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 友 习</p><p class="ql-block"> 5月20日,在铁军班长带领下,83歌友团前往马尾开展活动,这场活动因疫情推了两次,过了两年。上午8:30从五一广场出发。大家久别重逢,车上,一路歌声一路欢笑自不必说,铁军班长带头为大家献唱了《红旗颂》、徐勇老师指挥大家复习《打靶归来》和《革命人永远年轻》。歌友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切切私语,亲密无间,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相聚的时光。恍惚间已行车40分钟,抵达亭江炮台公园。</p><p class="ql-block"> 亭江炮台位于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闽江下游岸边。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建,由山巅主炮台、山边突出部前沿炮台、临江沿岸炮台群及山上营房、山后弹药库组成。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先从沿江隐藏炮台的炮洞开始游览。炮洞是人工以“三合土”(糯米、白灰、粗沙土按比例混合)筑成,非常坚固。每个炮洞三米多宽,深七、八米,现存遗址联排四五个洞,这在古代一定是个大工程。平时大炮隐藏于洞内,不易被敌人发现。沿炮洞往小山丘上走,登上几十个台阶,就走进一个弯弯曲曲的战事坑道,坑道沿山体面江开挖,这就是山上炮台的通道了。通道的尽头有两台清道光年间铸造的红夷大炮。再往山顶走有十几间营房。营房直接从山体挖空撑以实木构筑,亦十分坚固。营房的左边是一门仿制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当年这里配置的就是这种从德国进口的现代化大炮。主炮位占地20平方米,直径6米,有深0.2米、宽0.45米的圆形凹槽,供大炮主轴架旋转定位用。主炮底座安装在直径2.5米,深1.5米的底孔上,上孔口有二道梯形口,其高度分别为0.18米和0.21米。克虏伯后膛钢炮炮轴转盘安装在主炮位底座上,主炮可以攻击中、远距离的江面目标,主炮台座基为山体,周边以三合土构筑。女生比男生更好武,她们爬上克虏伯大炮照了几张集体相。</p><p class="ql-block"> 弹药库在主炮台后的山坳里,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炮台与弹药库、炮台与炮台之间有地道相通,地道里设有休息室。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廿三日,法国侵华舰队在马尾港突袭福建水师后,遇亭江炮台官兵顽强抵抗。后法国海军陆战队登岸包抄,夺取并毁坏炮台。亭江炮台与对岸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口第二道防线。亭江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两次重修。现存遗址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船政大臣裴荫森主持重修。抗日战争中,亭江炮台遭日军部分毁坏。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参观了炮台遗址,大家感叹:原来在满清时代也曾有过海防防御外敌入侵的严密部署。接着我们去参观闽安楼。闽安楼是一座宏伟的传统阁楼建筑。主体建筑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外表为高大的石砌城墙式建筑;上部为外表三层内部四层的木建筑阁楼。闽安楼雄距在闽江边,离炮台1.3公里。楼内展示闽安古镇一千多年的发展史及古镇的民俗文化。从闽安楼后面绕道穿过104国道,可以走到闽安古镇迥龙桥。这里是闽江支流白眉河,我们去时刚好涨潮,宽阔的河面流水涛涛,隔岸相望,小镇依山傍水,树木葱茏,红墙飞檐,老屋比邻,详和静谧,古韵悠悠,让人心仪。</p><p class="ql-block"> 迴龙桥始建于唐代,距今1100年,是福州最古老石桥之一。三个船形石桥墩科学分流,减轻洪水对桥墩的冲力,使古桥屹立千年而不倒。桥栏石柱刻有精美的狮子.莲花、官印等,可惜多毁于文革中,现存除桥两头的石狮为原件(已破损),余皆修补,工艺明显粗糙。立于桥上,视野开阔,远看天边,近俯水面,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古老的迥龙桥见证了闽安古镇从繁华到宁静再到今日模样。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六次在这里停驻,古镇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潺潺流水伴着历史余音在静静地流淌…</p><p class="ql-block"> 从迥龙桥往村口走,要经过一竖一横密集的住宅区。这里的房子至少都建两层,一般纵深三进。当年有防洪水的作用,一楼被淹了,可以躲到二楼。如今石板路的街面原来是村中水道,从宋元明清到解放初,这里还是一条水街。这里的内河四通八达,与闽江相连,每天涨潮时就有小商贩划着小舢舨,满载生活物资、用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鲜活鱼虾、禽肉、蛋等等开进水街,住民买东西,问清价格,把钱 放进菜篮子下垂船面,小贩把相应等值的东西放进菜篮子,住民收起东西,一桩买卖成交。接着我们步行到村口,参观闽安协台衙门。协台衙门,管理水师、海关、为闽省南北盐馆总卡。衙门总理从二品,导游介绍清代从二品协台相当于全军副总司令,其最重要的职责是统辖台湾、福建、浙江三地海防,当年台湾为直属福建行政管辖区域。协台衙门建筑由门楼、仪门厅、正厅和后堂组成,占地面积1768平方米。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六柱,院内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镌刻“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石碑等明、清时期历史文物。</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又去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观前,大家满怀激情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高歌《打把归来》和《革命人永远年轻》,实现了《百年经典》唱响马尾的夙愿。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广场上空,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 船政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有藏品总数1280件(套),珍贵文物数460(套)。展厅有五层,以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为核心,分为千年变局、船政诞生、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海军和船政文化等六个方面。博物馆系统地讲述了我国海防事业所历经的一百多年的兴衰往事和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左宗棠,沈保祯、严复等。船政学堂大胆挑战“私塾、官学、国学”等旧学教育,汲取外来精华,传授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和海军精英。</p><p class="ql-block"> 走进一层大厅,只见正中有船政创办人左宗棠、沈保祯、启蒙思想家严复、铁路之父詹天佑、天文学家高鲁、海军名将萨镇冰等六人塑像。展厅的右侧展出一台2019年才征集到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867年法国制造的插床(讲解员说是刨床)。二楼正中有一台车床,车床凹槽上铸有“福建船政同治十年”铭文,这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据说是2013年从古田一家民企征集到的,当时车床还在生产使用。三楼展示船政培养的众多精英和他们在马江海战中的英勇事迹以及船政学堂的历史变迁。当大家在三楼看到船政学堂的课程表以及字迹工工整整的学生笔记本、操写的外文课本时大为感叹,深深地为当年船政学生们刻苦求学的精神所折服。四层主要展示当年船政制造的主要战船模型及我国首架水上飞机模型,这里重点介绍了船政学生美国波音公司首任总设计师巴玉藻和第一架波音飞机的设计师王助等人物。五层播放的船政发展史4D多媒体,裸眼可清晰观看,也让我们震撼。流连船政博物馆,让我们有穿越了百年历史时空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官敏、周国珍、杨连英、陈巧禧等歌友为大家献唱了多首情歌和革命歌曲,给大家留下无穷的回味。</p><p class="ql-block">2023.5.21</p> <p class="ql-block">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扼守闽江</p> <p class="ql-block">红夷大炮</p> <p class="ql-block">庞然大物</p> <p class="ql-block">抚今追昔</p> <p class="ql-block">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不爱红妆爱武装</p> <p class="ql-block">克虏伯钢炮</p> <p class="ql-block">走进间安古镇</p> <p class="ql-block">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闽安协台衙门</p> <p class="ql-block">欢聚古镇</p> <p class="ql-block">闽安古镇美景</p> <p class="ql-block">徜徉迥龙桥</p> <p class="ql-block">文豪气势</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桥</p> <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遇知音</p> <p class="ql-block">擂响战鼓</p> <p class="ql-block">英姿勃发</p> <p class="ql-block">唱响《百年经典》</p> <p class="ql-block">追溯历史</p> <p class="ql-block">追赶世界捍卫海权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伟人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叱咤风云人物:詹天右、邓世昌、沈保祯、左宗棠、严复、萨镇冰、</p> <p class="ql-block">我国从西方引进的第一台刨床,80年代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马尾船政制造的第一艘战舰模型</p> <p class="ql-block">马尾船政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打靶归来</p> <p class="ql-block">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 <p class="ql-block">山巅大炮视频</p> <p class="ql-block">马尾船政游览解说</p> <p class="ql-block">感谢诸位歌友提供精选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