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礼轩,赏大单元落地之美

袁捧菊

<p class="ql-block">  晨光熹微,清风送爽,5月19日的清晨,我们再次开启了礼轩大单元之旅,赏大单元教学落地之美。</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安排很紧凑,上午我们观看了语、数两个学科的大单元教学课堂,下午先是观看了英语课堂展示,紧接着是交流答疑环节,边校长和各学科导师就学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边校长还就如何写论文开展了专题解说,她从多方面鼓励我们要端正写论文的态度,并从写作准备、确定选题、谋篇布局三个方面指导我们先构思再动笔,第一次接触这么系统的论文指导算是意外的收获了,对礼轩我们是满心的感激。</p> <p class="ql-block">来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是:说新闻。整堂课观摩下来,给人的感觉是课堂高效,一气呵成,学生能力非常强。孩子们当起小主播来,有模有样,而且语言表达条理清晰,吐字清楚,详略得当。甚至还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让枯燥的新闻变得有趣,有的还引起了听者的共鸣。听课的老师们无不赞叹!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呢?礼轩老师的回答是:“练出来的!”他们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慢慢形成的过程,我们在低年级就在打基础,孩子们的能力是一步步提升上来的。作为教师,对一节好课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好课一定是“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课。</p> <p class="ql-block">三节课堂展示直击心灵,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一思:怎么把课堂还给学生?礼轩的课堂确实是学生的课堂,因为前期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精妙,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淡化了教师的教,突出了学生的学。孩子们全心投入、主动拥抱课堂,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深度学习、沉醉其中,无需刻意,核心素养便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怎么能把课堂放心地交给学生呢?苗苗老师说:“你要相信孩子,他有这样的能力,你不让他试你怎么知道他行不行。”她还说:“就算学生探索过程中有不足也很好,都会的知识不需要再学,不会的知识正好去突破。”一语中的,算拨云见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思:教师如何“引”?授课的几位老师都很年轻却自信、潇洒,无论是上班两年的来琦老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抑或是入职不足一年的高老师,眼神里都是自信、轻松,她们在礼轩这种大环境的润养下业务能力突飞猛进,让我们望尘莫及。她们在课堂上只用了三言两语,每一句却又恰如其分的说到了“七寸”上,少一句不少,多一句不多,这便是“引”的妙用了。“引”是牵引,牵引着学生探索,“引”是引申,学生触及不到的地方,捅破那层“窗户纸”。</p> <p class="ql-block">今后,我们要向导师学习,努力践行大单元教学理念,让大单元教学之花在东明的各所学校绽放!</p>

课堂

礼轩

单元

学生

老师

教学

我们

能力

孩子

之美