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3>——写在阳泉三矿建矿73周年之际</h3><h3>摄影:赵存有、快乐龙女、平淡抒情、温祥魁、部分照片选自相关图集</h3><h3>撰文:瑞宏 </h3> <h5><br>图1、大红灯龙映衬下的三矿竖井主井井架</h5> <h3><p></p><p> 春夏之交,并州返泉。恰逢阳泉三矿易名73周年之际,向北移步蒙河河谷,再次走入这座百年老矿。<br> 置身海拔981.2米的大垴梁顶端,这里是三矿唯一的最高点,俯瞰脚下那高耸的井架,那鳞次节比的座座高楼,那纵横交错的条条街道,那让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工业建筑群,不禁感慨万千。<br> 三矿曾是我父母、兄长工作过的地方,更是我从小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我儿时的梦想,从1962年到1983年,我曾在这里居住、学习、生活了21个年头,对这里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br> 整整60年前,我在这里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中国少先队中的一员,开始系上了人生的第一道风纪扣。<br> 55年前,我在这里穿上了矿工服,戴上了安全帽,开启了人生第一次煤矿井下之旅。<br> 53年前,我从这里的中学毕业,与学友们一起整体进入阳煤工程处,从此加入了阳泉矿务局的序列。<br> 之后,我又多次、多点参加了与三矿有关的生产建设活动,为三矿的建设洒下了汗水。今天旧地重游,目睹三矿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禁浮想联翩,又一次勾起了我对三矿的回忆。<br> 记忆中那些碎片化的元素一经系统梳理,有关三矿的过往随之渐渐清晰,一幅百年三矿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br> <b> 一, 朦胧中首次踏上三矿之路</b></p> 那是1961年仲夏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四矿刘家垴到赛鱼的土路上,一辆二手的二八型“永久”牌自行车的前梁上,学龄前左手被热粥烫伤的我正被骑车的父亲带着在行进,从矿区的河神庙到三矿赛鱼还没有今天的桃北西街这条河堤边上柏油公路(1965年内以后才建成通车),由矿务局去往三矿只能从平坦街向西,钻过四矿口北侧的铁路大桥,经石卜嘴村、工程处老机关大院、工程处俱乐部和工程处老机关食堂南边的土路,绕过工程处木场、虎尾沟、水泥厂等地后一直向西,沿途的土路坑坑洼洼,曲曲折折,一路颠簸,一路风尘,总算到了赛鱼口。那时的赛鱼还没蒙河大桥,连接赛鱼口与三矿木场之间的是一道石头砌筑的过水路面,过了这道过水路面后右拐向北就进入了三矿的地界。那天,我随着父亲先到位于河口的三矿医院治伤,在被医生清除了化脓的伤口,敷药并包扎后,我又随着父亲先后到了机电科的厂房、竖井提升机房,降压站、选煤厂的筛选楼、七尺煤矸场的无极绳绞车房等地转了一圈。每到一处,父亲都要向值班人员出示他那个编号为001的《要害证》,只是苦了我这没证的孩子,只能在门外静静的等待。<br> 那天中午,父亲带着我在三矿俱乐部对面的小院食堂里吃了一顿便饭,记得当时接待我的是三矿机电科的工会主席郭岱文叔叔,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三矿的工地,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时的我根本没有想到后来能与三矿结缘。<p></p><p> 翌年,中秋时节,随着举家搬迁,在四矿小学入学仅40天的我也转学到了三矿小学,从此便开始了与三矿的不解之缘。记得那时先是在离家较远的赛鱼分校就读,一年后,升为二年级的我转入到离家相对较近的沙台分校初七班就读,记得当时的班主任是贾守亮老师。</p></h3> <h5>图2、上世纪60年代通往七尺煤矸场的无极绳运输道</h5> <br><br> <h5>图3、这是当年由三矿河口直达沙坪的一条主街,南北贯通全矿、是当时阳泉三矿的主脉</h5> <h3><b> 二、一条主脉贯南北 大道两旁业兴隆</b></h3> <h3> 站在这条路上,感慨万千,这是三矿最早的一条主干道,可从赛鱼口一直延伸到沙坪,历史上这里曾人流涌动,车水马龙。那时的人们过了赛鱼铁路大桥后向西就可拐进这条主干道,道路东边首先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设的三矿竖井办公兼职工集体宿舍大楼,然后依次向北分别是机电科楼、二号井楼(那时矿上井区的办公楼同时也是职工的集体宿舍楼),最后是矿机关办公楼;路西与竖井宿舍楼相对的是同样在那一时期建设的三矿竖井食堂,其上部的二层是同期建设的竖井会议室。过了竖井食堂向北,路西是最早的三矿粮站,60年代中期,粮站搬迁至铁路桥南后这里划归了三矿医院,成为医院的住院病区,病区西北是三矿职工医院门诊部,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中期,这里曾是三矿救死扶伤、传播爱国卫生知识的基地。记得当时三矿医院的院长是部队转业的张英杰,著名的医生有李和泰、黄灵骏、高玉亭、李荣、王伟利、潘廷佑等。医院北边是由北向南依次排号的家属大院,长达200余米,居者多为三矿科级以上干部或主要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复原转业军人的家属,由于多为干部或知识分子家属,这里也被称为“干部号院”。</h3> <h5>图4、竖井职工宿舍楼路西对应的是三矿竖井食堂</h5> <h5>图5、图为位于路东的当时机电科办公兼职工宿舍楼</h5> <h5>图6、图为位于路东的当年二号井的办公兼职工宿舍楼</h5> <h5>图7、位于路东中部第一代机关办公大楼、大楼东北边是最早的二号井食堂</h5> <h5>图8、位于路西的号院及号院前的南北大道</h5> <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北,经过一条约20米左右的小坡道,眼前是一条长达百米的平坦路面,我清楚的记得:1964年夏天,三矿职工百公尺比赛就曾在这里进行。 路的西侧由南向北依次是三矿存车棚、三矿通风区办公楼、职工澡堂,理发店、三矿百货商店等建筑群。通风区楼房北侧与三矿澡堂中间的那段空间里,是一条西高东低且较陡的石砌台阶,当年竖井职工升井后,就是通过这道台阶下到下部俱乐部平面的澡堂来洗澡更衣的,而在三矿百货商店北侧与无极绳运搬道之间,也有一道同样的石砌台阶,那是为了方便裕公井的矿工洗澡而专门修建的。过了商店沿路向北是一座石砌的拱涵,涵洞上部横着的是东西走向的无极绳运输道。穿过拱涵,右手侧是母亲曾工作多年的三矿通风区安全灯房,继续向北爬上一道石头砌筑的斜坡,眼前横着的二层建筑是三矿的蒙村降压站,降压站的西侧便是开凿于1926年的裕公井。绕过这个降压站经三矿沙台就可以直达我们就读的沙台小学,那时候的沙台小学还在沙台山坡下的一处洼地里,70年代后才搬迁到今天的高台上,并在学校原址上盖起了家属楼。</p><p class="ql-block"> 今天广场西南角那座假山的位置就是三矿最早的自行车存车棚,车主们凭着随身自带的半块木车牌与车上悬挂着的另外半块木车牌对应后才能取走自己的车子。车棚南边墙外是三矿的茶炉房,那时三矿办公地点的热水都由这个茶炉房提供,负责看管车棚和茶炉房的是我们家邻居赵成银的父亲,这是一位在解放战争负伤的残疾老军人(我曾看见过他的退伍证和军功章),而车棚背后紧靠山根的那个地方,则是三矿的通信中枢——电话总机机房,我的同学郝天仓(当时我们的班长)的母亲就是那里的接线员,那时的电话班归机电科管辖。</p> <h5>图9、今天的这座假山就建筑在当年三矿第一代自行车存车铺的位置上</h5> <h5>图10、这个位置曾建有三矿最早的楼房,后来成了通风区的办公兼集体宿舍楼,这是上世纪60年代曾摆放在矿第一代办公楼门前的两块巨大的炭块,由矿工们采用最原始的“凿壕搬根”法所开采,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采煤工艺了,不知是其上有“康生左手“”的题字还是其他缘故,今天这两块巨炭已经被移挪到广场的边缘去了</h5> <h5>图11、眼前的职工教育学校位置就是原来的三矿职工澡堂,那时候,竖井和裕公井的矿工升井后都在这里洗澡更衣,澡堂北边是理发店和百货商店,我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里,笔墨纸张都从这家商店购买</h5> <h5>图12、1973年,三矿通风区安全灯房职工欢送老师傅光荣退休的合影,三排左起第五人是作者的母亲</h5> <h5>图13、这是建于1959年的三矿蒙村35千伏变电站(亦称降压站),是三矿的一级变电站,也是继1958年二矿桃南变电站投运后阳泉矿务局建设的第二座35千伏变电站,记得小时候每逢限电,阳泉供电局的人员都要到这里会同父亲他们监督限电,那时候的生产供电是第一位的,除了生产的用电之外,所有的民用电必须首先被拉停,我们晚上做作业不是点蜡烛就是点上煤油灯照明。1962年,三矿机电科曾在这里举行过一次纯业务的专业会议,后来被居心叵测的人污蔑为“反党黑会”,连带“揪出”了一大批所谓的“反党黑帮”,直到1978年才被中共阳泉市委彻底平反昭雪</h5> <p class="ql-block"> 从三矿旧办公楼往北,路东的那片空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矿中心广场。广场呈开放型,进口留在东南角上,广场东面最早是三矿机电科炼铁用的小冲天炉,炉前堆放着大量的铁锭,冲天炉北侧是三矿的的游艺室(也就是今天三矿俱乐部的那个位置),矿上的业余文工团经常在游艺室排练节目,印象最深的就是由三矿著名导演李天河执导的话剧《三世仇》。文革中,冲天炉搬迁,游艺室拆除,这里修建了三矿的第二个灯光篮球场,王仕鹏、张九生、大锤(乳名)以及从太原等地前来三矿下井的老三届学生易发槐(8号)、银重仁(身高1.94米)、还有那个跑得飞快的前锋赵达(13号、晋东化工厂中学毕业)等著名球星,经常代表三矿在这里进行篮球比赛,并获得过全市冠军。</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是三矿的中心,也曾是矿交车在三矿的发车站,那时的矿交车没有外壳,都是在卡车上盖了一圈苇席来遮风挡雨。驾驶矿交车的是一位姓刘的叔叔,几年前还经常在矿区局大院里遇到他。而车的副驾驶位置常常留给了三矿俱乐部负责跑片的周忠叔叔,那时候的电影片子还是那种铁盒包装的胶片,一部电影需要一盘盘的铁盒叠放在一起才能完整播映,而各矿俱乐部往往要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错时播映,矿交车也就成了那时候在各个俱乐部之间流动(俗称跑片)的唯一交通工具,剧场里的观众们常常因为矿交车晚点而无奈的长时间等候。</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三矿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60年代初期,这是曾被当作三矿的排球场,来自三矿各个基层单位的排球队经常在这里举办排球比赛,印象最深的是三矿医院的聂大夫等医生们,他们的排球打的特别好。</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三矿举行各种群众大会的中心会场,还是夏日夜晚露天电影的放映之地。我们曾在这里看过电影《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奇袭》、《地道战》等。1974年夏天,正值阳泉矿务局煤炭“破千万吨”的关键时节,中国煤矿文工团来矿上的慰问演出,就是在这广场上进行的。1976年9月18日,正是在这个广场上,举行了与北京天安门广场同步的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欢乐总是伴随着苦涩存在, 文革中,这里成了批斗那些所谓“走资派”的会场,也是派性闹得最厉害的地方。那一时期,无论你是矿长还是科长,也无论是书记还是主任,矿上的领导干部几乎很难幸免受到冲击。时任矿长、书记以及一大批中层领导干部也曾在这里被无情批斗,甚至连老局长王占国、老书记田泽仁等局一级领导也被拉来批斗。</p> <h5>图14、今天的三矿中心广场</h5> <h5>图15、这是三矿新俱乐部的南门,1973年,在局党委书记贾慧生主持的矿区公判大会上,那个在赛鱼桥涵中行凶的杀人犯马正其,就是在这里被矿区法院判处死刑,之后被押赴马家坡刑场执行死刑的</h5> <h5>图16、1974年,中国煤矿文工团前来三矿慰问演出,主会场就设在这个广场上,70年后期修建的三矿办公大楼就是当年搭建演出舞台的地方,至今,著名演员邓玉华演唱的《映山红》歌曲还在我的耳边回荡</h5> <h5>图17、这是建于新千年后的第五代三矿办公大楼</h5> <h3> 中心广场北端是坐南朝北三矿行政小院,该小院与三矿旧俱乐部南北相对,这里曾是三矿警备队的驻地,那个时候,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很紧,各矿都有穿着警服实行军事化管理的警备队驻防,每天晚上,警备队都要到铁路大桥、降压站、大型提升机房等关键要害岗位去执勤站岗。印象中,后来成为矿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的聂万良、工程处机电工区变电组的董心田等都是这里的警备队员,他们用的都是清一色的苏制冲锋枪。</h3> <h5>图18、坐北朝南,与路西的三矿商店隔路相望,且与行政小院南北相对的是1949年井阳矿务局时期修建的三矿第一个俱乐部</h5> <h5>图19、这是1954年在原址上翻建的三矿俱乐部,这里是三矿的室内主会场。1963年,我们就在这所俱乐部内戴上了红领巾并宣誓加入少先队。1958年,矿成立的俱乐部管委会和由62人组成的业余文工团就常年活动在这里。1965年,我就在这里观看了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俱乐部旁边的那所房子,是三矿的图书馆,馆前的阅报栏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h5> <h5>图20、如今,当年这里的繁华盛景已不复存在,那座记忆中的三矿俱乐部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座大楼</h5> <h5>图21、俱乐部西边的商店,北边的石拱涵也已不复存在,原来南北东西贯通的大道被眼前的这幢楼房彻底截断,让这里显得十分冷清。</h5> <h5>图22、这幢把南北主脉拦腰截成三段的大楼如今变身为新成立的阳煤供电维修中心,那座广场西南角的假山更是把原来修建办公楼时特意留下的通道彻底堵死,不能不让我感到些许遗憾</h5> <h3><p></p></h3><h3><b> 三、三支脉伴行左右 辅主脉功能各异</b></h3> 除了主脉之外,三矿还有三条与主脉平行的支脉,分别是主脉西侧的生产支脉、东侧的矿山路支脉以及蒙河东侧的材料运搬道支脉。<br> <b>1、生产支脉:</b><br> 该支脉东起矿山路的机电科门前,经蒙村降压站南转,至最南端铁路装车线的吊车场,全长约1.8公里,这条支脉一路串接了裕公井、一号井、二号井、竖井、选煤厂等多个生产井区,是维系三矿生存的最主要根脉。 <h5>图23、位于矿山路上的三矿机电科,六十年代时,这里曾是三矿机电科锻工车间,那500公斤空气锤发出的震耳欲聋轰鸣声曾陪伴母亲走过了四个年头。七十年代后,在原址上修建了这座三矿机电科(维运区)的办公楼</h5> <h5>图24、位于裕公井井口处的材料转运场</h5> <h5>图25、这里曾经是裕公井员工去往澡堂洗澡的下行台阶,后来改造成班中餐食堂</h5> <h5>图26、这是生产支脉上去往南北七尺煤所在地水清洼的一条涵洞,是当时连接三矿与一号井、二号井的唯一通道,如今已经是三矿与阳泉市北外环路的连接线</h5> <h5>图27、这是支脉上于1977年后重建的职工澡堂,解决了竖井和裕公井员工需要下陡峭的台阶到俱乐部平面洗澡更衣的难题</h5> <h5>图28、这条支脉后来被新建的生产维修中心所截断,这是今天建设在支脉中段的维修中心大门,原来沿着这条路可以去往赛鱼的西川、悬窑沟等地</h5> <h5>图29、如今人去道空,此脉已经变得冷冷清清</h5> <p class="ql-block"><b> 2、矿山路支脉:</b></p><p class="ql-block"> 该支脉东起赛鱼口的桃河大桥,北至一矿、老三矿,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随着矿山路的建成通车,这条支脉已经逐渐成为三矿的新主脉。</p><p class="ql-block"> 今天站在这条支脉上,百感交集,多少往事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60年前的蒙河西岸没有石砌护堤,从赛鱼口到一矿黄石板之间还没有今天的矿山路,只有一条沿着蒙河西岸用生活垃圾和煤渣以及建筑垃圾堆起来用以防护洪水的挡土坝。坝内是一条处于低洼地带且尘土飞扬的土路,今天三矿矿山路派出所门前的那条南北方向的景观走廊,就是当年那条泥土遍地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颠簸,雨天泥泞,除了常年有矿交车和公共汽车行走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车辆行走。那个时候矿上的车也很少,记得当时三矿唯一的一辆解放牌卡车的尾号是142,开车的是一位叫杨占山的师傅,后来又陆续添置了尾号为143等牌号的卡车。直到1971年6月,赛鱼口到沙坪粮站的柏油马路才铺设完成并竣工通车。当时我们工程处有一个钉道排,专门负责这条公路段的沥青铺设和铁路专用线上道轨的维护,记得那时候的组长分别是贾牛孩和李俊银,今天位于桃北西街日潭立交桥北侧对应的那个工程处小区,就是当年灌装公路沥青的基地。</p> <h5>图30、1971年6月,赛鱼口到沙坪粮站的柏油马路铺设完成并竣工通车。图为当年通车时庆祝游行的盛况</h5> <h5>图31、图为这条支脉南端的三矿蒙河铁路大桥,1958年竣工,1966年8月23日下午,阳泉地区突降暴雨,持续4个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61毫米,致使桃河水量猛增到1.760m3/s,冲毁河堤,迫使石太铁路中断,全矿停产10多天。就是在这座大桥上的西端,我和小伙伴们亲眼目睹了一位飞行员架机低空投下一盘盘的钢丝卷和其他救灾物资的场景,飞机高度之低,让我们甚至能看到驾驶员的头盔,机身上“中国民航”那几个字尤为醒目</h5> <h5>图32、这是在原来旧公路上建设起来的新景观,背后是60年代后建成的三矿运销区楼房</h5> <h5>图33、这是文革期间建成的三矿办公大楼,印象中的第二座矿办公大楼。60年代时这里还是三矿的第一座灯光球场,1966年8月23日,特大暴雨袭击阳泉后,在家属委员会张主任(李家俊矿长的爱人)的组织下,我们就是在这里日夜编织用来装石头的金属笼子,以抗击洪水灾害</h5> <h5>图34、这是建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三矿办公大楼,印象中是三矿的第三代办公楼,1975年4月1日破土动工</h5> <h5>图35、这里曾是三矿的第二代自行车存车铺,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当时最早出现在蒙河中的建筑,后来成为三矿的业余学校</h5> <h5>图36,阳泉三矿新俱乐部,1972年9月破土动工,建筑面积为4381,5m2。可容纳观众2500人,1981年7月22日,一名丧心病狂的罪犯在这里引燃爆炸物,致使32人死亡,127人受伤,经济损失30多万元。</h5> <h5>图37、这是三矿最后一个灯光球场,1982年9月,矿职工体育馆在这里破土动工,主体建成后一直没有封顶,曾是阳泉少体校选手的张重庆等新一代球星是这个篮球场的常客,90年代时,作者曾多次在这里参加过局组织的领导干部篮球赛</h5> <h5>图38、这里曾是一处材料堆放转运站,今天已经成为矿工家属的娱乐场所</h5> <h3> 3、运输支脉:<br> 这是一条南起蒙河东岸三矿木场,北经痳地巷转而向西,贯通三矿各个井口的无极绳运搬道,是维系三矿材料供应的大动脉,三矿各井口所需的各类木材、钢材、建材、油料等物资都要通过这条支脉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位。1958年蒙河铁路大桥通车前,这里还曾是连接新老三矿煤炭外运的窄轨铁路专用线。</h3> <h5>图39、1958年蒙河铁路大桥通车前,这里是连接新老三矿煤炭外运的窄轨铁路专用线,图为线路走向示意图</h5> <h5>图40、1958年以前位于桃河赛鱼段的木制运煤大桥</h5> <h5>图41、这条走廊原来敷设着用于无极绳运输的铁轨,今天已经拆掉铁轨改建成一条专门由南向北的公路单行道</h5> <h5>图42、图为今天仅存的一段裕公井口到水青蛙之间的无极绳绞车运搬道,站在这条运搬道上,耳边仿佛又响起五花轮与钢丝绳摩擦的”吱吱“声,仿佛又看到那地滚随着牵引绳在快速旋转,原来横跨蒙河的那座先是木桥后来又翻建为混凝土桥的运搬道已经被淹没在蒙河上群起的楼宇之间,唯有通往井口的这段还遗迹尚存</h5> <h5>图43、位于蒙河东岸的三矿材料供应科,是三矿材料物资的集散地 ,1961年12月30日,三矿经理科分为材料科和财务科,1964年3月,矿木场正式划归材料供应科领导,这里就成了三矿材料供应的大本营,今天已变身为新景公司的材料供应基地</h5> <h3><p></p><p> <b> 四、火红年月激情燃烧 老矿挖潜奋力争先</b></p> 建国后,阳泉矿务局通过一系列的新建和改扩建,逐步从一个只有两个矿、四对小煤窑的基础上发展为设计能力达到625万吨的中型煤矿。为了给国民经济多做贡献,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阳泉矿务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破千万、闹翻番”活动的高潮,尤以1974年到1976年那场“三年三大步”最为精彩。而作为阳泉局最大的矿井,阳泉三矿责无旁贷的挑起了主力军的重担,为当时乃至以后阳泉局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br></h3><h3> <b> 1、水青洼畔采七尺 裕公竖井不同层<br> 1)一号井</b><b><br></b></h3><h3> 位于水清洼北边的一号井,号称北七尺,之所以被称为一号,因其是三矿建矿后在收购小煤窑的基础上开建的第一座矿井而得名,采用平巷开拓。全局第一个井下三吨底卸式运煤系统首先在这里开始试用。 </h3><h3> 1974年7月15日,阳泉矿务局从国外引进的首套波兰综采机组第一批到货,1974年底全部到齐,1975年3月22日开始下井安装,到1975年底的9个月时间内,就生产了190265吨,平均月产21306吨。那一时期,一号井主任是我家在沙坪居住时的邻居梁石富伯伯,而党总支书记则是有着“卡斯特罗大胡子”美称的霍九如叔叔(后来的汾西局和太原煤气化公司党委书记)。</h3><h3> 1976年3月11日,为了提高一号井的通风能力,一号井的2.8米和2.95米新风机同时运转,采取主扇分区单独送风系统。而在马家坡安装这些风机的,正是我所在的阳泉矿务局工程处,在那之后,我们还专门安装了马家坡的35千伏变电站,并且将35千伏电源的输电线路从蒙村变电站一直架设到马家坡35千伏变电站。<br><b> 2)二号井<br></b> 位于水青蛙南侧,号称南七尺,建于1954年。虽然与平巷开拓的一号井同采七尺煤层,但煤田中那东西走向、南北倾斜的赋存条件,决定了这里更适合采用斜井开拓。这里是我的老东家——阳泉矿务局建井公司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矿井,也是我走进矿井的第一站 。印象中,后来担任三矿副矿长的李景选叔叔就曾在二号井当过党总支书记、<br> 站在南北七尺所在的那块水清洼中,眼前又浮现出人生中第一次下井支援高产的场景。那是1968年5月,为了解决全国缺煤,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继党中央解决阳泉问题的“京西宾馆”会议后,人民解放军63军奉命对阳泉矿区实施军管, 矿区随即呈现出一派"多出煤、出好煤”的喜人景象,高产、高进成为那一时期的常态,“老婆孩子齐上阵”、“出大力流大汗”等政治口号在当时颇为流行。尤其是到了1969年的4月1日,当阳煤四矿机电科的老木匠王体在党的“九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时,这种夺高产、献厚礼的活动达到了高潮。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只有14岁的我就开始下井支援高产,所下的第一个矿井就是这个二号井,那幽深的落山,那一尺多长的大铁锹锹头,那置放在煤壁边哗哗运转的煤溜,那系挂在采煤队长脖子上且用手绢所包裹着的用来查看时间的手表,那放炮前响起的哨音以及放炮时躲在回风道内捂着耳朵的情景,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也就是在那一时期,我就把三矿的四个井口都下遍了,亲身体验了平巷、斜井、立井三种井型的不同,从而理解了父亲口中“三矿是世界上少有的多种开拓方式并存的矿井”一语的真正意涵。<br> 1973年12月,阳泉局提出:“老矿挖潜、大干三年、突破千万吨、产量翻一番”的口号,随着“老矿挖潜”活动的进行,二号井改扩建工程动工,生产能力将由当时的45万吨达到120万吨。1976年10月15日,临时出煤系统第一期工程的新主井钢丝皮带机投运,其中的一台胶带运输机就是由我们工程处机电队安装的。<br> 1973年12月,由局工程处承担的二号井神堂嘴风井工程竣工,包括新建神堂嘴扇风机房,压风机房、输电线路及两台2.8米扇风机等项目,记得那年我们刚由建筑工区转岗到机电安装队不久,就随着施工队伍参加了由半沟风机房到神堂嘴工地的线路施工。<br></h3><h3><b> 3)裕公井</b></h3><h3> 前身为始建于1926年的平记煤矿井口,斜井开拓,1943年,占领阳泉的日寇将其与蒙河东岸东北方向的老三矿矿井凿透,导致该井被淹,只剩井口一带勉强维持生产。阳泉解放后被人民政府以5.8亿边区币收归国有后改为裕公井,是阳煤初创时期仅有的两个井口之一。这里原来只开采丈八煤,1956年8月,为了给准备开采丈八煤的三矿竖井让路,裕公井开始了改建为开采四尺煤的工程,井筒被我的老东家建井工程公司从中部拦腰截断,用来施工开采四尺煤的水平大巷,并于1958年10月建成投产。记得第一次乘坐斜井人车在这里下井时,给我们作入井前安全教育的是当时的矿务局生产组(文革中的体制,相当于生产处处长)的革命老人王治国、</h3><p></p><h3> 1973年1月,裕公井采煤二队建队以来历经三种煤层,采过44个工作面,战胜了顶压、底驴、空巷、淋头水等地质构造,取得了21年连续安全生产和19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优异成绩,为国家生产原煤220多万吨,被市委授予“硬骨头采煤队”和“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1973年10月,使用单摇臂双滚筒机组,连续三个月实现单产水平突破双万吨。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叫吳景忠的锡伯族大学生在此劳动锻炼并担任了这个硬骨头队的队长,由于工作出色,后来又被选为阳泉市的副市长。<br> 1975年10月30日的全国采掘队长会议上,裕公井二队更是被国家树为“十面红旗”之一,命名为“严细成风的硬骨头采煤队”光荣称号。<br> 1976年12月31日,硬骨头采煤队实产原煤301495吨,创下了全国1.3米薄煤层普采的全国新纪录。</h3><b> 4)竖井</b><br><h3> 1955年10月由北京煤矿设计院设计,由阳泉矿务局建井公司(工程处的前身)承建,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总投资2.44203万元,立井开拓方式,1958年建成投产。其中:主井井径6米,井深183.8 米,采用六吨箕斗提升煤炭,1975年10月改为9吨箕斗提升;副立井用以升降人员和辅助材料,井径6米,井深153.7米。记得当年担任竖井机电主任的是我家邻居赵成柱叔叔,他还是发明了“高压电源并相器”的专利拥有者,后来接替他担任这一职务的是我们的学长孙建民老哥。</h3><p></p> <h5>图44、图为一号井井口</h5> <h5>图45、图为被封闭的三矿二号井井口图</h5> <h5>46、三矿裕公井井口,始建于1926年的平记煤矿时期,斜井开拓</h5> <h5>图47、三矿竖井主立井井架</h5> <h5>图48、三矿竖井副立井井架</h5> <h5>图49、三矿竖井副立井井口,50多年来,作者几乎下遍阳煤所有的立井,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这眼第一次下过的立井 ,那种感觉真的不一般</h5> <h3> 1976年,三矿全矿实际产煤4422304万吨,比国家计划多增产672000吨,工作面单产达到了17567万吨,总产和单产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阳煤第一大矿。<br> <b>2、机运通选共同发力 各显其能相得益彰<br></b> 阳泉三矿的发展史上,除了直接奋战在采煤第一线的生产井口的员工外。机电、通风、材料供应、运输、选煤、排矸等辅助系统也发挥了坚实的保障作用,为三矿的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r> <b>1)机电</b></h3> <h5>图50、图为1964年三矿机电科全体干部的合影。其中三排左起的三位知识女性分别是:余善阳、陈淑华、徐玉珍</h5> <h5>图51、1959年建成投运的三矿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蒙村降压站,上世纪八十年代矿区供电工程施工时,作者曾多次进入到该变电站联系工作</h5> <h5>图52、新世纪后的三矿机电维修中心,大型龙门剪板机前,两位工人师傅正精心校对被剪切工件的尺寸</h5> <h5>图53、新世纪后的三矿机电维修中心,一名工人师傅正在把钢丝绳缠绕到调度绞车上</h5> <h5>图54、新世纪后的三矿机电维修中心,快乐龙女的镜头捕捉到了吊钩中工人师傅的画面</h5> <h5>图55、新世纪后的三矿机电维修中心,快乐龙女捕捉到了一名工人正拿着索具准备吊装的瞬间</h5> <h5>图56、新世纪后的三矿机电维修中心,春节前,一名工人正捧着一个大红灯笼,准备把他悬挂在车间大门外</h5> <h5>图57、用作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三矿副立井的2JK——3.0型提升机</h5> <h3> <b>2)排矸系统<br></b></h3><h3> 置身海拔981.2米的大垴梁上,一览众山小,眼前那些凌空飞架的排矸索道,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早在1977年8月,为了解决三矿排矸问题,寻找新的矸场就被提上了三矿党政的议程,1978年,工程处机电工区奉命在原来丈八煤矸场顶上安装第一台2.5米提升机,至今,许杨庆师傅在那里指导电工们接线的画面又在我的眼前显现。以后,一套由四川矿业机械集团生产的排矸索道落户在这里,这是国内最早生产架空索道的厂家,国内的峨眉山等著名风景区索道就是由这个厂家生产的。当年还在三矿机电系统任职的王亦农就曾经参与了这项工程的设备选型与可行性方案的论证。该工程于1981年竣工投运。</h3> <h5>图58、大脑梁上的排矸索道支撑架</h5> <h5>图59、凌空飞架的排矸索道,一下子将矸石提高了近200米</h5> <h5>图60、运行中的排矸箕斗</h5> <h5>图61、独立支撑的索道支架</h5> <h5>图62、索道下部矸石转运站的箕斗</h5> <h3><b> 3)选煤<br></b> 建于1961年的三矿选煤厂,最初只能靠筛选块炭、人工捡矸来实现选煤目的。1963年2月,矿地面运输的煤炭全部经过选煤楼筛分分类,后来建设了洗选车间,才实现了真正的选煤,1978年6月,三矿选煤厂正式成立并组建了党总支,下设筛选队,检质队、装车队、机电队等四个队组。<br> 上世纪60年代,选煤厂的筛选队属于机电科管理,那时的闫思富还只是作者父亲属下的机电科调度站长,他曾在这里触电,是父亲口对口人工呼吸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h3> <h5>图63、建于1961年的三矿选煤厂,原来只有筛分功能而没有洗选功能,图为60年代采用手工方式分捡矸石的女工们</h5> 4)通风<div> 三矿安全生产离不开通风区员工的付出,每个井口的瓦斯监测都由通风区派出的专职瓦检工来保障,瓦斯浓度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时,瓦检工具有停止工作面生产的特权,而瓦检工手中的专用仪器是衡量瓦斯浓度超限的专用器械,因而对瓦检灯的维修就尤为重要<br> 过去井下的瓦斯检测不是今天这种便携式检测仪,而是由专职的通风员随身带着的一种瓦检灯(俗称“安全灯”)来实现的,<br></div> <h5>图64、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通风区安全灯房的女工们正在对安全仪器进行拆检的照片,由三矿资深摄影家赵云鹏老师拍摄,图中左起第三人为作者的母亲</h5> <h3> 5)运输<br> 以前的大巷煤炭运输不是皮带机,而是采用电机车拖拽矿车运输,也没有专门的人车,矿工们在井下大巷中都是乘坐普通的拉煤矿车。</h3> <h5>图65、井下大巷运输使用的架线式牵引电机车</h5> <h3><b> 五、蒙河东岸寻旧址 杨家洼地有遗篇<br></b> 午后,乘坐公交车到前庄站下车,向东走过那座蒙河上的小桥,钻过一座铁路桥涵,就来到了老三矿遗址——贾地沟。 1906年(清光绪32年),几个秀才乡绅就是在这里开凿了老三矿的第一眼立井,后来成为保晋公司的第三矿场,从此拉开了阳泉三矿百年历史的帷幕。清末的那几个乡绅秀才怎么也不可能料到,他们揭开的将是一段跨越百年的奋斗史。</h3><h3> 这里和南边的麻地巷都是我们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如今已经被列入工业遗址保护起来了。</h3> <h5>图66、钻过这个一矿运煤铁路专线的桥涵后,就是位于前庄村贾地沟的老三矿遗址</h5> <h5>图67、这是网上关于当年老三矿井口广场的照片</h5> <h5>图68、由三矿编撰的《进取奉献的四十年》一书中刊载的老三矿当年凿井时采用的木制井架</h5> <h5>图69、老三矿遗址上残存的破旧窑洞</h5> <h5>图70、顺着这条运煤专线向南,经麻地巷、三矿材料科后东转,就来到了石卜嘴村的杨家洼,这里是当年的三矿裕公井二坑,其西南角的高台上是三矿小学的二坑分校,那时三矿一共有三个小学分校,沙台和赛鱼接受的都是初级班学生,而二坑分校则只接受五、六年级的学生就读</h5> <h5>71、运煤专线上的机车,1982年施工一矿北头咀的35千伏线路途径这里时,还可以看到那窄轨铁路边上装车仓的遗迹,如今已经没了踪影。</h5> <h5>图72、位于杨家洼的三矿东丈八斜井,最早开凿于日伪时期,解放后于1949年重新开建,文革中由一部分退休的老工人组织了采掘队进行生产并改名为“七一井”,1979年,矿党委决定正式结束“七一”坑口的采掘工作</h5> <h5>图73、1979年,三矿东丈八的“七一”井停采后,阳泉矿务局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在杨家洼 开建,由阳泉矿务局工程处承建,1984年建成投运,解决了全局供电紧张的难题,图为建在杨家洼的矿区110千伏变电站</h5> <h3><b> 六、业绩辉煌 功勋卓著<br></b></h3><h3><b> </b>三矿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团结拼搏,进取奉献的历史,也是一部群星荟萃,精英辈出的历史。从50年代的全国第一位女子采煤队长苏景云、全国劳模——革新能手张世帧、第一个实践丈八煤分层假顶开采的白文昌,到60年代的煤溜大王王景文,以致后来的节油大王张跃恒、劳动模范范国良等,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三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裕公井采煤二队,更是被国家授予全国煤炭战线的“十面红旗”之一,这些模范人物和先进群体,都将在阳泉三矿的奋斗史上彪炳史册。</h3> <h5>图74、1975年10月30日的全国采掘队长会议上,阳泉 三矿裕公井采煤二队被国家命名为“严细成风的硬骨头采煤队”并被树为全国煤炭战线的“十面红旗”之一,图为那时被授予的锦旗。这是迄今为止阳泉煤矿所有群体中获得的最高荣誉</h5> <h5>图75、第一次称呼这位照片上的“苏阿姨”,还是60多年前的矿机关大楼前,主人公的照片当年在三矿标兵墙上挂过,在阳泉矿务局的劳模墙上挂过,在阳泉三矿,那时候还没有多少人认识王德修老前辈,但是却很少有人不认识这位家喻户晓的全国劳模苏景云,而今,苏阿姨早已是耄耋老人,但是老人当年创造的业绩却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h5> <h5>图76、图为当年的苏景云,全国第一个女子采煤队长,全国劳动模范,</h5> <h5>图77、张世祯,阳泉三矿机电科的全国劳动模范,他潜心钻研技术,先后研制成拔轮器,革新成功能旋转360度的一吨吊车,将手拉锯改为圆盘锯等,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企业经济效益随之大幅度提升。因此,被工人们亲切地誉为"智多星"。1959年10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多次参加了国务院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全国群英会。60年代中期,一部精装版的《毛泽东选集》,就是由北京参会归来的张世帧叔叔送给父亲的</h5> <h5>图78、王景文,全国煤炭战线劳动英雄,装备全局第一套进口综采设备的三矿一号井综采一队首任队长,图为王景文(左起第6人)和他的队友们</h5> <h3> <b> 七、上下联动百业兴旺 各路英豪神功尽显<br></b> 从大垴梁俯瞰脚下这个大脑沟风机房,阳泉局开始瓦斯综合利用的那段经历又一次勾起了我的记忆,1970年,由大脑沟风机房到竖井食堂的瓦斯管线铺设完成,使三矿的5个食堂,4个茶炉房都烧上了瓦斯。之后,三矿沙坪的居民们最先用上了瓦斯做饭并进而蔓延至全矿的家家户户。<br> 1970年10月,矿上新建的一座甲醛厂竣工,年产500吨,并于翌年1月1日首次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甲醛溶液。那时还是三矿中学高中部班主任的郭兆龙带着高中班的同学们来到这里实习时认识了我的父亲并从专业上给于了以极大的帮助,那一时期,父亲每天都要捧着厚厚的《化学》书本苦读,这是阳煤集团最早开始利用瓦斯予工业生产的项目,也是第一个三产项目。可惜的是,由于后来瓦斯不足致使质量不合格以及销路不好,该厂被迫于1981年11月1日停产。</h3> <h5>图79、1970年,大脑沟内的瓦斯抽放站提供的瓦斯供给全矿的家家户户,同时期,三矿也利用瓦斯建设了全局第一座甲醛厂,开启了阳煤综合利用瓦斯的历史</h5> <h5>图80、这是70年代末新建的三矿沸腾锅炉房的遗址,记得当时主要设计人员是三矿机电科里一位叫余善阳的女工程师(我的发小赵平的母亲)当年为了解决三矿的职工取暖问题,作者父亲和三矿的工程技术人员不知费了多少心血。而20多年后,执行拆除这些锅炉和热源改造的,恰恰是时任矿区集中供热工程施工指挥的作者,在配合我们拆除和将其改造为新的换热站期间,时任三矿机电副矿长的孙建民学长等三矿同仁,给予了很大帮助</h5> <h5>图81、当年三矿的职工食堂一角</h5> <h5>图82、1980年,赛鱼桃河公路大桥正式剪彩通车,同时建成了河口职工家属楼</h5> <h5>图83、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坡,1981年11月,位于东山上的三矿游泳池开始动工。,于1982年10月完工,投资17.91万元</h5> <h5>图84、在那火红的年代,职工家属自觉来到井口开展送温暖活动并逐渐形成一种常态,图中前排左起第四人为沙坪分会居委会主任李海鱼</h5> <h5>图85、温暖送到矿工心坎上。这位家属正在给下井前的矿工缝补工装</h5> <h5>图86、在喝过慰问人员送上的开水后,相机中留下了这位矿工饱含深情的回眸一笑 </h5> <h3> <b> 八、号院情节难以割舍 原汁尚存原味难寻<br></b></h3><h3> 由退坡窑洞俯瞰下边的号院,60年前的儿时记忆瞬间再现。<br>这里是我们那代人永远也忘不掉的地方,那里有我们难以割舍的历史情怀。记忆中除了李家俊、董才、乔汉增、原兴华、赵芝田、景仲元、张英杰、黄灵均、李和泰、张智仁、王维帧、李双发、余善扬、聂昆来等耳熟能详的前辈外,就是我们这些从小在一起摸爬滚打的发小了,印象较深的有弹弓大王韩宪平,笛子高手赵平,乒乓球好手乔晋阳等,以及张经度、王平勋、付永威、聂维尔.....等,那时候钻涵洞、爬山赛、扇洋牌、踢毽子,跳绳、到蒙河中滑冰、赶着钢筋圈成的铁箍满大街跑等都是我们喜欢的项目。那时候的干部们对子女的要求都很严,绝对不让孩子们干有损大人声誉的事情,有一次,我没有买票看了电影,父亲知道后狠狠的“数落”了一次。还有一次,机电科的木匠周玉全(后来的矿党办主任)给我做了一杆红缨枪,我竟然不敢拿回家去,悄悄地塞到院外的下水道内,被父亲发现后又是一次语重心长的“教育”。那时候的父辈们都不愿意孩子们沾自己的光,这也促使孩子们养成了一种不给父母丢脸的自律,我的一位同学毕业分配时,按政策应当留在矿上,但是由于其父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矿老领导,那时领导层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领导的父母不与儿子同在一单位”,这也成为当时一条家训,故这位同学毅然放弃了留在父亲身边的机会而选择到工程处就业,甚至还为此与当时的校领导闹的好不愉快。<br> 目前三矿的老建筑基本上都已经翻新,如同一锅煮好的饭菜一样,唯一原汁尚存的就是这里的老号院(不含老三矿),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嗅不到原来的味道,这里俨然已经成为那些买不起房子人们赖以生存的蜗居,作为被列为阳泉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矿留守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这些珍贵文物的管理应该引起必要的关注。</h3> <h5>图87、由近及远,由西向东纵向看三矿,各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一一展现,最近处的号院是五十年代的作品,排在第二的是六十年代的三矿办公大楼,再往东是三矿建于七十年代的办公大楼,最东边的是八十年代后在蒙河河床中崛起的家属楼</h5> <h5>图88、俯瞰今天的4号院,树木参天,滥搭乱建</h5> <h5>图89、进入院内,原来5、6米宽的空间居然被临时搭建的房子挤得只有不足1米且头顶雨棚遮了不少</h5> <h5>图90、图为4号院的北门峒,出了门洞对应的就是原来三矿的老办公大楼,办公楼的西门已经堵死了,门前的台阶也不见了,60年代,当时还是地质科长的赵芝田腿上裹着伤口未愈的纱布,怀抱一个小孩坐在台阶上与作者的父亲交谈的场景又一次在眼前浮现</h5> <h5>图91、70年代修建第三代办公大楼时曾特意在这条街的北端留下了一个可供车辆行走的出口,今天这个口子已经被彻底堵死了,一旦有个火灾,救援的车辆该怎样绕行啊</h5> <h5>图92、不仅是街道北端的出口被堵住了,就连九号、十号院子的东西门都被彻底堵死了</h5> <h1></h1><h3> <b> 九、回首过往心潮澎湃 展望前路继往开来<br></b> 从1950年建矿到2019年关井,三矿一共生产煤炭2.4亿吨,为国家能源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br> 三矿还是播种机,70多年来,从三矿成长起来和走出去的人才多达数千人,其中不乏阎武宏这样的省级领导,也不乏原兴华、李家俊(晋城局)、董才(秦皇岛煤干院)、赵芝田、霍九如(汾西局)、苏燧(省厅)、王亦农等正厅局级领导,更不乏任仲元、王克勤、王占壁、包剑影、郭兆龙,魏慈寿、余北建、吕维赟这样的新老副局级领导;还有阎千寿、景仲元、张仲林、乔永和、苑洪臣、申庆林、焦正宇、柳长春、王忠泰、苗贵才......等新老科技精英。</h3><h3> 70多年来,三矿涌现了大批的先进模范人物,以及成千上万的“矿山精英”、“矿山柱石”、子承父业的“矿工之家和默默奉献的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还有不少知识女性也为三矿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典型的有:苏景云、余善阳、徐玉珍、黄允芳......等巾帼模范。</h3><h3> 70多年来,三矿大批的中层干部任劳任怨,为这座矿山默默地奉献着,典型的有:丁彪、史德贵、梁道存、吴春芳、李讓、史振华......等。</h3><h3> 70多年来,三矿为局内外各矿输送了大量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乃至更多的“三矿专利”。可以说,三矿元素遍及全局、全省甚至全国。就连今天蒸蒸日上的新景矿,也是在三矿母体的卵巢中孕育,在三矿广大干部群众的呵护下建设起来的,为了阳煤的发展,为了祖国的煤炭事业,三矿人付出了太多太多。</h3> <h5>图93、从狮脑山的松树峰俯瞰今天的阳泉三矿,依然充满了生机,就如同这棵老松树一样,躯干挺拔,巍然屹立,象征百年三矿的精神永存。</h5> <h5>图94、站在海拔981.2米的大垴梁顶这个三矿唯一制高点,目睹脚下那高耸的井架,那鳞次节比的座座高楼,那纵横交错的条条街道,那让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工业建筑群,不禁感慨万千</h5> <h5>95、山脚下,阳泉市西北环路(307国道)绕矿而过,极大地方便了居住在三矿地区人们的出行。</h5> <h5>图96、2018年,阳泉三矿入列国家工业遗产系列,图为工信部颁发的“国家工业遗产”标牌,此后,阳泉三矿也被阳泉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h5> <h5>图97、夕阳西下,在三矿的身躯上撒下美丽的霞光,寓意着三矿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h5> <h5>图98、2017年,阳煤集团作出三矿与七元公司合并的决定,使三矿有了新的接替矿井</h5> <h5>图99、早在2009年12月,地处寿阳地区的七元矿井就已经开建,目前已初具规模。图为当年七元矿井奠基时的盛况</h5> <h5>图100、 2019年,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韩万成老师曾组织部分影友前往三矿采风,为百年三矿留下了许多最后的影像,图为那次采风活动中影友们的合影 </h5> <h3><b> 结语</b></h3> <h1></h1><h3> 三矿是一支歌,气势磅礴,激昂向上<br> 三矿是一首诗,诗意浓浓,陶醉神往<br> 三矿是一幅画,波澜壮阔,飘逸奔放<br> 三矿是一部书,百读不厌,荡气回肠<br> 三矿是一块煤,燃尽自己,温暖他乡<br> 三矿是一段史,纵横百年,业绩辉煌<br> 值此阳泉三矿建矿73周年的日子,谨以此片向曾经为祖国煤炭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三矿的老前辈们致敬并献上深深地祝福!向已经转战他乡的三矿同仁们献上深深地祝福,向第二故乡那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发小和一起学习过的同学们献上深深地祝福,祝愿老人晚年幸福,健康长寿!祝愿仍坚持在岗位的同志们事业有成、发达兴旺!<br> 期待转战七元的三矿同仁们继续光大三矿人“团结拼搏、进取奉献”的优良传统,传承“严细成风的”硬骨头作风,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上重塑“三矿精神”。<br> 本篇编撰时,采用了滤镜、快乐龙女、平淡抒情等影友以及韩万成等老师拍摄的部分片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br> 参考文献:<br> 1、《中国煤炭工业年鉴》<br> 2、《山西煤炭工业志》<br> 3、《阳泉矿务局四十年》</h3><h3> 4、《阳泉煤矿史》<br> 5、《阳泉史话》<br> 6、《阳泉革命历史文献图片集》<br> 7、《阳泉矿务局建设史》<br> 8、《阳煤集团六十周年》<br> 9、《矿区记忆》<br>10、《进取奉献的四十年》</h3><br> 2023年5月20日 <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