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有时多阅读 有书香盈袖——静宁县城关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篇六】

静宁县城关小学

<p class="ql-block">  我本来是一个不爱阅读,不喜欢语文也不会学习语文的人,直到上了平凉师范,没课的时候陪同学去阅览室,无意间翻开巴金的《家》,我一下子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本以为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书,翻了几页后竟读出了兴致,便把它放在枕头边,每晚睡前都要翻几页。从此以后,竟然入了迷。</p> <p class="ql-block">  我本是个急性子,每次阅读《家》时,却总能够耐着性子慢慢看,既不囫囵吞枣也不拖拖拉拉。每次阅读都仿佛身临其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几个为了心中的理想奋发向上、英勇向前的爱国青年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从读巴金的《家》,再到《春》和《秋》,我阅读的节奏越来越快,还书借书的频率越来越高,朋友说:“没想到一个看见文学作品书就头疼的人,对书的痴迷比我还严重。”连我自己都惊异于我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书。但那个时候的阅读兴趣,纯属于领略故事情节,我被书中的故事领到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世界,认识了许许多多我从来不知道的人物。书中有委屈求全,懦弱顺从,深受封建礼教毒害,在高家的事务上兢兢业业,办得井井有条,却在婚姻中让我深感不幸的高觉新。还有作为家中反封建的一员,最终还是没走出这个家,依然深陷在泥潭中的高觉民。有最具有反抗精神,一心想着如何走出这个家,走出这个满是封建礼教的高觉慧。善良、厚道、柔情的瑞珏……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似乎把我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给了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原来文学作品是这么有趣。</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巴金的《家》《春》《秋》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上平师期间,观看了一部根据邵振刚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麦客父子》,虽然故事发生在陕西,但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均是我和同学们所熟悉的,尤其是人物对白,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语言。一时之间,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开始关注西北作家的作品,这也是我的阅读第一次由盲目到有了一定的方向。恰好我上学的九十年代,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陕西作家异军突起,出现了三位在全国非常有影响的作家,我先是读了贾平凹的《浮躁》,接着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还在学校外面的书摊上买了陈忠实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其中最让我深思、对我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浮躁》,这部作品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读完之后让我沉思。我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说:“鲁迅的《阿Q正传》之所以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作品,就是因为他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太过典型,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觉得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有阿Q的影子。”而贾平凹的《浮躁》,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身上共有的通病。刚刚经历了初中紧张的学习,到了师范的我们,思想上难免会松懈下来。记得当初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在日记上写道:“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师范生作为将来小学教育的接力者,一定要摈弃浮躁之气,潜心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成为了我的学习榜样,他不甘贫穷,努力上进,勇于改变命运的精神,同样激励着我,激发着我努力学习,不断进取。</p> <p class="ql-block">  读了许多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我开始借阅外国作家的作品,那个时候,一有空闲,我就往学校图书馆跑,我的目标是,穷尽世界名著。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间,我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也在不知不觉中涵养了我的气质,改变着我的性格,启智了我的思维。我对语文由害怕学习、不会学习到热爱学习,这个转变是悄无声息中发生的,这也奠定了毕业后我教学学科的选择方向。</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分派到峡门小学任教,这是一所较为偏僻的城郊小学,这时候已经喜欢上阅读的我,最苦恼的是学校图书馆藏书甚少,但是当时的吕少杰校长是个热爱阅读的人,他带头读书,要求语文老师除了要阅读文学名著,更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作品。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我的阅读面逐步扩大,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研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p> <p class="ql-block">  初为人师,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班主任管理中,我都感觉到了力不从心,而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语文教学探索》则帮了我大忙。魏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作品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入情入理,令人心悦诚服。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对我的班级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在城关教委,峡门小学的教学质量是最差的。我班就有许多学困生,改变十分困难,五六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一放学就跑到山上去玩,我也觉得他们无可救药。读了《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原来这个世界上“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改变从我做起,而改变孩子的第一步,便是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我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也改变了教育他们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充满艰辛的,也是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我以前都是中午晚上骑车回家的,但是为了转化这些孩子,晚上我不回家,住校给他们辅导,直到他们的父母地里干活回来后把他们接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这些孩子一天天的进步了,我也深深懂得了阅读的重要性。 </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教语文的时候,我的语文教学是漫无目的的,常常会出现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教学效果特别差。后来读了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大受启发。在这本书中,魏老师指出了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人生观、育人观和教学观。还有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对教育改革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一片赤诚之心,以及超凡气质和睿智。这两本对我而言可以称之为教科书般的作品,给迷茫中的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还读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顾泠沅的《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张化万的《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等,这些作品的阅读,时时撞击着我的内心,刷新着我的教育教学理念,纠正着我的教育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2015年,一位师范同学给我推荐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遂买回家阅读,这本书所写的问题皆是一线教师日常所遇到的,比如“作业问题”“纪律问题”“班级卫生问题”“课外阅读问题”“复习问题”等等。它写的很实,绝少空洞的理论, 列举了丰富的案例,这些案例皆是作者所亲历亲为之事,有平易近人之感。我从此认识了管建刚老师,也喜欢上了他写的书,读完他写的《一线教师》,为了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瓶颈,我又购买了他写的一套丛书——《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边阅读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我的作文课教学效果日益提高,所带的孩子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这无异是阅读带给我的丰硕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做笔记,有时摘抄,有时批注,有时撰写心得体会,从工作到现在,我写的读书笔记也有不少。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出现,这就逼着我们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更好地去教书育人。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阅读才算发挥了真正的作用。这些年,如果说我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些进步,我首先得感谢阅读,是它引领我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工作后的这些年,除了阅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我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在做语文老师的这些年,我深感自己文学素养的不足,虽不能说是恶补,但最起码工作以后,我延续了师范时期对阅读文学名著的热情。这段时间,即便是阅读文学名著,我也不单单是为了有趣和打发时间,更多的是服务于我的教育教学。为了弥补我在文言基础方面的不足,我便读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这部描写魏蜀吴三国历史演义的长篇小说,人物对话古朴典雅,对提升我的文言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而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艰涩与顽强,明白人应该如何好好地活着,余华系列的小说直击我的心灵,在这个物质高度文明,群体普遍躺平的时代,让我们从他的小说里,窥见生活的另一角。我也曾努力读《瓦尔登湖》,读《三体》,读《藏地密码》丛书,读《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瓦尔登湖》文字艰涩,我读不大懂,《三体》里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名词术语,总觉得思维跟不上,但我压制自己,努力读,坚持每天读。长篇巨制更是考验我的心性,浮躁的人是没有耐心读下去的,但我还是努力读下去了。阅读这些书,虽不能说我收获满满,但与我而言,我感觉我的浮躁之气少了许多,而语言文字功底,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小进步。现在写的日记,和十几年前相比,文字更纯熟,笔法更从容,思想也更深沉了。</p> <p class="ql-block">  要说我这些年读的书,零零散散的还算不少,有“樊登读书会”里推荐的许多好书,如《樊登读论语》《南京,南京》《万历十五年》等,还有莫言的《生死疲劳》《蛙》等,《十月》《长篇小说选刊》《人民文学》《读者》等各种杂志,除了借阅,我每年还会订阅一部分,还有像《南方周末》等有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报纸,也是我随手阅读的内容。当然,在新媒体时代,纸质阅读只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在做家务的时候,或者闭目养神的时候,我还喜欢听书,喜马拉雅、帆书推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书籍供我们去听,虽然听书的效果比不得阅读书籍,但可以见缝插针,弥补纸质阅读之不足。我在喜马拉雅上面听过完整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侯卫东官场笔记》、《品三国》等,这些书增补了我在历史知识方面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  书籍就像涓涓细流,从我的心中缓缓流过,不管是周末假期有大把的闲暇时光,还是平时上班忙里偷闲的零散时间,不管是读几十页几页,还是读几行文字,只要每天坚持,总会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我热爱阅读,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我的学生,我发现我的学生在阅读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他们可以主动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沉浸在其中。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同时,阅读也让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现在,阅读已经成为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我对教育教学以及生活的看法,使我变得更加开朗、有思想、有情怀。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阅读的习惯,就能够走出更加美好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编辑:兰静宁</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崇广</p><p class="ql-block">监制:张新胜</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兰静宁,女 ,高级教师,市县级优秀教师,县级教学标兵、教学能手、义务教育课改先进个人,现担任静宁县城关小学六年七班班主任工作兼语文学科教学。曾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在省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