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海涛(李宏海)

<p class="ql-block">  大家对成语“对牛弹琴”应该不那么陌生比较熟悉吧,那是否知道它的出处是来自那里呢?其实追根溯源,原来它出自牟子撰写的《理惑论》书中的一个寓言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理惑论》成语“对牛弹琴”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span></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音乐天赋超常,他既能作曲又能演奏,而且乐器演奏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总而言之对音乐的热情投入估计沒有人能比得过他。他特别擅长用七弦琴来弹奏,弹奏的曲子非常好听、很有节奏感而且优美动听,因此很多人都非常乐意爱听他弹琴,认为是一种生活享受,人们很敬重他。</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的春天,公明仪带着自己的爱琴来到了城郊的田野间散步,面对着晴朗湛蓝的高空万里无云,好像碧玉一样青翠美丽,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了他的面前,让他春风吹拂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野外不停的吃草,田园生活令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演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p> <p class="ql-block">  虽然公明仪演奏的曲子曲调欢快、动感十足、悠扬悦耳、旋律美妙,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么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奏出的美妙意境。</p><p class="ql-block">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了起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公明仪的简介,战国时代人物。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然而家境贫寒,买乐器不起,只好跳踢踏舞。后有宫庭乐师弥留之际,以为孺子可教,便将其一生钟爱之琴馈赠于他。从此,公明仪见人就笑,人以为他疯了。</span></p> <p class="ql-block">作品鉴赏:</p><p class="ql-block"> 一、思想内容。公明仪给牛弹奏《清角》这样优美的乐曲,牛却照样低头吃草,并不是牛没听见,而是乐曲不合它的耳朵。假如换成蚊子、牛虻 的声音,或者小牛犊孤独的叫声,它马上就调转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要看清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而不能高曲和寡。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就是白费心机,最终徒劳无益的。</p><p class="ql-block"> 二、艺术特色。“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一词本是讥笑对方的人不看对象,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所以引用的时候必须区别对象来处理。对于某些顽固的人来说,同他们讲道理,有时确实是“对牛弹琴”,白费劲儿的。但是对于各种不同水平的群众来说,这个成语却不适宜乱点鸳鸯谱或乱滥用。</p><p class="ql-block"> 三、对后人影响。成语“对牛弹琴”对后人影响很大,如清朝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四大僧侣画家之一石涛的《对牛弹琴图》,构图奇险,笔墨老到,意境突出,是人物画的杰作。此图通过作者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