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纵横东北四省沈阳2-1:沈阳故宫、清昭陵。

行者

<p class="ql-block">23年5月18日乘T242次列车赴沈阳,开始纵横东北四省16日之旅。</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所建的淸初时期宫殿。清入主中原后为陪都和皇帝东巡行宫。作为中国現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以鲜明的滿族持色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是清朝奠基之地,1616年,明朝女贞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贞诸部的过程中,于今辽宁新宾境内赫图阿拉城建都称汗,建立“大金”地方政权,1621年进占辽沈地区,1625年由辽阳迁都至沈阳并在城内启建宫殿。</p><p class="ql-block">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续建,并于1936年在这座宫殿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政权定都北京后,对沈阳故宫于以保护并继续增修扩建。1671-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沈阳祭祀祖陵均入故宫驻跸,并于此举行庆贺和祭祀典礼。</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联合国批准纳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馬</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沈阳故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诸如皇帝继位、宣布重大军事活动的进军令、颁布大赦令等重要政令、迎接凯旋将士回国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初称大衙门,后改大政殿。</p> <p class="ql-block">十王亭在沈阳故宫大政殿两侧南向,呈雁翅排列,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p><p class="ql-block">左右翼王是分别掌管军事和民事的两大机构,八旗亭是八旗的最高衙署,旗内的族人遇有人口出生、婚丧嫁娶等等,都要有牛录或甲喇章京来进行登记,八旗的旗主可以在自己本旗的旗亭内议政。遇有皇帝朝会时本旗长官于自己的旗亭前站立,遇有战役中缴来的胜利品,则摆在自己的旗亭前请皇帝过目。</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正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1-1635),崇德元年(1636)定为今名,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朝会理政,接见外国使臣之处。清定都北京后,皇帝东巡沈阳祭陵礼成,亦于此举行隆重庆典。</p> <p class="ql-block">左朝门</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是皇帝后妃宴饮和读书之处。清定都北京后,楼内曾收贮清代帝王像及御宝等,凤凰楼是清代沈阳城内最高建筑。“凤楼晓日”为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四库全书》运复记碑</p><p class="ql-block">1931年奉天省教育会罐镌刻并嵌置于此,记述民国初年运往北京的文溯阁巜四库全书》复归沈阳的始未。</p> <p class="ql-block">清代皇帝礼舆:十六人抬桥。</p> <p class="ql-block">太平车:又名“七宝车”。</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戏台</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盛京(今沈阳)北部,因此也称“北陵”,陵园占地面积十六万平方米。清昭陵是清初关外陵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清昭陵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官员人等至此下馬</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建造于顺治与康熙年间。坊体雕刻各种花卉图案,生动逼真。整个石坊雕琢精细,堪称石雕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正红门建于顺治6年(1649)。单檐歇山式建筑,三栱门中正中一间叫“神门”,东侧一间为“君门”,西侧一间为“臣门”。正红门两侧为一字琉璃袖壁。</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内多松林(300年以上的古松有2102株)、湖泊,游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皇太极,即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p><p class="ql-block">皇太极青年时随父兄创业征战,智勇兼备,屡建功勋,位居后金国四大贝勒之列。1626年其父去世,被拥戴为新汗王于沈阳继位。执政后力革旧弊,创新图强,优礼汉官,兴文重赦,统一东北地区,结好蒙古诸部。1635年改族名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大金为大清,登基称皇帝。在位十数年间,国力大增,奠定清入主中原基础。1643年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末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死后葬沈阳城北清昭陵。</p> <p class="ql-block">神功圣德碑亭:又名大碑亭,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方形重檐歇山式,内立巨形石碑,重达十万余斤,碑额用滿汉两种文字镌刻“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共1810个字,由清初著名文臣高士奇等撰拟,记载了皇太极一生的生平事迹。碑座是龙趺(又名赑屃),喜好负重,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为方城的正门,门额上用滿、蒙、汉三种文体镌刻“隆恩门”三字,隆恩门上建高大的三滴水歇山式门楼,俗称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西配楼:清代存贮祭祀用果品之处。</p> <p class="ql-block">月牙城:又称哑巴院,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故名哑巴城。城高约6米,边长约96米,北墙正中有彩色琉璃照壁,月牙城是陵寑建筑布局中方城与宝城中间出现的一个特殊空间,利用两侧磴道上下方城和宝城。</p> <p class="ql-block">宝城.宝顶.地宫</p><p class="ql-block">宝城又名“罗圈墙”,是一座半圆形的城,城高6米,周长202米,青砖垒砌,上面有起象征作用的垛口和女墙。宝城中间的丘冢叫宝顶,又称“独龙阜”,高7米,周长约110米,用三合土(白灰、砂子、黄土)夯筑而成。为效仿祖陵(永陵),在宝顶中央栽有榆树一棵。宝顶之下是安丧陵主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宝宫的地宫。</p> <p class="ql-block">宝顶-独龙阜:丘顶栽有一棵榆树。</p> <p class="ql-block">林中松鼠向游客作揖乞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