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刘成华,1931年9月,出生于山西兴县黑峪口村。今年92岁。我今天闲来无事在家里翻看到一本书《回忆育才》,这是记录了延安育才学校历史历程的书,因为母亲九岁被在延安中央医院担任护士长的大哥接到了延安,就在这所学校上学,从延安到西柏坡,直到北京,后来毕业后,母亲参加了志愿军。育才学校留下了母亲美好的记忆。翻阅中发现了书中收集了母亲75年前的几篇作文,颇为激动,有如时空穿越般的感觉,随即整理一下编辑于美篇,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3日 五年二 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点名的时候,同学们都站好了队。每个同学都是很好地给别人提意见。邓林给解先提了个意见,她就不满意,站在队里推邓林。我管她也不听,一味使性子我便把她抱出队。她又跑进去推邓林,我就抱上她,说:“走,陈先生那里去!”她就大声哭,我问她:“敢不敢啦?”她不讲。</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慢慢地给她讲,她便不哭了。“你以后听不听话?”“听!我以后不哭啦,今天是我不对!”</p><p class="ql-block">我就把她领到房里,这个问题就这样说服解决了。当时她就很听话。后来处理对了,所以她就不哭了。</p><p class="ql-block">注:邓林,邓小平的女儿;解先,实名刘解先,刘伯承的女儿。当时她们只有六七岁。这是育才学校从延安迁往西柏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21日 五年二 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当……当……”,上班钟打了。我说:“华英,你给他们上算术课吧,我给上故事课。”说罢,她就去教了。我就去借书,准备给同学上故事课。去借书没有借着,后来我就给华英讲:怎样上哩?她说让同学们自己讲,我说对!集合后就让小同学们自己讲故事,可是他们都怕羞不讲。好容易凡英开了个头,同学们大部分都讲了,凡英和阿美讲得又多又好。</p><p class="ql-block">注:华英,林华英,林育英的女儿,林彪的侄女,母亲的同班同学。母亲和林华英、王雅声三个高年级同学带着低年级同学。凡英,张凡英。阿美,母亲记不住她的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24日 五年二 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要去看戏。把小同学集合起来,点罢名,我说:“我们去看戏,你们在家。因为你们太小,去了挤得看也看不上。”于是他们都很好地说:“我们不去,就在家玩。”他们很听话,我很高兴。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不让出大门,就在这两个院子里玩。要听奶奶(注)的话。”他们都说对!但是我总有点不放心,又到屋子里给3个好学生说:“你们今晚可要起一些作用!”“噢!你走吧!”他们答。我便很轻快地走了。</p><p class="ql-block">(注):“奶奶”是老保育员谢肇同志,大家都称她奶奶。[批语]:这是负责态度。</p> <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2日 五年二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突然,解先跑来报告:林儿被几个大个子逗哭了。让她起来不要哭,她不听还在地下哭。</p><p class="ql-block">我听了就去看她。她坐在地下哭。我问怎么啦?她不讲。后来有几个大同学吓唬她玩,我想大概是他们吓唬哭了吧?我就慢慢地哄她,她就站起来,但还是不肯走,只是个哭。我就把她背回来,回来还哭,这怎么办呢?我就背上她玩跳房,她便笑了。我把她放下来,她又小声哭。我把她带出大门外说:“给你讲个古事听不听?"这时又来了四五个小同学,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吧?”他们高兴地说:“好,好,快讲吧!"我就给他们讲了:有那么一个娃娃,比邓林稍微大一点。他每天哭,可爱哭呢!哭得很厉害。同学们和他玩一下,他也是哭。后来先生就给他</p><p class="ql-block">讲哭鼻子的坏处,说人哭1次就少活4天,可是他还不听。本来他应该活70几岁,但他因哭得太多,才活了12岁就死了。“呀!你们看哭鼻子好不好?”她们都瞪着眼睛听,林儿也不哭了,特别说到死的那个地方,她们非常吃惊:“哎呀!可 怜!我以后不敢哭了!"她们这样讲。我问林儿还哭不哭啦?“不啦!”“噢!好娃娃以后可是千万不敢哭,好好地讲道理。过后我就把她们带回号舍去了。</p><p class="ql-block">我想这个办法还可以说得使她们不哭。以后她们哪些地方想不开,就给她们多讲些故事好了。</p><p class="ql-block">【批语】应代替她严格批评大同学</p> <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4日 五年二 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下午我在操场玩,很高兴,和小同学们跑来跑去。</p><p class="ql-block">猛然一下黑板报倒了,我急忙过去把它扶起来。我一看,打破了一块板,我就问:“这是谁搞的?”有几个同学说:“范小莎。”我就问她这是怎么搞的?她带着很怕的样子说:“我拣瓦时没看见。”最后我说:“快来抬回去算了,等一会儿再说。”可是没人抬,正好李学新出来了,我就叫他抬回去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看见小莎那个样子,好像怕我说她,我也没有给她讲啥。我想,她搞坏并不是故意或调皮。她既感到自己的不对,再批评她,她也难过。所以我对这样的同学有个经验:就比如小莎,她平常也不是调皮同学,她要是犯了错误,不要当时给她批评,并且要看她自己对这个错误的态度怎样。然后下来等一会儿适当地指出,比当场批评一顿要好些</p><p class="ql-block">我最后也给小莎说了,我说:“小莎,这可是你的不对。你以后不要在黑板跟前玩。”她只是说:“噢!不啦!今天也是我不注意,其实也没有怎样动。”我说:“你不动,它怎么能倒了?不过你是不注意碰倒的。”她也没说啥。</p> <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7日 五年二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今天开完会,同学们都要去玩。刘解先坐在床上,让我给她拿上鞋来。我说:“你自己拿嘛!还要我给你拿?”后来她就哭,我说:“鞋子在地上你都不拿,我就不给你拿。老靠别人,能做的都不做。"后来她哭得更比刚才厉害了。后来我给华英讲:“咱俩走吧,她一看见咱们在,她就哭得厉害。”说完就走了。我们玩了一会儿,两个同学说:“她打我们哩!”我们就回来,一看,她不哭了,我就让同学不要理她,也不要给她拿鞋。后来我们就都走了。过一会儿我又回来时,解先在穿鞋子,我高兴地向她笑,她也笑开啦。我说这是谁给你拿的?她笑着说:“自己!”我说:</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很好吗?何必要哭一遍呢?自己穿鞋 多好,我也很喜欢你,以后就这 </p><p class="ql-block">样!”她要吃梨子,我就给她拿出来,削了皮,她就快乐地吃梨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弟弟 六年一 刘成华 </p><p class="ql-block">我的弟弟今年才10岁。离开他已经两年了,也没和家里通过信,所以不知他的一切,心中非常想念。</p><p class="ql-block">过去,我和弟弟同校学习。他很聪明而又调皮。他的个子不大,身体却很健康,圆圆脸上带着很严肃的样子,脾气很大。</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让他扫地,他说不会扫,我就说他:你不会扫,今天就不要吃饭!他听了这话,面红到耳根,便“啪”地掀开门就走了。到了吃饭时,我去叫他吃饭,他很不高兴地说:“你不叫我吃,我就不吃!饿坏了看你怎么办?”我便向他笑着说“哎!姐姐错啦!我以后不说你啦!快回去吧!"他接受了我的劝告,就跟我回来了。你们看,他的脾气多大啊!</p><p class="ql-block">但每当我想起他的一段故事来,便引起我对他更加喜欢。</p><p class="ql-block">在某年的12月,日本还没有投降,扫荡我们那里,我们就躲到山沟里去了。当时敌人离我们只有10来里路,很清楚地听到敌人的枪声,“啪!啪!”地响个不停。从早上一直到晚上,我们也没有吃饭,只有一点枣子解决了我们的饥饿。敌人也不来,我们也不敢回去,也不敢烧火,恐怕敌人发现了。呀!12 月天,是多么的冷呀!身上冷得实在撑不住。但我弟弟一点儿也不怕,只是坐下打抖,他也不哭。有些人家的娃娃和我们在一起,那些娃娃就哭啊,大人抱住劝也止不了。这时,我妈妈非常感动,抱住他说:“你真是好孩子!以后我给你买好东西吃!”从里也说明他虽是小小的年纪,但是多么的坚强啊!</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很想见见我亲爱的小弟弟,但因路途太远,只有把这愿望留待打败落介石以后了。</p><p class="ql-block">注:母亲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大哥13岁,二哥11岁就参加了八路军,母亲9岁时被大哥接到了延安,就读于延安育才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