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乡 的 第 一 天

山石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欢 送 会</font></b></h1> 1974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初一星期三),那天我和我的同学们踏上了下乡之路。按照安排,将要下乡的知青在22日的上午参加了在市政府门前召开的全市各界欢送知青下乡的大会后,即刻乘车奔赴各自下乡落户的地点。<br> 因家离市区较远,那时的交通非常不便,正巧市知青办也提前征调了平顶山水泥厂(父母的工作单位)的车辆(货运卡车),在22日那天运送知青下乡。为了能够准时参加欢送会不误行程,父亲在头一天亲自与开车的司机师傅打了招呼,定好了出发的时间。22日那天的天气不错,家人和我起的都很早。吃过早饭后,我背上头天晚间就已打好的被、褥捆绑在一起外裹塑料布的背包,肩上挎着一个装着日常用品的军绿色挎包,在与母亲话别后便走出了家门;父亲帮我拎着装有洗脸盆和其它物品的网兜把我送到了车上,然后他一直站在车旁,目送着汽车驶出了很远才转身离去。 <h3> 年级同学陈泉生家也在水泥厂,他也下乡落户到胡杨楼青年队,我们一起乘车同行,约40多分钟后车到达了市区矿工路,我们两人在矿务局(现平煤神马集团)门前下了车,然后各自背着背包手拿行装,在中兴路路西侧粮食局门前找到了停靠等候的、驾驶室前窗上贴有胡杨楼青年队标识的卡车。因到的较早车厢内还是空着的,我俩就将背包摆放在了驾驶室后窗处(车厢最前端中间)的车厢底板上,并站立在了背包的后面。不一会,李生林、曹金洪等几位同班的下乡同学也到了,寒暄过后,他们将背包摆放在了我俩的背包两旁,然后也都分别站立在了自己的背包后面。欢送会开始前,其他的下乡同学及一些来送行的人们也都陆陆续续地登上了车,贴靠车厢栏板处的空间部分很快就被背包行李占满了;由于车上的人过多,已没有了屈蹲或坐下的空间,大部分的乘车人只得站立在车厢的中间部位;待欢送会开始时,站立的人们和背包行李已将整个车厢塞得满满当当的。<br> 欢送会的主席台设置在当时的市政府(现丹尼斯商城)门前。会场气氛热烈,红旗飘舞,横幅高挂,群情激昂,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和锣鼓声震耳欲聋,沿中兴路两旁运送下乡知青的车辆排起了长龙,每辆车的两侧车厢栏板上都张贴着大幅的红色标语,将要踏上征程的知青就站立在车上聆听路边树上的大喇叭里传出来的会议声音。此时人声鼎沸,车上的人根本无法听清讲的什么,好像也都无心想听到什么,但此刻喇叭里讲的是什么他们可能也都早已知晓了。<br></h3><h3> 这场形式重于内容的大会后,我和我的同学们就真正的融进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持续不断的、波及面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将成为一名“上山下乡、到农村去”的亲历者。也可能是下乡落户的地点在市郊、离家和父母并不算远,也可能是知青下乡已持续多年心理上已坦然接受或别无选择,在欢送会的现场,我并没有看到那种泪眼蒙蒙、紧紧相拥、难舍难分或犹如生离死别似的场景。相反的是,车上的同学们(此刻应该称知青了)大都呈现出激动、兴奋的状态。或因是年少轻狂、少不更事,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对自己未来之路的忧虑和对将临的艰苦磨难的惧怕,好像他们的心已被牢牢的吸引住,缤纷的世界、广阔的天地正敞开胸怀迎接他们的到来。</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下 乡 途 中</font></b></div></h1><h3> 欢送会的时间不长,大概在9点半左右结束。欢送会一结束,运送知青的车辆就分别向着预先安排好的目的地驶去。我乘坐的这辆车是沿着中兴路南行,过湛河大桥后至火车站前东拐,穿过马庄铁路桥涵洞,然后到达胡杨楼青年队。转身望去,我们这辆车上清一色的全是男性(同程的好像有三、四辆车)。由于那时的卡车车厢栏板都不高,除了我们早到的站在驾驶室后面的几个人能够用手抓住驾驶室的护栏外,其他的都是靠相互扶持站立着,处于脚下“无根”的状态,遇到车辆的颠簸或刹车,站立的人群就会在随之晃动的同时发出一片惊呼和喊叫声。在车辆的行进途中,车上人们的激动、兴奋情绪伴随着每次这样的晃动持久不衰。</h3><h3> 当车行驶到中兴路湛河大桥时,好像是一位送行者,扶着别人的肩头踩上了车厢中部设置的、用于拉扯两侧车厢栏板及防止两侧栏板意外打开的那根垂悬着的钢链,紧跟着又上去了一位年轻者,在他们的重力踩踏下,钢链被绷紧后拉着两侧栏板往内翻。此景我们在前面看的很清楚,立刻大声劝阻让他们下来,可不但没有奏效,相反的是这两位表现的异常地亢奋,以站立同伴的肩头为手的支撑点,象表演踩钢丝一样竟然在钢链上面蹦了起来,在受到了强烈的外力后,钢链两端与木质栏板的结合(挂钩)处传出了一阵阵“吱嘎…吱嘎…”的声响。当车将要(由北往南)穿过马庄铁路桥涵洞时,司机发现靠近涵洞入口西侧的下坡处(公路面高于涵洞内路面)有一滩积水(也可能是司机早知是一凹坑),于是车辆放慢了速度,意欲缓慢通过下坡积水处的路面。当车的右后轮驶到积水处(凹坑)时,车身瞬间往右倾斜,车上的人们跟着往右涌动,顿时造成车厢右侧栏板受力过大并传出了木板的撕裂声,拉扯栏板的钢链从带“伤”的右侧栏板的结合处脱落,致使车厢的右侧栏板被迫打开,这时车上的人员大都猝不及防,于是相互拉扯着随着背包行李如同“下饺子”似的纷纷从车上掉入那滩积水中。等我回过神来,只见原先被挤塞满满的车厢内只有我和能够用手抓住驾驶室护栏的几个人以及放置在我们身前的背包行李仍留在车上,其他的人与他们的背包行李全部“遇难”。好在都是男生,年轻敏捷,且因贴靠在车厢栏板处的背包先与人掉入车下(水中),早(掉)下去的人大都落到了背包行李上或水坑中,后面的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自己跳了下去。<br> 事发后,有关的领导和部门闻讯很快到了现场,在他们查看完了“灾情”后,经过清点,除了有几个四肢或面部受了点皮外伤外,其他都无大碍,他们同意了受伤的知青接受治疗和几个背包行李被浸湿的知青返回的请求。在经过了简单的修理后,车厢的栏板被重新合住,其他的知青则带上各自的行李物品又回到了车上,汽车朝着目的地继续前行。<br> 这起意外事件在事发的当天及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被社会各界传的沸沸扬扬。记得我下乡后第一次返家时,母亲见面就很急切地询问我,并把她道听途说到的故意破坏、车辆翻车及伤者伤情等向我求证。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因发生在欢(运)送知青下乡的途中,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是阶级敌人在破坏毛主席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事后,市知青办也专门派人到青年队找知情人了解了当时的情况。在作了一番调查后,也许是没有查到什么阶级敌人故意破坏的证据,也许是相关领导或部门怕担当责任惹祸上身,至此也就再没了下文。<br> 当车辆重新启动上路后,很快就行进在了郊区乡间的道路上,车速明显没有先前那么快了。也许是扑面而来的有别于喧嚣城市的田园景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也许是人们的情绪受到了刚才突发事件的影响,在车辆的颠簸与晃动中,听不到了车上的大呼小叫,车厢内少了些早前的狂热和躁动,亢奋的情绪在慢慢消退,知青们脸上的神情趋于凝重,陌生、好奇的感觉让他们的视线都变得专注起来,大家都极力地眺望着前方像是在努力寻找着什么。在此前,我和几个同学曾经从这条路上走过,前往胡杨楼青年队实地“视察”了一番,可能是提前有了些认知与感受吧,此时的内心还是较平静的,我还不时地向身旁的同学指指点点,告诉他们目的地的方位及剩余的路程。<br> 我们的车辆离青年队越来越近了,已经远远地望见了那一片红砖红瓦的房屋建筑,又看到了食堂烟囱里升腾的袅袅炊烟。于是,车厢内的气氛又慢慢地开始活跃了起来,知青们纷纷挺直身子、伸长了脖子往前望,都想尽早看清楚自己将要落脚生活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进 队 初 印 象</font></b></h1><div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text-align: center;"> </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第一次进门</font></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约11点钟,车辆缓缓地开进了青年队的院里。没看见横幅标语,未听到鞭炮锣鼓声,更没有人群簇拥的景象,青年队的大门前和院落中没有丝毫想象中的那种“热烈欢迎”的迹象。相反的倒是显得有点冷清,只看到一些老知青(早于我们下乡的知青,我们称老知青)在院内三五成群的、远远的站在一旁,默默地观望我们的到来,并没有人主动靠近示好。此情此景与两小时前市内欢送会的场面有如天壤之别,一种从天上瞬间掉到了地上的感觉倏然而至,如此大的反差让我的内心深处受到了剧烈的震撼。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车停稳了,我很麻利地跳下了车去,很快的取下了自己的背包行李。青年队的院落呈南北走向,长约150米,东西宽约50米,院大门朝南开,中间一条道路,在道路的东、西两边(除食堂外)各分列着五排房屋。在我们未到来前,队里已经为我们这批男、女知青(约有八、九十人)安排好了每个人的住宿房间。我被安排在北起西侧第二排的一个小房间住宿(这排房屋原本是三个大间,这个小间是从居中那个大间里隔出来的,只是与大间一道墙相隔,上面是相通的)。与我分在同屋的好像还有同班的同学曹金洪,早前已有一位老知青在此屋住,我们到来时他因故不在队里。进入房间,一眼就看到屋中备好的床不像城(家)里的床,这里的床不带床头且没有床板,是由约两指多宽的长竹篾竖着并在一起固定在床框上充作床板,上面再用一张秸秆编织的席子铺盖在上面以保证平整性。我想当地农民家大概都是使用这样的的床吧。经过简单的整理后,我很快就在这张典型的“农村床”上铺好了被褥。在各自收拾妥当后,同来的知青们相互串起了门,这时间原本略显冷清的院落变得热闹起来了。当看到我被安排住在了小房间,有不少同来的知青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我也暗自窃喜,感觉能够住在小房间还是蛮惬意的。</span></div>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第一次就餐</font></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临近吃午饭的时间,前来送行的都离开返回了。在听到悬挂在食堂门前大树上的那截道轨发出的敲击声(我们称敲钟,通知开饭、出工或其它活动)后,知青们拿着自己的就餐用具涌向了食堂(我的记忆中进队的第一顿饭是没有用饭票的)。进到食堂饭厅后,大家都很自觉地排着队在等待着打饭。忽然,有一个老知青全然不顾已排好的队,拿着餐具径直就走到了打饭的窗口前,一位新来的知青立刻对他的举止进行了指责,但随即招来了这个老知青的谩骂,待他插队打完饭后,嘴里还一直骂骂咧咧的。当时大家虽很愤慨,但因初来乍到也都没有再说什么,心想不和他一样罢了。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可不曾想到,这位新知青回屋正吃饭时却被几个老知青叫出了屋,当时我住在隔壁闻讯立即来到了屋外,听见几个老知青正在大声呵斥着并夹带着恐吓的言语。见状我和另外几个知青同学赶快围上前去把他们隔离开,并将这几个老知青让进了我住的小屋里,最后在我们的斡旋下,没有再出现不好的结果,事情最后得到了平息。下乡(进队)后,与老知青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是我始料不及的,感触颇深、印象深刻,心里也难免有些惴惴不安。后来,与这些老知青熟络了,在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了其中缘由:插队打饭的那位知青,平时就有些强势,在遭到新知青的指责后,脸面上挂不住,回去后与其他老知青说起,都认为新知青刚来就敢冒犯老知青,要借机“杀杀”新知青的锐气,因此就有了那一幕闹剧。</span></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第一次会议</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下午,青年队在食堂饭厅召开了欢迎会。会上讲的都是什么,我都记不起来了,可能也就是要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世界观,认真遵守队规、好好劳动之类的话语吧,但当时会场内的一幕场景到现在还若隐若现地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会议已经开始了一会儿,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身着破旧衣裳、留着较长头发的老知青,他趿拉着鞋子拿着一个小板凳,在众目睽睽下,慢慢悠悠地、不慌不忙的在后面找了一个周围没人的地方独自坐了下来,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香烟点着,然后哈着腰眯缝着眼睛、神情专注的、有滋有味地在那里吸了起来。在我的眼里,他的衣着打扮及行为举止很像一位地道的农民,似曾在一些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影片中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如今却真实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于是,我很好奇的不停地回头看着他,心中还暗自好笑(那时我也学会了吸烟,但从来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或父辈熟人面前吸)。眼前的这一幕使得我有了一种很奇特的感受(不单单是因为吸烟),既感到新鲜又觉得有些刺激。与此同时,又好像从中猛然悟到或发现了些什么……</span></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span><font color="#ff8a00"> 第一个夜晚</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入夜后,接了一脸盆压水井的凉水,简单洗漱了一下,早早地就躺在了床上。虽然乡村的夜晚格外的寂静,一天的奔忙也显疲惫,可我在床上好长时间睡不着。诚然刚换了环境(床铺)不太适应会有些影响,但一天来所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都在脑海中不断的重现、不停的翻腾,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span></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333333"><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 下乡的第一天,是我人生奋斗篇章的重要节点,也是我事业征程的起始点。这一天中,社会角色转换了、环境地域变化了、接触交际的人异样了,踏进了社会的大门,融入了纷杂的世界。这一天里,有精神世界的波澜起伏,更有心灵深处的撞击震荡;有对过去以往的留恋不舍,更有对明天未来的企盼渴望。</b></div></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下乡第一天之经历之印象仿佛在我的耳边大声的告诉我:放下你的从前,你的人生轨迹就要发生改变,新的人生之舟正从这里起航!</b><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6fbb"> <b> <i> 下乡的第一天,我难以忘怀的一天!</i></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