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岩下的花花世界

贝儿(拒加微信)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夏时节,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来到了笔架岩下,发觉“一不小心”走进了一个"花花世界"。素有小牡丹之称的芍药花开的那个旺,红的、粉的、白的、紫的,一片姹紫嫣红、群芳争艳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民口中的笔架岩,顾名思义,乃形似笔架的一座岩石,既体现了村里的先人们对读书人的一种尊重,又饱含对自己子孙的一份美好期许。背倚笔架岩,对孩子们是一种鼓励,而且山区的孩子确实特别耐吃苦也特别勤奋,记得80年代这个三四百人的小山村就考出去好几位大学生,每每村里人谈起这些,都喜欢归功于有笔架岩的庇护,那是祖先的保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我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第一站便是到一个山区乡镇上班,而笔架岩下的这个叫乌浆山的村子便是所在乡镇最偏僻的小山村之一,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村民也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虽然说离最近的公路也不过几里地,但却是山顶与山脚的关系,因为没有公路,所以村民进进出出颇为不便,那个年代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句话,“想致富先修路”,但是因为村子里没有集体经济,村民也难以集资共同修路,所以这个村子一直是我们那个乡镇比较落后的。</p><p class="ql-block"> 让我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天这个村刚刚上任的村支书,拿着一瓶水匆匆忙忙跑到乡政府来,说村子里这口祖祖辈辈一直饮用的泉水,清甜可口,富含各种矿物质,他也请县里相关部门的人去做了初步检测,也觉得水质真的不错,他想拜托我们乡里出面,把这口水拿到省里去检测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够做做水文章拿来开发成矿泉水?其实当时整个山区山乡的环境都很好,水质不错的水源也比较多,虽然我已经忘了后来这个水到底有没有拿去检测,但是我知道村支书的愿望是最终没有达成,但基层干部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2010年前后,这个村实施下山脱贫计划,整个村从山顶搬到了山脚的公路边,村子搬下来了,房子变新了,但没有产业,村民们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外出打工依旧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机出现在2015年前后,邻村的一位乡贤流转了这个村的几百亩土地,尝试种植进口芍药,后来又构建起以芍药花为主干,牡丹花、郁金香、绣球花等品种为支撑的“花样”经济带,据说现在已种有各色进口花卉160多种。大棚的安装,鲜花可以错季生产,提高了鲜花的产量和效益;冷库的配套,延长了销售时间,花卉产业效益日益增长!</p><p class="ql-block"> 基地以现代化传媒体系为销售主渠道,经营者邀请了几位专业主播在田头地脚做起了现场销售,据说最多的一天居然接了两万个订单。鲜花的价格在销售初期可达20多元一支,旺季时也售6元一支,以十支一扎计算,也就是60元,如果两万个订单的话,以单个一扎计算,也就是至少达到120万的水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基地的"花花世界"上了人民日报,成为发展鲜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花卉产业让村子有了一笔稳定的集体收入,村集体经济有了保障,而闲散在家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工打,拿到每天200元左右的收入;美丽的鲜花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带动了旅游经济,村民自留地里的蕃薯、瓜果蔬菜等土特产成了游客们的尝鲜货,脑子活络的村民干脆利用家里闲置房开起了民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小山村成功实现了花卉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变强”。鲜花产业已成为驱动当地休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实现了“机遇共享、要素共用、产业共建、品牌共创”的共同富裕新“钱”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乌浆山老村唯一没有拆除得以保留的一座厅堂,这个座落于基地中心的房子现在已成为基地用房,成为安放农机具以及基地打工人休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厅堂里还放置着一些早已经被淘汰的旧生产用具,墙上清晰可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标配的语录。不知不觉,这些都有半个世纪历史了,对于中老年人来讲,这里有一份童年记忆,保留着一份乡愁;对于青少年人而言,这是一份新奇好玩,记载着一份历史;</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这儿搞一个的陈列室,保留住岁月痕迹、时代特征,让后来人了解这里的发展史,会不会又成一个新的买点?</p><p class="ql-block"> 产业兴,村民富,乡村兴。愿乡村振兴"钱”景越走越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