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打破固定的实验思维模式

李元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打破固定的实验思维模式</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 茹</div><div> 最近,我参加了优质课的一次录课,课程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之制作酒酿》。录课成功后,我重新梳理和反思这节课,其中有精彩,有创新,也有不足。<br> 这节实验课从古时候米酒制作历史引入,使学生通过幻灯片认识曲母和掌握发酵与现代发酵技术的概念。紧接着通过相关游戏复习巩固微生物与发酵产品的对应关系。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环节展示酵母菌发酵作用,学生自主实验制作酒酿,然后进行成品展示评价及习题练习总结。<br> 新课改后,生物学科尤其重视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探究生命观念。教师实验课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在展示实验环节,我用3分钟时间给学生演示“和—分—加—装—标—看”这一系列步骤,让学生观察面团发酵前后的变化,使学生了解和模仿这一操作过程,以便有兴趣的可以在家中进行类似的实验操作,同时使学生了解演示实验和真实观察酵母菌的发酵影响。这个实验设计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也作为一个小实验引出后面的学生自主实验动手“制作酒酿”的铺垫和前奏。<br> 自主实践环节的精彩之处是学生分为5组,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悉实验操作和完成实验,由其中一组学生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熟糯米等实验材料基础上,完成称量、消毒、加酒曲、加凉白开、搅拌等操作,其余各组自主进行接下来各自容器的米酒制作过程:均分搅拌后的熟糯米、压实、挖洞、封口、包裹等。这一系列操作是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并在观看家庭制作米酒动画短片和问题展示后进行的。比如,为什么要冷却温度至25℃左右?在压实的糯米中间挖一个洞的意义是什么?在实验过程中的酒曲比例、无菌环境等注意事项。学生带着思考,主动回答这些问题,明白了实验原理后开始进行实验。在第一组的展示准备阶段,学生屏息凝神观察;在合作交流和个人集体回答问题阶段,学生思维活跃互动频繁;在成品展示阶段的优秀作品,由学生自己评出并发放酒曲奖励,同时小结布置本节课的作业,即回家独立制作酒酿。<br> 课堂的创新点在于实验材料的替代性,教师在备课阶段了解到玻璃、陶瓷等容器是防止污染的最好选材,通过多次视频比较和练习,发现食品级的PVC圆形餐碗可以作为替代用品。另外,第一组的实验准备为学生后续的全体参与和实验时间的有效控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再者,学生的成品展示及奖励和作业布置自然衔接,让学生巩固了基本原理知识,课后独自实践则练习了动手操作能力。在整个实验中,固定实验思维模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表达交流”被打破,学生的实验思路十分明确,教材上的实验操作步骤十分明确。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化的实验操作相对容易进行。<br> 本次实验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师演示实验环节,为了达到清洁卫生和时间控制起见,用一次性手套和面的缺点十分明显,虽然由于面量少而容易操作,但是若量多时不建议使用。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第一组虽然展示实验为大家准备好了一部分过程性材料,但是其他组的这部分实验操作没有得到锻炼,所以最后以作业形式巩固实践。如果课堂上实验材料充足,如熟糯米、天平、分米铲、量杯、烧杯、温度计等,那么小组合作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实践锻炼,实验效果会更好,而且在下节课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操作也会更加容易。<br>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内涵更加具体,对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十分重视,跨学科整合的特点也十分明显,这就要求教师下好备课的功夫,要充分运用相关教学素材,创设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在学习中进行实验活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实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div><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18日</h3>

实验

学生

展示

发酵

酒酿

制作

操作

思维

教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