系让我去原在干校时我家隔壁邻居袁伯伯家暂住,每月给他家交25元生活费。袁伯伯他们那一批先行回宜的老干部因原来的住房都已另行分配给他人居住,所以统一被安排在地区第二招待所暂住。袁伯伯老俩口带一个孙儿住一楼,我的同学艾务农一家住在二楼,我与袁伯伯的孙子风儿挤睡一张床。</p><p class="ql-block"> 开始新的生活了,虽然袁伯伯、袁大娘总体对我还不错,但时间长了,难免就会感受到寄人篱下的滋味。我那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活动量大,味口又好,吃嘛嘛香,袁伯伯还不说啥,可袁大娘看我饭量大,她虽不直接说我什么,但总是在我盛饭的时候嚷嚷她的孙子:你吃快点,磨磨蹭蹭的。次数多了,我也就明白是怕我吃多了,她孙子吃少了。我自尊心又极强,心里不舒服,就写信给爸爸说不想在袁家住了。好在时间不久,军代表黎叔叔让学校专门腾出了一间教室作为男生宿舍,安排了七八个关系户男生入校住读。我搬离了袁家住进学校宿舍,算是正式开始了宜昌二中的高中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学校男生宿舍里摆放了五、六张架子高低床,基本上是凭关系到学校来住读的。有当阳的县委书记高福长的儿子高敬华,个子高高的,是学校排球队的队员,有原来当阳一个区委书记的两个儿子李波、李海俩兄弟,有八一钢厂一个领导的儿姓陈,还有三三零葛洲坝集团的俩个男生,一个叫韩军,一个姓廖。那个姓廖的同学喜欢摆他的舅舅是新华社的记者,常手持紫色封面上有国徽的记者证进出省委大院,武汉的洪山宾馆(国宾馆)都是昂首进出,不厌其烦反复弦耀!时间一长大家彼此都熟悉了,常在晚上结伴同行去街上吃夜宵,都是学生也没有什么钱,每月初收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除了买饭菜票,都要留几块钱在身上晚上去吃夜宵小吃。主要是吃上一碗小面或者凉面,有时买份豆饼,反正吃点东西才心满意足的回宿舍睡觉。有次到了月底,晚上在宿舍吹牛睡不着,有人提议又出去吃东西,可一摸口袋谁身上都没有钱了,同寝室的室友知道我二姐也在学校住读,都鼓动我去找姐姐要点钱,最终在二姐那里要到了五角钱,寝室里7个人兴高采烈的跑到街上,1角5分钱一碗的小面买了三碗,搭伙吃了个精光才满意而归,想想,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呀!</p><p class="ql-block"><br></p>

青蛙

干校

晒场

我们

稻草

学校

秧苗

问安

校长

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