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教育规律,尊重自然成长——东平县直第三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宣传

东平县直第三幼儿园

去小学化 <p class="ql-block">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p> 小学化具体表现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环境、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学化。</p> 1. 教学内容“小学化” 2. 教学形式“小学化” 3.教学评价“小学化” 4. 教育环境“小学化” 小学化危害 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 <p class="ql-block"> 3-6岁,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幼儿教师会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模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为上小学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自理能力越强的人越能适应新环境,越敢于探索,也越自信。在幼儿园里,老师会让孩子自己动手,整理床铺、自己进餐、穿衣、如厕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师们会在一日流程中教会孩子讲卫生、懂礼貌、不偏食、不挑食、爱运动、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识等良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才是奠定孩子未来教育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在跟同龄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怎样建立友情、怎样保持友谊、出现矛盾时怎样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也会学会帮助别人和感恩别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消除“小学化”倾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需要家长的支持与理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转变思想观念。 </span></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从根本上理解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不忽视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上,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 </p><p class="ql-block">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p><p class="ql-block"> 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鼓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培养幼儿的探索创新精神。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基础。</p>

小学

孩子

幼儿园

教育

培养

幼儿

学习

自理能力

教学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