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

箴言

<p class="ql-block">多年前曾参观过三星堆,感觉三星堆文化非常特别。4000多年前,玉器青铜工艺如此先进,并且设计和造型非常艺术,且人脸面具非常独特,与华夏文明非常不同。这次课余,又专程来温习和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p> <p class="ql-block">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p><p class="ql-block">青铜立人像于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铜像重约180公斤,它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现存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大立人像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p> <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人面具,共出土人面具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它们是中国时代最早和出土规模最大的面具群体。</p><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馆的展厅内,陈列有青铜面具专厅,重点展示纵目面具、戴冠纵目面具和特大型面具。其中,一件面具高64.5厘米,宽138厘米,宽嘴巴,大耳朵,耳部斜向伸展,极为夸张,额头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来安装有装饰物。这件面具最奇特的是:双眼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被人们俗称为“千里眼、顺风耳”。这样的造型在全世界都是独有的!还有一具中型面具高22.5厘米,宽42.5厘米,面具呈方形,宽颐,广额,长眉,直鼻,长耳,耳廓较宽,耳垂有穿孔,耳前面颊的上、下及额部正中各錾凿一方孔。最值得关注的还有一具宽1.32米、高80厘米、重100公斤的青铜大面具。</p> <p class="ql-block">1986年7~9月,考古人员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意外发掘了两座大型的商代祭祀坑,从中清理出大量的金、玉和青铜器,青铜神树就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截止2022年1月,三星堆遗址共发掘出6棵青铜神树,其中最完整的是1986年在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一号神树”,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另外还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树身,被命名为二号神树。</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一、二号青铜神树大致的形态基本一样,总体都是下端山形底座,有挺拔直立的树干,也有树枝、果实和鸟,但是细节处则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山海经》中记载:“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可见树上的九只神鸟与太阳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是由飞翔的鸟所背负。结合《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不难看出青铜神树的上的鸟是为了背负太阳而存在。再结合山海经及其他神话传说,专家还原了完整的“十日神话”。</p><p class="ql-block">青铜神树三层九枝分立九鸟的情形,树上的神鸟即为神话中金乌的写照,神树三层九枝及其枝头分立九鸟的形象,符合《山海经》中“扶桑”和“若木”的“上有十日”这一最为显著的特征。铜神树铸饰九鸟,或原顶部有一只鸟,也可能制作者表达的构型意图是另有一只鸟在天上值日。</p> <p class="ql-block">这件玉璋长54.2厘米,宽8.8厘米,厚0.8厘米。如果我们靠近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件玉璋的上下两端都刻有精细的图案。图中有山脉,有形形色色正在拜祭的人,考古学家推断,这件玉璋上的图案描绘的正是古蜀人祭拜山陵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件玉璋是三星堆玉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物,为研究古蜀宗教祭祀礼仪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所以成为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