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营镇中学】京津冀联盟学校学科思政融合暨课后服务交流展示活动纪实

顾家营镇中学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2023年5月19日,我校教学主任裴海燕和教师梁梦召老师在北京延庆八中徐红梅副校长的带领下,一起来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五中学参加“京津冀联盟学校学科思政融合暨课后服务交流展示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芦台第五中学郝校长致辞,真诚欢迎各位教育同仁的到来,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要肩负起新时代高质量育人的任务,要在增强学生民族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在培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工作者要有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学校近年来在大思政课建设上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课程思政联合学习,势必会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完善大思政顶层规划和实践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郝校长的主持下各联盟学校进行了学科思政融合开展情况经验介绍。</p> 学科思政融合开展情况交流分享 <p class="ql-block">  芦台第五中学梁主任指出:“立德树人,师德为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强化教师培训,同时以身边教师为榜样,进行互学互看互修身。”</p> <p class="ql-block">  芦台一中的老师分享到:我们要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二者具有价值指向的一致性,实现方式的差异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思政课代表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和灵魂,其他课程在“课程思政”体系中发挥着支撑和辐射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其他学校也紧随其后进行了异彩纷呈的分享,并强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挖掘“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 <p class="ql-block">  学科思政融合交流经验分享过后,各学校领导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讨论。</p> <p class="ql-block">  郝校长进行总结:我们必须担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希望以后多开展课程思政联合交流的活动,增进各联盟学校的交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p> 课后服务课程展示 <p class="ql-block">  芦台第五中学课后服务以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服务方案,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认真落实实施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学生自愿参与、家长同意的原则。3、活动开展在校园内部的原则。</p> 艺术篇 <p class="ql-block">  芦台第五中学以课后服务为依托,为学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课程。绘画和手工制作作为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课程的开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学生在绘画和制作手工中享受过程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p> 体育篇 <p class="ql-block">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芦台第五中学本着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志与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开设了篮球、太极、乒乓球、跳绳、抖空竹、舞龙等体育运动。</p> 中华文化篇 <p class="ql-block">  芦台第五中学将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开设了剪纸、彩绘、书法等课程,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还开设了歌唱、朗诵、演讲、舞蹈等课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美育美,各美其美!课后服务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兴趣空间和无限发展可能。</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撞而发灵光。学校发展离不开合作与交流,课程思政的建设也离不开实践与研讨。今后,京津冀联盟学校将继续深化合作教研,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众行致远,研思同行。</p>

思政

课程

芦台

学生

课后

学校

中学

第五

育人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