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随说

点绛唇·壬辰癸巳

<p class="ql-block">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仲复)因病寓苏,携妻归隐,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耦园格局。</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年(1876年),新园落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p> <p class="ql-block">耦园在苏州众多的古典园林中布局独特,园外三面环水,一面临街,南为水巷,东、北枕河道,西面临街,南北均建有水埠码头,保持着苏州水城建筑的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耦园同时将“小桥”“流水”“人家”“园林”四大江南景观要素汇集在一个画面上,在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为孤例。</p> <p class="ql-block">“一宅”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总体分为中厅、东园、西园三部分。</p><p class="ql-block">中厅的主体建筑为“载酒堂”,有楹联两幅,一幅是清四家之一的王文治(梦楼)的“左壁观图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另一幅是苏州园林当代文化巨匠王西野的“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p><p class="ql-block">“东园载酒西园醉”,“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均暗示了耦园以厅堂为中心,东西两园为两翼的总体格局。</p> <p class="ql-block">“城曲草堂”位于东园北端,坐北朝南,是东花园主体建筑。重檐两层楼厅,横跨整个东园,高大宏敞。</p> <p class="ql-block">“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城曲草堂是“清四家”之一的梁同书的书法。</p> <p class="ql-block">城曲草堂二楼,是“补读旧书楼”,暗用陶渊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句意命名,匾额为时任江苏巡抚张之万撰书。</p> <p class="ql-block">楹联“清閟云林题阁,英光米老名斋”是清四家之一的翁方纲的书法。</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在“补读旧书楼”,1939年,史学家钱穆携眷寓居耦园东园,于“补读旧书楼”撰成《史记地名考》一书,是十分有纪念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析联:</p><p class="ql-block">元代书画家倪云林家有藏书楼清閟阁,法书名画不胜其数;宋代书画家米元章家有藏书楼英光阁、宝晋斋,所藏古帖,特别是晋人法书,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位于西园的藏书楼名曰“鲽砚庐”,清末文学家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记载:“沈仲复按察与严少蓝(永华)夫人,伉俪均能诗。仲复在京师得一异石,文理自然成鱼形。剖而琢之为二砚,砚各一鱼,夫妇分用之,名日“鲽砚”。”</p><p class="ql-block">“鲽”即比目鱼,比目鱼双目同侧,两眼都长在左侧的称为“鲆”,都长在右侧的称为“鲽”,此砚鱼形两眼都在身体的右侧,所以叫“鲽砚”</p> <p class="ql-block">因钟爱鲽砚,还命名他们的书斋为“鲽砚庐”,诗集为《鲽砚庐诗抄》、《鲽砚庐联吟集》。</p> <p class="ql-block">“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苏州园林的全称为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之所以强调“私家”,也就是因为园林的书卷气和文心和园主的人品、修养、志趣、喜好是息息相关的。主人的素质越高,园子的艺术和文化就越精湛。</p> <p class="ql-block">鲽砚庐内小景,“苍苔点染云生靥,老雨淋漓铁渍痕。”</p> <p class="ql-block">在东园筠廊望月亭南墙壁上,有王文治一幅《抡元图》。</p> <p class="ql-block">王文治(梦楼)1760年的探花,人称“淡墨探花”,清四家之一。王文治亲笔所绘枝叶间挂着的三个香橼,并有《题虞山座主闱中画香橼》七言长诗一首及跋文。</p> <p class="ql-block">沈秉成夫妇喜得到江苏丹徒人包子丹赠送 的《 抡 元 图 》 后 , 花 重 金 请 篆 刻 名 家 钱 新 之 将 其 刻 石 成 碑 , 同 时 在 图 碑 下 方 分 别 撰 写了题记,并钤章。印章由两个等大而上下相割的圆组成,印文分別是“鲽砚盧”、“夫妇”、“联珠印”。</p> <p class="ql-block">“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现在正值枇杷上市季节,东园“望月亭”旁的一枝枇杷树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随说就是想到那里,就说到那里,随心所欲的说说自已喜欢的景点。</p><p class="ql-block">“記錄,是一種富有”,同时也自娱自乐,作之留念。</p> <p class="ql-block">王强华初稿于2023年5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